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透世穿塵能洞天
-
2 # 大風車書屋繪本分享
幼兒在2到5歲的時候就進入到了審美敏感期,在這個時段理解、尊重、引導孩子的審美尤為重要,這種從童年建立起來的審美觀直接決定了孩子成年後的性格。
在許多父母眼裡,小孩子對於審美一無所知,大人給他穿什麼就是什麼。我曾見過一個遠房親戚的孩子,三四歲了,父母圖省錢,給他穿打著補丁的開襠褲。有人問,怎麼不給孩子買新衣服啊?更有甚者拿過分的話逗孩子:告訴你吧,你媽媽是後媽,要不怎麼不給你買新衣服呢?大人還在一邊滿不在乎地說:他這麼小的孩子懂啥。她看不到自己的兒子幾乎要哭出聲來,牽著的小手一直都在往後縮。
-
3 # 佛系育兒先育己
不要低估孩子的審美價值觀, 他太懂得了。
三歲的當寶讓我到了崩潰的地步,戴個帽子說難看死了,穿個鞋子說容易摔倒還故意摔給我看,穿衣服從不穿紅色的認識是女生的……
有人說,“沒有審美能力是一種絕症,知識都是救不了的。”孩子的審美能力一定是從小培養出來的,後天是很難培養出來的,就像色彩美、線條美、空間美這些都是需要在孩子幼年的時候建立的。一個擁有獨立的審美觀的人,對未來的生活品位和生活憧憬上是與眾不同的,他往往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層次和品質。所以,關於審美觀,爸爸媽媽一定要從小給孩子建立。
現代社會早已經不是那個能夠吃飽穿暖就足夠的時代了,人們總是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即使是一件小小的衣服也要講究設計感,所以,為了能夠讓你的孩子也跟得上時代的發展,爸爸媽媽要營造一個有品質的生活,讓孩子在一個好的環境中,建立起屬於他的獨特的審美觀。
-
4 # 蝸牛博士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審美觀,並不是說孩子的審美觀和你不一樣,就是故意反著來,可能他的審美觀就是這樣的。有個很會,不是一樣,我們覺得沒什麼意思,畫面一切可能不那麼精美,但是孩子看得津津有味兒,那是適合他們那個年齡階段的,我有時候買衣服回我兒子,這好看嗎?他有時候會說不好看,有時候會說好看。我也不知道他從哪看出來的,但是透過這件事可以肯定孩子都有自己的審美觀。
-
5 # 太原無痕
我覺得孩子也有自己的審美觀。就我家孩子而言,我感覺人家的審美觀不比我們大人差。看電視看書對孩子的審美觀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不要限制孩子看這玩那,只要把握住度是有好處的。
-
6 # 吳振偉美麗生活
孩子的審美是大人根據美學原理和技術來教的,大人沒有教全,沒有教好,孩子的審美就停留在某一階段,孩子般的審美不天真,也很幼稚。
孩子在沒有學習審美之前,孩子的審美是自然而天真的,因為那個時候孩子的審美是感覺性、感受性的、是自發的表現和表達。
但中國式的美學教育中,很多大人教孩子的審美 不是從感受性、感覺性的方向去深入發展,結合社會性的要求,讓孩子的感覺和感受趨於成長,趨於成熟,而是切斷了孩子這種感覺和感受的天賦和能力,變成理性的審美,道理的審美,理論的審美,麻木的審美,而理性的美學原理和審美技法又傳授不到位(可能傳授教育者本身也一知半解)。
感受性的審美,是透過心的感受而達成理性的,技術性的表達,這種理性的表達中,有著感受的能量和傳遞,而傳遞一個無感的理念,人們只能從頭腦的理智中麻木地接受,不會深入人心,不會深刻體驗,深刻認識,深刻認同,從而在心的感受中達成深刻的共識。
心的感受所達成的共識是能量巨大,力量巨大的。
孩子的審美教育停留在一個初級階段,理性的階段,一個標準答案的階段。比如大人會教孩子,一朵蓮花像徵著什麼呢?,一朵蓮花像徵著高貴清廉,像徵著出汙泥而不染,像徵著靈性佛性,像徵著吉祥如意,像徵著一座體育場館,像徵著有錢和有勢,像徵著孩子審美的初級階段。
一個幼稚的成人審美,沒有感覺和感受的審美,麻木,沒有創造力,同時一個美學原理和技法傳播推廣不夠的世界,審美很幼稚。
-
7 # BB說早教
0-3歲寶寶的審美心理還處於萌芽狀態,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審美活動、審美體驗,只是本能的審美反應,和一般的感知體驗。寶寶萌芽狀態的審美能力主要有以下幾個表現特徵:
”
一、混沌性。
寶寶的審美活動和審美能力具有混沌性。寶寶期還沒有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審美活動,美術作品對寶寶更多的作為一種客體存在,一般活動和審美活動、一般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還沒有完全分化,對客體的動作經驗和感官體驗的滿足要大於對審美活動結果的興趣。
