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百貨
-
2 # 獨狼映畫
目前的口碑兩極分化,豆瓣和IMDb都在7分以上,但依然遭到什麼粉絲的罵聲。
沒辦法,誰叫這部電影有些精神分裂呢?
這部電影看起來真的很奇怪,一方面又扎導的深沉暗黑,一方面又有漫威的嘻嘻哈哈,但兩方面執行起來的都不好,整合的也不和諧,非常尷尬。
看的出來,華納高層的內心,其實很掙扎,關於DC電影宇宙的未來還是很迷茫的。
隔壁漫威家的賺的盆滿缽滿,自家的超級英雄也不少,怎麼就不能成為全球票房收割機呢?
所以,他們在有意識的弱化自己高冷的底色,去模仿漫威家的嘻哈風。
我們知道,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扎導,也就是拍出《蝙超》的那位,被粉絲讚譽有加的《守望者》也是他拍的,可以說,他本人就是DC電影宇宙的開拓者。
但這部電影又不是完全是他導演的。
因為女兒自殺的悲劇,他一度情緒崩潰,無奈在後期製作中退出《正義聯盟》,接手的導演是誰呢?其實大家也不陌生,正是拍攝《復聯》的喬斯韋登。
讓拍過漫威電影宇宙的導演,後期空降,意思很明顯,就是要弱化扎導的那股子苦大仇深,加入20分鐘漫威風格的冷笑話時間。
效果如何呢?
打架,聊天,打架,然後聊天,再打架,然後勝利,皆大歡喜,高度總結。
同樣的套路,類似的臺詞,無聊的情節,漫威走一遍,DC跟著再走一遍,還有意思嗎?
據說本片的成本高達3億美元,是《復聯3》上映之前成本最高的超級英雄電影,但是照目前的走勢,很有可能,回本都是問題。
口碑不一定全面撲街,票房估計會很難看。
作為觀眾,我更希望看到不同於漫威的DC式超級英雄,為了票房而犧牲自己最靈魂的底色,最終失去的,是它最忠實的觀眾。
DC,但願能在下一部電影中振作起來,而不是再拍一部漫威式的預告片。
-
3 # 韓浩月
《正義聯盟》正在公映,但除了一些資深影迷之外,普通觀眾的評價並不高。這是因為影片遭遇到了角色情感空洞化的危機,也是好萊塢科幻片高度追求暗黑風格、特技特效的結果。強調對現代觀眾進行更有效的感官刺激,而非透過電影讓故事人物與觀眾持續建立血肉聯絡,讓這些科幻大製作博得了噱頭、獲取了票房,卻失去了溫度。
《正義聯盟》中贏得一致好評的人物也不是沒有,神奇女俠成為所有人都認同的一個表現優異的角色,這個角色的成功,在於她的個性化設計到位,更重要地是,演員蓋爾·加朵個人魅力,在這個角色身上得到了完美展現。神奇女俠以她的美貌、瀟灑動作、獨特氣質,與觀眾之間建立了無障礙的連線關係,她深深地讓觀眾覺得,神奇女俠的神奇之處,並不僅僅在於她擁有不遜色DC體系一眾男英雄的戰鬥能力,更在於她讓觀眾覺得,自己與她是無距離感的。
反觀《正義聯盟》中其他幾位人物,除超人變得陌生之外,蝙蝠俠也有點讓人不認識了,那個裝備齊全、格鬥勇猛、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蝙蝠俠,在《正義聯盟》中淪為了徹底的配角,在超人乾淨利落解決掉荒原狼之前,蝙蝠俠幾乎沒體現任何領袖特質,反而在強悍的荒原狼的攻擊下,顯得十分狼狽,這會讓蝙蝠俠的擁躉覺得不滿。所謂超級英雄,在任何時候,都要體現他的超能力,都要傳達他的超凡個性,一旦一位或幾位超級英雄為了服務影片主題而自斂光芒,這個故事在整體上便失真走形了。
相比之下,同為聯盟主題,2012年的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所獲得的好評,就遠遠高於《正義聯盟》。《復仇者聯盟》當年受歡迎的原因是,這是漫威英雄罕見的一次大集結,在創意上是新的。在人物塑造方面,《復仇者聯盟》也一視同仁,給予了主要角色以均衡的戲份,使得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托爾、綠巨人、黑寡婦和鷹眼俠,都各有出彩之處,他們相互輝映,共同成就了這個故事。但《復仇者聯盟》令人遺憾之處也同《正義聯盟》一樣,無論是前者的復仇主題還是後者的拯救主題,都是為了復仇而復仇,為了拯救而拯救,主題孱弱,缺乏更深的故事挖掘能力,使得影片趨於扁平化,不能激發觀眾更大的共鳴。
何為正義?何為聯盟?漫威也好、DC也好恐怕都得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最早這兩個系列的故事,所描述的正義,是捍衛人民過好普通而美好生活的權利,是保護人民的生存環境不遭受外來的威脅,是英雄們在生而為人的基礎上去做一項偉大的事業。同樣,當這兩個系列的故事走向聯盟之後,也是在為了維護正義的基礎上,來強大集體的力量,而非藉助集體的平臺,來凸顯自身的個性、強化自己的權力。
講述超級英雄的故事,同時讓作為“人民”的觀眾,感受到自身在故事裡的重要性,這才是超級英雄電影的表達重點。用這個標準來衡量《正義聯盟》,無疑可以確認,它搞砸了。
-
4 # 影評寶寶
《正義聯盟》( Justice League):希望仍猶在、正義不孤行!
