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冒泡青年

    我認為「是」

    秦漢通史,我來解析西漢歷史。

    漢武帝一朝,後世評價其過失有兩點,其一是窮兵黷武,其二是巫蠱之亂。因為窮兵黷武,漢武帝晚年下詔自省,而因為巫蠱之亂,漢武大帝痛失愛子劉據。

    巫蠱之亂與“戾太子”之死相輔相成,由於巫蠱之亂而“戾太子”劉據命喪黃泉,而太子的死又造就了此次政亂的歷史地位。陰謀論家讓為劉據之死是武帝之權謀,但根據正史中的記載和分析來看,這個結論根本就沒有立足點。

    “戾太子”劉據的死,同一奸佞之臣難逃干係:江充。

    此人一開始便與太子不和,同時給了武帝以“不畏權貴”和“剛直”的印象,從而被武帝賞識並得到重用。如果要分析劉據之死,那麼武帝與罪魁禍首江充的關係不得不提。

    武帝素來欣賞“剛直”之人,為了把控朝居打壓官僚集團,武帝起用了一批底層人為官。這些被武帝欣賞的人要麼能力出眾,要麼不畏權貴,由此可見武帝的用人特點,而江充便神奇的做到了這一點。先是告發趙王謀反,因其是趙國人,武帝欣賞他“不畏權貴”,招入朝廷。隨後,江充與馳道抓住了太子劉據的把柄,不顧太子求情硬是上報給了武帝,武帝再次欣賞江充“剛直不阿”,將其留在了身邊,而結怨太子事,後世稱之為“馳道結隙”。

    顯然,晚年的武帝已然把這位江充看錯了心腹,而江充與太子之間卻結下了嫌隙,也為之後的禍事埋下了禍根。

    漢武帝晚年多病,朝中政事交由太子劉據和朝臣共同處理,非大事武帝不會干預。這裡邊就有一個信任問題,武帝經過三十多年培養,劉據已經有治國理正的能力,而且劉據相對於武帝寬德仁厚,武帝十分信任他。

    但武帝病養甘泉宮,使得一切現狀悄然發生了變化,江充見武帝病重,而太子深受信任,其將來登基定不會放過自己。於是開始借武帝生病之際,展開行動誣陷太子,巫蠱之事被其利用。江充向武帝進言,說武帝病重是因為有人以巫蠱詛咒。迷信是漢武帝的致命點,江充完美把握。加上武帝對其的信任,江充之勢一時無兩。

    江充勾結御史、內侍以及宮衛,將甘泉宮操持了起來,斷絕了來員拜謁,而武帝早已交付政事修養,沒有派人出去。江充以巫蠱事大肆誣陷,殺人一萬多,進而調查到太子頭上。

    再看太子,眼見自己被誣陷,同太子太傅商議之後,居然得出結論要起兵,原因是沒有武帝任何訊息(因為被江充封鎖),這正中江充下懷。太子起兵之後,武帝並沒有雷霆之怒,培養了太子三十幾年,武帝很瞭解劉據,說劉據是沒看見自己,害怕了才自衛。於是派人去向劉據說明情況,結果所派之人也出了紕漏,那人害怕太子真是造反殺了自己,於是半路回去報武帝說太子要殺他。

    這一下捅了馬蜂窩,怎麼能殺皇帝使臣,你莫不是真要造反,武帝立即調動各地軍隊平叛,劉據外逃,最終因捕而死。

    透過這一連串的事情不難看出,衛太子即“戾太子”劉據之死,一方面是皇帝的用人不當,另一方面是劉據的決策失誤。從整件事來看,武帝確實是被矇蔽了,之後的大規模清洗行動和對太子的思念,也都順理成章。

  • 2 # 希望星晨58298869

    1.說說武帝的接班人。

    武帝的接班人最後是劉弗陵,劉弗陵的母親是鉤弋夫人,武帝見鉤弋夫人時有傳奇色彩,因為,鉤弋夫人自出生到豆蔻年華,只有武帝能掰開她緊握玉鉤的纖纖玉手。

    太始三年,劉弗陵出生時,據說已經在他母親腹中懷了14個月,這和上古堯帝一樣,武帝龍顏大悅,特地稱其所生之門為堯母門,這也有點奇怪。

    劉據去世的時候,劉弗陵虛歲才四歲,在武帝未立儲的幾年裡,劉弗陵逐漸"壯大多知",讓武帝聯想起自己少年之時,他認為只有此子值得期待。

    後元二年(前87年)春,武帝在彌留之際立八歲的劉弗陵為太子,同時,為避免外戚干政,賜死了鉤弋夫人,由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御史 殆桑弘羊等人共同輔佐朝政,安排好後事,四天後武帝駕崩。

    2.說說衛氏外戚集團的覆滅。

    衛太子劉據之悲劇緣起於巫蠱之禍,巫蠱之禍是漢武帝晚年,發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巫蠱是一種巫術。當時人們普遍認為以桐木偶人埋於地下,詛咒自己所怨恨的人,被詛咒者就有災難降臨。

    徵和元年(公元前92年),年邁的漢武帝住在建章宮,一天,他恍惚間看到一個男子帶劍進入中龍華門,他懷疑此人使壞,便命人捕捉,可並沒有抓住這個人。漢武帝大怒,將門候處死。又徵調騎兵對上林苑進行大搜查,還下令在全長安城搜捕長達十一天,此後,巫蠱事件才開始出現。

