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棲鴻看紅樓

    合作,如果在一定的機緣巧合之下,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是“雅俗共賞”,恐怕是做不到的。

    姜昆雖然提倡“反三俗”,但是無可否認,相聲本身是一門通俗的藝術形式。雖然很多通俗的東西,最後走進了高雅的殿堂,比如“三國志通俗演義”,被簡稱為“三國演義”而貫以“四大名著”之一的名頭,但是相聲,從目前來看,還不具備“高雅”的資質。

    自古以來,曲高和寡。凡是高雅的東西,在流傳上,肯定會受到一定侷限性。而通俗的東西,由於時代變遷,反而會變得高雅,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民間流傳的故事,老奶奶哄小孫子睡覺時講的故事,說書人給目不識丁的聽從說的故事,如果反映了社會現實,具有思想意義的話,可能流傳下來。到幾百年後,就成了“高雅”。但是在當時的時代,它就是通俗。

    姜昆與郭德綱,不可能等到幾百年後再合作。如果有生之年他們共同做一個節目,註定了只會是通俗,不可能有什麼“雅俗共賞”。

  • 2 # R娛記

    郭德綱的相聲本身就是雅俗共賞,而姜昆自認為高雅,實際低俗。姜昆向來看不起郭德綱,而郭德綱更不把姜昆放在眼裡,二人是不可能合作的。

    姜昆受師父師爺的影響,所創作的段子也是歌頌型相聲。他也只會表演這些,傳統的貫口、太平歌詞根本不會。

    記得有一次,姜昆在鏡頭面前表演貫口,那感覺就好像在背書一樣,還不如小學生,無節奏感,無藝術感,足見其相聲基本功很一般,很多都不會。

    姜昆對傳統相聲嗤之以鼻,只認為自己的相聲才是符合新時代的相聲,是當今的主流。

    自從郭德綱走紅以後,姜昆一直在反三俗。他所謂的三俗,指的是媚俗、低俗、庸俗。他認為,德雲社的小劇場相聲就是低俗的,而他們的電視相聲就是高雅的。那個時候,郭德綱的相聲是上不了電視的。

    而實際上,姜昆表演的相聲裡面有很多低俗的成分,比郭德綱還俗。但他有權威,能在電視上堂而皇之演出,如果是郭德綱,早就被封殺了。

    郭德綱滿足了俗人的口味,姜昆只有嫉妒

    姜昆對相聲的理解本身就是錯誤的,他認為相聲是宣傳的喉舌和工具,應按著政策的方向走,他對相聲的定位就是廟堂藝術。

    而相聲實則是草根藝術,源於底層民眾的生活。姜昆與郭德綱分別代表了廟堂和草根,而無論什麼時候,草根遠遠多於廟堂。所以,郭德綱的支持者是遠遠多於姜昆的。

    郭德綱成名之前,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底層生活經歷,為他的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使得他的相聲接地氣、生活化,容易引起共鳴。

    郭德綱與平民階層的笑點一致,而姜昆則遠離了民眾,高高在上。郭德綱的相聲才能滿足俗人的口味,相聲本來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眾喜歡就是好的。

    但姜昆的眼中,郭德綱這樣的卻變成了低俗,這就是姜昆自身的問題。他身居高位,離民眾的生活很遠,自然沒辦法創作出適合民眾的段子。

    郭德綱與姜昆不可能合作

    姜昆的反三俗運動從來沒有停止過,而郭德綱倍受打壓,他是愛憎分明的。

    郭德綱之前曾經專門創作段子諷刺姜昆是太監,連帶諷刺了許多體制內的相聲演員。所以,他與姜昆是不可能同臺表演的。

    姜昆看不起郭德綱,借了德雲社的東風,還要抨擊他們。姜昆不會放低姿態與郭德綱這樣的民間藝人合作。

    再說了,郭德綱的相聲並不是完全低俗,而是雅俗共賞,有分寸的,不然早就被封殺了。而姜昆只適合在電視上表演,並不是絕對的高雅。

    郭德綱與姜昆分別代表了相聲界的非主流與主流,這兩個門派向來勢不兩立,不可能和解。所以,想讓郭德綱與姜昆合作是不可能的。

  • 3 # 鄭捕頭

    好相聲的標準之一是雅俗共賞,因此有人就提出,那不如讓一些相聲說得比較雅的和說得比較俗的人一起合作,說出來的作品不就雅俗共賞了嗎?比如姜昆和郭德綱。

    這種提議,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這不是白加黑最後一定得出灰那麼直截了當。而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姜昆和郭德綱是不太可能站在一起合作一段相聲的。

    雅俗共賞是相聲高標準

    雅俗共賞,的確是包括相聲在內很多藝術的高標準之一。尤其是相聲這種與民眾距離更近的藝術形式,它過太雅不接地氣,老百姓聽起來費力氣聽不出包袱兒,他們當然不願意接近。反過來,如果它過於俗氣而沒有一點大方和雅緻,也只能獲得低層次觀眾的認可,沒有辦法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的肯定。

