-
1 # 遠山70596943
-
2 # 馮晚晚不了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想決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倉央嘉措是六世達賴,但他有個最鍾情的女子,那人叫瑪吉阿米。
相傳倉央嘉措十五歲的時候,去樹林裡玩的時候,聽見一陣沁人心扉的鈴音。那是從一匹白色的犛牛身上傳來的,而犛牛上坐著一個入畫的白衣少女,少女帶他在瀑布下嬉戲打鬧,逗了松鼠,驚了鸚鵡,兩個編織著屬於各自心底最隱蔽的歡喜心思。
隨後數日,倉央嘉措為瑪吉阿米唱歌寫詩,兩人暗生情愫,約好私定終生,可他是六世達賴,她是平凡女子,最終也沒有在一起。
不過為此,倉央嘉措寫了非常多著名的情詩。
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
-
3 # 金鋼鑽的鑽
倉央嘉措:是被誤會了的愛情故事,作為第六世活佛,是有一定的修行的,因文化的不同,交流和悟性的侷限,使的倉央嘉措的詩與情愛混淆誤會了,一個人的高度,有些地方不需要別人的理解,怎麼想和評價淡淡的隨風去吧!
-
4 # 雨晴x
三百多年前,一個認定的轉世靈童,有著至尊的榮耀,卻譜寫了一份愛的傳奇,一個重情痴情的人,書寫著愛的絕唱,尋覓著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雙全之法。“問世間情為何物”,“不可逃之物”,一眼萬年,情可以病,也可以治病,他勇敢地去愛了。在青燈古佛下,在皚皚白雪雪域之巔,在優美的納木錯湖畔……一個沉浸在愛中的男子,寫著至純至真的詩歌,寫著千秋不朽的愛情。那綿綿的深情,那入骨的相思,那不盡的傷感,打動著無數人的心。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謝謝邀請,真的不會寫。
-
5 # 冰和空氣水
他是因為不可告人的黑暗政權紛爭給謀殺的,被害在赴京面謁康熙的青海路上。生命很短暫。假如他能夠康熙實現會面,西藏的春天已經因他開始了。其實後人從他的詩作中看到的,只是他借情生景的一個被政治惡鬥封殺的假面而已。
-
6 # 國家人文歷史
可以說倉央嘉措之所以被譽為是雪域上的情歌之王,並非因為某一段愛情故事又或者是某個人,更合適的理解方式也許是對於愛情與自由本身的嚮往使他的詩歌出類拔萃,除了訴說愛情這個主題之外,總有一種對人生的通透領悟。
1697年,阿旺嘉措被從藏南迎到拉薩,途經浪卡子縣時,以五世班禪羅桑益喜為師,剃髮受沙彌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於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尊為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藏語意為梵音之海,美麗的名字彷彿暗示他擁有天賦的詩意。在布達拉宮,倉央嘉措受到嚴格監督學經修道,他常走出庭院散心。倉央嘉措出身紅教家庭,按照紅教的教規,其實是並不禁止僧侶娶妻生子的,而黃教則嚴禁僧侶接近女色,更不能結婚成家。對於種種清規戒律繁文縟節,當時只有15歲的倉央嘉措難以適應。
倉央嘉措在當時並無實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是作為一個傀儡一樣存在著,不僅僅生活上遭到禁錮,在政治上受人擺佈,倉央嘉措內心的鬱卒無處書法,索性縱情聲色,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既出於他對自由與愛情的嚮往,也是他對強加的戒律和權謀的故意反叛。就像他那首著名的詩歌寫的:“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據傳說記載,他一到晚上就化名達桑旺波,以貴族公子的身份,流連於拉薩街頭的酒家、民居,再後來,竟“身穿綢緞便裝,手戴戒指,頭蓄長髮,醉心於歌舞遊宴,夜宿於宮外女子之家。”
在倉央嘉措的情人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瑪吉阿米,瑪吉阿米在藏語中意為未婚的姑娘,這究竟是倉央嘉措某個情人的真名,還是一種廣義的代稱,現在已經不可考了。但是倉央嘉措寫給瑪吉阿米的詩卻流傳的很廣:“在那東方的山頂,升起潔白的月亮,瑪吉阿米的臉龐,漸漸浮現在我心上。”這首詩也被改編成歌曲傳唱,比如說有《在那東山頂上》。
實際上,放浪形骸並沒有讓倉央嘉措真正感到快樂,畢竟他永遠不可能回到少年時代的自由天地,永遠不可能與任何一個情人長相廝守。“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是倉央嘉措詩歌中最著名的一首,翻譯的質量也屬上乘。從中可以讀到這位活佛的痛苦,也能讀到他不同凡俗的悟性。
-
7 # 歸來去唯我獨行
他是六世達賴,轉世靈童。在佛的世界裡他是個“異類”,敢於突破世俗。他是西藏史上最負盛名的“情聖”。他和瑪吉阿米的愛情故事最為著名。“不負如來不負卿。”最終他失之交臂。他選擇了棄佛成全愛。他的愛人瑪吉阿米選擇了棄愛成全佛。
-
8 # 對面都是一群渣渣
小便 請你不要這麼無腦。你把倉央嘉措寫成情場浪子。他不是情聖。他我們藏族最大的王。也是我們最敬仰的喇嘛。他只是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表達了他對人世間的種種 他既是佛亦是凡人。所以他才用凡人的角度參悟了人世間的一切。你卻把他寫成了一個情場浪子。實在可惡至極! 請你自重。少發這些歪曲事實的事。他允許在你眼裡是個情場浪子。但在我們藏族人民的心裡他是神聖而不可褻瀆的佛陀! 他寫的這些不是情書 而是道書!