    當時的丞相是公孫賀,他的的夫人是衛君孺,這個衛君孺是衛子夫皇后的姐姐。當時,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身為太僕,卻不遵法紀,擅自動用北軍軍費達一千九百萬錢,事洩後被捕下獄。

    恰逢漢武帝正詔令各地通緝陽陵大俠朱安世,公孫賀愛子心切,向漢武帝申請讓他負責追捕朱安世為兒子贖罪,漢武帝批准了他的請求。後來,公孫賀果然將朱安世逮捕了。

    這個朱安世還真不一般,身被束縛身陷囹圄卻從容淡定,他笑著說:"丞相將要禍及全族了!"。他從獄中上書朝廷,揭發說:

    "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他得知陛下將要前往甘泉宮,便讓巫師在陛下專用的馳道上埋藏木偶人,詛咒陛下,口出惡言。"。

    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春正月,公孫賀被逮捕下獄,經調查罪名屬實,父子二人都死於獄中,並被滅族,同時還牽連陽石公主和皇后衛子夫所生的另一個女兒諸邑公主以及衛青的長子衛伉全部被殺。衛氏在漢廷內部的政治盟友也因此損失殆盡。

    漢武帝任命涿郡太守劉屈犛為丞相,封其為澎侯。

    這個 過程,好多細節讓人懷疑。

    1。朱安世是重犯,至高無上的漢武帝動用全國警察力量,費盡周章都不能抓捕他,而公孫賀一接案子就手到擒來,不奇怪嗎?

    2。身 為朝廷重犯,朱安世已經被捕下獄了,他是透過什麼途徑把公孫賀父子犯罪的事上達天聽的呢?

    3。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得知皇帝將要前往甘泉宮,便讓巫師在陛下專用的馳道上埋藏木偶人。如此隱秘的事這個朱安世是怎麼知道的呢?

    3.說說奸佞江充 的胡作非為。

    這時,在京師長安聚集了很多方士和各類神巫,有些女巫潛入宮中,教宮中美人巫蠱之術。在每間屋裡都埋上木隅進行祭祀。久而久之,因相互妒忌而發生爭吵,最後就捏造事實,輪番告發對方詛咒皇帝。漢武帝大怒,將被告發的人處死,後宮妃嬪、宮女和大臣被殺了數百人。

    後宮的是國家的重地,一般人是進不去的,而旁門左道的女巫能夠潛入,這不蹊蹺嗎?哪個人有膽量批准她們進入後宮呢?

    武帝從此變得疑心重重,有一次,他白天打屯,依稀夢見有好幾千木頭人手持棍棒想要襲擊自己,此後,他感到身體每況愈下。

    而心術不正的江充自以為與太子劉據有隙,擔憂漢武帝去世後被劉據誅殺,便對漢武帝說,他的病是有人行巫蠱之術造成的。漢武帝便派江充為使者,負責調查巫蠱案。

    江充率領胡人巫師到各處掘地尋找木頭人,逮捕了那些用巫術害人,夜間禱祝他人性命和自稱能見到鬼魂的人,還事先在一些地方灑上血汙,然後讓被捕之人承認這些血汙之地就是他們以邪術害人之處,並施酷刑強迫他們認罪。這樣,百姓們人人自危,相互誣指對方用巫蠱害人;官吏就勢參劾別人大逆不道。

    於是乎,全國各地先後有數萬死於江充調查巫蠱之禍這件事上。

    4.說說太子劉據的被冤的經過。

    江充終於指使胡人巫師檀何言稱:"宮中有蠱氣,不將這蠱氣除去,皇上的病就一直不會好。",漢武帝就派江充進入宮中,江充進入皇宮鬧得雞犬不寧,以致太子和皇后連放床的地方都沒有了。江充揚言:"在太子宮中找出的木頭人最多,還有寫在絲帛上的文字,內容大逆不道,應當奏聞陛下。"。

    劉據非常害怕,想去面見父親說明情況,卻被江充所阻。

    迫不得已,秋七月壬午(初九),劉據依少傅石德等的建議,派門客冒充皇帝使者,殺死了韓說。劉據親自監殺江充,太子親自監斬江充並罵道:"你這趙國的奴才,先前擾害你們國王父子,還嫌不夠,如今又來擾害我們父子!"又將江充手下的胡人巫師燒死在上林苑中。

    5,說說巫蠱之禍的實質。

    這裡也有疑點,江充劣跡斑斑,先前擾害趙國國王父子的關係,漢武帝不可能不知道。而太子的門客不小心佔用了皇帝御用的國道這一事,是武帝親自處理的。他明知太子與江充有仇,為什麼還派江充負責搜尋後宮呢?我由此懷疑武帝是巫蠱之禍的始作俑者。

    巫蠱之禍的實質就是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趁機陷害太子,並與案道侯韓說、宦官蘇文等四人捏造事實誣陷太子,太子怕有秦公子扶蘇之禍才起兵誅殺了江充等人的,後遭武帝派劉屈犛帶兵鎮壓了下去,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不能自證清白而相繼自殺。

