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光清新人生
-
2 # 西奇博物館
你覺得呢?反正比起劍術,小妹更喜歡李白的詩!
初唐,從高祖至太宗,一直在對外作戰,故國內尚武之風尤盛。至玄宗時,進入到了大唐向外擴張的鼎盛時期,整個社會都尚武、尚邊功。似乎你不會耍幾下大刀都不好意思講說自己是從“東土大唐”來的。而李白,在我們看來幾乎是大唐“文武不殊途”的典範。
經研究發現李大俠在詩作中對自己的武藝極盡誇耀之能事,可他的水平,當真就如他所講的是“獨步天下”?果真如此的話,第一名是誰?他的劍法又是師從何人?今天西奇妹就來講講李白的故事。
一:李白師從何人?說到李白的劍術,不得不提一個人——裴旻。
在唐文宗時期,人們稱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為“唐代三絕” 。而裴旻更是被世人稱為“劍聖”。
事實上裴旻也是唐代唯一得到朝廷認證的“劍聖”,他是有“執照”的行俠(由李唐皇帝御筆親封)。裴旻生活在唐代全盛時期的開元年間,曾經擔任過龍華軍使,出鎮北平,後來又參與了平定奚人和契丹、吐蕃的戰爭,官至左金吾衛大將軍。
▲李白是否真的劍法了得?
至於為何推斷裴旻是李白的師傅,這是因為一段史料,我們來看:
裴敬,《翰林學士李公墓碑》:
“常心許劍舞。裴將軍,予曾叔祖也。嘗投書曰:‘如白願出將軍門下’……
親們,這位“裴將軍”說的就是“劍聖”裴旻啊!據說李白經過他的指點,劍術大為精進。所以後來人們都判斷既然師傅是天下第一高手,那麼李白自然是天下第二高手。至於李白是否真的拜裴旻為師,歷史上並沒有明確記載,也不排除裴將軍是給李白麵子才“收徒”。但如果真的李白連花拳繡腿都不會的話,我想裴將軍應該也不會破這個例來砸了自己的招牌。
二:關於李白劍法的文字記載:1.李白自誇:
當然,關於李白的劍法,還是得從史料中去尋找證據。我們先來看看他自己是如何“自誇”的。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
“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
李皓兄,你堂弟李白我功夫了得吧!但我更厲害的還在後頭!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接著的這一首《俠客行》,李白寫的不是他自己,但也有他“有感而發”的見聞,有對映他自己的成分在。我們接著往下看。
《與韓荊州書》:
“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皆王公大人,許與氣義。”
這一段是李大俠在向友人作自我介紹。可以看出劍術排在“文章”之前,是更令他得意之處。
▲李白是否真的劍法了得?
你們是否看出來了?按照李白的說法,曹植“七步一詩”,他“一步一屍”。
這猶如“劍神”、“殺神”一般的描述,不排除浪漫派詩人李白將自己也一併“藝術化加工”了。要弄明白這究竟是李白在“扯淡”還是“事實”,我們得看看“別人眼中的李白”。
2.別人眼中的李白:
先看史料。
《新唐書•文苑傳》:“(李白)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 《新唐書·李白傳》:"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李翰林集序》:“少任俠,手刃數人。與友自荊徂揚,路亡權窆,回棹方暑,亡友糜潰,白收其骨,江路而舟。”《唐故翰林學士李君墓碣記》:“少任俠,不事產業,名聞京師。”
雖然史料中並沒有正面去寫李白的劍術,但透過朋友們的描述,可以看出李白是真的“劍不離身”了。
▲喝酒,吟詩,舞劍,乃李白的三大愛好。
這其中自有背景原因:唐朝時期遊俠風氣極盛,尚武,尚邊功。而李白出身西域,胡漢民族混雜地區無疑更受這樣的環境影響。李白生性自由,在這種環境下沾染遊俠之風,實屬正常。而在李白早年飽讀詩書時,劍術就是他的“特長”(自述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長大後的李白辭別蜀地周遊全國,先後在:巴陵、揚州、蘇州、杭州、越州、台州、溟海、江西、汝海、襄州、江夏、嵩山、洛陽、太原、恆山、陳州、楚州、泰山、越中、幽州、魏州、汾州、華山、約州........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此時的他更是劍不離身,你要知道,在那個時代,野外仍有不少流寇與山賊出沒,周遊全國又平安歸來的李白,應該是有一定防身技能的。
三:李白的實戰成績:說了這麼多,我們來看看李白的實戰成績。
1.李白收徒:
李白有一首寫給友人的感謝詩,叫《贈武十七諤》。在這首詩的序中李白說他有一個門人,叫武諤,排行十七,由李白親自教授劍術,後成長為一位“遊俠”。雖然武諤不愛說話但為人卻非常義氣。聽說安史之亂爆發便前來找李白,要將李白的兒子救出來,這也讓李白本人非常感動,所以寫了這麼一首詩來感謝武諤。
從這篇作品中我們能看出李白已經在開門立派,傳授劍術了。當然,也不排除他的門人是因為他的詩文來捧他劍術場子(笑)。
▲李白是否真的劍法了得?