先說結論,《正義聯盟》很好看,但值得更好看。先說說本片好看那,就明顯改善了不少前作《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招致批評的缺點,全片節奏流暢,劇情易懂及對話詼諧,完全具備娛樂大眾的基本條件。當然,DCEU(或者應該說Zack Snyder )的超爽度戰鬥場面仍然維持一貫水準,熱血、迫力和震撼無一不缺。因此,就「商業角度」而言,《正義聯盟》是部高娛樂性的電影,更可說是繼《神奇女俠》之後,另一部讓華納與DC穩住陣腳的超級英雄電影。
自從我看了DCEU的首部電影《超人:鋼鐵之軀》之後,便深覺Zack Snyder 的動作場面實在玩得非常出色。客觀上來看,相關元素如「力量」、「速度」、「迫力」和「震憾」等效果不但各自發揮到極致,且綜合加乘效果更是驚人;主觀上而言,我本來就是個吃重鹹的怪咖,只有這種視覺衝擊才能滿足我的胃口。所以,之後的超級英雄電影的動作場面(表現形式及格局不拘),若在「質」的方面沒有上述水平,縱使該片在其他方面的表現很出色,但動作場面肯定不會讓我過癮的!
依個人標準,《正義聯盟》動作場面的「熱血度」略遜於《超人:鋼鐵之軀》和《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但略優於《神奇女俠》 ,但在「質」的方面絕對有達到上述元素所共構的熱血效果。說「力量」,充份呈現打擊感,每個動作皆有電霆破壞之威,所擊之處,摧枯拉朽,視覺迫力果真不俗;談「速度」,不管是各角色身手矯健所形成的敏捷之感,還是因為超能力所產生的迅雷疾電之速(如超人和閃電俠),又或者是快速運鏡所引起的瞬移效果(如神力女超人替人質擋子彈的鏡頭),無一不是雷光石火,爽度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突顯快速效果之外,某些「慢(速)鏡頭」的呈現更有相得益彰之效。例如「劍掉落」的那段,神力女超人一縱而下欲搶回其劍,無奈距離與落速有別,慢速延遲的鏡頭有營造出些許的緊張之感,而閃電俠從旁趕來相助的移動畫面雖也以慢動作呈現,但背景裡的其他對手相對更慢,等於產生了其「神速」特色的突顯效果,再加上後來的「臨門一點」,更有千鈞一髪與一氣呵成之感。
論「浩大性」,數千年前那場「天神、人類、亞馬遜族和亞特蘭提斯族」聯手抵抗荒原狼與天啟魔入侵的戲碼,其畫面壯闊彭湃,雙方衝鋒陷陣的畫面有股「生死存亡就看今朝」的背水一戰氣勢。我當下反而有種「這才是『聯盟』」的感覺,各族人數眾多,能力不一,但卻能齊心退敵,雖然該片段不長,但有基本的震憾度。
此外, Zack Snyder 的畫面美學風格雖然比前作《超人:鋼鐵之軀》和《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降低了不少,但其「光影對比明顯,但低飽和的陰暗色調,配以強烈光源增加畫面對比」的奇幻調性依然明顯,與千軍萬馬的畫面交加相乘,更是提升神話史詩感的作用。
移除
嚴格來說,《正義聯盟》的劇情故事不如《超人:鋼鐵之軀》、《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和《神奇女俠》(先不論最終呈現效果好壞)來得厚實,但是也除去了我事前的疑慮。基本上,劇情確實變得更淺顯易懂,但並沒有走向「膚淺化」,所以事前害怕劇情空洞的情況並沒有發生。
因為僅管敘事變得簡單,但每個角色的背景資訊量不但夠,而且彼此之間淵源的關聯度也足。角色與情節易場時的切換時機比前作《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更為精準,而且整體流暢度高,沒有感到有卡住之處,加上觀察各大論壇的反應,劇情理解絕對沒問題。
重要的是,笑料情節明顯增多,不過多屬於令人會心一笑的調性,而非令人捧腹狂笑的風格。最重要的是,也沒有產生「幽默吃掉戰鬥熱血度」或「電影走向成了喜劇片調性」的情形,所以看得出來,DC還是有守住自已的一些底線。令我印像深刻的有兩幕:
其一,復活後的超人明顯開朗許多,慢慢符合了原著Sunny的形象,尤其是「大發起床氣」那段,當他說出「Do you bleed?」,不但有呼應前作的梗,當下看了更有反差「笑」果,也令人覺得超人更有「人味」了。其二,水行俠吐露真言的那段,到最後威脅閃電俠若說出去將拿他餵食人魚的那段,堪稱全片最高明、最自然的幽默橋段。一樣不是刻意誇張的搞笑,卻能令人嘴上掦許久。