    徵和三年(公元前90年),壺關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書為太子劉據申冤,武帝終於清醒過來。武帝夷江充三族,燒死蘇文。又修建"思子宮",於太子被害處作"歸來望思之臺",以誌哀思,此事件牽連者達數十萬人,巫蠱之禍才算徹底平息。

    6.說說巫蠱之禍的結果。

    巫蠱之禍和漢武帝"悔悟"後的追責,報復,導致大量當時大漢諸多政治上層精英人物都死於非命,從某種角度可以看作為西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巫蠱之亂髮生於國家首都,前前後後將近四十萬人收到牽連,一時人人自危,漢武帝個人的威信都受到很大挑戰。戾太子劉據的自殺讓漢武帝多年培養的接班人計劃落空,劉氏接班人大量受牽連,朝中大臣也多受誅連,導致後來的霍光專權。

    巫蠱之禍後兩年,漢武帝下達輪臺罪己詔,開始反思並調整其執政策略,減少軍事行動而將注意力更多轉向"富民"。

    綜上撰述,我認為衛太子劉據之悲劇,漢武帝沒有被矇蔽,恰恰相反,他才是始作俑者!他的目的是清除衛氏外戚在朝廷中的勢力,為劉弗陵接班鋪墊平坦的道路。

  • 3 # 小龍女5505

    衛太子劉據與父反目、蒙冤巫蠱、含冤而死的人倫悲劇,是很多原因造成。衝動憤怒之下起兵被奸小坐實謀反之罪其原因一,漢武帝年老乙猜疑迷信、昏庸絕情、寵信奸臣江充、冷落皇后衛子夫其原因二,最終聽信奸臣讒言,派兵鎮壓兒子劉據、問罪皇后衛子夫,釀成妻死兒亡的人倫悲劇。

  • 4 # 石水微瀾

    太子,是古代最危險的職業....

    看看唐肅宗、明光宗,都是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才上位,之前一直活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光宗就是上位後開始放縱馬上就掛了....

    肅宗好一點,還過了幾年的皇帝癮。

    其他的被殺被廢的太子,不要太多了……

  • 5 # 青島樓市薈

    英明神武之人,怎麼可能被矇蔽。

    只有一個原因,太子黨威脅皇權,不得不除掉。

    皇權之爭不分親情血脈,要不然也不會有玄武門之變,史思明被誅等事了。

    至於太子是不是謀反,真不好說,成了就是帝王,敗了就成反賊。

    漢武帝唯一有點溫情的是,沒給這個太子戴上逆臣賊子的帽子。也許是其他兒子不爭氣,才懷念這個兒子了吧。

    退一萬步說,後人寫的歷史,有多少是真的?

  • 6 # 國史春秋

    父子相殘,有違人倫。劉據之悲劇,也是漢武帝之悲劇。古之皇權爭鬥,大多以悲劇形式收場,歸根結底也是封建集權制的悲劇。

    漢武帝去世後,即位的是幼子劉弗陵,年僅八歲,朝政大權均由以霍光為首的權臣把控。此時的漢朝就如一個行走於懸崖峭壁上的人,隨時有墜落萬丈深淵的危險,因為歷史上權臣變君王的例子並不少見。(漢武帝劇照)

    好在霍光還算有良心,終沒有辜負武帝的託孤之重,儘管也沒少了折騰,但還是守住了做為人臣的底線。而做為一代英明神武的帝王的漢武帝,不可能預料不到將來可能出現的危險問題。因此,臨死前的漢武帝是一個無奈的賭徒,至於漢朝命運,自求多福吧!

    如果太子劉據沒有被逼殺,顯然是漢朝的社稷之福,因為儘管漢武帝共有八個兒,但沒有人比劉據更適合繼承皇位,要不然怎麼可能會讓一個小孩子去挑起國家興衰的重任呢!

    那麼,劉據之死,是不是漢武受矇蔽了呢?

    答案是肯定的,這點不用懷疑。有以下幾點可以說明問答。(劉據劇照)

    一、父子之間缺少溝通

    對於一個帝王來說,最不願意放下的東西就是權力,除非生命終止。而生命恰是權力延續,因此長生不老是多數帝王孜孜不倦的追求。如果說秦始皇為求長生而淪為歷史笑柄,那麼漢武帝的荒唐並不比秦始皇遜色。

    晚年漢武帝有所醒悟,不再相信鬼話連篇的方士,但身體上的原因及現實中的挫折讓他變得多疑善忌,精神恍惚。因此,漢武帝要麼獨入深宮反躬自省,要麼到甘泉行宮享受清靜,抱著手中的權力,數著生命的倒計時。所以,此時的武帝完全處於一個自我封閉的狀態,除了幾個親信大臣,很少有人能見到皇帝的面,而做為太子的劉據一連兩年多都沒有見過武帝。

    這樣一樣,勢必造成兩個結果:一是父子之間產生隔閡,喪失信任;一是被別有用心的人投機利用。所以才有了酷吏江充陷害劉據、丞相劉屈氂渾水摸魚、太子劉據反抗被逼殺的慘劇。如果劉據不起兵的話,那麼結果只能是被江充投入詔獄而任其宰割,因為劉據見不到武帝,有冤無處申,可能被害死,武帝都不知道。景帝前太子劉榮,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二、武帝事後的反應

    劉據死後,隨著真相一天天浮出水面,帶給漢武帝的只能是無法形容傷痛。起初凡是幫助劉據起兵的人一律處死,而後來沒有幫助或是鎮壓劉據的人也被統統處死,可見武帝因喪子之痛而亂了心志。如果太子的悲劇是漢武帝的蓄意,或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麼就不可能有後來如此瘋狂的武帝,更不會去建一座“思子臺”,對故子以示哀悼。

  • 7 # 歷史一課

    衛太子劉據之悲劇!漢武帝是真的被矇蔽了!