2.李白戰績:
按照李白和其友人們的描述,他一生都在打打殺殺,還“手刃數人”。但他本人並沒有身負重傷或者殘疾的記載,這也說明他還是劍術了得的,起碼是身強體壯的。
據其自述,他十五歲就在川西綿州一帶殺過人,而且沒有被政府追究責任。
長大後,又在唐都跟地頭蛇幹過群仗,結果被弄進牢獄,寫詩求助朋友才給放出來。
▲李白是否真的劍法了得?
在公元758年時,李白已經61歲高齡。當時的安史之亂已經在唐軍進行反攻的轉折點,心懷天下的李白聽說李光弼率軍準備平定臨淮。於是毅然報名參軍,希望以自己的文韜武略為國效力。
但是畢竟他已經年老了,最終在路途中不幸病逝。
這位出生於西域的詩仙,最終倒在了江南的鶯飛草長中。
▲李白酒後舞劍。
難能可貴的是:李白為世人留下的,除了詩,還有他一片報國的俠義丹心!
-------------------------------------------------------
參考文獻:
宋祁、歐陽修、範鎮、呂夏卿等:《新唐書》、
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
裴敬:《翰林學士李公墓碑》。
-
3 # 一介小民
眾所周知李白喜歡遊山玩水,可以說南南北北他沒有走過的地方不多,這裡就可以看出李白的身體素質必須非常好。
而且李白就喜歡佩劍,又可以推斷出,李白有一定的劍法,到底是不是大唐第二就不敢說了,但絕對可以說他是劍法高手,
因為如果劍法不行的話,他遊山玩水,路上遇到山賊惡霸等等,怎麼處理?難道舉手投降,還是說報出自己的名號,把惡人嚇跑,在那種情況下就是報出皇上的名號也嚇不跑誰?只有動真傢伙才行。
所以李白的劍法是超強的,這樣才能支援他走遍華夏的山山水水。
-
4 # 穿越大朝代
說到李白,大家第一時間會想起什麼,對,詩仙,這是後世對李白的稱呼,其實,我們不知道的是,李白對劍術更加的痴迷,在他沒有成為詩仙前,李白也是一名劍客。只是,在當時的年代,他的劍術沒有用武之地!
李白的劍術在唐朝可排第二。據統計,《全唐詩》李白詩中“劍”字共出現了107次,除去作為地名的“劍閣”3次,“劍壁”1次,武器之“劍”猶有103次之多。屬於劍的“鋏”出現了1次、“吳鉤”1次、“吳鴻”1次、“湛盧”1次、“干將”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蓮”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龍泉”4次。總計,“劍”共出現了118次(統計時把“吳鉤霜雪明”,“空餘湛盧劍”,“劍花秋蓮光出匣”,“拙妻莫邪劍”,“吾家青萍劍”分別計做1次),分佈在106首詩中,約佔全詩總數的10%。可見,李白是多麼地鍾情於劍了。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俠客行這首詩,能深刻的表達出李白對劍術的痴迷與他擁有高超的劍術卻無用武之地的無奈!~
-
5 # 大獅
李白的劍法有多高,沒有人知道,但是傳授李白的劍法之人,卻是大唐劍客中數第一的,人稱“劍聖”。
傳授李白劍法者名“裴旻”,堪稱開元第一高手,所傳祖上是西域人士,後遷居中土,定居河東聞喜,精通醫藥、劍法、冶鐵等,而且還會秘術,算是個超強的全能人才。少年從戎,屢立戰功,曾大破契丹和吐蕃,官拜“左金吾大將軍”。
這個人物的事蹟很神奇,甚至有點神話色彩在其中,著名的便是與吳道子的“劍畫合一”,還有那句著名的“裴旻射虎”,另外還有持劍斬巨蛛等神奇的經歷。
唐文宗時期,裴旻與李白、張旭並稱“大唐三絕”,李白成“詩聖”,張旭稱“草聖”,裴旻便是“劍聖”!
