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重慶渝北某幼兒園,兩位小朋友自由活動時,發生了一些身體接觸,其中一位小女孩的爺爺看到後,火冒三丈,直接衝上前去,對另一位小男孩一通撕扯。事後,老人當面給小男孩道歉,並表示當時是以為自己孫女受了欺負,才出手的。你覺得孩子之間玩鬧或者發生矛盾,大人有必要摻和進去嗎?如何看待家長這種護犢的心理,是不是更應該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適當保護就行?
7
回覆列表
  • 1 # 劉金子

    一,人性自私,自已家是寶,別人家是草,人應有博愛之心。

    二,孩子之間的事情,自己解決,大人不摻和。(有意傷害除外)。

    三,大人不能不講理,一味袒護自己孩子。

    四,講究公理,講究人善美,這樣,各種矛盾傷害會少些。

    五,多點公德心,愛心,寬容一點,社會光明和諧快樂一點。

  • 2 # 妞兒媽媽

    護犢子是中國一大特色,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因為孩子間的小摩擦而大打出手的家長呢?多少家長是孩子吃虧了能看到她,孩子欺負別人假裝看不見。

    印象裡永遠記得小時候,哥哥替我出頭那件事。當時剛上小學的我被同莊一個比我小的男孩欺負,他不是拿毛毛蟲¬擱我鉛筆盒裡,就是拽我頭髮,一次放學回家,他把我雨傘弄壞被我哥看到了,就被修理一頓,讓他以後不要再欺負我。放學回家路上他那潑婦不講理的媽就揪著我哥去我們家找我爸媽算賬。到我家後,我爸媽覺得我哥打了他孩子的確不對賠禮道歉,當時我就不樂意了,明明是他兒子先找茬欺負人在先,他家還不要臉要打我哥,也不知道當時我哪來的勇氣,跑去廚房拿了把菜刀,要砍那女人。後來這事不了了之。打那以後那孩子也不敢再惹我。

    其實孩子之間要說矛盾大,也是孩子間一時爭執,大人摻和進來性質就變了,可能大人為孩子正打的火熱,孩子已經和好如初了。

    遇到孩子間的小摩擦小衝突,大人一邊看著,不插嘴,不多管,如果倆孩子要打起來,可以去拉開。孩子總要長大,很多事情我們不可能都替他做好。

  • 3 # 棗陽市農村生活

    首先孩子間自由活動被對方爺爺破壞,其次爺爺的這種行為對方家長肯原諒就算了,若不肯原諒是很嚴重的行為(成人毆打小朋友)。所以孩子間的矛盾,如果不嚴重家長可由孩子自己解決,比較嚴重的話,家長上前去分開即可。“護膽”或“護犢子”帶給孩子怎樣的傷害

    “護膽”或“護犢子”其實意思一樣,指孩子家長舔犢情深,見不得孩子受一丁點委屈。那麼,家長自以為是的護膽,對孩子的成長究竟起到什麼作用呢。

    首先,這種家庭下成長的孩子個性好強、容易逃避現實、很難有真正的朋友、遇到大的困難就會灰心絕望,甚至容易走極端。我們也稱之為“逆境面對能力缺失”。

    其次,家長護膽的行為剝奪了孩子獨自面對社會的逆境能力,等有一天孩子獨立了,面對社會現狀會很無力,心理較一般人要脆弱很多。

    我的案例雖然不能代表全部但能代表大多數護膽家庭下成長的孩子:我幼年時期6-10歲時候在老家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就是標準的護膽型別,只要與小朋友之間有矛盾,奶奶就帶著我找上門去。

    這樣的成長經歷即使回到父母身邊再教育,也沒有改變太多。成年後的性格問題,學習很多心理學相關內容也才抑制住自己的情緒變化,比起那些健康成長的生活會付出更多的努力也不見得有他們好。

    對孩子間的矛盾家長持什麼態度好

    孩子間出現的矛盾與成人之間的問題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因此孩子間有了矛盾,不是太嚴重的話,家長可以靜觀其變,讓孩子自行解決。

    如果矛盾比較嚴重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制止以防意外事件發生,給孩子理清事情原委,但是家長不能動手。

