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暴雨梨花孤燈下
-
2 # 介雨安BV
天下之大,能人輩出。
少林寺藏經閣即是金庸筆下藏龍臥虎之地,那麼,先有掃地僧橫空出世,再有個斗酒奇人力壓王重陽,也不足為奇。
至於猜測斗酒僧是虛竹或段譽的,《天龍八部》的故事是在北宋哲宗年間(書裡有說明),距離成吉思汗崛起的《射鵰》時代,已過去了百年時光。
至於段譽的原型大理憲宗段和譽,享年93歲,是大理國最長壽皇帝,也早已去世。
其實說,段譽真的很像斗酒僧。早年是書呆子文青。後來學逍遙派的北冥神功,又得到鳩摩智送的小無相功(新修版)。晚年出家為僧。
有和喬幫主斗酒經歷,又能依一陽指和小無相功的原理編功法。而且不擅長武功招數。
不過斗酒僧是金庸為彌補書中漏洞在新修版中新設人物,既沒道出姓名來歷,那就不妨礙大家腦洞大開。
首先,其人有為儒,為道,為僧的經歷,與王重陽所倡導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理論相合。而王重陽也曾賦詩一首。
修行須用九陽圖,認得陽圖事事蘇。
智者便知超造化,愚人枉了下功夫。
得來勘破無中有,成後何如有若無。
無有有無無有相,有中無相達天衢。
“九陽神功絕非任何內功所能及,與少林派內功練到最高境界可說難分高下”。
九陽神功是金庸親點的最高等級神功。張無忌在光明頂內力大成時,“全身數十處玄關一一衝破,只覺全身脈絡當中有如一條條水銀在到處流轉,舒適無比”。
這段話的意思是:九陽神功大成一舉打通全身經脈,完成大周天迴圈,在道家術語中,稱為“煉氣化神”。達到天人合一的“先天”境界。——王重陽的成名絕學就是“先天功”。
難道九陽神功就是“先天功”嗎?九陽神功的作者是王重陽?而斗酒僧是王重陽虛構。
或是說,斗酒僧其實就是王重陽。
王重陽用“先天功”為藍本,以純陽之氣入門(王重陽就自稱純陽真人門下)。研究出“九陽神功”。由於尚不夠完善,於是藏在經書縫裡,留待有緣。——最後一步大成還是張無忌靠開掛完成的。
在道家術語裡,“任督二脈”迴圈也叫小周天。稱作“練精化氣”。為長生之道的築基功夫。下一步是打通全身經脈的大周天“煉氣化神”。
大周天之後凝結“金丹”,返回先天,是溫養“陽神”的“煉神還虛”。
是屬於劍俠玄幻的內容,不是武俠小說的範圍。
武俠小說借用了一些道家術語,但修煉方法大有不同,不可混為一談。
-
3 # 忠肝義膽嶽老三
一
斗酒僧自然是少林寺的高手,只是此時少林處於火工頭陀打死苦智禪師,苦慧禪師又遠走西域的陣痛期,少林寺高手的失去導致少林沉入低谷,而斗酒僧正是這時期的人物。
少林寺出現的內部分裂導致的結果是少林閉關鎖寺,少林內部人士就極少在江湖上走動,畢竟少林發生的奇恥大辱不能讓江湖中人得知,故而他們也就自發極少在江湖上宣揚,這也是為何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期沒有少林寺高手參與,至少此時的少林寺還有斗酒僧這般頂級高手的存在,但是即便中神通王重陽也不認識此人。
可見,斗酒僧處於少林寺的尷尬時期,導致他也從來不被世人所知,若非他留下一部頂級秘籍《九陽真經》,估計他就湮沒在歷史的潮流之中。
但是,是金子始終會發光。斗酒僧就是一塊十足真金,他自己“一生為儒為道為僧”,可見他的閱歷非常之豐富,正因為如此,也有人對其身份展開全方位的揭秘,甚至有很多人認為他是北宋時期靈鷲宮主人虛竹先生,畢竟虛竹先是僧人,後來加入道家逍遙派,但實際上這個時間是不符合邏輯的,畢竟虛竹時期與第一次華山論劍隔了將近一百年。但是不管斗酒僧是誰,有一點必須承認,他的武學境界是極高,極有可能是超過王重陽。
在少林寺的他,只是專注於佛學,他與王重陽在嵩山會面也是偶然的。這是第一次華山論劍以後不久,王重陽就帶著《九陰真經》來到嵩山得瑟,認為自己武功天下第一,又得到《九陰真經》,止息了天下紛爭,算是志得意滿。沒想到在嵩山遇到一個不知名的老和尚,二人還打了一個賭,就是斗酒論輸贏,誰輸了就得答應對方一個要求。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斗酒僧肯定是有備而來,畢竟他知曉此人是王重陽,也知曉他身上有《九陰真經》。可以看出,斗酒僧也是一個很有智謀的老僧,他同樣很痴迷於武學,不然也不會有備而來。
二
其實,斗酒僧在這個時期是天下最具實力的高手,但同時也是最與世無爭的隱士。
第一次華山論劍王重陽之所以技壓群雄,因為他面對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都是三十出頭的人物,至少王重陽在閱歷和經驗方面就是碾壓四人。當然,這四人也並非武功不高,只是這四人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更直接的原因是他們處於武學整體的斷層時期。
畢竟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前一段時間,江湖影響力最大的是一對雙子星,只是這對雙子星從未見過面,武功卻又是最頂級,這對雙子星正是獨孤求敗和黃裳。這二人同處一個時期,卻陰差陽錯,從未有過任何形式的交流。
獨孤求敗劍術無敵,欲求一敗而不可得,高傲孤僻的他一生在挑戰,一生在突破,從重劍到木劍,最終到無劍境界,敗在他劍下之人不計其數,而死在他劍下之人也不在少數。所以說,江湖上的高手基本上被獨孤求敗清理了一遍,這些高手大都心高氣傲,每個人都接受不了被挫敗的事實,於是有一部分人鬱鬱而終,有一部分人就金盆洗手,不再過問江湖之事。
黃裳是武學奇才,他自學成才領悟到道家武學的精髓,後來與明教交惡,也是大殺四方,重挫明教高手。後來明教將其一家老小全部殺光,為了復仇,黃裳就苦居山林四十年,將天下武學融會貫通,最終他創作一部《九陰真經》,是為武學的百科全書。
二人對於武林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也導致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前武林高手處於斷層期,王重陽雖然奪得天下第一的名頭,實際上也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特別是斗酒僧未曾參與地第一次華山論劍,如若參加,估計王重陽不是他的對手。
