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說“真棒”,多喊“加油”,“賞識教育”不代表一味地誇獎。
“跑得真快!”;“畫得真好!”;“睿睿真棒!”…
有時候我真的不太能想明白,為什麼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事情,我尊敬的父親大人都能找到一堆理由去誇獎他。
令我頭疼的是,在“孩子光環”的加持下,有時我還找不出聽起來比較合理的反駁理由。
當然,小時候我也是被這麼誇過來的,只是那時總這麼誇我的是我媽。也可能是把母親那套哄我的方法學了過去,二老如今誇獎孩子的方式如出一轍。
作為一名資深的“受夸人”,我自然很清楚這些誇獎到底有沒有作用。
幼兒園的時候,繪畫是我的主要特長,水平可能略高於同學們那麼一點,經常被老師、父母和同學的家長誇獎。
但是到了快上小學的時候,這些誇獎就不太能引起我的興趣了。有時還會迷惑:為什麼我覺得畫得不好的畫作也會被誇獎。
我對繪畫的興趣,沒有隨著不間斷的誇獎而提高,反而有所懈怠,逐漸對去少年宮學繪畫失去了興趣。
誇獎無效,但不誇還不行。
畫完畫後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在我心裡就感覺好像有什麼“流程”沒走完一樣。如果得到的不是誇獎而是建議,還會感到非常的失落。
類似的情況其實並不少見。身邊的同事、朋友中,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著相同的感受。
除去對孩子的喜愛,很多家長誇讚孩子是因為深知“賞識教育”的益處,才常常會用誇獎的方式來激勵孩子。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學家,也對誇獎孩子的益處多有著墨。
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哲學家、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也曾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可是為什麼家長的誇獎會逐漸失效?如何誇獎孩子才能具備持續性的激勵效果呢?
也許我們需要重新審視無節制的誇獎和“賞識教育”的區別。
誇獎和賞識,都是一種情緒上的激勵。透過情緒上的滿足,讓孩子保持愉悅的學習心境,使感知、記憶和思維維持良好的活動狀態。進而激發求知和探索的慾望,強化學習的效果。
雖然從情緒掌控的角度來看,二者的目標有類似之處,但是涵蓋範圍卻大不相同。
可是情緒的刺激也會有“邊際效應”。
邊際效應(Marginal utility)是指連續地增加某一種投入,單位產出或收益的增量反而會逐漸減少。換言之,當增加的投入超過某一臨界水平後,每一個新增單位的投入,換來的產出量會逐漸下降。
“邊際效應”最初只是一個經濟學概念,而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透過大量的統計研究證明,它同樣適用於人的心理。
也就是說,當單一的獎勵形式不斷增加,成為了孩子不可或缺的習慣後,沒有“新意”的誇獎反而可能會是飲鴆止渴。
這顯然有悖於持續性激勵的教育目標。
而“賞識教育”則覆蓋了從引導到結果的每一個階段,是一種持續性的,引發式的激勵手段。
這是透過引導來舒展孩子的心靈,透過激勵來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長處和優點得以在正確的方向上發揚,形成燎原之勢。
所以,賞識教育雖然常常需要以適度的“誇獎”作為具體手段,但並不是一味地對結果進行肯定。它是以尊重生命成長的規律為前提,讓孩子的心靈“安家”。在過程中既承認差距,又激勵奮進;既允許失敗,又追求成功。
在英文中,對“賞識”一詞有一種翻譯譯為“think highly”。從“highly”的字面意思來看,這與我們平時對其偏褒義的解讀有相近之處。
而在“賞識教育”中,我更傾向於將“賞識”解讀為一個情感上偏中性、心態和行為上偏積極的詞彙。
家長並不是因為孩子優秀的結果而賞識,隨後再輔以教育。而是基於對孩子的瞭解,尋找情感的共鳴,透過關鍵節點的激勵,來尋求某種相對價值的公平認同。
那麼我們就不難發現,賞識教育的基礎在於對孩子的瞭解和理解。而理解的本質,則在於對孩子的“共情”。
共情(empathy)是由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卡爾·羅傑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提出。指一個人能夠理解他人的特有經歷,並對此做出反應的能力。