寶寶天生就對語言節律、音樂律動、動作模仿、兒歌表演、塗鴉玩色、積木構建、故事欣賞、自然觀察等感興趣,這些既是審美活動也是遊戲活動,也就是說這些活動既包含非審美的因素,也包含審美的成份,處於一種介於非審美與審美這間的混沌性。由未知世界的外表特徵所導致產生的好奇精神和探索興趣本身就含有審美的成份,在探索過程中寶寶獲得的感覺運動經驗和愉悅的情緒,是初級意義上的審美滿足。
當寶寶一遍又一遍地聽著某個故事、一遍又一遍地做著某個音樂的律動模仿,或長時間盯著螞蟻的一舉一動、手上沾滿了顏料在紙上拍打、抹劃,在牆上的大幅白紙上不停地反覆劃線的機械動作,或不熟練地揹著兒歌、繞口令,改唱著歌詞,自編著故事和古詩時,這些過程雖然不是真正的創作與欣賞,但活動中含有審美的成分。
二、表面性。
與寶寶認知水平相適應的,是寶寶的審美感知往往侷限於審美物件(或一般物體)的表面現象。比如寶寶同時關注於審美物件的整體和細節,但卻缺乏對整體與細節之間、細節與細節之間關聯關係的理解;關注於審美物件的內容如圖畫上畫有什麼,而缺乏對形式美的敏感性。即使是關注於內容,也是表層意義上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故事情境和個人生活經驗層次上,而不是在較抽象的概念水平上的理解。
2歲的寶寶思維發展出現飛躍,這時候有的寶寶能夠回答“為什麼”一類的比較深入的問題,審美感知也能關注一些稍深層的東西。如一名24月的寶寶會總結故事,只聽了一遍寓言故事《鴨子當鷹》,就馬上說“獵人笨,把鴨鴨當成老鷹。”但大多數寶寶仍關注於事物膚淺的、表象東西,這顯然與思維的發展水平相關。
三、廣泛性。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寶寶對審美物件的偏愛範圍非常廣,喜歡聽各種題材和風格的音樂,如舞曲、輕音樂、戲曲、各國童謠、民間小調、流行音樂等,如一名22月的寶寶能聽田震的流行歌曲達半小時之久。
寶寶喜歡看各種藝術形式的表演,如京劇、芭蕾舞劇、搖滾歌手演唱會等,如一個18月的寶寶看崔健演唱會的VCD,能和著搖滾樂搖頭、踏腳,打節奏,節奏感很強,又如一個22月的寶寶目不轉睛地看電視上的芭蕾舞劇達20分鐘,不肯作罷。
寶寶聽故事的範圍也極為廣泛,包括民間童話、現代童話、西方經典童話、民間傳說、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神話故事、益智故事、科普故事等,無一不是寶寶感興趣的內容,比如一名18月的寶寶喜歡反覆聽較長篇幅的故事,像《司馬光砸缸》、《龜兔賽跑》、《東郭先生》、《鄉村老鼠和城市老鼠》、《三隻小豬》等等。
四、直觀形象性。
寶寶對音樂、美術等作品的審美感知活動不能像成人那樣坐著靜靜地來欣賞,寶寶的藝術欣賞活動要與一般認知活動結合起來,如提問(想去哪個山水圖裡的風景旅遊)、配對(年畫配對等)、塗色(臉譜塗色等)、繪畫(根據兒歌配圖、音樂塗鴉等)、手工活動(張貼剪紙)、動作表現(如用手勢比劃民俗畫里人物和動物的動作,用動作表現音樂反映的情景等)等。透過這些直觀形象性的學習方式,可以加深寶寶對美術作品內容的理解,在大腦中留下視-動覺的印刻痕跡。
回覆列表
週末到好友家做客,發現她家大變樣,還沒等我們問,好友就開始得瑟:之前和她的美國老公在家裝方面老說不到一塊兒,有時她覺得挺好看的東西,買回來後老公總覺得哪兒沒對,要不嫌顏色不協調、要不說款式不搭調。前陣子她回國出差,老公打電話跟她說,把家裡不少東西都換掉了,重新佈置了一番。
接到電話後她心裡蠻忐忑的,不知家裡成了什麼樣兒,可回來後卻是個大大的驚喜,房子佈置得舒適典雅不說,還是她最喜歡的風格!有些東西只換了個顏色,感覺就完全不一樣。這下她總算服了,從她噼裡啪啦欣喜側漏的分享中,我完全能感受到,好友對她老公的欣賞指數一下上漲了好幾十個百分點。
可以肯定地說,有良好的審美能力是絕對能給人生加分的。雖然沒有標準的加分演算法,但以前在外企公司上班時,可以明顯感覺到,某位同事分享的PPT簡潔美觀、工作桌面佈置得整潔漂亮、或者衣著講究有品,都會增加他在辦公室的美譽度,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家對他工作能力的認可。
審美能力如此重要,該怎樣幫助孩子從小培養呢?記得某位大咖說過,這個時代,孩子最需要擁有兩項能力,一個是審美能力,一個是適應能力。審美能力跟專業背景關係不大,因為它通常無法被教授出來,而是靠耳濡目染浸泡出來的。就像好友的老公,他在IT行業,所有業餘愛好也跟美術裝飾沒什麼關係,但不知為何,對美就是很有感覺,選擇搭配出來的東西還真挺好看。不得不說,在審美能力的培養方面,歐美國家確實有著歷史傳統的優勢。
1.