    孩子的世界裡,有他們自己的規則,家長可以瞭解參與,但是不能參戰。不論是從法律的角度還是道德的角度,家長動手都是不行的。

  • 4 # 酸奶盒子

    個人覺得一個事情看出,爺爺怕孫女受傷是真的,要是你你不緊張嗎?但是爺爺處理事情太過激,應該先去了解狀況,而不是和人打架。凡事先清楚原由在去解決,本來一件小事,被爺爺這樣一弄變成大的糾紛。

    作為學生的家長孩子與孩子出現矛盾,打架或者是罵架,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所以,家長最好是能勸孩子自己去解決這種事情,最好是家長不要參與。

    如果是要參與,最好當著兩個有矛盾的孩子進行一些思想上的教育,讓他們彼此認識到錯誤。

    孩子出現問題後,記得,家長最好不要鼓勵孩子去用暴力解決問題,你個人也不能用暴力去解決問題,畢竟你去解決問題的對方是個孩子,如果暴力的話,可能會出意外,這種兩個小孩子間的矛盾就會上升到另一個層面上,其實是不值得的。

    如果小孩子打鬧玩耍受點小傷,家長不應該找別家的小孩子直接理論或者出手。誰都有童年,小朋友一起玩耍,有時候難免會造成一點小傷,如果家長這時候去插手會讓你的孩子失去朋友,讓別的小朋友不敢和你孩子一起玩,你當著同學的面幫了自己的孩子出了氣,可你的孩子有可能因此被別的小朋友孤立了。

    作為家長也別太緊張,打人更不應該,俗話說君子動口不動手,真的發生孫女被欺負,找老師說也不遲。

  • 5 # 愛心輔導媽媽

    幼兒園的小朋友互相碰撞,或打打逗逗是多麼正常的事情啊!如果家長不問青紅皂白就參與其中,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好動、愛打鬧是小孩子的天性,不管他們怎麼逗鬧,都是沒有惡意的,孩子就是孩子,剛才還打逗的互不想讓,你哭我鬧,報告老師,沒多長時間又成了好朋友,所以,孩子們互相之間發生衝突,家長最好不要參與,孩子們自己會解決。

    保護好自己的孩子是家長的責任,但是得就事論事,不需要家長參與的,家長就別參與了。

  • 6 # 淡淡檬香326

    對這個老人家的暴脾氣,我真是無語了!

    首先我不說別的,孩子們互相之間有身體接觸,磕磕碰碰是在所難免的,你一個老人家不顧及自己的形象,不會用腦子思考問題,衝動而無所顧忌的摻和在孩子們的問題糾紛之間,就算是你解決了問題,也是倚老賣老的,這是不用據理力爭的。因為在孩子們心中,你首先是老人,最後才是人。都說衝動是魔鬼,的確不錯。你看老爺爺置理智於腦後,不計後果的對同學推搡,扭打,可憐護犢心切啊。這樣做的後果,一方面是不問親紅皂白的就動手,有可能使矛盾更加擴大化,也給孩子樹立了為老不尊的反面形象,另一方面剝奪了孩子自主解決問題的權利,更加不利於同學之間協同合作,也許老爺爺的孫女在一時感到痛快之後是更深的後悔呢。試問一下,你能保護得了孩子一時,能保護得了孩子一世嗎?既然說到這,不得不說說有些孩子確實很調皮搗蛋,像這種讓人頭疼的小孩,除了學校里老師對他的教育之外,家長更應該盡心盡力的好好教導孩子做人做事的規矩。家庭教育永遠是先學校教育而教育的,是學校教育裡重中之重的第一位教育。最後,來說說孩子們吧。孩子們在一起玩耍,難免不會有肢體衝突,也許是無意的,也許是有意的,但那都是意義不大的。畢竟,他們還只是孩子,天真無邪的孩子,沒有多少心眼,沒有多少算計的孩子。無非就是覺得揪揪你的辮子好玩,扯扯你的衣服有趣,什麼在他們眼裡都能產生樂趣,即使鬧不開心了,臉紅一陣,白一陣,一會就什麼事都沒有了,對於嬉鬧玩耍這事他們還特別健忘呢。在我眼中,孩子都是活潑可愛的,即使犯了錯,用包容的心態對待他們,也是那麼充滿童真的,無邪美好的小寶貝。

  • 7 # 小公主變形計

    爺爺愛護孫女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爺爺在還沒有弄清楚事情始末時就衝上來,“對另一位小男孩一通撕扯”這樣的做法我不支援。