三
斗酒僧的武學天賦極高,他是極為少見的對於武學理念悟性很強的人物。斗酒贏了王重陽以後,就要求王重陽將《九陰真經》借給他參閱數日,王重陽願賭服輸,就將《九陰真經》借給他。
斗酒僧在參閱《九陰真經》之後,他著實佩服黃裳的對於武學的總結能力,雖然他不識梵文,沒有參閱總綱,但是對於《九陰真經》的內功,他卻看出一些問題,因為《九陰真經》是道家武學,內功過於偏陰柔,這是斗酒僧認為的不足之處。
斗酒僧見識到這門不世絕學,他內心也深知這部真經的確博大精深,也給他極大的觸動,這部經書既然武學都已臻完善,可是內功卻稍有不足,於是斗酒僧在回到少林以後萌生一個強烈的想法,就是自創一部經書,對《九陰真經》的內功加以完善。
於是,斗酒僧反其道而行之,自創《九陽真經》,寫在一部《楞伽經》之中,這部經書也是同樣博大精深,包涵斗酒僧一生所學所悟所得,他將自己畢生所悟都寫入這部內功心法之中,讓修煉之人內功生生不息,強大至極。
可以說,斗酒僧的整體實力要比王重陽強的多,從這份悟性來看,王重陽是多有不及,不然王重陽也可以自創一門神功,可惜王重陽不僅沒有自創神功,反而將自己修煉的絕學“先天功”也沒有傳承下來。如果王重陽的“先天功”能夠傳承至後世,也是了不得的一門絕學。
當然,斗酒僧的武學天分直逼黃裳,當然相比黃裳,他可能還是有所不及,但是斗酒僧絕對也是可以與之相提並論的人物。他自創《九陽真經》,在幾十年後被覺遠大師發覺,覺遠大師無意中修煉成功,內功之強竟然毫不弱於一燈大師,《九陽真經》威力可見一斑。
斗酒僧的確算得上一位深藏不露的頂級高手,他影響了後世的武林,成就了一代宗師張三丰,以及明教教主張無忌,當然,這也是斗酒僧未曾想到的。
-
4 # 一覽眾河小
斗酒僧是新修版《倚天屠龍記》裡的人物,是九陽神功的創始人。可以說,作者金庸先生是為了給九陽神功一個出處才後加了這麼一個人物,在之前的版本里是不存在的。跟九陰真經的作者黃裳比起來,作者對他著筆很少,只說當年王重陽拿到九陰真經以後,曾經在嵩山遇到一個和尚,兩人斗酒打賭,結果王重陽輸了,按照賭約,就把九陰真經給這和尚看了一遍。這和尚也是天縱奇才,看了以後覺得九陰真經固然博大精深,但是太陰柔了,練武應該是陰陽調和剛柔並濟才是武學根本道理,於是就創造了九陽神功。書中只說這個和尚一生為儒為道為僧,其他詳細來歷就沒說了。
透過作者的隻言片語,其實可以想象一下斗酒僧的來歷。
斗酒僧年輕的時候,跟王重陽倒是有點像,也是個書呆子,每日裡做的就是讀書。不過跟王重陽不一樣,斗酒僧並沒有什麼家國思想,他讀書純粹就是興趣使然。書讀得多了,想法自然也就多了,有道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斗酒僧就開始了遊歷生涯。那時候天下也算不上多麼太平,周圍異族虎視眈眈,不過斗酒僧膽子很大,他一路遊走,踏遍了千山萬水。
一路遊走,斗酒僧從一個文弱書生變得身強體壯,但是畢竟還只是個普通人。有次他孤身一人在野外遊走,居然遇到了打劫的強盜,斗酒僧本著好漢不吃眼前虧的原則,把身上所有的錢財都拿出來了。但是沒有想到那幾個強盜卻得寸進尺,還要扒他身上的衣服,而且對他推推搡搡的,還說不脫就殺了他。斗酒僧自幼讀聖賢書,有道是威武不能屈,還有說士可殺不可辱,當即就怒了。那些搶劫的其實也就是一般的小毛賊,但架不住人多,如果是一對一,斗酒僧跟人纏鬥一會,但對方好幾個人,很快斗酒僧就被揍得鼻青臉腫。正當那些人要扒他衣服的時候,那幾個人卻突然倒地了。斗酒僧眯縫著被打腫的眼,隱約看到前面站著一個道士打扮的老頭,揹著一個酒葫蘆。
這老頭一邊打人一邊還叨叨著說盜亦有道,你們搶東西就算了,怎麼還能脫人家衣服呢。同時,他嘴上也沒閒著,把強盜身上的錢都拿回來,罵了一句滾。那些本來就是落草的小賊,也不會武功,都是附近的無賴混混啥的,看這道士如此厲害,哪裡敢反駁,趕緊就跑了。
就這樣,斗酒僧認識了道士老頭,也就是他的師父。斗酒僧以前都是孤身一人行遊,不怎麼會跟人打交道,還是老道主動跟他攀談,給他塗抹金瘡藥。老道要去百里開外的一個鎮子,斗酒僧正好也沒什麼事情幹,而且他也有點害怕了,顯然這個老道就是傳說中的武林高手,看著雖然其貌不揚,但也算是慈眉善目的,跟著他起碼可以避免捱揍。
老道本來是出於好心,把他帶到鎮子上,但是一路走來,發現斗酒僧對於道家頗有見地,這主要也跟斗酒僧讀書多有關係,什麼老莊,還有什麼各路煉丹修行的書籍,斗酒僧都看過,自然可以侃侃而談。老道士聊得高興,就提議說要收他做徒弟,斗酒僧一想自己以後遊歷天下,還真得學點武功防身才好,當即欣然答應。就這樣,斗酒僧拜了師。
然而,跟了老道以後,老道卻從來沒說學武的事情,只是跟他探討道家的東西。說實話,在這一點上,斗酒僧並不輸於老道,可是他更想學的是武功。終於有天,斗酒僧忍不住了,問老道啥時候可以跟他學武,老道卻說你年紀太大了,筋骨早已經定型,不適合練武。斗酒僧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十分沮喪。後來老道看他悶悶不樂的,就把一套健體養生的心法傳授給斗酒僧,實際上是一套武功的內功心法。老道想法是,斗酒僧可能筋骨已經定型,但是練習內功可以強身健體,增加力氣,到時候再傳授他點簡單套路,斗酒僧就可以自保了。
斗酒僧年紀雖大了,但是為人十分聰明,修煉內功進階還是很快的,連老道都想不到斗酒僧居然在這方面天賦那麼高。本身老道武功在武林中也就是個二流高手的水平,不過跟普通人比起來那真是高出太多,他倒是沒想到斗酒僧居然可以這麼快的就掌握內功訣竅,如果早認識幾年,斗酒僧還真是個可造之材啊。比起武功,老道更注重的實在道家思想上的研究,這方面,斗酒僧也都有許多獨特見解,讓老道有著耳目一新的感覺。老道一直隨身攜帶著那個葫蘆,斗酒僧跟著他也成了酒鬼。