很多年前第一次到義大利出差,從機場乘坐計程車一路到酒店,我就感覺掉進了一個建築美術館。儘管不那麼新淨,也不見得多麼現代化,但在轉角的每一處,總有讓人驚喜的美。無論是商場門口的設計,街頭咖啡館的招牌,還是牆上、甚至下水道井蓋上的塗鴉,即使在古老破舊、長滿了青苔的小路上,也因兩邊陽臺上探出的青枝紅花,讓我的回憶充滿了美美的畫面感。
同事邀請我到她家吃飯,儘管意式晚餐的食物很家常並不複雜,但非常驚訝於他們對餐桌裝飾和餐具的講究。至今我仍然記得一個小細節,餐前同事六歲的女兒也在幫忙佈置桌子,擺餐具時她覺得放在桌子中間的裝飾品似乎跟今天的盤子不太搭,於是使勁墊著腳把它取下來換掉。
後來我走訪了歐洲更多的地方,它們不盡相同,風情的法國,豔麗的捷克,典雅的希臘……但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很美,而且美得很自然,儼然生活的一部分。
不難理解為何很多高階的設計品牌和著名的設計師都來自歐洲,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真就相當於每時每刻都在上美術課。
2.
如果說歐洲是自帶了有濃厚歷史沉澱的古典美,那麼美國人民追求的則是更實用主義的美。矽谷一群穿著牛仔褲T恤的蘋果工程師,做出當今幾乎最美的電子產品(Sorry,這個說法很主觀,因為逃媽我實在是個徹頭徹尾的果粉),無論iPhone、iPad還是MacBook, 估計很多人跟我一樣,至今沒好好研究過跟同類產品相比它的價效比究竟如何,下單的衝動僅僅是來源於外形和系統的設計夠美。
這種實用主義的美滲透在老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為了小區的總體協調美觀,每家前後院的草不能長太長,樹不能長太歪,後院柵欄的塗漆有統一的色號……每年的最後兩個月,必定是全家總動員,裡裡外外裝飾房子,為感恩節和聖誕節做準備。
可以說,很多老美孩子從他睜開眼睛觀察這個世界開始,就無時無刻能感受到周圍所有人對美的追求;而從他懂事開始,也將參與其中,對美的感知和要求,就潛藏在他每一次和爸爸媽媽對裝飾物品的選擇、製作、擺放以及收納之中。
3.
歐美幼小教育有個共識,“Developing children’s aesthetic awareness starts with the teacher’s choices about how the classroom is set up”(培養孩子的美學意識是從老師對教室的佈置開始的)。他們認為,孩子審美意識的發展,跟他們每天能看到什麼有直接關係。歐美幼小教師的培訓裡都有“怎麼佈置教室”這一項,教室牆上張貼的材料、顏色、大小、順序、張貼之間的間隙多寬多窄、教室裡各種物品的選擇、擺放等等都有講究,不僅要整齊整潔,還要給孩子美的感受。
在這點上,我們這一代人真該吐下槽,照片我就不上了,大家腦補下我們當年的小學教室,是不是馬上覺得,現在我們每天能把家收拾成這樣已經相當不錯了。
然而非常現實的是,我們的孩子既沒有被歐洲那種瀰漫街頭的古典美包圍,也沒有為美國這種滲入教室的實用美環繞,我們自己更是曾把美術課當成可有可無的“副科”、是對美的感受似有似無的一代,那我們究竟拿什麼來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呢?
還是回到這個問題的根本,審美不是靠教的,而是得給孩子很多很多美的輸入,讓他去感知和領會:
1、帶孩子走到戶外,領略自然之美
2、帶孩子逛美術館,感受藝術之美
不用擔心孩子懂不懂還是家長自己懂不懂,藝術作品不是用來看懂的,而是用來感受的。
3、把美搬回家,讓孩子隨時隨地擁抱美
把家裡,尤其是孩子的房間佈置得有美感,讓孩子每天一睜開眼就能感受到美,不過這對爸爸媽媽自己的審美能力也有要求。
另外還有一種非常方便經濟的方式能讓孩子從小隨時沉浸在美之中,那就是經常閱讀大師級的、插圖精美的繪本。它能給孩子帶來強烈的視覺愉悅感,每次翻閱就像置身在美術館一樣,給孩子帶來滿滿的美的體驗。
家長們在給孩子選擇繪本的時候,可以參考這些獎項的繪本,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凱迪克獎、凱特格林納威獎,還有專門為繪本插畫而設的國際頂尖插畫獎:國際安徒生獎畫家獎、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最佳插畫獎、布拉迪斯國際插畫雙年展大獎。這些獎項下的繪本都是能給孩子們帶來世界藝術殿堂級的繪本。
美是個寬泛的概念,除了視覺美,還有聽覺美、語言文字的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各式各樣大量美的輸入;讓他知道,這些都是生活中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他自己,他的衣著服飾,他的言談舉止,也該是美的,也要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