我們都相信自己足夠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是“瞭解”只是一種淺層的認知,未必可以發展出“共情”的利他主義行為。
也就是說,只有深入孩子的內心,發掘他所處的環境對他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影響,察覺他們心中的障礙,才能更有效地糾正孩子的偏差,幫助他們找回自信,喚醒他們迎難而上的勇氣。
我們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往往會陷入經驗主義的誤區。如果不能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理解和思維能力範圍內進行引導和鼓勵,那麼我們的經驗即便價值頗豐,也未必能觸達孩子內心深處的訴求。
孩子的優秀固然值得稱讚,但是我們更要明確的是:不是好孩子需要被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更好。
“誇獎”是“賞識教育”中主要的表現方式之一。而誇獎孩子的目的,除了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之外,更多的意義在於挖掘孩子潛能,激發更強能力的展現。從而讓自己和孩子逐步認清他們自身的能力,並以此不斷修正對孩子的認知,為將來的引導教育尋找方向。
那麼“誇什麼”、“如何誇”自然就成了賞識教育的兩個關鍵問題。
一、自尊
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已經具備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但是他們很難透過對自己的認知,形成客觀的自我評價。這個時候他們非常依賴於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並透過這些評價形成“自尊”。
自尊(self-esteem)透過社會對比形成,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不僅代表自我尊重和自我愛護,還包括要求他人、集體和社會對自己尊重的期望。
自尊讓孩子對“優秀”的概念形成了內在的評判標準,影響著將來應對事物的態度。而維護孩子自尊心的誇讚,會幫助孩子變得積極、自信。
比如,低年級孩子需要面對的學業其實並不算困難,那麼維護自尊的誇獎就會讓孩子更加自信地去面對。通常情況下,自信的孩子學習成績都不會差,而優異的成績會使他們更加自信,甚至發展成為興趣,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
二、規則
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包含了禮儀、紀律、道德、品質等多個方面。是孩子生活和社交中極其重要的內容,也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基礎與保障。
雖然我們都會給孩子傳授或制定各種規則,但是由於成年人對規則的“習以為常”,常常容易忽略對孩子遵守規則的誇獎。
孩子如果不能因為遵守了規則而得到正面的反饋,那麼是非觀並不十分清晰的他們,很容易忽視規則的重要性,淡化規則意識。
規則意識從守規則中來,同時決定了孩子守規則行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家長對孩子守規則的誇獎,實際上是在為孩子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培養一種品質,塑造一種性格。
讓孩子因規則而自律,因自律而自省,因自省而精進,因精進而優秀。這同樣是一個讓孩子自我完善的良性迴圈。
一、真心實意、言之有物
虛假的誇獎,也許在學齡之前還可以起到作用。但是隨著孩子的社交範圍不斷擴大,在與同學和朋友的比較中,會逐漸對這些誇獎產生質疑,讓誇獎失效,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鼓勵。甚至在這些誇獎中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傷及自尊。
在誇獎孩子時,切忌緊盯結果,而要把誇獎的重點落在具體的努力過程上,告訴孩子是因為哪裡做得好才幫助他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比如孩子在運動會中取得了較好的名次,可以把誇獎的重點放在他平時努力鍛鍊的過程和優秀的臨場發揮上。而奪得名次獲得獎勵這方面,則不必大肆渲染。