    咱們慢慢梳理,先分析人物,再分析事件,再下結論!

    人物:漢武帝,劉據,江充(小人)

    導火線:巫蠱之禍

    劉據:公元前128年-公元前91年!活了37歲,7歲被立為太子,當了整整30年的太子!但是和漢武帝不同的是,太子為政寬厚,屢屢平反冤案,深得民心。

    漢武帝:

    ①對太子的態度:信任太子

    漢武帝晚年常年外出遊幸天下,每每出宮便將諸事交付給劉據,宮中事務交付給皇后。如果有所裁決,待武帝回宮後就將其中最重要的事向他報告,漢武帝也沒有不同意的,有時甚至不過問。

    ②精神因素:精神錯亂

    有一次,在白天小睡,夢見有好幾千木頭人手持棍棒想要襲擊他,霍然驚醒,從此感到身體不舒服,精神恍惚,記憶力大減。

    太子和江充的恩怨:

    ①一次,太子進宮謁見皇后,過了很久時間,才從宮中出來。黃門蘇文向漢武帝報告說:“太子調戲宮女。”於是漢武帝將太子宮中的宮女增加到二百人。後來太子知道了這件事,便對蘇文懷恨。

    ②蘇文與小黃門常融、王弼等經常暗中尋找太子的過失,然後再去添枝加葉地向漢武帝報告。

    巫蠱之禍:

    ①武帝遊幸甘泉宮之時生病,江充看到武帝年事已高,而自己行事狠辣與太子劉據的仁德相背,加之先前已與劉據和衛氏有嫌隙,害怕武帝去世之後被劉據誅殺,便欲先一步構陷劉據。

    ②即妄言武帝生病是因為有人行巫蠱詛咒天子。於是武帝命江充為使者治巫蠱之案。江充指揮巫師四處掘地尋找木偶人,但凡挖到就逮捕周圍的人,並以炮烙之酷刑逼供認罪。

    太子被殺經過:

    漢武帝給予江充查辦巫蠱之亂的權利,江充因為之前的恩怨,於是最後向太子下手,並且挖出了木偶!(肯定是暗中早就埋藏好了)

    劉據沒想到自己的宮中會挖出人偶,心中驚懼,而此時武帝卻在甘泉離宮中養病,不通音信,劉據無法向武帝證明自己的清白,便招來少傅石德詢問對策。

    劉據派遣賓客扮成使者矯詔抓捕江充,後來協助江充辦理此案的御史章贛逃出,去往甘泉行宮見武帝!

    已犯下矯詔之罪的劉據因不知武帝是否在世,便決定起兵。

    逃走的人向漢武帝報告說太子很不像話。漢武帝說道:“太子肯定是害怕了,又憤恨江充等人,所以發生這樣的變故。因而派使臣召太子前來。使者卻因膽怯未敢入城,對武帝謊稱太子造反要殺自己。武帝大怒,由是深信太子已反。

    結果:太子哪裡是漢武帝的對手,兵敗逃亡,後被發現,自殺而亡!

    後來知道真相後,漢武帝除了殺了那些小人,還建了思子宮以寄哀思。

    從漢武帝對建造思子宮就可以看出他對劉據的思念,而且他又對太子那麼信任!太子又是他最疼愛的兒子!當時肯定是被矇蔽了,因為他也知道太子起兵了!但是不知道緣由!並且當時都謠傳太子造反,所以被矇蔽了!

  • 8 # 觀彩雲

    既不是漢武帝有意滅太子,也不是有計劃的矇蔽。當時,巫蠱之所以釀成巫蠱之禍,漢武帝的責任最大。不正確的認識就會產生不正確的行為;不正確的行為,就會造成不良的、甚至嚴重的後果。當時的漢武帝已處於晚年,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睡眠質量變差,記憶減退,體力、精力也大為減退,甚至產生幻覺、幻聽等,這些生理現象本屬正常,但漢武帝不這麼認為。這也難怪,畢竟七十古來稀,六十多歲的人的生理知識,也沒有多少人懂,更不要說知識傳播了。也就是漢武帝沒有正確認識、正確看待自己的生理狀況。正好當時興起“巫蠱之術”害人之風,漢武帝也就把這害人之術攬到了自己身上,並結合了自己一些幻覺症狀,也算是對上了號。這種妖術一旦嫁接到了皇帝的身上,接下來就是皇權的錯誤使用,由“妖術害人”過渡到“皇權害人”了。

