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說路遙《平凡的世界》初發是在廣州《花城》文學雜誌社,《花城》雜誌社還為《平凡的世界》專門開了研討會,進行推廣。
4
回覆列表
  • 1 # 海山

    那個退稿的所謂編輯不知自己是誰,頭重腳輕根底淺,自以為了不起,實則沒文化,沒職業素養,沒眼光,沒有對作者的起碼尊重,以自己的狹隘無知,不識貨耽誤了好作品。

  • 2 # 惠舒旅社老闆

    激進的作品遇到了保守的編輯,需要細味品嚐的美餐,被當成大眾飯看待了,深刻的思想內涵沒被編輯理解或怕與現實政治脫節。這並不是說編輯怎樣,而是說編輯一天的日常工作中要稽核許多初搞,作品也需要與編輯認知的共鳴。

  • 3 # 游魚躍海

    對於《平凡的世界》,我是看了小說,也聽了中央廣播電臺的小說連播。在看小說的過程中,我雖然被小說中的人物和情節所吸引,但稍感小說有些平談樸實,甚至有些粗糙囉嗦。這可能是理解不夠深入的緣故吧!而在聽了央廣的小說連播之後,我深深地迷戀上了《平凡的世界》,李野默老師的播講,把我帶入小說所描寫的情境之中,帶入小說人物的心靈深處,讓我非常感動,讓我更加喜愛這部小說。這當然得益於李野默老師聲情並茂的演播,也有著央廣編輯葉詠梅適當"修改"的功勞。《平凡的世界》雖然曾經被退稿,這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文學潮流,編輯的思想觀念和水平都有很大關係,我們無可厚非。但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是寶玉終不會被埋沒的。《平凡的世界》無疑是當代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也是一部青春勵志作品。雖有某些不足,但瑕不掩瑜,榮獲茅盾文學獎,理所應當,不容置疑。

  • 4 # 白石61

    在改革開放的開始的十年裡,人們的思想理念還很僵化。由期是在理念上,不理解不接受的人大有人在。他們對社會的進步,理念的更新,人類社會的發展不能老停留在原地不進,理解不了。路遙的作品就是反影哪個時代兩種思想撞擊的作品。有些刊物和出版機構在當時譽論界導向不明的時代背景下,還沒能冒然跨出下一步。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 5 # 血色舞臺

    偉大的文學作品不被時人所賞識所褒揚並不是不得了的事情,而是經常發生的,尤其在時代發展的轉折時期更是如此。

    司馬遷的《史記》被魯迅稱之為“無韻之離騷”,但在那時其實是看不到出頭之日的,所以司馬遷是準備藏之名山的。《紅樓夢》現在沒人說不好,文學價值公認在四大名著中位列首位。但在當時其實是沒有地位的一部禁書。胡適對紅樓夢研究有很大貢獻,甚至被認為是紅學研究第一人。但他對《紅樓夢》的文學價值評價一直不是很高,認為還不如《儒林外史》。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魯迅的文章生前也飽受各方面的攻擊,甚至說得一文不值。魯迅的雜文不是不給發表,就是改的面目全非,逼得他只能頻繁更改筆名。現在魯迅在現代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則是不可撼動的。

    《平凡的世界》不管從它的質量,還是從它的分量來看,都毫無疑問是一部重要的作品,不是那些所謂熱門暢銷的書所能相比的。作為一個有重要地位的文學雜誌的編輯,他怎麼可能掂不出分量來呢?從純文學的角度分析評判,予以發表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不會辱沒了雜誌名聲的。但是,文學怎麼可能是所謂純的呢?它是離不開社會的和政治的視角的,離不開文學的時代標準的。編輯更多的要從是否有出版價值或利益來衡量。王蒙後來得到茅盾文學獎的小說《這邊風景》這時候也不適宜出版,只能放到閣樓上去了,直到三十幾年以後才拿出來修改出版。