李白為其作詩,裴旻傳授其劍法,兩人半友半師,相互切磋。裴旻將劍術悉數傳給李白,李白將其發揚光大,傳授給自己兒子,也教授了不少弟子,而且手下弟子都是劍客級別,最弱的也是俠客級別,從此可以看出李白的劍法有多高明。其中更有歷史有名的俠客“武諤”。武諤帶藝投師,想試探一下李白劍法,雙方拔劍之後,李白只一個回合便將其擊敗。自此武諤對李白佩服的五體投地,甘願拜師。
李白曾對人講過“吾之劍法,除裴旻外,未嘗一敗!”由此可見李白的劍法在當時肯定是一流的,但是能不能排到第二,這個不好說,有道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山野村夫也有能人,興許還有海外劍仙什麼的。
不知道成為“第一”的感覺是怎樣的,古龍說過“無敵才是最寂寞”,那位裴旻會不會也是一個寂寞高手呢。
-
6 # 慕容讀史
大唐劍法第一的是李白的師父,劍聖裴昱。裴昱官至左金吾大將軍,劍聖之名是當朝皇帝御筆親封的,這是毫無疑問的。
李白一生六十多歲,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遠遊,有“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一說。以當時的社會治安,如果沒有高強的武藝,你到處跑隨時都有可能被搶劫或丟了性命。李白也曾說,除了裴昱之外,自己未嘗一敗。
而且李白教出來的徒弟武諤曾經一個人從山東亂軍中將李白的兒子救了出來,由此也可以證明李白的武藝是很厲害的。
《全唐詩》中李白的詩有10%,106首都是和劍有關的,劍出現有118次。各種劍都有,像什麼“吳鉤霜雪明”、“空餘湛盧劍”、“劍花秋蓮光出匣”、“拙妻莫邪劍”、“吾家青萍劍”。這說明李白對劍有很深的研究,造詣也頗深。
-
7 # 九應
首先,李白是一個名滿天下的大詩人,又好會友飲酒和全國旅遊,那時候不像現在交通這麼發達,遠距離跋涉單靠兩條腿是玩不轉全國的。
所以,李白最起碼也是個馬術高手!五花馬運起四蹄來去如風,老帥哥李白的長袍迎風飄動,穿街過巷登萍渡水怎一個快意了得!
等等,好像少了點什麼?_?
如果再給馬鞍旁邊掛一把削鐵如泥寒光閃爍的橫刀的話,豈不完美?
也是,在那個植被欣欣向榮猛獸遍地走山賊到處有的年代,你要不會點拿的出手的武功劍術,估計一個人連長安都走不出去。
所以我們大膽猜測一下:李白的劍法應該也是很牛逼普拉斯的。
盛唐時期的漢人還沒有被外族徹底奴役過,那種深入骨髓的奴性還沒有隨著野豬皮們糟糕的品味而刻進我們的血液,那時候的文人是尚武而奔放的,我們有理由相信,能寫出《俠客行》這樣的文章的李白怎麼可能會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蔫酸秀才?