    只要皇帝中了邪,各種奸侫小人,就會把陰謀和姦計獻上。小人江充就不失時機地登臺亮相了。因為此前江充與太子有過節,決定離間漢武帝與太子劉據的關係。當把妖火分別燒到太子宮與衛皇后的寢宮後,把預先準備好的妖術用木頭人埋進宮裡,然後禍嫁二人,並派人到較遠距離的甘泉宮去當面向漢武帝誣告太子與衛皇后。起初漢武帝並未相信,派人複查。此間隙,太子聽說訊息,就把江充抓起來殺了。面對這種兇險的場景,複查的人哪敢再去現場,半路就回來瞎編,對漢武帝說太子反了。聽多了漢武帝也得信,不信還能怎麼樣?據無電報也無電話、傳真,更無手機,都是人傳人。只好派劉丞相發兵鎮壓。那邊太子也曾來甘泉宮想當面向皇上彙報,小人因為誣告在先,當然不能讓父子相見。這樣子太子當然產生懷疑一一老爸死了??就與母親、老師商量。對於老師來說,最近的經驗有一一秦始皇死了被趙高作生人利用,是不是歷史重演?大兵壓境誰都情急,又有皇后撐腰,也只有起兵相抗,才是出路。可糾集武裝起來的是平民,打不過專業的兵。太子兵敗一一逃一一藏一一自殺。

    整個事件平定後,漢武帝知道自己錯了。又是抄斬江充滿門,又是滅劉丞相,又是建“思子廟”,又是留下玄孫劉病已等等。

    不說作為皇帝,就是作為人,人的思想認識是最重要的,也就是現代人的說法一一哲學思想最為重要。大家想一想,一個人相對於大自然的知識,相對於人類社會的知識,你能認識多少;讀的書再多,實踐再多,也好像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所以,認識事物的態度是最為重要的,為人處世的胸懷是最主要的。只要認識對頭、方法正確,那真理就向你靠攏了。

  • 9 # 田邊過客

    與其說是被矇蔽,不如說是給太子劉據的最後一次考驗。《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言道:"巫蠱之禍起自朱安世,成於江充,遂及公主、皇后、太子,皆敗。"

    漢武帝劉徹雄才大略,對內銳革進取,對外橫掃匈奴,鍛造了漢人脊樑,鑄造了漢朝雄風。和秦始皇一樣,漢武帝雄烈霸絕一生,人生的絕大部分都把命運掌控在自己手裡,各色人精、妖孽都活在他們的陰影之下,他們的心性高絕,對天下是俯瞰的。

    晚年的漢武帝一方面謀求延生長壽之法,另一方面也為後事做準備。在體現他迷信的動作背後,是他冷靜與決絕的佈局。

    漢武帝有6個兒子,劉據是嫡長子。太子劉據生於公元前128年,當時劉徹二十九歲。長大後的太子劉據在漢武帝孤高的目光中戰戰兢兢的行使著參政議政的太子職權,而漢武帝也以一個標準的帝王繼承者來對他進行培養。但是,由於漢武帝劉徹以自身的標準為衡量,劉據並不是很合他的意,並不是他心目中的合格繼任者。再加上,漢武帝自身的權力掌控欲,天生與繼任者的權力相沖,而劉據的表現又不入他的眼。所以,註定了劉據在太子位上的煎熬交迫。

    太子劉據在監理國家時的表現並不差,應該是一位有為的守成之君。但他的悲劇就在於,他的父親太優秀,太強勢,也太過長壽了。坐了長達幾十年的太子之位,經受住了數不清的考量,最後卻在“巫蠱之禍”中邁不出最後一步,徒留遺憾。

    從“戾太子”被迫起兵,卻只是去攻伐丞相府,抓江充,而不是直接去面對面戰劉徹,可以得到劉徹始終看不上劉據的緣由了。

    漢武帝晚年挑起了“皇位之爭”的線頭,然後各方勢力圍繞太子劉據展開了明爭暗鬥,太子身處漩渦,卻處置失當,釀成了“巫蠱之禍”,以致失敗自殺。他的自殺也可以看做是一個兒子用死來對父親所做的報復,這是長期被壓迫,被教導的一種應激反應。

    他的死也確實觸動了漢武帝,生命最後幾年的漢武帝也確實很淒涼,他以冷冽殘酷的手段終結了“巫蠱之禍”,清肅了亂局,平復了動盪;還建立了“思子宮”,歸來望思之臺以寄哀思。

    到了最後,他還是發現了諸多兒子中,兒子劉據才是最適合的繼任者,只是他的要求太高了。

    漢宣帝劉詢繼位後,為祖父劉據追加諡號曰"戾",重修陵寢,供奉祭祀。"戾"字,恰如其分的概括了劉據的悲劇。

  • 10 # 相城歷史小學生

    最是無情帝王家。我想,兩千年前的西漢太子劉據在自刎身亡前心中所想的一定是這句話。如果上天在給他一次機會,他寧願不生於皇族,而只願做一個平民百姓。因為皇室,沒有親情!

