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勵哥影院
-
2 # 子琪144977175
巜我和我的祖國》很值看的電影,它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從弱到強背後感人的故事。
七位導演,七個歷史性經典回顧,看的我熱淚盈眶,一會兒默默地流淚,一會兒在爆笑中感動!
最最讓我感動的是,電影結尾曲巜我和我的祖國》音樂一響起,大家都跟著唱了起來,,在那樣的氛圍中,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有時間的話帶上孩子去看,很受教育!
《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的歌詞寫得特別好。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一刻也不能分割”,換句大白話來講,就是“誰也離不開誰”。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我認為把“我”和“我的祖國”都拍到位了。獻禮大片,很容易顧大失小。但《我和我的祖國》拍出了人味兒。一個個普通人的故事,夠真實,讓觀眾有代入感,最是動人。當然,《我和我的祖國》也不失大格局。小人物的故事,勾勒出的是大時代。拍一個國家七十年的風雲變幻,能用這樣舉重若輕的方式,特別了不起。
我一個一個故事來說說吧。
1.管虎導演的《前夜》,是整部電影的第一個故事。前夜,是新中國成立的前夜,即1949年9月30號的那個夜晚。開國大典當天,要升旗,升旗用的是電動裝置,負責這個裝置的,是黃渤飾演的林治遠。
林治遠得確保升旗萬無一失。
開國大典上升旗,當然是大事,但和新中國成立這件大事相比,這件事當然是小事。
拍小事,要拍的其實是大事;拍前夜,拍的其實是黎明。
《前夜》裡,林治遠一直在爭分奪秒,他要趕在第二天黎明到來驗收之前,解決掉所有問題。
《前夜》讓我們看見,為了新中國成立這件大事,有多少人為了多少件小事拼盡全力。
這個故事裡有很多細節,都特別有意思。
比如方言。故事裡的大多數角色,都說方言。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家鄉,但祖國,只有一個。
比如行禮。王千源飾演的警衛員,一開始給林治遠行的是軍禮,林治遠拱手抱拳還禮。林治遠修好升旗裝置後,給警衛員行了軍禮,警衛員則拱手抱拳還禮。軍民的關係,用一個細節就拍出來了。
不得不說,管虎導演太會講故事了。《前夜》的節奏掌控得極好,緊湊而穩健,揪心,兩次升旗,也都安排在恰到好處的時間點,從而讓觀眾被打動。
黃渤的表演更是感染力十足,他爬上旗杆時戰戰兢兢卻也意志堅定的表情,任誰看了,都會有設身處地的代入感。
2.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讓人歡欣鼓舞的訊息,背後是無數科研工作者的付出,甚至犧牲。
因為工作性質的保密性,他們中的很多人成為“無名英雄”。
《相遇》中張譯飾演的高遠,就是這樣一位無名英雄。
為了科研事業,他犧牲了青春,也犧牲了愛情。
他和昔日的女朋友三年沒見面了。
相遇不期而至。
三年後的高遠,在公交上看到了久違的女友,卻還是不能與她相認。
女友也認出他來了,但知道他有苦衷,便開始了自己的傾訴。
《相遇》裡沒有相認,卻有相知。
當大街小巷傳遍“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訊息時,女友知道高遠這三年來在幹什麼了,她指著報紙,他則點了點頭。
《相遇》這個故事,好在含蓄。
高遠在整場相遇裡,沒說幾句話,卻勝過千言萬語。
這就像他為那朵蘑菇雲所做出的犧牲一樣,他默默無聞的付出,換來的是驚天巨響,讓世界一震。
張一白導演拍無名英雄的愛情,拍得溫柔,張譯和任素汐的表演,演得動人。