據記載,大唐第一劍術高手是裴旻,是歷史上公認的劍聖,時人將裴旻的劍術和李白的詩歌還有張旭的草書並稱為“唐代三絕”,盛譽之下並非虛名,可見其人之實力。
關於此人的劍術有一段非常出彩的描寫:“走馬如飛,左旋右抽,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鞘承之,劍透室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心驚然!”。
一旁觀望的畫聖吳道子被迅猛凌厲的氣勢所感,當即就壁揮毫,完成了一幅“為天下之壯觀”的壁畫。
很可惜,沒傳下來,今人只有穿越回去才能一睹裴將軍和畫聖的絕世風采。
後來玩遊戲,看到侍魂裡霸王丸收刀的動作,突然想到這句,嗯,還是比較形象的。
湊合看吧,劍聖的風姿豈是東洋人能模仿的。
為什麼突然說裴旻呢,因為劍聖他老人家是李白的劍術師父。
名滿天下的劍聖難道會因為李白的詩詞而給他面子從而加以指點劍法嗎?不會的,最起碼是李白自身身懷劍藝而得到了裴旻的認可,才會對李白加以指導 ,兩個當世英雄惺惺相惜,他們都所謂指點更像是切磋技藝,取長補短補漏拾遺共赴劍術巔峰。
所以,裴旻肯定是大唐第一沒錯了,那時候又沒有百曉生的兵器譜,我們就姑且認定李白的劍術是第二好了,總得給詩仙幾分面子不是?
裴旻之下,大唐無敵!
我是九哥,也會玩兩下劍的九哥。
-
8 # 歪詩邪對劣酒廉煙
非常遺憾地告訴您:假的!
雖然說他師父裴旻的劍術堪稱天下第一,但是,天下第一教出的就一定是天下第二?何況還是個整日喝酒吟詩“不務正業”的弟子!
說李白劍術大唐第二,純屬吹牛B。但說是花架子,也是不妥。畢竟李白和山賊交過手,且還勝了。再來個轉拆,勝山賊沒啥大不了,若能和當朝將軍比試一番,那才能看出劍術造詣的高低不是?
換句通俗的話說,換算成現在,李白的功夫,充其量是個特種兵,想當兵王,那還差得遠!
奉勸題主,別聽他人胡咧咧。大唐高手如雲,在劍術上李白是排不上號的。倒是詩和酒,這才是李白的強項!
-
9 # 七追風
唐文宗時,有“大唐三絕”的說法: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不過了解李白的人還知道一句話:“李白在文人圈裡劍術第一,在俠客圈裡詩文第一”。
首先,李白確實武藝高強,尤其是劍術很厲害。
李白那個時代,是很尚武的,大家沒事練練武很正常。不僅要練武,還都喜歡俠客,憑著自己的一身武藝打出一片天地。
對於李白來說,這麼流行這麼瀟灑的事情,那肯定很喜歡啊!所以《新唐書文苑傳》裡面說李白:“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新唐書李白傳》又強調說:“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典型的俠客風範。
李白喜歡四處遊歷,那個時候治安科不怎麼好,碰上個山賊土匪的很平常。你要身上沒有一點功夫,早被人砍死了。所以李白那時候是仗劍走天下,很瀟灑的。
至於說李白的劍術是大唐第二,有點誇張了。不過為什麼會有這個說法呢?因為李白的師父是大唐第一。
剛才說了“大唐三絕”,其中那個裴旻,就是李白的師父。裴旻,被稱為“劍聖”,他可不是光會“舞劍”的花架子,人家是真本事。
裴旻曾經先後參與對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戰事,拼殺在第一線,官至左金吾大將軍。他的劍術在當時是公認的牛,絕不是吹出來的。
所以李白拜他為師,肯定是學到了真本事的。
第二點,李白是殺過人的。
說李白殺人,這個場面可能一般人接受不了。不過按照記載,李白“少任俠,手刃數人”。這個就厲害了,李白年輕的時候,也是混社會的,估計和別的團伙起了衝突,拔劍就刺,親手幹掉一群。這要是沒一點本事,絕對辦不到。
不僅如此,還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李白和好朋友一起結伴出去玩,走到湖南的時候,好朋友忽然急病死了。荒郊野外的,李白悲痛萬分。正在這時,忽然竄出一隻老虎。李白知道自己如果離開,朋友的屍體肯定會被老虎吃了,於是他拔出寶劍,與老虎對峙,最後竟然把老虎嚇走了。
這個雖然不能證明李白劍術高明,但至少證明了李白和俠義精神和莫大的勇氣。要知道,實戰當中,勇氣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點,李白還有一個武藝高強的徒弟。