    故事還要從劉據的父親——漢武帝劉徹一個奇怪的夢說起。晚年的漢武帝一天夜裡能到有許多木偶用小木槌敲打他的頭,醒來之後,武帝病倒了。他認定,是京城有人施行了邪惡的巫蠱之術詛咒他,作為帝王,他不能容忍這種事情的發生,於是,西漢最恐怖的一段時期——巫蠱之禍開始了。

    很快,漢武帝培養的爪牙繡衣御史們出動了,長安城裡流言四起,一時間,無數朝廷勳貴皆因家中查沒到木偶而被殺,武帝的女兒陽石公主,丞相劉屈髦,大將軍公孫賀等都成為冤死的亡魂。京城裡人人自危。

    不久,這股災禍燒到了太子府和皇后那裡。繡衣御史江充向武帝舉報太子和皇后衛子夫在府中埋有木偶,施行巫蠱之術。此時的漢武帝已經殺紅了眼,他的內心只有心寒。自己最愛的女人和培養了三十多年的兒子也對自己如此行徑,但漢武帝還沒有太糊塗,命令江充將太子帶到宮中問話。

    太子劉據的災禍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蓄謀已久的一場陰謀。這個陰謀的幕後黑手就是武帝的繡衣御史——江充。彼時,江充為了得到武帝的寵幸,曾小題大作,指責太子的馬車在御道行駛(漢代有制度,御道只允許天子的馬車行走),太子是儲君,原本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可江充卻得理不饒人,給漢武帝一個鐵面無私的形象,從此深得武帝信任,而太子劉據卻因為這事對江充怨恨頗深。眼看著武帝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江充害怕太子即位自己小命不保,於是先發制人,不可謂不毒啊!

    可事情並沒有像江充想的那樣進行,武帝的命令讓江充很難辦,一旦太子面君,真相大白,自己必死無疑。於是,江充狗急跳牆,假傳聖旨拘拿太子劉據。劉據急忙與太子傅商議對策,最後決定反戈一擊,先拿下江充,再向武帝請罪。

    那邊江充憑著假的聖旨大搖大擺的帶人進了太子府,才發現自己中了太子的計謀,面對這個卑鄙的小人,太子劉據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可隨江充一起進來的隨從卻僥倖逃生,回到宮中向武帝報告太子謀反。武帝依然將信將疑,於是派內侍去太子府一看究竟,可內侍怕死不敢入內,只在太子府門外轉了兩圈,回來報告太子果然謀反。

    三人成虎,武帝憤怒了。於是對軍隊下令平叛。太子的那點府兵哪裡敵得過武帝的御林軍,太子劉據兵敗長安。走投無路之下於長安城外拔劍自刎,皇后衛子夫聽聞太子自殺,亦懸樑自盡。武帝晚年的一個誤會,最終釀成了他妻死子亡的慘劇。可悲!可嘆!可惜!

    今我等後人看此情景,可用八個字形容——“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假如漢武帝瞭解兒子的話,他斷不會僅僅聽信江充和內侍的一番言語就確定兒子謀反。假如太子瞭解自己的父親的話,也不會貿然起兵,直接抓住江充與父親對質,真相自然大白。

    所以,對於我們的家庭,面對問題,一定要與親人多溝通,多交流,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也是這個故事留給我們最大的財富!

    小學生有話說:武帝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 11 # 經典守望者

    巫蠱之禍應該換分為兩個時期,前期漢武帝真的是被矇蔽了,但是後期隨著太子起兵清君側,局面失控,皇帝便不得不清除衛太子。可以說這是一場皇室內部的悲劇。

    德才兼備,一枝獨秀

    和清朝九子奪嫡等宮鬥不同。漢武帝時期的後宮其實是非常太平的。在巫蠱之亂髮生之前,幾乎沒有人會質疑太子的儲君地位。衛太子劉據不僅是諸位皇子中最適合承繼大統的人,也是漢武帝最欣賞的兒子。漢武帝非常重視這個嫡長子的教育,可以的在他身邊營造勢力。先後為他選定的師父有石慶(家學淵源,家族歷代高官,為人忠孝謹慎)。周建德(周勃之孫,軍功貴族階層代表)。卜式(經濟領域的出色人才,非常善於經營)。嚴青翟、趙周(後來都擔任了丞相)。可以說當時國家當中最優秀的人才都聚集到了太子身邊,武帝對於他的期望之高可以想見。

    第二,太子劉據是漢武帝各個兒子當中最出色的一個。其餘的皇子比如廣陵王劉胥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喜歡徒手與猛獸搏鬥。燕王劉旦好星曆、數術、倡優、射獵之事,不學無術。昌邑王劉髆出生後母親李夫人不久就死了,漢武帝對於李夫人的寵愛也日漸廢弛,誅殺了昌邑王舅父李延年一族,但是昌邑王卻因為是小兒子的緣故受到漢武帝寵愛。不過,在劉弗陵誕生後,這種地位也就消失了。巫蠱之亂髮生時,劉弗陵剛剛三歲,懵懂無知。所以說,漢武帝的兒子中只有劉據最適合繼承皇位。漢武帝每每巡遊天下,便以國事交付太子劉據。太子為政寬厚,屢屢平反冤案,深得民心。所以,漢武帝根本不可能主動廢除太子。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很多長壽君主在晚年往往不再具有年輕時期的英明神武,反而是日漸荒唐,窮奢極欲,剛愎自用數不勝數。武帝也不例外,他甚至曾經將自己的女兒下嫁給方士欒大,並且封一個沒有尺寸之功的方士為將軍,可以說是荒唐至極。所以,他最早很有可能就是受到了江充、蘇文的矇蔽,但是他沒有想到太子會擅自發兵殺死江充。當時太子既然已經起兵和丞相劉屈氂對抗,局面已經勢成騎虎。如果武帝退讓,他很有可能就是第二個趙武靈王。所以,他只能相信太子謀反,而太子發兵只是因為一系列的誤會,以為自己會成為扶蘇第二,才迫不得已的自衛。只能說,巫蠱之禍的由來就是因為父子二人互不信任,陷入了囚徒困境,二人的手上又都握有大權,所以只能是刀兵相見,至死方休。所以,武帝在晚年才會後悔,保留了漢宣帝(衛太子的孫子)的姓名,建立了思子宮,算是彌補自己的一些遺憾而已。