就這樣,師徒兩人相交十多年,老道因為年事已高,羽化登仙了,而斗酒僧呢,居然也學了一身好內功,實際上,修行十年的時候,斗酒僧的內力修為已經超出老道許多了。跟隨老道這些年,學武是其次的,最主要的就是跟老道討論道家學說,斗酒僧自認為道家已經被他研究透了,就準備再研究佛學。為此,他特意跑到一個小廟出家,做了一個雲遊僧人,斗酒僧學識淵博,見識非凡,研究佛學那也是一日千里,一路雲遊下來,好多高僧大德都對他欽佩不已。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斗酒僧也有機會學習了一些佛家功法,內力愈發精純,單說內力,已經在一流高手之上。
斗酒僧知道天下寺廟以少林寺為尊,於是就決定去少林寺看看。那時候少林寺剛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火工頭陀在少林寺偷學武功,打傷打死諸多少林高手,少林高層甚至因此分裂,對於這件事,少林寺引以為奇恥大辱,他們採取閉門封鎖休養生息的策略,以至於斗酒僧數次拜訪都不得入。那時候斗酒僧在江湖上漂泊了大半輩子,對於江湖之事多有知曉,他知道江湖上有個九陰真經鬧得沸沸揚揚,曾經讓人互相殘殺,引發無數流血事件,只是後來聽說天下有幾個高手舉行什麼華山論劍,全真教王重陽奪得天下第一稱號,獲取了九陰真經。
斗酒僧一貫好奇心重,他倒想看看那個九陰真經有什麼了不起。於是他找個機會攔住了王重陽,跟王重陽拿酒打賭。王重陽本來以為除了天下五絕,就裘千仞一個高手,斗酒僧出現以後讓他暗暗心驚,因為斗酒僧步伐輕盈,顯然內力造詣很高。當他聽說要打賭的時候,他一向爭強好勝,就直接答應了。論武功王重陽可能厲害一點,但要說喝酒,怎麼會是斗酒僧這個老酒鬼的對手。於是斗酒僧有機會看了九陰真經。
這個斗酒僧此時對於道學佛學武學研究都到了很深的境界,看了九陰真經,就完全理解了其中的精髓。不過,斗酒僧對於九陰真經一路偏陰柔的路子有所不滿,他深諳太極陰陽平衡的道理,於是根據九陰真經 ,自創了一部內功心法九陽神功。斗酒僧習練之下,自覺內裡大增。
由於少林寺採取閉門造車的策略,斗酒僧想拜訪很難,後來他想了一個法子,就是假裝去做雜役,少林寺雖然在閉關,但是內部還是需要大量幹活,所以雜役還是要人的。
自從火工頭陀的事情以後,少林寺就把七十二絕技秘籍全部藏好,不經許可不准他人修煉。大家可以公共看的就只有佛教典籍,而斗酒僧由於識字,就被安排看管藏經閣。在那裡,他學了大量的佛學文化,也把九陽神功愈發完善,後來他就把完整的九陽神功寫在一本《楞伽經》的空白處,留在了少林寺。
斗酒僧對於江湖上的爭鬥毫不感興趣,他追求的是個人的武道修為,最後自覺參悟了儒道佛三教,也羽化登仙了,就留下了九陽神功這個秘籍,並在後世一舉影響了少林、武當、峨眉等大派,可以說十分了不起了。
-
5 # 一本金書闖天涯
在金老先生筆下的武俠體系中,有兩本冠絕於世,各領風騷數代的“武學總綱”經書,一曰《九陰真經》,二曰《九陽真經》,更是《九陰真經》的進階版。
《九陽真經》由一個來歷神秘的“嗜酒”僧人所著,他以“斗酒”的方式贏了王重陽,獲得了九陰真經的翻閱權,受到啟發,寫出更甚一籌的武學總綱《九陽真經》,幾乎顛覆了武林格局,影響深遠。奇怪的是,一心保護《九陰真經》的王重陽會愚蠢到和一個自己不瞭解的僧人斗酒來決定《九陰真經》的觀看問題?斗酒僧又是出自何門何派?請看下文:
斗酒僧的來歷金老筆下有很多不曾正面出場,但威名流傳江湖的絕頂高手,譬如獨孤求敗,黃裳和斗酒僧。雖然對他們言語述寫只是寥寥數語,但細節安排如草蛇灰線,伏延千里,在很多情節中都有他們的身影。
斗酒僧是一個來歷不明,但天賦異稟,武學修為驚人的天才,書中有寫:
自己一生為儒為道為僧,無所適從,某日在嵩山斗酒勝了全真派祖師王重陽得以借閱《九陰真經》,雖深佩真經中所載武功精妙奧秘,但一味推崇“老子之學”,只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尚不及陰陽互濟之妙。這種無所適從,是看透世間紅塵的無情可戀,還是罕逢對手的寂寞如雪,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些細節,可以推敲得出斗酒僧的生平之事。
斗酒事件的經過王重陽與斗酒僧的相遇,是斗酒僧敬佩王重陽的家國情懷和江湖俠義精神,故而賜予他一場造化,作為感謝,王重陽將《九陰真經》借給斗酒僧一閱。
華山論劍以後,王重陽技壓群雄,拿到了《九陰真經》的保管權,在嵩山之上遇見了一位外表醜陋,舉止怪異僧人模樣的邋遢人物。雖說這個人外形頗像僧侶,但是他行為舉止毫無得道高僧的出塵愜意,慈悲氣質,而是渾身邋邋遢遢,透露出髒兮兮的容貌。唯一吸引人的就是這個人物腰間掛著一個碩大的赤紅色酒葫蘆,與他周身的打扮對比強烈。
王重陽點頭微笑,本想一晃而過,但不料卻聽見了一句偈語“酒惡唇,亦髒口,孰不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王重陽瞬時領呆立不動,他創派以來,認為生活中的衣事須以簡樸為主,曾作《酒》詩以表愛憎:“酒惡唇,亦髒口”。聽到這個邋遢的僧人這句話竟然心有所悟:原來自己多年來忽略了修行的本質,修道的根本是心,而不是儀式。
王重陽猜想,這個邋遢的僧人很有可能是一名真正的武學高人,心生疑惑:“少林寺此次華山論劍未有人前來比試,莫非這個邋遢的服事僧便是少林派來奪取經文的高手?”邋遢僧人見王重陽表情多變,開口笑道:“我本有兄弟二人,唯今僅剩我一人逍遙人間,這一生秉承兄弟情義苟活在世間,只希望力保江湖太平無事。”邋遢僧人又道:“此次前來,江湖傳聞有一本禍亂江湖的《九陰真經》,聽聞是你掌管?可借來一閱?”
王重陽自然不悅,與這邋遢僧人數次文辯道學,發現這邋遢僧人的道學理論不在自己之下,甚至過之而無不及。於是二人數次武學鬥爭,同樣發現該僧人遊刃有餘更奇怪地是,王重陽發現這個邋遢僧人的武學心法陽剛浩然,與自己的先天功頗為相似,甚至淳厚程度更甚一籌。文辯武鬥後,邋遢僧人對王重陽頗有賞識:“我這葫蘆裡裝著至陽至剛的藥酒,普通人喝之立時斃命,唯有天縱奇才方可痛飲!可敢飲否?”王重陽同樣敬佩這邋遢道人,故而應戰,痛飲數口後體內真氣急漲,愈加凝實,這也是為何王重陽後期能在數日內悟通《九陰真經》的原因之一。
二人借酒論道,皆有心得體悟。世人皆以為王重陽是斗酒輸了才送《九陰真經》給斗酒僧一閱,孰不知這是斗酒僧給予王重陽的一場造化。那麼,這來歷神秘,武學高深莫測的僧人到底是誰?