李白這樣的名人,不僅能吸引小姑娘,也能吸引有為青年。話說李白寫過一首詩,叫做《贈武十七諤》,說自己有個門人武諤,是個很厲害的豪俠。
武諤跟李白學成之後,就出去遊歷南北,當豪俠去了。後來李白的兒子被亂兵劫持,武諤一人殺進亂軍之中,把人救了出來。
能有一個這樣的徒弟,李白這個師父水平肯定非常高了。
只不過呢,李白留下的戰例太少。我們所熟知的都是他的詩文,自然把李白歸為柔弱書生的行列了。
想想李白的那句詩:“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就算不是大唐第二,也至少是大唐高手,才有這樣的氣魄吧。
-
10 # 莫名的風
其實把這是個誤區,因為李白自諭,酒第一,劍第二,詩第三,那只是對他自而言,當然他的劍法應該是也是一流,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師丞劍術大師裴公,據說裴公當年已然以天下第一劍而自居,而且李白和劍術高手公孫大娘,崑崙奴俱是好友,所以李白劍術也應該很好,但是要到第二似乎有些過了。
-
11 # 北門猿
李白肯定是練過劍法的,很可能也是劍法高手。
李白有一個“腦殘粉”魏顥,曾經千里迢迢來找李白,就為見偶像一面。李白被他的誠心感動,兩人成了好朋友。後來李白還把自己的作品託他儲存。
魏顥為李白的作品集寫過一篇序言,裡面提到李白“少任俠,手刃數人。”就是說,李白不僅有功夫,而且還親手殺過人。
李白自己的詩文作品中,提到劍的地方不少,但無法斷定是文學藝術形象,還是他個人的真實寫照,因此不能作為憑據。他有一篇《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倒是自敘形式的詩歌。詩中寫道:
學劍翻自哂,為文竟何成。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可見他確實是學過劍的。不過詩人顯然對自己的文才更看重,所以才有“自哂”之說。
總而言之,李白不僅會劍術,而且能殺人,顯然功夫不錯。
但要說劍法大唐第二,就純屬虛構了……估計編出這說法的人只知道裴旻吧。
另:李白和裴旻稍有點關係,但沒有證據表明他的劍法是裴旻教的。
裴旻這人是很厲害的。在唐代,劍已經不是主戰兵器了,更多的是裝飾品和身份象徵。裴旻練的是“劍舞”,屬於表演性質,要在今天,不歸中央七管,得在中央三播出。
他有一手絕活,能騎馬舞劍,然後把劍向天空高高拋起,高達數十丈,墜落之時,“若電光下射”。旁觀人看得心驚膽戰,裴旻不慌不忙,拿著劍鞘向上一迎,寶劍精準落進劍鞘之中,分毫不差。
這雖然是花活,但要沒有過人的眼力和手勁,也是辦不到的。
不過要由此以為裴旻只會練花架子,那就錯了。裴旻曾經在邊境任武職,一次隨軍出征,被奚族人圍住。裴旻把刀舞得呼呼生風,敵方的箭雨點一般射過來,卻全部被他擋下了。敵人目瞪口呆,覺得此人太難對付,不如及早扯呼,於是四散而逃。
-
12 # 伯德小姐
李白作為盛唐時期頂級的劍術高手,被稱為大唐第二劍客,確實有他的不凡之處。從天賦來說:李白少年學劍,因在山中修煉劍法。因為巴蜀的野生動物繁多,其中最通人性的莫過於白猿,李白則跟隨得到白猿領悟劍法,久而久之便已和白猿身手相當,最後達到了“少年學劍術,凌轢白猿公”的地步。當時的李白劍術已經響徹巴蜀,成為數一數二的高手。
隨後李白雲遊四海、行俠仗義,手上也沾染了許多人命案子,但因天賦異稟便拜大唐劍聖裴旻為師,拜師間李白更領悟到劍法中人劍合一的至高境界,而李白的劍術之迅猛、快速更可以達到超越肉眼的地步。就是在你看到李白出劍之時,你已經人頭落地了。李白曾自己說過“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可見其實力更遠非一般高手可比。
李白的劍術之強或許有人質疑他的實戰能力,而年少時李白更是以實戰揚名。期間他在市井之中不出劍則已,一出劍甚至可以連斬五人以上,曾在市井搏殺中,李白更是瞬間七殺揚名,有詩歌證:“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除此之外,李白在《俠客行》中對自己的劍法進行了細緻的描繪:“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由此可見,即便李白距離大唐第一劍客劍聖裴旻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已經差距不大了。成為大唐第二劍客是當之無愧的。
-
13 # 十五話