  • 12 # 歷史時間軸

    漢武帝晚年,因徵和元年的“巫蠱事件”事件,造成太子劉據自殺的悲劇,這個悲劇不僅是漢武帝受到矇蔽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凸顯了皇權是皇帝之權,皇權之神聖不受侵犯,哪怕是皇太子也不行!

    一、漢武帝不僅是一個皇帝,還是一個父親。

    漢武帝16歲登基,一直到29歲時,皇后衛子夫生了劉據,這是漢武帝的第一個兒子,可以說漢武帝非常的高興,特別喜歡這個兒子,本來就非常喜歡衛子夫,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在之後的幾年裡,對匈奴作戰中屢立大功,所以在劉據7歲的時候就被立為皇太子,可以說對劉據的喜歡和疼愛無以復加,這種喜歡和疼愛一直持續到劉據的弱冠之年,20歲的劉據到了弱冠之年,要搬到太子的宮殿去,並在太子的宮殿處設立了博望苑,在博望苑可以聚集太子的門客,私養門客就是培植私人力量,對皇帝來說是很忌諱的,沒辦法漢武帝就是這麼喜歡劉據,這是漢武帝和衛子夫母子,一家三口最歡樂和諧的時期。

    太子行弱冠之禮是雙刃劍,好處是代表著他已成人,可以處理一些朝廷的日常事務,壞處就是太子20了,衛子夫也在慢慢老去,青春不在意味著失寵,同時劉據的性格比較仁厚、本分,漢武帝慢慢發現太子“不類已”,瞭解漢高祖劉邦的都知道,他也有個“不類已”的太子——呂后的兒子劉盈,一度想誰廢掉太子劉盈,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所以說“不類已”的訊息傳出來,加上衛子夫的慢慢失寵,他們三個人的關係也慢慢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這是漢武帝由好向壞的變化,是漢武帝由信任到懷疑的變化,漢武帝由父親轉換為皇帝的變化,——一個極為可怕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隨著漢武帝年齡越來越大,越來越讓皇后和太子都感動害怕!

    二、漢武帝不僅是一個父親,還是一個皇帝。

    二十歲的劉據,就是49歲的漢武帝,已執政32年的漢武帝,透過對匈作戰的不斷勝利,透過頒佈“推恩令”加強中央集權,頒佈“求賢詔”廣納人才,------文治武功可謂是意氣風發,志得意滿的漢武帝,自然對中規中矩、性格寬和的劉據有些不滿意——是未來漢帝國的接班人,怎麼能是這個樣子呢?

    父子情深自是你儂我儂,君臣淡漠甚至嫌隙,卻是危機四伏,隨著衛皇后失寵,王夫人、李夫人、鉤弋夫人一個一個受寵生子,衛皇后和太子自然越來越邊緣化,平時連見漢武帝也不容易了,這讓母子兩個更加不安,據《資治通鑑》記載,有一次漢武帝召見衛青,說我鐵腕理政、長年征戰都是為了後世的太平江山,但有秦之前鑑,太子劉據敦重好靜,必安天下,讓他母子安心,這讓衛皇后、太子和衛青感到更惶恐不安,可見一家人的嫌隙,已經公開化了。

    當了多年太子的劉據,越來越覺得漢武帝對他來說,作為父親越來越冷淡,作為皇帝卻越來越威嚴,距離感越來越強,廢不廢太子暫且不說,父子君臣不能及時溝通,就是最大的危險。

    徵和元年,巫蠱事件爆發:

    時任丞相公孫賀因兒子公孫敬聲貪汙軍費下獄,公孫賀提出以捉拿朝廷緝捕多年,卻總抓不到的江洋大盜朱安世為交換,贖兒子的罪過,漢武帝答應了,很快朱安世被抓,但是朱安世在獄中告發公孫敬聲和陽石公主私通,經過調查屬實,並查出了公孫賀老婆“巫蠱”,“巫蠱”就是在小木人或草人或布人身上寫下人名咒語埋入地下,以詛咒對應的人或病或死,晚年的漢武帝身體有諸多不適,懷疑有人詛咒他,所以特別痛恨“巫蠱”,所以公孫賀被處以族刑,並牽連到漢武帝和衛皇后的兩個女兒:諸邑公主、陽石公主,以及衛青的兒子衛伉,一併處死。

    由於太子早年因為在皇帝專用馳道上駕車,被江充告發,漢武帝對他鐵面無私倒是大加讚賞,江充卻認為他深深得罪了太子,太子登基後一定會殺他,而漢武帝對巫蠱的態度,讓其寵臣江充看到了扳到太子的機會,所以對漢武帝說,您的身體只所以經常生病,是因為有很多人在“巫蠱”,應該徹底搜查此事,皇上才會恢復健康,漢武帝同意了江充了奏請。