斗酒僧是誰答案呼之欲出,這個邋遢的僧人正是天龍三兄弟裡的虛竹!在倚天之前,為儒為道為僧的高手只有虛竹一人。他在入主靈鷲宮之前,就是少林僧侶,隨師父下山發帖時心善而誤打誤撞解開珍瓏棋局後,獲得了逍遙派無崖子七十年的傳承,這是他獲得道學傳承的開始。
之後虛竹又在李秋水和天山童二老姥爭風吃醋時獲得了二人幾乎全部的內力,所學的招式也都是閒致雋秀的道家掌法,譬如天山折梅手,威力剛猛但招式飄逸靈動,正如段正淳所說“看似招招取人性命,卻如舞蹈一般飄逸”。在雁門關一役前,蕭峰把浩然正氣,儒佛雙修的“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傳給了虛竹,二人簡化招式,威力提升。虛竹也不負使命,在勤加練習降龍十八掌之餘,尋找丐幫的傑出傳人傳其掌法,重振丐幫,這是他自稱為儒的經歷。
《九陽真經》不僅是一門融會貫通的武學總綱,而且是一本集“武學,醫學,哲學,命理學”於一冊的百科全書。從虛竹為阿紫治癒“眼科手術”可得出,虛竹不僅修為高深,而且對醫學也是頗有研究,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斗酒僧就是天龍時期的虛竹。
虛竹為天龍時期的二掛之一,又與佛道儒三教有頗深的淵源,在他晚年時期,功力已經臻於化境,鮮有敵手,繼而秉承信念,護持武林。後來聽聞《九陰真經》舉世無雙後也是技癢難耐,虛竹借閱後寫下了這本絕世無雙的《九陽真經》,來矯正《九陰真經》的不足之處,論博學和修為,當真在黃裳,王重陽之上。
-
6 # 近身沉默殺
斗酒僧是虛竹,書中說一生為儒為道為僧,實際上是倒敘,從年輕到老年是為僧(少林)為道(入逍遙派)為儒(晚年)心懷天下。逍遙派武功是道家一路,所以入逍遙派是為道。洪七公就是被送入靈鷲宮的丐幫少年英傑,虛竹不僅傳其武功,更傳其儒家心懷天下的大義,所以洪七公日後一直是民間抗金組織首腦。王重陽偶遇斗酒僧不是巧合,恰是虛竹故意為之。一是洪七公作為虛竹弟子,肯定被其關注,得知七公敗於華山,虛竹肯定要來看看是什麼人物打敗自己弟子,二是王重陽作為抗金義士,虛竹肯定也有過耳聞,畢竟心懷天下,而且九陰真經落入其手,虛竹也要看看王重陽是不是德武兼備。為什麼創九陽神功?虛竹觀九陰真經偏於陰柔一派,正相似童姥生死符,生死符如何化解?天山六陽掌!當時童姥冰窖只教了虛竹九式六陽掌,為紀念童姥受功之恩,顧名九陽真經,又是以小無相功為內功模板寫的,所以九陽神功練成以後學什麼武功都特別快!還九陰真經與王重陽,認可了王重陽(為儒),道家武功創九陽真經(為道),寫於佛經(為僧),暗含一生所為
-
7 # 琳琅讀金庸
斗酒僧得真實勝負很有可能就是——虛竹
1.年齡上符合?根據時間推算,華山論劍約在《射鵰》整書丘處機路遇牛家村前10年,之前的文章《天龍》到《射鵰》中間空白的110年,江湖發生過哪些大事?中說到過,丘處機路過牛家村時1202年的事,那麼一論華山也就是1192年左右;
而天龍故事結束時,約為1093年,中間時隔近100年整;
當時的虛竹時26歲,100年後的斗酒僧就是126歲。
按理說這麼大年紀來跟比自己小一半的王重陽斗酒,有點說不過去;
不過道家一向講究天人合一、修心養身;而且逍遙派一向作風都跟神仙似的。
天山童姥90多歲仍面容姣好、無崖子90歲仍仙風道骨、就連六七十歲的丁春秋都像是白鬚白髮的俊美少年......
虛竹能活個一百大幾十歲,我反正是一點都不覺得稀奇。
2.人物生平?斗酒僧自評,一生為儒為道為僧;
僧:自幼在少林長大,前26年都是個僧人;
道:執掌逍遙派,盡覽道家典藏,自然是
儒:這一點沒有在虛竹經歷上明說,但從虛竹跟義兄蕭峰阻止遼南侵可以看出,他心中當然有儒家的家國情懷,晚年的虛竹見到家國淪喪,難免不會悄悄幹起驅虜復國的儒家大事。
蕭峰傳授《降龍十八掌》中也有包含儒家的精髓,虛竹也能融匯貫通,說明虛竹確實深有儒家思想。
這是一門高深武學,融合和了逍遙派武學精要,兼具儒家與道家的兩門哲理。既非至剛,又非至柔,虛竹過 去所學少林武功以剛陽為主,逍遙派功夫則偏重以柔克剛,兩者凝合,甚為不易。它的精要之處,已盡數包含 於前面的十八掌之中、且是丐幫百餘年的傳承。
3.武學修為?虛竹,身兼逍遙三老共兩百多年內力,內力之厚曠古爍今,而且入靈鷲宮後,飽覽武學典籍,通曉天下武學;
當年蕭峰也是將《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傳授給了虛竹,從而轉授丐幫後人,也是證明了蕭峰對虛竹武學修為的認可。
晚年的虛竹,佛道雙修,身兼《北冥神功》、《小無相功》、《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等絕世武功,已經到了天人合一的地步,撰寫《九陽神功》自然不在話下。
4.為何把《九陽神功》寫在《伽楞經》中?原著中寫道;那日少林達摩院首座玄難中了丁春秋的化功大法,在聾啞谷對虛竹說的那番話:
你天性淳厚,持戒與禪定兩道,那是不必擔心的,今後要多在‘慧’字上下功夫,四卷《楞伽經》該當用心研讀。唉,只可惜你師伯祖不能好好指點你了
劃重點:《伽楞經》、用心研讀,這也算玄難師伯對自己的遺言了,所以虛竹對那四卷《伽楞經》也有了特殊的情感,因此後來把《九陽真經》寫在了《伽楞經》的夾縫中。
這也就回答了,為何斗酒僧會把《九陽神功》寫在《伽楞經》中。
5.為何會了《九陽神功》後學東西都很快?還記得當初張無忌在密室裡,用了幾個時辰就練會了人家幾十年都沒練成的《乾坤大挪移》嗎?後來還在過招中現學現用,用龍爪手打敗了少林空性,他憑啥學東西這麼快?
私認為有倆原因:
①.當初黃裳跟明教動過手,一人打的明教元氣大傷,後來滿門被殺,自己躲在荒山野嶺思索破解天下武學之道,其中就應該包括明教的乾坤大挪移,後來寫在了《九陰真經》裡,又輾轉寫在了《九陽真經》上。
②.說到現學現用龍爪手,諸位有沒有想到當年憑藉《小無相功》催動少林72絕技,差點讓少林名譽掃地的大輪明王鳩摩智?他是被虛竹同樣以《小無相功》擊敗的,張無忌的九陽神功裡是不是也有點小無相功的影子呢?