李白是唐代最有名氣的大詩人,他的詩歌用詞華麗,大量的千古名句廣為流傳。但其實李白除了詩句蓋世無雙之外,還是一位劍術十分了得的武林高手,號稱大唐劍術第二,除了他的師父之外無敵於天下,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李白的真實劍術實力。
古代文人武將都有隨身佩劍作為身份的象徵,李白作為大唐鬼才當然也有佩劍的習慣。而且他的確喜歡劍,粗略統計《全唐詩》收錄的李白作品中,竟有103次提到了“劍”,可見李白好劍是事實。
李白好劍,但劍術水平到底如何?我們只能從他的詩句中有所瞭解。《與韓荊州書》中李白這樣描述自己:“自幼好任俠,有四方之志,年十五而修劍術。”也就是說李白很小時就開始修行劍術,當然不會只是花架子,是有一定日積月累的功底。從一些詩句中還透露出李白可能還運用劍術殺過人,如“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等。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中也描述過李白曾“手刃數人”,從側面印證了李白詩句中並非臆想。而正史《新唐書》記載李白“喜縱橫書,擊劍”,也確鑿地說明了李白確實擅長劍術。
李白的劍術老師是稱當時的“長安三絕”(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之一的劍術大師裴旻。《太平廣記》記載,裴旻在一次劍術表演中將寶劍擲入雲中高數十丈,再拿劍鞘對準,利刃透空而入鞘,可見公認的天下第一劍客名不虛傳。而因為李白師從裴旻學習劍術,李白的粉絲就吹捧李白的劍術為天下第二。至於是否真的是天下第二的水平,也沒有人去深究,畢竟誰會去爭一個第二名呢?
李白曾在《敘舊贈江陽宰陸調》中回憶,有一次他“腰間延陵劍,玉帶明珠袍”,遊逛於長安北門,不料被一群小混混“邀遮相組織,呵嚇來煎熬”。幸虧他的好兄弟陸調及時叫來了官兵,這才“君開萬叢人,鞍馬皆辟易。告急清憲臺,脫餘北門厄。”救下了李白性命。從以上內容來看,李白的劍術單打獨鬥或許還不差,但並沒有以一當十的能力,並且他的劍術水平也並非十分的高超,或許相對於普通角色稍強,但放到戰場或者面對武林人士估計就不靈了。
在大唐李白憑藉著出眾的詩詞創作收穫大量的讚譽和粉絲,加上他從小練習劍術,並且師承天下第一劍客,這些條件聯絡在一起,很容易被認為是武林高手,再加上被人們添油加醋地渲染,便更“坐實”了李白的劍術高超。並且當時人們更為關注的是李白的詩,而李白的劍術僅僅是他的一項額外技藝,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一味地較真他的劍術水平,或許名不副實,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是詩人中的第一劍客。
-
14 # 隆乾
大詩人李白,留給人的一貫的印象是“詩仙”,狂放不羈而又才華橫溢,天子都不被他放在眼裡,是一個“斗酒詩百篇”的一代文豪形象。李白的詩與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合稱唐代三絕。其實,才華橫溢的李白,李白不僅是大唐的詩仙,還喜好喝酒、遊玩和劍術,有詩仙、酒仙和劍仙三仙之稱。
李白的劍術是十分精湛的,他“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造詣非同一般。以《全唐詩》為依據進行統計,李白詩中“劍”字共出現了107次,除去作為地名的“劍閣”3次,“劍壁”1次,武器之“劍”仍有103次之多。屬於劍的“鋏”出現了1次、“吳鉤”1次、“吳鴻”1次、“湛盧”1次、“干將”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蓮”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龍泉”4次。總計,“劍”字共出現了118次。
在盛唐,劍術公認第一的裴旻,其實就是李白的師傅。要知道能夠被當時公認為第一的劍術高手收為弟子,李白手下沒有真實功夫是不可能的,一個名滿天下的劍客,不會收一個文弱書生做徒弟,那樣會壞了自己的名聲。在古代,師傅的臉面很重要,很大一部分靠的是弟子爭氣不爭氣。有師傅就有徒弟,李白也不例外。李白手下還有一個水平不錯的俠客徒弟,叫做武諤,對方拜李白為師,可不是學習什麼詩歌寫作,他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目的是學習李白的劍術,畢竟這位老師的老師實在是太牛叉了。