    所以,這部小說不被《收穫》採用發表不是文學問題,而是社會問題,是時代的問題。至於它的文學價值的評價則是見仁見智,不同的觀點是會長久存在的。

  • 6 # 杜鵑遙

    小時寫作文被老師誇了,同學們熟的不熟的便紛紛來詢問,探究藕文中的人物是否確有其人,而文又是否確有其事。作為一個老實孩子藕堅決不承認人是善良而不存在的,事也是熬燈熬出來的。但藕當時更想旁白一句藕是寫作文不是寫新聞,你們一個兩個的幹啥呢。那是筆者的世界,亦幻亦真,闖進去的人享受就好了,韭要搖鈴,喚醒自己不夠還要吵醒眾人。

  • 7 # 山谷大師

    優秀的作品被編輯葬送了的不少,《平凡的世界》如果不是慧眼識珠者發現,也許就沒有了這部優秀的作品。

    從《人生》到《平凡的世界》,在路遙全部的小說中,有著這樣的宣洩:告別鄉土,告別歷史,向未來昂首而去。讀者可以看到,在這離別的痛苦中,有卑曲,卑屈的使人不敢正視,有痛苦,痛苦的足以碾碎所有的心靈。

    人類常常是一邊懷戀過去,一邊堅定的走向未來,永遠處在過去與未來的交叉線上。《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平,孫少安他們告別與追尋如此沉重……

    《平凡的世界》雖然差點被槍斃,不能想象,路遙的親身體驗:儘管創作的過程無比艱辛,而成功的結果無比榮耀,儘管一切艱辛都是為了成功。但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也在於創造的過程,而不在於結果。

    路遙的心態多麼坦然,他的最大的幸福在於創作這部作品的過程,並不在意它最後的命運。

    生活如磨盤,投進去,粉身碎骨,然而正是在這粉身碎骨的變形中,精華才得以顯現。透過解讀《平凡的世界》,我們只能領略路遙的生命的另一面,讀他的《早晨從中午開始》,瞭解到,他的創作過程比起結果並不輝煌,沒有什麼瀟灑,只能看到,生命在磨盤下的碾壓,思想在“無人區”馳騁,肉體的曲折得到了更大的延生,象彈簧一樣收縮,但是他的思想並沒有萎縮。

    現在我們只能知道《平凡的世界》從醞釀到完成用了六年時間,經歷了痛苦的分娩過程,其中的哲理的思辨,忍俊不禁的情節,孤獨冷峻的剖析,柔腸寸斷的父女兄弟親情………

    遺憾的是我們並不瞭解這部茅盾文學獎的獲得者竟然差點被扔到廢紙簍。

    不管怎樣,我為這部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的著名小說給予最大力度的支援。

  • 8 # 浩洋8

    不看內容只看寫作手法,是編輯們追求時尚和利益的眼光,做出的捨本逐末的看法。。手法規則是不斷變化的,而優質內容是歷久彌新的。

  • 9 # 快樂涼小漫

    一部作品如何順利發表,主要還是要看編輯的喜愛,就算是獲獎作品,也難逃退稿的命運。因為,當時的編輯並沒有看中這部作品,作退稿處理。

  • 10 # panglin

    假如剖析中國的歷史發展變化的縱面或者橫面,由漫長曆史的斷層中可以發現中國人們生存的真諦。一般人,如無特殊的政治機緣,最好遠離中國的政治,至於一般的從業人員,讀大學還是選擇較為理性的理科,而不是文史,最佳。

    遠離政治影響的文學藝術,不僅僅在中國難以存在,或者繼續生存不下去,即便是在世界範圍內,文學藝術等雖然不直接等同於政治,但是,畢竟需要透過政治的特殊媒介發生影響的效應。可見,文學藝術,不是理科範疇的科研成果,更不是具有實體意義的發明與創造,這些理科的學術或者實體的成果,大致都有一個檢驗、測試以及衡定其價值的標準,而文學藝術則不行。

    而許多所謂的藝術作品,都與政治具有直接或者間接的千絲萬縷的聯絡。有時候,文學藝術等即便基本等同於統治階級手裡的棋子,需要,拿過來,重用並推崇;用過了,或者沒有利用價值了,乾脆扔進垃圾堆。因此,所謂的文學藝術,其實,很悲涼,很悽慘。就如唐代詩人李太白,詩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詩詞的深層的含義,可以去領會。可見,文學藝術,實際就是一種直接或者間接迎合各個時代發展變化趨勢的產物,否則,你創作者,生存窘迫,吃飯都成問題。就這麼簡單的道理。