6.故事還原:蕭峰死後,宋遼兩國暫享太平,虛竹也在靈鷲宮精研武學,期間把丐幫絕學回傳於丐幫後人,後來金滅遼後,又滅宋;
虛竹眼見家國淪喪,組織義兵抗金,最終失敗;後來因某種原因,靈鷲宮遭攻破,逍遙派就此消失。
虛竹心灰意冷、參透紅塵,又回到寺中當起了和尚,後來經“少林火工頭陀”事件;
少林衰落,虛竹想給少林留一門武功以助益。
後來機緣巧合下,得遇王重陽,創出《九陽神功》,並寫在隨身攜帶的《伽楞經》中,以期後人有緣且佛法精湛者得此神功,造福天下。
-
8 # 磊落故人
斗酒僧就是段譽。段譽做了三十九年大理皇帝后,在天龍寺枯榮大師圓寂之際,出家為僧。枯榮圓寂前告訴段譽,大道之機,在於儒釋道三教合一。段譽受枯榮大師啟發,用數十年時間修煉“易筋經”和“降龍十八掌”、“北冥神功”,後又遇王重陽,斗酒勝之,得以觀閱《九陰真經》,創出《九陽真經》,破開虛空而去。
大道之秘
卻說段譽在位三十多年,一直勤政為民,兢兢業業,雖未使大理富國強兵,卻也做到了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算得上一位好皇帝。
1147年秋,一日,天龍寺派僧人報訊,枯榮大師將於不久後圓寂,請段譽前去一敘。段譽聽說之後,立刻帶上隨從,快馬趕向天龍寺。
兩個時辰後,段譽在禪房之中,見到了久違的枯榮大師。只見他閉目端坐於蒲團之上,臉已與常人無異,不復當日半邊枯黑半邊正常的模樣。段譽以為枯榮在休息,不敢出聲打擾,心中卻想,莫非枯榮大師已經將“枯榮禪功”練到了“亦枯亦榮”的境界,僧人傳言有誤?
正思索間,卻聽得“阿彌陀佛”一聲佛號,枯榮大師睜開了眼睛。段譽急忙見禮,並將心中疑問說了。枯榮輕嘆了一聲,說老衲並非是“枯榮禪功”大成,而是臨死之際,一身禪功全部散去,此刻已沒有半分功力在身。
段譽心中悽然,說如枯榮大師這般佛法武功,仍不能直通佛國,又有誰能達到這一境界呢?枯榮微微一笑,說國主何必妄自菲薄,枯榮做不到的事情,國主未必就不能做到。我此番喚你前來,就是為此。
看到段譽眼睛一亮,臉上浮現出無比嚮往的神情,枯榮欣慰的一笑,說老衲果然沒有看錯人,國主不但有大智慧、大運氣,且有志於大道,如此,也不枉遠赴少林,問道於掃地神僧了。
段譽奇道,掃地神僧仍在人間?當日少林寺一戰,他老人家怕不是已近百歲高齡,如今四十年過去,當真令人驚奇,不愧神僧之名。
枯榮接著說,四十一年前,鳩摩智大鬧天龍寺時,老衲的“枯榮禪功”已達“半枯半榮”之境,與佛祖的“非枯非榮、亦枯亦榮”也只有一線之差。可就是這一線,老衲用了四十年也無法跨過。
於是一年前,老衲去了少林寺,問詢神僧。神僧告訴老衲,當今之世,有儒道釋三教,各自用不同的方法去認識世界,溝通天地。但三教方法不同,所用的工具卻是相同。說到這裡,枯榮停了下來,笑著看向段譽,顯然是讓他來猜上一猜。
段譽道,若晚輩猜的不錯,儒道釋三教用以溝通天地的工具,想必就是武學。儒家自不用說,積極用世,保家衛國,用的就是武功。至於道家,晚輩近年來也翻閱了一些道家典籍,發現他們所謂的道法,不過也是一種武功。最後是我們的佛道,大師的“枯榮禪功”練至大成,便是佛祖境界。
枯榮禪師大笑道,老衲早就知道國主深具慧根,但想不到還是大大出乎了老衲的意料,你適才所言,與神僧所言並無二致。若國主果真有志於大道,老衲這便為你落髮。
段譽說,弟子早年雖愛佛法,但畢竟少年心性,行事浪蕩,惹下無數風流,所幸沒有辜負紅顏,如今已到暮年,正該回歸我佛。三日之前,我已立下傳位詔書,由我兒段正興繼承皇位。俗事已了,還請大師賜下法號。說完用手撫過頭頂,一頭青絲已完全消失不見。
一線之機
枯榮微微一笑,說國主此番必成大道,就叫做“道濟”吧。關於如何“濟”法,掃地神僧已經指出明路,便是以武證道。儒家方面,需要精修“降龍十八掌”。這套掌法來自於儒家四經之首的《易經》,是儒家武學的極致。精通這套掌法之人,從五代時的創始人喬一帆,到你的義兄蕭峰,無一不是行儒家之道的模範。
段譽想起蕭峰以“降龍十八掌”縱橫江湖,行的卻都是為國為民的好事,不禁連連點頭。
枯榮接著說道,至於佛家,老衲的“枯榮禪功”顯然不是正途,而掃地神僧指出,當年達摩祖師留下的“易筋經”中有大智慧,其中的佛法至理和武學精義,你都要全部理解澈透,融會貫通。
段譽俯首道,弟子曉得了。至於道家方面,我所學的“北冥神功”,怕是不足以擔當起道家武學至高經典之實,不知掃地神僧如何說的?
枯榮嘆道,神僧說道家武學經典尚未出世,怕是還需要四五十年時間。為今之計,你可先去修煉佛、儒兩家武學,待時機一至,自然就能得知。這也是大道的一種考驗,你務必修身養性,遠離紛爭,得享悠長壽數,才有一線之機。
段譽雙手合十,向枯榮大師深鞠一躬,說大師所言,弟子謹記在心。枯榮擺了擺手,說你我緣分已盡,就此別過。段譽心知枯榮大限已至,伏地磕了三個響頭,便頭也不回的出了禪房,出了天龍寺。
段譽先是來到靈鷲宮見虛竹,虛竹見了他的光頭和一身僧衣,也摘了頭上的高冠,露出自的的光頭,兩人相視大笑。此後,段譽和虛竹精心研究蕭峰留下的“降龍十八掌”,從掌法到武理,再到其內在的精神,外踐於行,內化於心,十年而成。
離開靈鷲宮,段譽來到吐蕃大雪山,求見大輪明王鳩摩智。鳩摩智雖然武功盡失,但他曾經修煉“易筋經”,對經文深銘於心。數十年來,鳩摩智對其中的佛法道理深有所悟,這次與段譽互相印證,又有所得。當然,收穫最大的還是段譽。十年間,他不但修煉“易筋經”大成,還做到了佛法武理合二為一,不分彼此,直追達摩當年境界。
九陰九陽
拜別鳩摩智後,段譽行走于山川河嶽之間,一遍修煉《北冥神功》,一邊觀風霜雨雪,品世間永珍,尋找大道之機。不知道過了多少年,他聽到江湖中傳聞,有一本武學奇書《九陰真經》現世,作者本是一個不通武功的文官,因通讀《萬家道藏》,而練成了一身驚世駭俗的武功,後創制出了這本武學奇書。
段譽雖與《九陰真經》失之交臂,但他數十年的尋道生涯,早已養成了遠超常人的耐心。於是,他一路尋找王重陽的蹤跡,直到這一年的九月初九,終於讓他在嵩山腳下,遇到了王重陽。
段譽一見王重陽,便提出想借《九陰真經》一觀。王重陽面露難色,說我已與其他四人約定,不會修煉真經上面的武功,也不會將其借出。段譽笑道,如果你因為武功不濟被人奪走,怕是他們也不會責怪於你。
王重陽面上微露驕矜之色,說華山一戰,天下絕頂高手齊聚一堂,王某不才,仍擠壓四人,奪得第一,不知前輩是何方高人,能從王某手中奪走《九陰真經》?
段譽微微一笑,說你也不用著急。俗話說,人老不以筋骨為能,我老人家自然不是你的對手,所以我想和你比比喝酒。這樣吧,如果你能喝到我這個葫蘆裡的酒,我二話不說,任你離去。如果你喝不到,就把《九陰真經》借老僧一觀,如何?