二、寬容孩子、正向激勵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但也同樣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大多數孩子在失誤或犯錯後,都會陷入自責之中。這時,家長的鼓勵是他扭轉心態,堅定自信的基石。
試想,如果孩子在考試中失利,來自於同學、老師的壓力會讓他倍感沮喪。這個時候如果一味地抓住他偶爾的懈怠不放,施加壓力,很容易成為壓垮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後一根稻草。畢竟,父母永遠是孩子心中的避風港。
這個時候需要先對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所做的積極努力進行充分的肯定,幫他明確方向,堅定信心。隨後再為他指出問題,提出改進建議。這樣孩子不僅更容易接受,還會因為家長的建議發現自己的不足,增強後進的信心。
三、積極批評、合理修正
可塑性,意味著孩子很容易因家長的積極教導變得優秀,但同樣也意味著負面的影響會給他們帶來消極的變化。
在面對孩子由於主觀意識而發生的嚴重錯誤時,“積極”的批評方式會有更顯著的效果。
首先,嚴厲地指出問題,制止錯誤的進一步發展。在孩子的情緒相對平穩後,為他分析錯誤的原因,和他一起“尋找”之前正確的模樣,加以肯定,並進行客觀地對比。這樣能夠讓他們透過自身的主動思考,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對將來杜絕類似的錯誤形成自我警醒。
不拘泥於誇張的表揚和盲目的肯定,也不侷限於嚴厲的指責和過度的批評。
賞識教育的真諦,是在不助長自負,不破壞自尊的前提下,賞識孩子的內心,激發他們的內驅力,讓他們逐步看到自己的能力,學會思考、啟迪智慧,建立“成長型心理定向”。
孩子的成長曆程不會一帆風順,家長的教育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既然我們都承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那麼不如正視自己可能無法為孩子解決問題的未來,專注於可以幫助孩子激發潛能的現在。少說“真棒”,多喊“加油”!
為孩子提供的積極心理暗示,正如點燃了他們心中的火苗,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光”,自然能照亮自己的“暗”。
在這裡,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
期待您的關注!
少說“真棒”,多喊“加油”,“賞識教育”不代表一味地誇獎。
“跑得真快!”;“畫得真好!”;“睿睿真棒!”…
有時候我真的不太能想明白,為什麼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事情,我尊敬的父親大人都能找到一堆理由去誇獎他。
令我頭疼的是,在“孩子光環”的加持下,有時我還找不出聽起來比較合理的反駁理由。
當然,小時候我也是被這麼誇過來的,只是那時總這麼誇我的是我媽。也可能是把母親那套哄我的方法學了過去,二老如今誇獎孩子的方式如出一轍。
作為一名資深的“受夸人”,我自然很清楚這些誇獎到底有沒有作用。
幼兒園的時候,繪畫是我的主要特長,水平可能略高於同學們那麼一點,經常被老師、父母和同學的家長誇獎。
但是到了快上小學的時候,這些誇獎就不太能引起我的興趣了。有時還會迷惑:為什麼我覺得畫得不好的畫作也會被誇獎。
我對繪畫的興趣,沒有隨著不間斷的誇獎而提高,反而有所懈怠,逐漸對去少年宮學繪畫失去了興趣。
誇獎無效,但不誇還不行。
畫完畫後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在我心裡就感覺好像有什麼“流程”沒走完一樣。如果得到的不是誇獎而是建議,還會感到非常的失落。
類似的情況其實並不少見。身邊的同事、朋友中,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著相同的感受。
除去對孩子的喜愛,很多家長誇讚孩子是因為深知“賞識教育”的益處,才常常會用誇獎的方式來激勵孩子。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學家,也對誇獎孩子的益處多有著墨。
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哲學家、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也曾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可是為什麼家長的誇獎會逐漸失效?如何誇獎孩子才能具備持續性的激勵效果呢?