至於李白的劍術究竟如何,有人曾把李白的劍術排在盛唐第二,居“劍聖”裴旻之下。李白是不是第二無可考證,但裴旻確是真真實實當時官方認定的第一,他曾經過擔任龍華軍使,出鎮北平,後來又參與了平定奚人和契丹、吐蕃的戰爭,官至左金吾衛大將軍。據《獨異志》載,他“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涼驚慄。”
跟李白有過交往的詩人魏顥在李白去世後所寫的《李翰林集序》中,也有“少任俠,手刃數人”的說法。按其說法,唐代時候,社會上非常流行鬥雞活動,這也是當時人們的一種消遣,但其中魚龍混雜,不少地痞流氓混跡其中,喜歡惹是生非。年輕時的李白脾氣火爆,在一次鬥雞活動中,和幾位地皮流氓糾纏了起來,李白一怒之下,大發神威,拔出寶劍,一連手刃了好幾個潑皮。要知道一個人和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打鬥,尤其是正面相抗,沒有一身過硬的本領是不行的,況且李白不僅全身而退,同時還殺了對方几個人,試問當今社會,有幾個男子有這樣的好身手呢?
殺人的事情,在李白的詩歌中也有反映,他在詩中寫道:“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敢於在鬧市街頭拿刀砍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名有膽有識、不折不扣的古惑仔行徑,這也是李白年輕氣盛才犯下的衝動。也就是從此開始,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他這樣做並非是有好心情參加大唐帝都十日遊的低價旅遊活動,而是因為殺了人,要避避風頭,同時藉此機會在社會上闖蕩一番,以實現自己成為大俠或者大將軍的理想。
不過細想起來,李白是不太可能真的殺人的。根據《唐律》:“諸鬥毆殺人者,絞;以刃及故殺人者,斬;雖因鬥,而用兵刃殺者,與故殺同。”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如果李白殺過人早被正法了,專家們因此認定李白根本沒殺人,最多捅傷但沒死。對於李白關於殺人的自述,很有可能是文學誇張,並非真有其事。
所謂的“殺人紅塵中”、“殺人都市中”,無非是幹架的時候,捅過幾次刀子。當然並沒有把人捅死,否則,唐朝法律也不是吃素的。比起當年“大漢之風”的掌摑閻崇年來,情節還是要嚴重一些。由於唐朝沒有網際網路,因此事情就沒有鬧得沸沸揚揚,盡人皆知。
余光中先生在《尋李白》中曾言: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
李白追月逆江河,
包黑斬龍順民心,
豪氣壓群雄,能使力士脫靴,貴妃捧硯。
仙才媲眾美,不讓參軍俊逸,開府清新。
我輩此中惟飲酒,先生在上莫題詩。
酒入豪腸,七分化作月光,
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做人就要如一俠客,山川皆在腳下,名傳千世百代。李白的詩文是瀟灑的劍氣,劍影又是飛舞的詩文。李白的劍與詩皆是流傳千古的盛唐氣象
-
15 # 快閃記憶體雷咖
應該是真的,李白不僅是一個詩人,還是一個劍客,他也殺過人,他有一個師傅叫裴旻,而是當時的第1劍客,既然是他教出來的學生,那應該是第二。
-
16 # 閒庭信步206252415
謝大聖邀。關於李白您給我很多機會在網上發表觀點並執意推薦,我不是沽名釣譽之人,但評李白我樂意。李白詩仙謂“滴仙人”不為過,據傳一生寫過近萬首,至少揚溢世上有3000餘,僅存今世999多首,古近體詩約762首,未必準確,網傳而已。一身詩書柔弱怎和劍術搭上關係?恰恰先生多才多藝。馬術、論劍…不在人後。李白一生傳奇,武后(則天)去世時,李白五歲,已讀過大部書藉,十五歲詩風逸美,三十幾歲皇寵入宮……令當時的王者諸侯垂慕。關於劍術先是跟當時名劍裴雯學藝,想不到,李白竟然為己打造一把"青蓮劍”,李白有詩,《暖酒》:熱酒將來鑌鐵文,暫時不動聚白雲。拔卻白雲見青天,掇又頭裡許成仙。可見,李白非一夜成名,他的詩歌是理想的“烏托邦”,劍術亦不凡,詩中留下充滿殺氣的字句……古人喜歡他是為豪氣萬古詩彩斑斕,偉人喜歡他是因一醉千秋才氣霓虹。詩風可謂第一,劍氣無緣稱二。為什麼?李白因詩盛譽,靠劍術不墨名!