王重陽心想,這老和尚無非是把酒葫蘆設定裡機關,讓我倒不出酒來,到時我暗中用“先天功”破壞了他的機關,自然就能喝到酒了。這樣贏了他之後,想必他也不會死角蠻纏,落得個清淨。當下便點頭答應了。
段譽哈哈一笑,將酒葫蘆遞給了王重陽。王重陽掂了掂晃了晃,覺得其中應該有大半葫蘆,四五斤酒,當下便拔出塞子,掌中暗運起“先天功”,舉起葫蘆向口中倒去。
只見那葫蘆中的酒水,順暢的流出葫蘆嘴,但只流出了半分的距離,便如凍住一般停滯在空中,無一滴落下。王重陽心下大駭,“先天功”運至十成,仍不能催動酒水下落。無奈之下,他想伸頭去夠酒水,但全身彷彿被施了定身法一般,不能動得絲毫。
王重陽知道這次是遇到了真正的絕頂高手,若對方想殺自己,只不過是動一動指頭的事情,但他仍想法借《九陰真經》,而不是殺人奪經,足見也是一位正人君子。於是,王重陽用全身上下僅能動的兩顆眼珠,在眼眶裡上下移動一下,表示低頭認輸。
段譽見狀,便收回了功力,當然也收回了酒葫蘆,沒讓王重陽喝到酒。王重陽呆了半晌,才恭敬的將《九陰真經》雙手奉上。段譽用了一盞茶的時間,便已翻閱完畢,還給了王重陽,飄然而去。
到了段譽現在的境界,看《九陰真經》,只為其中的武學道理,練與不練已無分別。至此,段譽所尋的大道的一線之機,也終於補齊,武學、禪理和道法終臻至圓融,他和大道之間,也只剩下一層薄膜,只要輕輕一撕,就能抵達。
只是段譽總覺得還有一絲心願未了,於是他用了三天三夜,結合自己平生所學,創制出一本《九陽真經》。然後他來到少林寺藏經閣,將其藏在《楞枷經》的夾縫之中,為後人留下一絲機緣。
然後,在少室山之巔,段譽撕開了那層薄膜……
-
9 # 影視閒談
斗酒神僧是少林派弟子、也是逍遙派的掌門人,更是靈鷲宮的宮主,他就是虛竹子,王重陽在虛竹子眼裡不過如同孩童一般,甚至王重陽連動手的勇氣都沒有,遇到斗酒神僧這件事更是被王重陽隱藏在心底,任何人都不知曉。
要不是斗酒神僧在“九陽真經”中有此記載,世人都還不知王重陽竟然還有如此境遇,雖然原著中並沒有明確斗酒神僧是誰。
但透過“九陽真經”的來歷細節描寫分析,斗酒神僧是虛竹子無疑,在王重陽的那個年代,唯一可能出現並有如此能力的,也只有虛竹子了。
這裡有一個很大的疑點,當時的王重陽已經擊敗了黃老邪、一燈大師、歐陽鋒以及洪七公四人,取得了五絕之首。
就以當時的武林江湖來說王重陽的實力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準,至少明面上的江湖人承認王重陽的實力冠絕當時。
此時如果還有人在武力值上超過了王重陽不會不出現,也不應該不對“九陰真經”不感興趣才是。
這“九陰真經”自黃裳晚年開始就已經鬧得沸沸揚揚,黃裳依靠著這“九陰真經”不僅力破西域明教的大部人馬,更是在後來追捕仇家時揚名於中原武林。
但自從王重陽以一己之力擊敗了四大候選人後就沒有人敢坦言染指這“九陰真經”了。
當然,這除了歐陽鋒,歐陽鋒對王重陽能夠贏了自己還是有些不服氣的。
並且歐陽鋒也是一個武痴,雖然說輸給了王重陽,但對得到九陰真經並不衝突,甚至可以說為了得到九陰真經歐陽鋒可以不擇手段。
除了歐陽鋒有這個膽量之外,似乎並沒有人敢打這九陰真經的主意了。
想要得到九陰真經需先挑戰他王重陽才行,但似乎沒有人敢如此做,就是歐陽鋒也得“三思而行”。
如此一來江湖武林因九陰真經而引起的風波也暫時告一段落,王重陽的本意也正是如此,這“九陰真經”他只是代為保管,也並非有意去修煉。
歐陽鋒對九陰真經的覬覦之心王重陽豈會不知?但王重陽心知擊敗歐陽鋒不難,難的地方就是沒辦法徹底讓歐陽鋒死心,為此王重陽甚至還去找一燈大師學一陽指來對付歐陽鋒,以求徹底挫敗歐陽鋒。
在這裡王重陽根本就沒有打算把“九陰真經”讓給歐陽鋒,甚至連“觀看”都不行。
王重陽心知這“九陰真經”萬萬不能再一次流入江湖。
王重陽對九陰真經如此看重又心繫天下武林,可為何在後來遇見斗酒神僧時態度大變呢?
一場酒力比試王重陽就把九陰真經借出去了,這與他之前的態度完全不符合嘛!
如果真的可以借人閱讀,那王重陽也沒必要千里迢迢去找一燈大師學一陽指對付歐陽鋒了,直接借歐陽鋒抄錄一份皆大歡喜。
讓王重陽態度轉變的原因只有一個。
那就是武力值的懸殊太大,讓王重陽生不起對抗的心思。
“酒力比試”並非是主要的,王重陽自打見到斗酒神僧的那一刻起就深知自己不是對手,與其反抗還不如順了斗酒神僧的意,把這九陰真經借他一看。
這種級別的高手已經不是他能夠阻攔的了,王重陽心裡也明白,這種高手既然在江湖上沒有公開露面,那自然不會與其他人有過多的接觸,這九陰真經自然也不會“散落”出去。
斗酒不是本意,這只是神僧不願意以大欺小而已,倒是給足了雙方面子。
這件事之後王重陽與誰都沒有提及,包括周伯通。
能夠做到讓王重陽無反抗之力的人,往前推進幾十年,似乎也只有虛竹子一人。
自“天龍八部”至“射鵰英雄傳”期間共有近百年的時間分割,這期間共有四人有如此能力。
分別是虛竹子、段譽、獨孤求敗、黃裳。
段譽此時在做段氏一族的皇帝,後來隱居天龍寺不出,斗酒神是段譽的可能性不大。
獨孤求敗根據楊過遇到的情況來看已經西去,雖然說他自稱敗盡天下武林豪傑,但具體情況不得而知,來歷與消失都很神秘,斗酒神僧是獨孤求敗的機率也小於段譽。
至於黃裳更不可能了,他的特徵很明顯,這九陰真經本來就是他自己寫的,犯不著找王重陽借吧!
也只有虛竹子的疑點是最多的。
九陽真經是根據九陰真經的大綱改編而來,添加了陰陽互濟的內容,講究一個平衡。
我們來以九陽真經倒推斗酒的來歷。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九陽真經是出自哪裡?
九陽真經出現比較早,在神鵰俠侶後期第三次華山論劍時就已經出現,少林寺的覺遠大師在藏經閣中無意間發現了這“九陽真經”,並且也是第一個修煉九陽真經的人。
覺遠大師是從藏經閣哪裡發現這“九陽真經”的呢?