也許我們需要重新審視無節制的誇獎和“賞識教育”的區別。
“賞識教育”≠“誇獎”誇獎和賞識,都是一種情緒上的激勵。透過情緒上的滿足,讓孩子保持愉悅的學習心境,使感知、記憶和思維維持良好的活動狀態。進而激發求知和探索的慾望,強化學習的效果。
雖然從情緒掌控的角度來看,二者的目標有類似之處,但是涵蓋範圍卻大不相同。
可是情緒的刺激也會有“邊際效應”。
邊際效應(Marginal utility)是指連續地增加某一種投入,單位產出或收益的增量反而會逐漸減少。換言之,當增加的投入超過某一臨界水平後,每一個新增單位的投入,換來的產出量會逐漸下降。
“邊際效應”最初只是一個經濟學概念,而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透過大量的統計研究證明,它同樣適用於人的心理。
也就是說,當單一的獎勵形式不斷增加,成為了孩子不可或缺的習慣後,沒有“新意”的誇獎反而可能會是飲鴆止渴。
這顯然有悖於持續性激勵的教育目標。
而“賞識教育”則覆蓋了從引導到結果的每一個階段,是一種持續性的,引發式的激勵手段。
透過對行為結果的肯定,強化孩子的行為;透過對行為過程的鼓勵,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透過環境的創造和引導,為孩子指明方向;透過適當的警示和修復,增強孩子的心理體驗,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這是透過引導來舒展孩子的心靈,透過激勵來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長處和優點得以在正確的方向上發揚,形成燎原之勢。
所以,賞識教育雖然常常需要以適度的“誇獎”作為具體手段,但並不是一味地對結果進行肯定。它是以尊重生命成長的規律為前提,讓孩子的心靈“安家”。在過程中既承認差距,又激勵奮進;既允許失敗,又追求成功。
沒有賞識,何來教育?在英文中,對“賞識”一詞有一種翻譯譯為“think highly”。從“highly”的字面意思來看,這與我們平時對其偏褒義的解讀有相近之處。
而在“賞識教育”中,我更傾向於將“賞識”解讀為一個情感上偏中性、心態和行為上偏積極的詞彙。
家長並不是因為孩子優秀的結果而賞識,隨後再輔以教育。而是基於對孩子的瞭解,尋找情感的共鳴,透過關鍵節點的激勵,來尋求某種相對價值的公平認同。
那麼我們就不難發現,賞識教育的基礎在於對孩子的瞭解和理解。而理解的本質,則在於對孩子的“共情”。
共情(empathy)是由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卡爾·羅傑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提出。指一個人能夠理解他人的特有經歷,並對此做出反應的能力。
我們都相信自己足夠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是“瞭解”只是一種淺層的認知,未必可以發展出“共情”的利他主義行為。
也就是說,只有深入孩子的內心,發掘他所處的環境對他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影響,察覺他們心中的障礙,才能更有效地糾正孩子的偏差,幫助他們找回自信,喚醒他們迎難而上的勇氣。
我們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往往會陷入經驗主義的誤區。如果不能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理解和思維能力範圍內進行引導和鼓勵,那麼我們的經驗即便價值頗豐,也未必能觸達孩子內心深處的訴求。
孩子的優秀固然值得稱讚,但是我們更要明確的是:不是好孩子需要被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更好。
合理的誇獎,助力賞識教育“誇獎”是“賞識教育”中主要的表現方式之一。而誇獎孩子的目的,除了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之外,更多的意義在於挖掘孩子潛能,激發更強能力的展現。從而讓自己和孩子逐步認清他們自身的能力,並以此不斷修正對孩子的認知,為將來的引導教育尋找方向。
那麼“誇什麼”、“如何誇”自然就成了賞識教育的兩個關鍵問題。
誇什麼一、自尊
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已經具備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但是他們很難透過對自己的認知,形成客觀的自我評價。這個時候他們非常依賴於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並透過這些評價形成“自尊”。
自尊(self-esteem)透過社會對比形成,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不僅代表自我尊重和自我愛護,還包括要求他人、集體和社會對自己尊重的期望。