    再則,一部藝術作品價值的評定,假如過濾掉直觀的政治色彩,單純講究藝術性質的高下,說到底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結果,原因文學藝術不是科學技術,沒有一個通用的世界統一的衡量的標準,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至於曹雪芹死後萬古不朽的《紅樓夢》令作別論,而曹雪芹當年的落魄以及困境,相信,時下的所謂的知名作家,也沒有幾個人可以吃得了其苦頭。總之,欲著作不朽,只能潛心向曹雪芹老先生學習,除此之外,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去圓定這種流芳百世,藝術不朽的崇高的夢想!

  • 11 # 鬱林陳酒

    首先,必須搞清楚:《平凡的世界》究竟是被《收穫》退稿還是被《當代》退稿?事實是這樣的:1986年春,《當代》的編輯周昌義到西安組稿,和路遙見了一面,寒暄了幾句,拿著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手稿回到招待所,趴在床上,興致勃勃地拜讀。讀著讀著,興致沒了。還沒來得及感動,就讀不下去了。他覺故事節奏就是慢,就是羅嗦,一點懸念也沒有,一點意外也沒有,全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實在很難往下看。周昌義也不打電話向《當代》的領導和老編輯請示,就自作主張地把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退了。

    《當代》拒稿的訊息很快在圈中傳開了,《收穫》、《十月》等頂級期刊對《平凡的世界》的態度可想而知。結果路遙只好屈尊把《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發表在當時在文壇已經邊緣化的《花城》上,《花城》為了推介《平凡的世界》,可謂不遺餘力,在北京為《平凡的世界》舉辦研討會,結果自討沒趣,與會者大多對《平凡的世界》持否定態度,有的專家甚至出言不遜:想不到《平凡的世界》竟然出自著名中篇小說《人生》的作者之手。後來路遙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二部,連《花城》也不願發表了,只好讓它發在更加邊緣化的《黃河》上,最後,當路遙嘔心瀝血、幾乎是用生命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三部,連《黃河》也對他敬而遠之了。要不是後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AM747頻道“長篇連播”為他推波助瀾,中國文聯出版公司為他全本推出《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能否參加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評獎都是個未知數,因為按規定多卷本小說沒出齊是不能參加評比的。

    說清楚了《平凡的世界》坎坷的發表過程,現在我說一下我對它被《當代》拒絕的膚淺之見。

    《平凡的世界》對我們而言,猶如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我們只有仰視的權利,任何信口開河的評價都是對當代經典的輕慢和褻瀆。就連最早因為讀不下去而退掉《平凡的世界》的周昌義,後來也改變了看法,有一次他出差去外地,在火車上坐了兩天,下決心帶了《平凡的世界》讀,突然發現,跟當年的感覺不一樣啊,不難看啊!還感嘆道:爾曹身與名俱裂,不廢江河萬古流;我就是那“爾曹”,《平凡的世界 》就是那“江河”。

    正所謂“什麼時代唱什麼歌”,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的時候,文壇流行的是先鋒小說、現代主義敘事,沒有人物沒有故事的小說大行其道,路遙我行我素,依然固執地堅持運用被當時的專家和編輯們視為過時、老土的傳統現實主義表現手法創作《平凡的世界》,無疑是逆風而行。明白了這一點,對於《平凡的世界》遭遇的退稿經歷就絲毫也不感到奇怪了。

    儘管《平凡的世界》自始至終都得不到文學圈子內的承認和好評,路遙是帶著滿腔悲涼離開這個世界的,但可以告慰他的是,他的《平凡的世界》入選《新中國七十週年七十部長篇小說》,並且正以居高不下的發行量傲視群雄,讓那些對《平凡的世界》不屑一顧的高傲的專家大人們目瞪口呆自愧不如。

  • 12 # 逆流書齋

    正常,凡人修仙傳還幾十萬字才簽約呢,這說明不了什麼。

    如果一定要說的話,大概只有一句話。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 13 # 芸海扁舟子