如果這九陽真經堂而皇之擺在藏經閣,那也不會只有覺遠大師一人修煉,這九陽真經起初是被斗酒神僧隱藏起來的,它的藏身之地就是“楞加經”。
這“楞加經”在天龍八部中也只出現過一次,與楞加經關聯之人就是虛竹子。
玄悲大師被丁春秋的暗毒所傷,臨終之際交代了虛竹子一些事情,此時的玄悲已經看出了虛竹子這一生註定波瀾壯闊,特地交代了虛竹子需堅守本心,如果可以熟讀“楞加經”那就最好了。
這是楞加經在天龍八部中第一次出現,也是最後一次。
恰巧在“神鵰俠侶”與“倚天屠龍記”中楞加經再一次出現,這不得不讓人懷疑與楞加經有關聯的人。
除了虛竹還有誰?
此一證據還不足以證明什麼,我們來看看斗酒神僧是如何“介紹”自己的。
他曾經在“九陽真經”後篇說自己一生“為儒、為道、為僧”,內心忐忑無所適從。
這句話就充分證明了斗酒神僧的身份了。
縱觀“天龍八部”全部人物角色能夠有這種經歷的也只有虛竹子一人。
“為僧”。
虛竹是玄慈與葉二孃之子,一直在少林寺長大,對少林寺的感情這之人不用多說,虛竹是有慧根的,這一點從天山童姥脅迫他脫離少林寺就可知道一二。
“為道”。
虛竹在被無崖子化去少林寺武功之後傳逍遙派武學,同時也繼承了逍遙派的掌門之位,以逍遙派“修仙”的武學道路來說,逍遙派不同於其他門派的根基,他們走的是以“道”為基礎的法子,講究“道家”心法,是一個很純粹的道家門派。
這一點從逍遙派歷代掌門名字可以得知。
不論是創始人逍遙子,還是後來的無崖子,以至於到了虛竹成為了虛竹子。
“為儒”。
因天山童姥與李秋水之間的矛盾,虛竹與李秋水的孫女夢姑有了不解之緣,在冰窖定終身後虛竹就成為了西夏駙馬爺,這西夏駙馬爺也不是那麼好當的,至此虛竹開始進入西夏朝堂,以駙馬爺的身份達到了“為儒”的情況。
也許有朋友會說了,這“為儒、為道、為僧”也不僅僅只有虛竹一人滿足嘛!
不是還有一個段譽嗎?
段譽在做他的鎮南王世子時溫文儒雅,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讀書人”,後來無意中掉入琅嬛福地學得了逍遙派的凌波微步與北冥神功,從莫種程度上來說段譽也是逍遙派的弟子嘛!這為道的要求也達到了。
最後一個為僧,段譽在擔任皇帝四十年之後選擇了禪讓,此時的段譽大概六十二歲,出家天龍寺為僧,這也達到了“為僧”的要求了。
那這斗酒神僧到底是段譽還是虛竹呢?
依我看是虛竹的可能性是極大的,這裡主意一點,在段譽迴歸大理之後他把逍遙派的武學都歸還與虛竹了的,這一點不知是否表明自己與逍遙派之間的“誤會”。
其次我們看看斗酒神僧最後一句“無所適從”。
段譽可沒有什麼無所適從的情況,他為儒時根本就沒想到要學武功,學到了武功又沒有怎麼去使用,後來出家天龍寺為僧更是段氏一族的傳統,不會有什麼無所適從的心態。
反觀看虛竹卻不是如此,本來他在少林寺待得好好的,哪裡想到會與逍遙派產生不解之緣,這逍遙派的掌門虛竹是無心擔任的,被無崖子強行化去少林武功傳逍遙派的內力,虛竹是被迫為之,他其實一直都想回少林。
後來虛竹遇到了天山童姥被迫成為靈鷲宮的宮主,這下子更麻煩了,靈鷲宮除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島之外還有九天八部宮女,讓虛竹來管理這些女子更是讓他為難。
後來在西夏冰窖與童姥躲避李秋水時遇到夢姑,當然!這一切都是童姥主觀為之,並非虛竹自己的想法,可後來虛竹知道自己離不開夢姑了,只得選擇當這個西夏駙馬爺。
為道、為儒都不是虛竹的本意。
為僧也是如此,如果不是被人丟到少林寺門口,他應該與母親葉二孃流落江湖,但至少不應該在少林寺,因為他的父親玄慈就在少林,一旦葉二孃帶著虛竹來少林,那麼等待玄慈的將是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所以虛竹如果待在葉二孃身邊的話是不可能接觸到少林的。
這些都如同無形的手在撥動虛竹的未來,這才是斗酒神僧“無所適從”的原因。
也正因為如此才說虛竹是斗酒神僧,根據逍遙派的壽命來看虛竹也能夠做到這一點,天山童姥九十六歲了還神采奕奕,要不是內力盡失也不會丟掉性命,虛竹一人結合了“逍遙三老”內力為總綱,在加上自己修煉的成果,也並非不能超過百歲。
根據年代時間來計算,如果斗酒神僧就是虛竹,那麼他在遇到王重陽時不過是一百多一點而已,這對虛竹來說應該是可以實現的,如果不是虛竹,那別人就感覺不合適了。
-
10 # 往事風塵833
以儒為道為僧,就說明了身份,先讀聖賢書,有接觸道家文化,最後做了和尚,那麼推算下來和天龍里段譽有點相似,一開始是一個書生,後面練了逍遙派道家的武功,最後在天龍寺出家為僧,而且從周伯通和瑛姑的事說明南帝和中神通有很深交情,而王重陽華最終以一陽指破了歐陽鋒的蛤蟆功,那麼王重陽要學一陽指肯定要得到天龍寺負責人的允許,那時候天龍寺武功最高的只有段譽,也就是得到段譽的認同才可以外傳,然後段譽提出要看九陰真經,然後明面上以先天功作為交換,然後又為了避嫌到嵩山少林附近段譽以和尚的身份喝酒贏了看九陰真經,不然怎麼那麼湊巧相遇有酒還隨身帶著九陰真經,後面段譽順道去少林探討佛法,借了幾本經書觀看,以他的武學見識結合九陰真經寫下了九陽真經,夾在經書裡。
回覆列表
金庸先生射鵰三部曲是華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武俠小說,特別是射鵰英雄傳一出,基本奠定了金庸先生武俠至尊的地位。
但是金庸武俠小說經過幾次修改,有些問題不僅沒有解釋清楚,還越來越讀者疑惑不解。其中一個就是在《倚天屠龍記》中出現的《九陽真經》到底是誰所寫的?九陽神功是何人所創?