    那什麼樣的相聲才是雅俗共賞呢?比較好的標準,就是去聽聽經典相聲,比如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馬季的部分作品。這些作品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都讓老百姓喜聞樂見,都能夠引人發笑,但並不庸俗,不僅不顯很俗氣,反而很多作品中還帶有一定的文學性,這使得販夫走卒們可以聽,大學教授也可以聽,是相聲作品中最值得肯定的一部分作品。

    八九十年代姜昆和梁左的一部分作品,比如《虎口遐想》、《電梯奇遇》和《特大新聞》等,也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這些作品的創作者之一梁左,本人大學讀的是北大中文系,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而他又願意投身到相對比較俗的相聲行業中來,為這門藝術注入了很多文化氣息。這也使得那些年姜昆的諸多作品,能夠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上下一致的認可。

    姜昆和郭德綱都沒有做到始終雅俗共賞

    20多年來姜昆幾乎沒有再貢獻出優秀的相聲作品,相對於《虎口遐想》等段子,是這些年姜昆的相聲更俗了嗎?還是更雅了?都不是。他這些年的作品之所以平庸不是雅俗問題,而是基本脫離了社會,其中反映的事情不再是觀眾喜聞樂見的事,因此就無法引發共鳴,也沒有辦法讓人笑出來。

    相對之下,差不多同一時期以來,郭德綱的相聲尤其是早些年的相聲,為什麼能贏得那麼多觀眾的喜歡,郭德綱也由此幾乎成為現象級明星?是因為郭德綱借用傳統相聲的技法,加入當今觀眾尤其是年輕人的見聞思想,才獲得了那麼多認可。

    對於郭德綱,他這些年的作品的確比2005年剛成名時俗氣了很多,有一些倫理哏包括拿于謙家說事很多包袱兒,也是相對低俗的。對此郭德綱有自己的理論,他認為最早對著小劇場二三百人說相聲,他就要說相對規矩的作品,而如今走向大劇場面對幾千觀眾,觀眾中有相聲迷有第一次接觸相聲的人,他就要改變作品風格,更多放下身段說相對更俗的相聲。

    不過郭德綱有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相聲表演,雅要雅得那麼俗,俗也要俗得那麼雅。當然這只是一種完美的理論,他明顯沒有完全能夠做到,當今的相聲演員絕大部分人也做不到,似乎總是落在兩極,無法平衡。

    姜昆郭德綱不太可能同臺表演

    在可以預見的接下來的日子裡,姜昆和郭德綱不可能合說相聲。

    即便有這麼一天,肯定也只是走走形式,象徵一下主流院團與民間演員的一種和解,在這種情況下說出來的相聲,不是雅俗共賞,只能是無關痛癢。

    何必呢?

  • 4 # 泰山124453211

    這兩個人是不可能在一起說相聲的,但是可以讓他們在一起舉行一場辯論大賽,就象美國總統選舉前的演說,那一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肯定收視率會暴屏。

  • 5 # 預設暱稱使用者

    別捆綁姜昆好嗎?一個社會二流子,整天捆綁姜昆說姜昆打壓他,你算老幾姜昆有空打壓你?這輩子你不如姜昆,下輩子你兒子還是不行。

  • 6 # 櫻桃番茄GO

    姜昆與郭德綱誰俗誰雅,其實是禿子生瘡明擺著的事,當然是姜昆老師雅,郭德綱俗,要不然姜昆老師反三俗幹什麼?難得自己做自我批評?

    但凡事沒有絕對,姜昆老師做為曲藝家協會的主席,正廳級官員,國家一級演員,新中國成立以來公認的第三代相聲領軍人物,相聲作品當然要高雅,如果也是屎屎尿尿,葷段子,耍賤賣萌,那成何體統?那不是有損老藝術家的光輝形象嘛!

    而如今的郭德綱,似乎也在努力的擺脫三俗的形象。甚至在德雲社官網還公佈了舉報電話,讓觀眾監督各個劇場是否有葷段子演出。而且郭德綱的弟子們,比如岳雲鵬,郭麒麟,張雲雷,孟鶴堂等人也證明了,德雲社的相聲藝人從小劇場來帶電視臺的綜藝節目,去掉三俗的東西,一樣能逗樂觀眾。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

    覺得討論相聲界的誰俗誰雅沒什麼意思,相聲的最高境界應該是雅俗共賞,俗不傷雅!就像侯寶林大師,馬三立大師,劉寶瑞大師一樣,既能給毛主席周總理作彙報演出,讓國家領導人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開懷大笑,也能為普通工人老百姓服務演出,而且也能讓他們聽得懂,聽的時候哈哈一笑,聽完之後,還能回味無窮。

    高雅的相聲不是作報告,不是空洞的說教。要讓觀眾在開懷大笑之餘,得到啟發教育,這個確實有難度。現在好多人批評姜昆老師,說姜昆老師的相聲不可樂,其實並不是姜昆老師不努力,姜昆老師都年近古稀了,依然戰鬥在相聲演出的第一線,著實不易!姜昆老師失敗的地方是,他的作品無法在雅俗之間找到平衡點,無法做到雅俗共賞!