自尊讓孩子對“優秀”的概念形成了內在的評判標準,影響著將來應對事物的態度。而維護孩子自尊心的誇讚,會幫助孩子變得積極、自信。
比如,低年級孩子需要面對的學業其實並不算困難,那麼維護自尊的誇獎就會讓孩子更加自信地去面對。通常情況下,自信的孩子學習成績都不會差,而優異的成績會使他們更加自信,甚至發展成為興趣,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
二、規則
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包含了禮儀、紀律、道德、品質等多個方面。是孩子生活和社交中極其重要的內容,也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基礎與保障。
雖然我們都會給孩子傳授或制定各種規則,但是由於成年人對規則的“習以為常”,常常容易忽略對孩子遵守規則的誇獎。
孩子如果不能因為遵守了規則而得到正面的反饋,那麼是非觀並不十分清晰的他們,很容易忽視規則的重要性,淡化規則意識。
規則意識從守規則中來,同時決定了孩子守規則行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家長對孩子守規則的誇獎,實際上是在為孩子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培養一種品質,塑造一種性格。
讓孩子因規則而自律,因自律而自省,因自省而精進,因精進而優秀。這同樣是一個讓孩子自我完善的良性迴圈。
如何誇一、真心實意、言之有物
虛假的誇獎,也許在學齡之前還可以起到作用。但是隨著孩子的社交範圍不斷擴大,在與同學和朋友的比較中,會逐漸對這些誇獎產生質疑,讓誇獎失效,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鼓勵。甚至在這些誇獎中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傷及自尊。
在誇獎孩子時,切忌緊盯結果,而要把誇獎的重點落在具體的努力過程上,告訴孩子是因為哪裡做得好才幫助他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比如孩子在運動會中取得了較好的名次,可以把誇獎的重點放在他平時努力鍛鍊的過程和優秀的臨場發揮上。而奪得名次獲得獎勵這方面,則不必大肆渲染。
二、寬容孩子、正向激勵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但也同樣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大多數孩子在失誤或犯錯後,都會陷入自責之中。這時,家長的鼓勵是他扭轉心態,堅定自信的基石。
試想,如果孩子在考試中失利,來自於同學、老師的壓力會讓他倍感沮喪。這個時候如果一味地抓住他偶爾的懈怠不放,施加壓力,很容易成為壓垮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後一根稻草。畢竟,父母永遠是孩子心中的避風港。
這個時候需要先對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所做的積極努力進行充分的肯定,幫他明確方向,堅定信心。隨後再為他指出問題,提出改進建議。這樣孩子不僅更容易接受,還會因為家長的建議發現自己的不足,增強後進的信心。
三、積極批評、合理修正
可塑性,意味著孩子很容易因家長的積極教導變得優秀,但同樣也意味著負面的影響會給他們帶來消極的變化。
在面對孩子由於主觀意識而發生的嚴重錯誤時,“積極”的批評方式會有更顯著的效果。
首先,嚴厲地指出問題,制止錯誤的進一步發展。在孩子的情緒相對平穩後,為他分析錯誤的原因,和他一起“尋找”之前正確的模樣,加以肯定,並進行客觀地對比。這樣能夠讓他們透過自身的主動思考,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對將來杜絕類似的錯誤形成自我警醒。
結語:沒有賞識的批評是摧殘,沒有批評的賞識是溺愛不拘泥於誇張的表揚和盲目的肯定,也不侷限於嚴厲的指責和過度的批評。
賞識教育的真諦,是在不助長自負,不破壞自尊的前提下,賞識孩子的內心,激發他們的內驅力,讓他們逐步看到自己的能力,學會思考、啟迪智慧,建立“成長型心理定向”。
孩子的成長曆程不會一帆風順,家長的教育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既然我們都承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那麼不如正視自己可能無法為孩子解決問題的未來,專注於可以幫助孩子激發潛能的現在。少說“真棒”,多喊“加油”!
為孩子提供的積極心理暗示,正如點燃了他們心中的火苗,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光”,自然能照亮自己的“暗”。
在這裡,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
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