公交車裡那段長鏡頭,很見演員和導演的功力,全靠臺詞,一句一句,就讓觀眾沉浸在所營造的情感氛圍中,非常厲害。
3.《奪冠》拍的是中國女排的故事。徐崢導演的處理,很輕盈,很鬼馬。
這個故事一上來,就給觀眾先還原出了一個八十年代的上海弄堂,在那個年代生活過的人,很自然地就會產生共鳴。
小男孩鼕鼕這個人物的設計,是這個故事的點睛之筆。
大人們要看電視,看女排的奧運會決賽,但鼕鼕家電視的天線不好,需要鼕鼕爬上屋頂用手扶著,才能順利看完決賽。
鼕鼕其實並不是特別情願。
他有自己的心思。
幾十年後,又是奧運會,又是女排決賽,這次奪冠,成年後的鼕鼕已經能明白其中的意義所在。
《奪冠》從頭到尾都讓我有種親切的感覺。
因為徐崢導演不是在講故事,而是在還原記憶。
那些曾經少不更事的孩子如今都長大了,回首那些屬於我們自己的歷史瞬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慨。
4.《迴歸》這個故事的導演是薛曉路。薛曉路導演是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的教授,正經科班出身的導演,也是著名的編劇。她這次的故事講得非常紮實,很見功力。
《迴歸》有兩條線,一條線講的是香港迴歸交接儀式,一條拍的是香港普通人在迴歸那天的生活。
從大處到小處,薛曉路導演都照顧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任達華在天台上自斟自飲的那段戲,演得太出色了,配合著《東方之珠》的歌聲,讓人動容。
5.《北京你好》這個故事,特別甯浩。詼諧、自然、接地氣。
時不時出現的小幽默,讓人捧腹。
比如葛優的臺詞:“這麼大一巢,得養多大鳥啊。”
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感動,則溫情滿滿。
葛優的表演,更是詮釋了什麼叫做“大巧不工”。如果我們不知道他是葛優,肯定會覺得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北京計程車司機,貧嘴、好面兒、愛吹牛,但又心地善良。
這不就是我們身邊常常見到的普通人嗎?
他演得自然,作為觀眾,我看得也自然。
於是,當鳥巢的煙花放出,我回想起2008年的盛大場景,眼淚流得也自然。
6.《白晝流星》是陳凱歌導演的作品。陳凱歌導演拍片,有詩意,這次亦然。
《白晝流星》這個名字,起得就有詩意。更有詩意的是,陳凱歌拍的不是“白晝流星”本身,而是在一旁觀看“白晝流星”的人。
“白晝流星”,是民間的傳說:
當流星出現在白天,窮困的土地將變得富饒。
當我和故事裡的少年一起看著白晝流星從空中飛過的時候,那些關於航天的夢想,全都出現在了腦海裡,一時間心潮澎湃。
航天,正是一個國家富強的標誌。
將扶貧和航天兩個沉甸甸的話題放在一起拍,不好處理,陳凱歌導演拍出了一個頗具想象力的故事,不得不讓人豎起大拇指:
陳凱歌到底還是陳凱歌。
以及,這個故事裡的畫面,實在是太美了。
7.《護航》由執導過《我不是藥神》的文牧野導演來完成。年輕導演擔大軸,想必壓力不小,但文牧野導演呈現出的作品,足夠驚豔。
《護航》這個故事,是非線性敘事,文牧野以飛行員呂瀟然在閱兵中承擔備飛任務為主線,穿插著呂瀟然的回憶進行講述。
乾淨利落的剪輯,拍出來的是新一代的年輕人形象。
而且,是年輕女性。
要稱讚宋佳。她的表演一如既往地很有張力,英氣十足,又不失柔軟和細膩。
《護航》的英文名是“One For All”。
個體,為集體護航。
這就是“我”要對“我的祖國”做的事情。
《我和我的祖國》裡的七個故事,分別對應著的是七個不同的年代,想必每個年代出生的華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
想必每一個華人,看完電影時,都能想起那些存在於“我和我的祖國”之間的記憶。
寫到這裡,我耳邊又有歌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