-
9 # 亭殿閣
住進布達拉宮,你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你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你的詩歌流傳人間,人人頌之,而你一生的孤獨卻難以訴說,半生荼蘼,半生寂,倉央嘉措,你的悲愴與無奈叫人讀來不忍。
康熙二十二年,聖潔之地門隅,伴隨著一聲啼哭,一個小男孩來到人間,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被認定的轉世靈童倉央嘉措。不過,由於已經圓寂的五世達賴羅桑嘉的弟子桑傑嘉貪慕權利,對羅桑嘉的死秘不發喪,所以,倉央嘉措的童年並不是在布達拉宮度過,反而是在綠草如茵,蒼鷹駿馬,充滿著俗世風塵的門隅納拉山下度過的。直到公元1696年,準噶爾叛亂,康熙三次親征,才發現這其中事有蹊蹺,羅桑嘉被迫無奈接回了倉央嘉措。
但,由於倉央嘉措是在自由自在的氛圍裡度過童年時代,這也讓他的內心對於自由有著深深的嚮往,使他註定不能被困於布達拉宮,更重要的是,當他進入到布達拉宮時,他心中還有一份紅塵牽掛,那份牽掛的名字叫做達娃卓瑪。
達娃卓瑪是他青梅竹馬的戀人,像世間無數青梅竹馬的故事那樣,他們兩小無猜,手牽手走過拉薩城,在空曠的夜裡對月起誓,永不相負。可這一切,都隨著倉央嘉措被接入布達拉宮,成為藏傳佛教格魯派的第六世達賴喇嘛而變成水中月,鏡中花。
倉央嘉措不甘於放棄自由,放棄戀人,可他的反抗卻收效甚微,只能被迫在政治束縛和宗教牢籠的生活裡掙扎,唯一的解壓方式就是夜裡偷溜出布達拉宮,與達娃卓瑪,遊樂街頭。但不久後,他的行蹤被暴露,為了讓倉央嘉措不再留戀於世俗,不再受制於七情六慾之中,格魯派高層先是嚴格控制倉央嘉措的行動,然後派人暗殺達娃卓瑪。達娃卓瑪在歷史上最後的結局如何我們無從知曉,但她從此再也沒能與倉央嘉措相會,或許為了維護這段愛情,不背叛心上人,達娃卓瑪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失去達娃卓瑪後的倉央嘉措心痛無比,與此同時,當時西藏政局複雜,和碩特蒙古在西藏的政權出了問題,政治鬥爭到達極端,倉央嘉措被誣告為"假達賴",強行押送京師。倉央嘉措走的那一天,無數人為其送行,默默流淚。這一別,倉央嘉措再也沒有回來, 據正史記載。1706年冬天,倉央嘉措隨著青海湖畔的寒風而逝,從此以後,人間只留下他的傳說。
倉央嘉措的故事流傳至今,他的身影在傳說裡愈發高大,筆者想,人們之所以會對倉央嘉措記憶深刻,不僅僅因為他寫下一首又一首詩歌,更因為他的故事。他是一個敢於追求自我的人,對於自由,對於愛情,他有著自己的堅守,他活出了無數紅塵裡庸庸碌碌的人想要的樣子,雖然他最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卻依舊讓人敬佩,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如倉央嘉措那樣有勇氣。
倉央嘉措一生最大的不幸,並不是他一出生就被選為靈童,而是他明明被選為靈童,他的宿命是長伴佛經,可他的童年卻是自由自在的,他見過天地大,又怎能再回到囚籠中?他體驗過情愛,又怎麼能放下?他是人間活佛,渡眾生,卻難渡自己。
回覆列表
黃昏時候的拉薩,光在穹頂波折,雲在碧天輕移,美得叫人心碎。
遠遠走來一個修長身影,鋥亮的光頭倒有些耀眼。但他身穿綢緞便裝,手戴寶石戒指,又不像一個喇嘛。
他有一對明澈的眸子,似總藏著些若有似無的情緒。鼻子像是刻上去的,直而挺。你看著他輕抿的薄唇,說不清他是笑是嘆。
這時候你再去瞧他的光頭,反倒有一種說不分明的奇異魅力。
這個俊朗的傢伙呀,不知有多少女子為之心折。
他沉默走著,在這美麗拉薩,他的心卻似沒有著落。
不知覺間,行到一處酒樓。酒樓是土黃色的,竟像在提醒著,已黃昏。
已黃昏,近夜深,不飲些美酒,如何排遣相思?