    不是每個人都是伯樂,編輯也是人。每個人受個人喜好,文采嗅覺的影響,再加之可能也受政策性導向的誘導,錯失菁華。

  • 14 # 荼蘼香晚

    各花各入眼,無可厚非。

    然而,我倒是站在幾大文學雜誌這一邊。我也不認為《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優秀的小說,從文學性的角度是不配上《當代》《收穫》的,能在《花城》《黃河》這種次一點的刊物發表,也是高抬而不是路遙迷們認為的低就。

    我當年讀《平凡的世界》,看完第一本就讀不下去了,對宿友說:這充其量就是鄉土版的瓊瑤小說。

    後來,網文興起,再回想《平凡的世界》,恍然有一種感覺,《平凡的世界》可能是網文的鼻祖之一。

    我讀《平凡的世界》,文筆粗糙、敘事單一,無文字的美感。情節有生硬的意淫,往往齣戲而笑場,而不能讓人沉迷期中。

    當做通俗讀物,可以接受。若是說名著什麼,我個人觀點只能呵呵,我始終認為:《平凡的世界》獲茅盾獎,是茅盾文學獎的恥辱而不是榮耀!

  • 15 # 魏牧童

    很多出色的作品都被退過稿,這不奇怪。但路遙先生在當時的中國文壇上已小有名氣,並顯示出不錯的創作成績,路遙先生是陝西作家,他為什麼不願意在陝西的文學刊物上發表自己的“雄心壯志”呢?

  • 16 # 邪哥說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各人欣賞的角度不同,退稿正常。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天下那麼大,總會有知音的。

  • 17 # 戲曲紅歌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當年被《收穫》雜誌社退稿,說明當時的雜誌社責任編輯還是負責任、講正氣、尊重毛澤東時代歷史真實的、有骨氣的文人,不是頭重腳輕的、政治上的牆頭草。

    第一,路遙是政治小說家,《平凡的世界》是政治小說。

    當年的最大政治是什麼?就是為了“自證改開完美”而“他證毛時代公社化完全錯誤”。這種片面的、不全等證明和特殊時期及政策失誤造成的普遍貧窮和部分捱餓體驗相結合,構成了反對毛式社會主義大合唱。當“合唱”成了主旋律,則退稿就成了大逆不道,爭鳴和正義之聲只能銷聲匿跡了。所以,英年早逝的路遙倍受同情和尊崇:又是茅盾文學獎又是改開先鋒還是什麼人物吧,一句話,透過一部不顧完整事實的“政治正確”的所謂小說,不僅圈粉無數,而且政治上名譽上獲利頗豐。

    第二,路遙不是社會主義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而是現實批判主義作家;《平凡的世界》不是批判現實主義作品,而是現實批判主義作品。

    社會主義的批判現實主義,總是要指出社會主義主流選擇的正確,要肯定大方向和大多數人,路遙和《平凡的世界》否定了整整一個時代,事實上也否定了黨的領導,特別是黨的領導必然延續,那個時代的人還大都健在、對過往歷程記憶猶新,作家卻透過所謂的典型化訴怨(類似於莫言的剜傷疤),給一個時代打上了大大的差號,這不能不懷疑小說的政治功能是不是也太強悍了!

    所謂現實批判主義,就是一無是處的現實主義,本質是歷史虛無主義,根子還在於不顧真理和事實的功利性政治投機。

    第三,路遙是傷痕累累主義小說家,《平凡的世界》是傷痕累累累主義作品,這樣的作品只具有半文學性,不必過於迷戀。

    關於傷痕文學,我不想多說什麼。而到了傷痕累累主義了,我只能對之以“不相信”。

    總之,我向當年勇於給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退稿的《收穫》文學雜誌編輯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意見被否定後的深切的同情。

  • 18 # mqy147258

    就其《平凡的世界》的內容和作者路遙的藝術魔力,當時投給《收穫》,由於編輯自視為大刊編輯,沒有放下身段,對新稿做詳細審閱,以至於一個優秀作品,被輕易抹殺。

    但是,是金子,總會發光,在《花城》刊發後,引起讀者關注,而後評為獲獎作品。

    現在一些紙質刊物,之所以有衰退之勢,除卻網路、新媒體的衝擊,而他們對作品、作者的冷漠是分不開的。試想,當作者費盡艱辛寫了一篇文章,有的幾千言,有的幾萬言,其至十幾萬言的文章,投到他那刊去,編緝不僅不看,又的看了不屑一顧,不採用,連一字評論也不給回覆,這投稿作者的心裡有多難受?到底為什麼不採用,怎麼努力去寫才能滿意?