    作為一個六歲小女孩的母親,我經常關注此類的事情。也在跟孩子班主任的交流中發現,像女孩爺爺這樣的做法不是個案。原因何在?頭號原因就是: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了虧。

    其實,同學之間在課間自由活動發生身體接觸,甚至有一些碰撞,都是再所難免的。正確的態度應該如題主在問題描述的最後一句所說,讓孩子自己學會如何跟其他同學相處,在正常活動的基礎上,避免發生意外傷害。比如,告訴孩子,要避開有尖角的桌子,不要倚靠欄杆,不要拉扯同學衣服,更不要在樓梯等處推搡等。孩子有了自我保護和安全意識,好過家人急急忙忙地事後救火。

    另外一點,我建議所有的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了問題時,要保持情緒上的剋制與冷靜:您家孩子是您的寶貝,別人的孩子也是別人的寶貝啊。換位思考,先把事情弄清楚,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難看場面。而且,家長的行為與處事方式是孩子的鏡子。孩子都會看著,學著,您希望他成長暴躁的人?您願意他成長為衝動的人?如果不願意,那就先改變自己!

  • 8 # 易足者常樂

    看了對事情的介紹,現談談我的看法: 孫女是爺爺心中的心肝寶貝(我現在也是當了孩子爺爺的人),當爺爺看到自己的孫女在與別的小朋友打鬧中吃了虧,心中不爽,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像這位孩子的爺爺以過激的行為動手拉扯另一個孩子是不對的,孩子好動這是孩子們的天性,在一塊打打鬧鬧,推推拉拉應是常事,我認為大人如在場一定要理性處理,不要過早的介入,要給他(她)們鍛鍊與小朋友在一起如何相處及解決矛盾的機會 ,如發現他們自己確實解決不了,並有升級的可能,大人趕快將其拉開,也可対那個理屈或在打鬧中佔了上風的孩子進行批評,但要適度,特別是對別人的孩子。我認為這樣處理一則應屬公平;再則,大人在孩子面前的表現,實際也是無形中在給孩子做示範,孩子就會在今後成長中去模仿。如像這位孩子爺爺的表現,就會容易讓孩子成長為一個遇事不理性愛衝動的性格 ,衝動是魔鬼,孩子如讓魔鬼纏身對其今後的人生之路應是極為不利的,我認為這也應是大人不願看到的。

  • 9 # 成長觀察

    根據幾年來對幼兒的觀察後發現,幾歲的孩子其實有一套自己的交往和判斷模式。我認為這是人作為社會化動物的自發行為。即使沒有成人的任何提醒,遇到同齡人,他們也會馬上到注意力集中到同齡人身上,無論是慢熱型的觀察還是外向型的主動打招呼,都是孩子的社交方式。

    當然,我也觀察到了更多孩子們之間的“衝突”,因為一句話而鬧矛盾,甚至“宣佈絕交”,轉眼間又和好如初,似乎,他們有自己一整套的“關係修復”模式。作為大人,大概永遠看不懂。

    在幼兒階段,成年人的“護犢”看似讓孩子處處不吃虧,不被欺負,保護得細緻周到。而事實上,最終的結果往往是自家孩子被孤立。原因很簡單:按照我們大多數人的心理——惹不起還躲不起嗎?跟同伴一起玩,家長護犢心切,別家孩子家長感受到這一點之後多數會選擇躲。躲的人多了,“護犢”必然變成自我孤立。到了幼兒園,如果家長一味提醒老師:不要讓我們家孩子被欺負。也會讓老師產生“躲避”的心理,久而久之,自家孩子的社會化行為模式就無法建立,成為孤零零的一個。看似有效的保護行為變成實質性的久遠傷害。

    “六月天,孩兒臉,一天十八變”作為成人,如果瞭解孩子的行為方式,相信會減輕過於保護孩子的緊張心理。退一步說,即使孩子們的關係惡化到了“大打出手”,相仿的年紀,差不多的體力,一般也不會造成大的傷害。如果孩子沒有向大人求助,我選擇淡定。如果自己孩子行為過分,我選擇出動。但第一步是言語上的行為,而不是動手,無論是對自己的孩子還是對別人的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底是先成家好還是後立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