    此後江充在全國範圍內挖挖挖,抓抓抓,殺了幾萬人,最後矛頭指向皇宮和太子宮,太子宮被江充挖的連張床都放不下,並挖出很多的小木人和造反的書信,此時的漢武帝在幾十公里外的甘泉宮,江充又限制了太子行動,情急之下,太子派人殺了江充和其同黨按道候韓說,另外兩個同黨太監蘇文、御史章贛逃跑,太子向衛皇后商量該怎麼辦,衛皇后見事已至此,於是下令打開了皇宮的武器庫,調兵搜查江充同黨,但是當了十幾年太子的劉據,卻沒有什麼兵力可調,長安城附近有兩大精銳主力部隊北軍和胡人騎兵,調集北軍,北軍主官任安接到太子手令閉門不出,調集胡兵的時候,漢武帝的命令也到了,當然不聽太子的,所以太子劉據把長安城裡的囚犯放出來,加上因太子誅殺犯了長安城眾怒的江充,而激動萬分的部分老百姓,開始四處搜查江充黨羽。

    太監蘇文、御史章贛逃跑後,向漢武帝告發太子謀反,武帝先後接到兩人的報告並不相信,又派一個太監卻探明實情,不料這個太監也和太子有怨,轉了一圈回來覆命太子反了,之後在長安的丞相劉屈氂也報告太子反了,漢武帝這時候皇帝身份全部恢復,緊急調兵、火力全開,劉據當然不是對手很快被打敗,帶著兩個兒子逃了,漢武帝在全國通輯太子,並收了衛皇后的綬帶和印信,等於廢了衛皇后。

    太子逃到湖縣(今河南靈寶),在一個老百姓家避難,一段時間之後,從小錦衣玉食的太子,受不了生活太艱苦了,就派人找一個好朋友家時去借錢,這個人被官府抓到,順藤摸瓜找到了太子的藏身地,太子無奈自縊而死。

    “巫蠱”事件演變到這個地步,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漢武帝是受到了矇蔽,但是矇蔽他的不是別人,正是剛愎自用的他本人,當了幾十年的皇帝,詛咒有沒有用,心裡沒數嗎?確認太子是否真的反了,不知道派個可靠的人去嗎?太子已然兵敗,自己也有悔意,卻不想法找到太子查明實情,最後逼的太子自殺,這不是作為皇帝的失敗,作為父親的悲劇嗎?

    漢武帝固然有錯,太子劉據也處理失當,大家看到這裡,應該感覺到太子除了史書記載的性格平和寬厚之外,一點政治謀略都沒有,江充已被殺,不趕快去甘泉宮請罪,還開啟武器庫存,聚集武裝力量,意欲何為?趙武靈王齊桓公都是一代雄主,最後怎麼死的,你的父皇難道不害怕嗎?

    漢武帝晚年,因“巫蠱”事件導致太子自殺固然是個悲劇,但造成這個悲劇的不光是漢武帝被矇蔽,面對突發事件太子政治上幼稚不知權變,也註定了他的失敗,歸根到底就是父子君臣溝通不暢所致,而說到缺乏溝通,我們又現代人何嘗不是如此呢!

  • 13 # 幽靈vs浪子

    戾太子之死確實是一個悲劇,但是說漢武帝真的被矇蔽了是不對的,說漢武帝有意為之那也是扯淡。這種父子相殘的悲劇是多重因素疊加造成的,只能說大家都猜到了開始,沒猜中結局。

    首先,責任在漢武帝。劉徹確實是一代雄主,但是偉大的人往往都是性格極端的人,偏執產生優秀。武帝在他的一生中扳倒了所有的對手,晚期自我膨脹,以為一切盡在掌握。巫蠱之禍武帝又不是第一次經歷,誰是誰非他心裡很清楚,太子有沒有罪他自然心裡明瞭。只不過是藉此考驗太子,又或者是打擊一下太子勢力。但是絕對沒有藉此整死太子的目的,也不可能。

    劉據的太子之位,本就是穩如泰山的。武帝對太子的期許甚高,尤其是連年征戰造成國力空虛,武帝也是自省的。太子在儒家思想的薰陶下,仁厚有餘,霸氣不足。雖然武帝覺得不類己,但是並沒有廢黜太子的意思。

    巫蠱之亂中後期,局勢已經完全失控,武帝的自信讓他錯誤的估計了形勢。尤其是太子起兵對抗,讓武帝大吃一驚,此時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是已經為時已晚。

    其次,太子也有問題。劉據的太子之位,做的太久了,尤其是沒有競爭對手。太子過久的失掉了危機意識。太子有權,有兵,而且衛氏集團和霍氏集團勢力很大。太子的應對過於呆板和遲鈍。

    況且,太子心裡太脆弱了。兵敗立馬自殺了。

    所以雙方都有責任,父子相疑 ,一個過於霸道膨脹,一個仁厚懦弱。太子死後 武帝悲痛交加,下詔罪己,且把涉及人員株連殺盡,說明他確有後悔之意。但是這些都於事無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現在初二、怎麼樣將現在的字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