    這裡再舉個題外的例子。有東莞觀音山森林公園,向社會徵聯。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那所徵下聯,有成千上萬的文友投聯應徵,一次二次三次,獎金從5千元升到二萬元,七萬元,就說沒有徵到滿意的下聯。你說對應徵者的這態度,人們能不涼心,疑惑嗎?

    從上述可以看出,做事,做學問,都要有一顆負責任的心,要寬容待人,熱心對人,對人民負責,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負責,這樣才能發揚光大,才能贏得讀者、作者的信任和讚許!

    有一句詩日:

    冷眼向洋看世界,

    熱風吹雨灑江天。

    寬容待人熱情奉,

    心裡無私天地寬。

  • 19 # 遠方167427784

    所以我說過巴金老先生說他文學成就高可以,但說他有眼光會扶植文學新人不敢恭維!包括他女兒,現在的主編李小林,眼光只盯著所謂名家,忽視新人新作……

  • 20 # 秦一農夫

    同性質的問題,根據記憶再略答如下。

    首先農夫明確的回答,當年大型文學雜誌《收穫》對於《平凡的世界》作退稿處理並不是唯一的,而幾乎是全國所有的文學期刊都距絕刊登《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1986年的夏天,當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初稿,恰逢《當代》文學期刊編輯周昌義來陝西組稿,當週昌義在招待所讀完初稿後,並沒有準備採用,其理由是這個作品不適應時代潮流。以《當代》積稿太多作退稿處理。

    後來,《作家出版社》一位編輯又來陝西看稿,只看了不到三分之一直接就把手稿直接退給了路遙說,太老套,沒新意,屬於"戀土"派。

    在這之後,陝西文學界向廣州《花城》又推薦了這部作品,《花城》副主編謝望新接到信後,直接乘飛機來到西安,當他讀完《平凡的世界》初稿後認為這部作品是近年來長篇小說的優秀之作。

    1986年11月,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終於在當年《花城》第六期上全文刊發。

    1987年1月,《花城》和《小說評論》編輯部在北京共同主辦了《平凡的世界》座談會,沒想到路遙受到全體與會專家前所未有的尖刻批評和否定。認為路遙的過於現實主義的手法“過於老舊,不符合時代潮流。當時路遙已寫完第二部,包括《收穫》在內的全國文學期刊,很多都拒絕刊登《平凡的世界》第二部。面對現實潮流,路遙堅持說,生活和題材決定了我應採取的手法,我的這部作品不是寫給專家看的,而是寫給廣大的並通讀者看的,一時受阻沒有關係,紅火一時的不一定能長久,我希望它能經得起歷史的審視。絕望之中的路遙只好給謝望新寫了一封信,並寄去了手稿,希望《花城》刊登。由於受到外界干擾,當時的《花城》內部由於意見分岐,《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發表受阻。

    令人叫絕的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位名叫葉詠梅的文藝編輯,在外出差途中發現了這部小說,並力薦給該臺。

    1988年3月27日,《平凡的世界》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長篇連續廣播"節目中播出,時間長達五個月之久,沒料想作品一下子征服了廣播聽眾並產生出強烈共嗚,聽眾來伩象雪片一樣飛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據統計聽眾達三億多人次。

    從九十年代起,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一直成為了暢銷書,它受到廣大人民的稱讚,並獲得了茅盾文學獎,被國家教育部定為全國中學生語文課外讀物。

    (夲文參考資料:厚夫(路遙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老公覺得你啥也幹不成,是不是說明他開始欣賞別的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