    其實很多綱絲朋友也反應,老郭的相聲段子不如以前的可樂了。但是每次商業演出,還是能做到滿坑滿谷。之所以綱絲們認為老郭現在的相聲段子不如以前了,就是因為老郭在自覺的摒棄三俗的東西,而且隨著影響力的提高,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他也不再口無遮攔。可以這麼說,老郭在向雅的一面靠攏,試圖做到雅俗共賞,俗不傷雅。雖然現在看還說不上成功,但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尤其是赴海外演出,連主流媒體新華網人民網都給與了報道,並且給與了高度肯定,是非常不容易的。

    說實話,不管相聲的雅俗之爭,還是主流與草根之爭,我們都希望是君子之爭,別人身攻擊,別打壓排擠。正如師勝傑先生說的那樣,“相聲界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應該團結!”

  • 7 # 胖帥男

    謝謝邀請,本人一直不太喜歡這些,因為我的情商真的不高,沒有過多的關注這些人,也因為全華人民裡面的大多數人(也包括我)每個月都在為五斗米折腰,甚至有時候連五斗米都沒有,試問我們有資格去關心一個隨隨便便都能掙五擔米的人們嗎?顯然沒有吧!我這個人喜歡伍佰,劉德華,黃家駒。但是也僅僅限於喜歡而已,從來不會因為追星而做出出格的事情(比如為了看他們的演唱會,不管不顧),因為家裡有年紀漸漸老去的父母,還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和一個跟了我快十年的妻子!個人也覺得大家可以多關心關心我們國家的科學家,因為他們才是真正能讓我們安心的,放心的,開心的去欣賞你所問的這些東西!!也多關心關心自己的父母,就像我一樣,去步行街吃好吃的帶著他們二老,看電影帶著他們二老一起去,哪怕看的是三D動畫片(獅子王),他們二老也開心的不得了!因為父母越來越老了,以後也許會像小孩一樣!也請你以後不要邀請我回答這些問題,因為我一個月掙五千塊養家的人,怎麼有心情去欣賞一分鐘掙五千塊的人呢?你可以說我嫉妒他們,羨慕他們。謝謝!

  • 8 # Xiao183101097

    看你說的,好像姜昆代表雅,郭德綱代表俗。郭德綱唱得京劇,河北梆子,太平歌詞,姜昆有幾個會唱的?誰是雅誰是俗?

  • 9 # 蘭竹ZLZ

    什麼叫“雅俗共賞”?只有雅能把觀眾逗樂嗎?只有俗的話,郭德綱的德雲社能發展的直線上升嗎?郭德綱有句話說的特別好:雅的不是那麼俗,俗的不是那麼雅@這樣剛剛好。

    郭德綱一心主張在傳統相聲文化上,加上當今的現代化曲藝表演相結合,從而達到如今相聲水準的接納性,然而姜昆一味的追求反三俗模式,對郭德綱和他精心打造的德雲社,以壓制,不得其果。

    效果怎麼樣?大家都是明眼人,老郭把撂地攤兒的生意開到了劇場裡,而且觀眾願意來買單,另其中外相聲觀眾熱心喜愛,達到了這個程度,老郭用了整整20多年時間,他會把難得的成果毀之一旦嗎?

    姜昆無論學和唱均無建樹,用什麼與老郭合作呢?只是說和逗嗎?郭德綱全部具備!老郭曾經有過“俗”現在早以收斂,德雲社越來越好,可稱之最好的相聲團隊。(圖片來原網路)個人觀點@

  • 10 # 章魚姓張

    他倆合作,姜昆捧哏他接不住老郭,姜昆逗哏老郭能噎死他,不是合作不合作的問題,主要是姜昆能力不行!!不搞笑!!!

  • 11 # 何必覓閒愁

    就姜公公能雅出個什麼來?除了舔溝子吹捧還有什麼?相聲本來就地攤小民逗個樂子湊個趣,非裝什麼高雅,不知道裝B遭雷劈?!

  • 12 # 大頭169523347

    我對“雅、俗”的界定不清,僅一普通老百姓而已。但現時,為了傳承中華文化,擯棄不同觀點,繼承發揚民族團結精神乃是最基本的利益。這與醫學界的發展進步類同,對同一病症的認識,判斷及治療可以有分歧,但目標只允許一致:治病救人!文藝部門的目標也必須只存留一個:繼承發揚傳統,致力創新,娛樂於民,致教於民。

  • 13 # 使用者1010585698493

    如果姜昆不在說相聲了?真是大快人心!為相聲界清除了一個掛著羊頭賣狗肉的人!我們舉雙手贊成!媒體人以後不要再提此事了!因為相聲會後繼有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XO在韓國的地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