在最初的連載版中《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都是少林的達摩祖師所創的,但是後來金庸先生在三聯版修改時,不想讓達摩祖師太過勞累,也不能讓中華武學都是師從印度阿三,於是就把兩本書的作者都改變了,當然也更加合理了。
《九陰真經》變成是大宋文官黃裳所創,而《九陽真經》變成是斗酒僧創出。但是黃裳的創功記錄寫的清清楚楚,還帶出了後來的明教,可說是承前啟後,點睛之筆。
但是斗酒僧究竟是誰?卻交代的糊里糊塗,只說他一生為僧為道為儒,第一次華山論劍後,遇到得勝回來的王重陽,兩人比酒勝了王重陽,借《九陰真經》看過一遍,斗酒神僧認為《九陰真經》只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不及陰陽互濟之妙,然後就寫出了《九陽真經》,放在少林寺一本佛經《楞枷經》行縫中,自覺《九陽真經》比之與《九陰真經》更有陰陽調和、剛柔互濟的中和之道,於是順理成章出現少林寺藏書閣,畢生歷練已超乎自身想象,故而無所適從,沒想到《九陽真經》更是武林曠世絕學,震撼了整個武林。後來被覺遠大師無意練成九陽神功,才被人所知。
但是這斗酒僧是誰?很多讀者說是《天龍八部》中的段譽或者虛竹,我認為都不對,主要原因就是時間對不上,無論段譽還是虛竹到了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後都是上百歲的年齡,而且兩人都沒有為道的經歷,根本不可能是他們所創的。
《天龍八部》一書的起始終結本來是很清楚的,天龍八部: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而第一次華山論劍是普遍考證出是:1200年 !
這中間差了一百多年,如果加上段譽虛竹兩人歲數,兩人到了第一次華山論劍後估計都在130歲之後,所以根本不可能是他們。
如果不是他們,那會是誰呢?其實答案就在射鵰三部曲中,根本不需要到別的小說去尋找答案。
而且不是一個系列的小說,根本不可能得出真正的答案出來,更多的只是牽強附會而已。
我們看一看所知的幾個已知線索,就能解開謎團,找出答案了!
一,斗酒僧自稱一生為僧為道為儒,如果變成為儒為道為僧也是一樣!
二,看到過《九陰真經》實本經文,說是王重陽比酒失敗,借給他看的,姑且相信他說的話是真的!
三,見過王重陽,王重陽當然也見過他!
四,認為自身武功比《九陰真經》更加厲害,所以才寫出《九陽真經》。
…………
這是四個最主要的線索,如果光看《倚天屠龍記》和《射鵰英雄傳》中,是找不出斗酒僧到底是誰的?
但是看到在《神鵰俠侶》裡,王重陽全真教武功盡數被林朝英所破後,王重陽看到,回到重陽宮苦思冥想,看過《九陰真經》後,又回到古墓在石棺內刻下把古墓派武功盡數破去的武功,然後寫下“重陽一生不弱於人!
”
如果看到這裡,謎團就清晰很多了,上面四條線索都指向了同一個人,那就是全真教主王重陽。
下面逐條分析一下:
一,一生為儒為道為僧,前面兩個正是王重陽生活軌跡,他先為儒考得過文武雙舉人。後領導義軍抗金,失敗後出家為道創立全真教,道法大成。
為儒為道,王重陽都做到了極致。王重陽是沒有做過僧人,但是別忘記了王重陽創立全真教,主張儒、釋、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從來一祖風”的和諧學說。全真道內以《道德經》為主、《孝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輔,認為修道即修心,除情去欲,存思靜定、心地清靜便是修行的真捷徑。
王重陽主張“三教合一”,必然精通佛法,自古都有“老子化胡為佛”的典故,其實佛道思想很多是想通的,王重陽本人佛法也是大成。為僧,不僅僅指做過和尚,應該是修過佛法,佛法精湛。
這樣看,斗酒僧一生為儒為道為僧。和王重陽完全契合。
二,看過《九陰真經》實本,這一點沒什麼可說的,本來王重陽是不願意看《九陰真經》的,認為已是天下第一,再學多厲害,仍是天下第一。但在《神鵰俠侶》中出現一個林朝英,王重陽不得不看《九陰真經》,然後破去古墓派武功。這一點王重陽也符合。
三,見過王重陽,王重陽也見過他。王重陽自己天天可以見到自己!
四,認為自己武功勝過《九陰真經》,其實從王重陽寫下“重陽一生不弱於人”,這八個字來看,王重陽是很自傲又很自信的。
搶到《九陰真經》並不是為了學習其中的武功只為消除武林紛爭。並不讓全真教門人學習,說明王重陽對自己的武功很自傲。不屑於學習《九陰真經》的武功。
但是後來看到全真教武功,被林朝英破去,不得不看《九陰真經》才破去古墓派武功。
王重陽既然看一次,肯定會看第二次;既然說“重陽一生不弱於人”,不服林朝英的古墓派武功,也就不服黃裳的《九陰真經》,看到《九陰真經》確實比較厲害,心裡當然是不服氣,然後就想著怎麼才能超過《九陰真經》,於是就自己寫出了《九陽真經》。
而且《九陰真經》只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明顯是偏於陰柔的武功,王重陽不屑於,於是創出陽剛之氣,陰陽互濟之妙的《九陽神功》。
王重陽能不能創出九陽神功,還真能,第一次華山論劍之時王重陽是以“先天功”技壓群雄,打敗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絕,奪得天下第一的稱號的,但“先天功”到底是什麼武功?射鵰三部曲中都沒有提過,也沒有傳給全真七子,而且只教給了南帝段智興,而南帝段智興卻在學習“先天功”後退位出家為僧,做個和尚。
從這就都水落石出了。
王重陽的武功都被林朝英破去,但不代表王重陽打不過林朝英,招式是死的,武功是活的,兩人真實比武打鬥,林朝英一定不是王重陽的對手。周伯通曾經不止一次說過,王重陽當年還有幾門厲害武功沒有傳給他,不傳的原因絕不是童子身的原因,應該是那些武功和後來的全真教清靜無為思想不符合,看看全真七子就知道了,王重陽不希望全真七子練習武功,希望他們多多悟道,所以不喜歡武功最高爭強好勝的丘處機,而是喜歡勤修道法的馬鈺。
王重陽其他武功都傳給了全真七子和師弟周伯通,可是最厲害的“先天功”和其他武功並沒傳給全真七子和周伯通,應該是“先天功”不適合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不是道家武功,王重陽道法大成後,逐漸摒棄之前的武功,所以才沒把“先天功”傳給全真七子等人,而且“先天功”太過霸道而且又有佛法因素在裡面,應該是佛道兼修的武功,更偏重於佛法。所以也沒傳給周伯通,傳給了更加溫和、精通佛法的南帝段智興,而南帝段智興最終看透一切,出家為僧。
還有就是當年的覺遠大師是和尚,無色大師也是和尚,還有後來聽到三分之一《九陽真經》的郭襄後來也出家為尼。
張三丰本身就是和尚出身,後來出家為道,所以武當派的九陽功應該比少林和峨眉的九陽功差一點,於是張三丰另闢蹊徑,創出更加厲害的“太極功”,估計也和這個有關係。
綜上所述:應該是王重陽看到《九陰真經》如此厲害之後,心中不服,就把以前所學的“先天功”加以改變,結合自己武學修為,創出陰陽並濟的《九陽真經》。
由於《九陽真經》不符合道家思想,所以王重陽沒有放在全真教,而偷偷放在少林寺藏經閣中,參考何足道去少林寺送信都無人發現,王重陽去少林寺藏經閣藏書更不會被人發現。
但是王重陽畢竟是名滿天下的道教祖師,當然不想讓人知道所創出的武功並不是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而和佛法有更多的關係,於是才在《九陽真經》後面署名是斗酒僧所創。參考王重陽破去林朝英古墓派武功,刻在石棺內,並不想讓人知道,只是滿足內心的驕傲罷了。
古有傳說老子一氣化三清傳道,今有王重陽一生佛道儒三教合一,創出佛道儒三家武學絕技,才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武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