於是他推門而入。
好像有什麼在心臟輕輕地撩了一下,癢癢的、酥酥的,卻舒服極了。
光頭男子露出了笑容,整個酒樓都似乎亮堂了一剎。他輕輕坐在了於瓊卓嘎前面,聲音溫柔:“我是宕桑旺波。”
他的眸子可真亮啊,他的笑容真好看。
他的聲音,像歌唱。
於瓊卓嘎從未感覺自己的手腳如此粗笨,不聽使喚,顫顫的沒有氣力。
她手忙腳亂地為眼前這個好看的傢伙倒好酒,輕柔遞去。
兩隻手觸在一起,觸電一般鬆開。宕桑旺波突然一探手,又抓住了那隻柔荑。
一隻修長白皙,一隻柔嫩如軟玉。
於瓊卓嘎俏臉微紅,她慌忙抽出柔荑來,但很快又怯生生看了光頭男子一眼,她又低下了頭。
美麗的面容籠上了紅霞,簡直要暈染到脖頸。
但過了一會兒,她又抬起頭來,勇敢地去看著他。正對上那一雙明澈美好的眸子,滿滿的情緒,如訴如歌。
藏家的女兒,向是敢愛敢恨的。
但是千言萬語,也不必說出口。
於瓊卓嘎輕輕遞過玉手,放在了宕桑旺波的手中。
“在那東方高高的山頂/每當明月升起/瑪吉阿米的笑顏/也照亮了我心 。”他在黃昏時候出發,向著夜幕走去,會他心中的明月。
而一雙深情款款的美眸,也同樣凝視著他的背影,在每個離開的清晨。
於瓊卓嘎沒有問他來自哪裡,也沒有問他去往何方。
相愛的人就像兩朵白雲痴纏,天藍如海,他們盡情流浪。
直到有一天,鐵棒喇嘛找上了門來。
於瓊卓嘎才知道自己愛上的人是誰,六世達賴活佛倉央嘉措,那是雪域最大的王。
她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溢滿了淚水。並非因為情郎隱瞞身份,而是因為鐵棒喇嘛主管戒律,她害怕再不能相見。
那一天大雪紛飛,鐵棒喇嘛面容嚴肅。
於瓊卓嘎倚著門,心慌且亂。
忽然遠處傳來了歌聲。
雪地上,僧袍著身的俊朗喇嘛大步而來。
於瓊卓嘎痴痴看著他,像每天清晨看著他離去。
他穿著達賴的盛服,俊美得不像凡人。
他身後跟著莊嚴的儀仗,威嚴得如在雲上。
他看著鐵棒喇嘛,忽的挑起嘴角,命人歌唱。
有人唱道:
“守門狗兒莫出聲/雖然你比人機靈/ 別說我黃昏總出門/別說我拂曉才返身。”他看著鐵棒喇嘛的臉色變幻,露出了笑容。
又有人唱道:
“黃昏會情人/ 黎明雪飛揚/ 瞞與不瞞/都在雪上。”達賴的詩一向做得好,但若是用於嘲笑自己,卻又沒那麼美好了。
鐵棒喇嘛陰著臉,只得灰溜溜離去。
於瓊卓嘎只覺一顆沉下去的心慢慢慢慢升起,像月亮照亮了夜空。
而甜蜜盡在心尖。
隨從急急驅趕好奇圍觀的人們,阻止謠言四散。
但那些喧囂,那些達賴的考量,這個俊朗的喇嘛都不在乎。
他只是大步上前,擁住了於瓊卓嘎。
緊緊擁住。
而大雪紛飛,好像一切都消遠。
他在她的耳邊輕唱,歌聲真如百靈一般:
“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他是雪域的活佛。
他是人世間的倉央嘉措。
他是於瓊卓嘎的,宕桑旺波。
ps1:寫倉央嘉措,本想寫寫桑結嘉措的,這位卓越的政治家,優秀的第巴。政治鬥爭寫起來大約會吸人眼球一些吧。但是寫倉央嘉措,怎能不能寫情愛?而寫了六世達賴的情,寫了拉薩的愛,再寫其他的,又好像都多餘。
於是我任性止筆。
雖然故事稍嫌平淡,但寫到這裡我最舒服、最高興。整個人都懶洋洋的,好像陷在了戀愛中。
那就這樣吧。這就是我要講的倉央嘉措。
ps2:考慮到慣例,一定會有不少考據黨來告訴我,引用的幾首詩句好像不太對。我提前知會一聲好了,我覺得那些譯詩不太好,就自己改了改。
當然改得未必好。
但是我喜歡。
千金難買我高興,萬金難買我喜歡。
哈哈,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