加上看得出來《正義聯盟》還是想講一些東西,「只要懷抱希望,一切就有可能」的主題巧妙扣合了「正義絕不孤行」的概念,也連帶彰顯了另個面向的積極意義(這部分同時也可以連結前作《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有關「神對於人類的『真正』意義」概念)。
因為,除了「團結力量大」之外,「正義絕不孤行」其實是個正面迴圈的作用。片中提到恐懼是吸引及餵食天啟魔之源,而綜觀人類歷史,恐懼與希望本來就相互伴隨,就如同交替的黑夜與白晝;然而, 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既然有希望,所以個個努力奮起;因為個個努力奮起,所以集結行動就是改變的開始。因為改變已經開始,所以希望當然更為濃厚。
而且,這個改變不單代表情勢逆轉的意義而已,更表示各個英雄有成長的契機。因為,團結除了敵人太強之故,反過來說就是各個英雄各有不足之處,而片中明顯可見每人都有跨不過去的心理障礙(等於是某程度的心魔),所以接受組隊等於有「面對自已的弱點」的積極性。在彼此磨合的過程中,一方面學會超越自已,一方面更強大的各人也使得「團結的力量更大」,所以最後「 正義不但不孤行,反而更為茁壯 」。這些道理捨去前作隱喻及深度探討的方式,而採用簡單直接的方式向觀眾傳遞。
不過,我還是必須說DC調整了《正義聯盟》敘事風格,讓以往的嚴肅性和深度性淡化很多,雖然劇情沒有「膚淺化」,但厚實度大降也是不爭的事實。120分鐘真的太短了,君不見,本片不少衝突點幾用「簡單對話」帶過。如果華納真的認為「黑暗風格」是罪魁禍首的話,在無須改變本片敘事調性的前提下,再多個20分鐘深入鋪陳各(新)角色背景、處境難題和立場衝突的轉折不但也不為過,而且劇情張力和厚度肯定大為提升。如此一來,豈不是更讓《正義聯盟》成為「劇情實在」、「動作精彩」和「娛樂性高」的成熟之作?
自從去年《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的口碑滑鐵爐後,三不五時就有「華納高層關切製作團隊作出迎合大眾」的訊息流出。事實上,《自殺突擊隊》和《神奇女俠》兩個例項似乎某程度證明了「華納高層想改變黑暗風格」的想法(其實《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口碑不佳,華納公司的關切恐怕也得負上相當責任)。
對此,我一直認為「黑暗、沉重、深度、嚴肅」的走向不是問題,表現方式才是問題,一昧模仿漫威只是「東施效顰 」,人家那種風格也是經過多年之功才能展現的效果,豈是說模仿就能模仿的?君不見《自殺突擊隊》就是個不甚成功的例子(雖然當爆米花片來看還不錯),但也好佳在《神奇女俠》在「平易近人與劇情厚度」取得了不錯的平衡。
因此,還不如專心地貫徹「市場區隔」的概念,將自有品牌的風格做到最好,成為漫威歡樂招牌之外的另一種選擇,可以吸引愛好此道的分眾,甚至只要電影拍得精彩的話,喜歡漫威的影迷也不見得完全排斥此種調性,但拍得精彩的前提,即是尊重導演的創作和剪輯權(君不見,《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的「導演版」比「上映版」好上太多)。
嚴格來說,《正義聯盟》不能說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因為,主觀上,我一直希望DC能出一部完美結合諾蘭版《蝙蝠俠》深度劇情和史奈德超爽度戰鬥的電影,但這可能是種奢求。然而,如前述所提,再稍微做一些調整,《正義聯盟》的完整度會高上許多,也因此本片當然不符合這標準。不過,客觀上,流暢易懂的劇情、爽度足夠的戰鬥、適時搭配的詼諧,都讓本片成為一部很有娛樂性的電影,加上劇情雖簡單,但該說的道理仍然具在。所以,我認為《正義聯盟》仍是一部值回票價的電影!
回覆列表
電影有兩個彩蛋,分別在片尾字幕中和字幕後。
首先看我們的大彩蛋,在片尾處《蝙蝠俠大戰超人》裡的大反派盧瑟,與大反派喪鐘會面,準備組建不義聯盟。這預計正義聯盟2已經提上日程。
喪鐘是DC漫畫裡的超級大反派,擁有各種強化的能力,持有十個男人的實力、高速、敏捷、耐力和反射神經,大腦的使用甚至高達90%,這使得他成為戰術天才,善於分析敵人的能力,有這樣的能力都歸功於他多年在軍事和打擊各種英雄,能力和死侍差不多。雖然擁有癒合因子,使他對物理傷害的癒合速度遠遠超過一個正常人的血液,但仍有一定的侷限,如他失去的右眼和四肢無法再生。如果受了致命傷,雖然也能恢復,但這會使自己陷入短時間內瘋狂和獸性,這點與死侍是沒法比的,死侍是無限外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