-
17 # 衛宮食郎
歷史上李白的劍法,為舞劍之技,準確來說,是觀賞性的,他的劍法,也許很精妙,但是他真的不是劍術,舞劍, 最主要的,只是觀賞。不適合用來比,不要受王者榮耀的影響
回覆列表
唐朝有“三絕”: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世人皆知太白詩歌成就樓高几層,更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同行讚譽,從而掩蓋了其另外的絕活——劍術。
唐朝三絕
主業寫詩,副業劍痴
在各類史料記載中,李白自幼喜歡劍術。據《新唐書文苑傳》記載,李白“性倜儻,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在他的自薦書《與韓荊州書》中,李白稱自己”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而最能體現他愛劍如痴的則是他自己寫的詩句。
據統計,《全唐詩》李白詩中“劍”字共出現了107次,除去作為地名的“劍閣”3次,“劍壁”1次,武器之“劍”猶有103次之多。屬於劍的“鋏”出現了1次、“吳鉤”1次、“吳鴻”1次、“湛盧”1次、“干將”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蓮”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龍泉”4次。總計,“劍”字共出現了118次(統計時把“吳鉤霜雪明”,“空餘湛盧劍”,“劍花秋蓮光出匣”,“拙妻莫邪劍”,“吾家青萍劍”分別計做1次),分佈在106首詩中,約佔全詩總數的10%。[王瑤.李白: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45—52]
據說,在李白幼年時父親曾給他製作了一把木劍,李白非常喜歡並在劍身刻上了兩個字——“龍泉”。劍作為“百兵之君”體態輕盈,舞之,靈動飄逸。這與李白的詩歌風格非常相似。我認為,李白正是因為對名劍和劍術的喜愛,在不經意之間思想上就受到了劍道精神的感染,從而在創作上語言清新明快,意象壯美奇偉。
詩歌第一,劍術第二?
李白詩歌成就那是公認的高,五言、七言、樂府、歌行無一不專,無一不精,並達到了隨心所欲,變幻莫測的境界。對中唐、宋朝、明代詩人的風格影響巨大。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李白就可以做到詩壇第一。
講完文,再說武。坊間傳聞,李白不僅是大詩人,還是武林高手,使得一手好劍,還說李白的劍術在唐朝排行老二。那麼,真是這樣嗎?裴敬《翰林學士李公墓碑》記載,李白“常心許劍舞。裴將軍,予曾叔祖也。嘗投書曰:‘如白願出將軍門下“。裴將軍就是號稱唐朝劍術第一的裴旻,大概意思是說李白給裴將軍寄書信,想在他門下做事。但最後有沒有做裴旻的徒弟,並沒有史書記載,我估計這事沒成,以李白的性格,這事要成了,還不吟詩一首。
雖然沒有做成裴將軍的徒弟,但是也並不能說李白的劍術不高。魏顥《李翰林集序》中有過這樣的描述,“少任俠,手刃數人”。李白在《贈從兄襄陽少府皓》中也提到“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無論是別人還是他自己都記錄了他打架鬥毆,並殺數人的事情。李白在《贈武十七諤》的序中稱,有一個徒弟武功很高,質本沉悍,慕要離之風。
而李白又在《敘舊贈江陽宰陸調》中寫道:“腰間延陵劍,玉帶明珠袍”,“邀遮相組織,呵嚇來煎熬”,“君開萬叢人,鞍馬皆辟易。告急清憲臺,脫餘北門厄。”就是李白在遊長安,被一群混混圍住,眼前就要被揍成豬頭,幸好被朋友報官獲救。這首詩也是李白親筆所寫,與之前的武林高手的威猛形象嚴重不符。我估計,以李白的聰慧和對劍術的熱愛,在劍術上肯定是小有成就,但並沒有達到一流的境界,而相對於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那他就是高手。有人笑稱他是詩人裡面武功第二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