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珠寶匠APP
-
2 # 烏拉雜談
康熙時紫桑的《京師偶記》中曾記載“珥,耳飾 也。”清代文人李漁在《閒情偶寄》中也發出感嘆:“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這說明,耳飾在清代婦女中很盛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今女孩子大 多也佩戴耳飾。但是一隻耳朵上佩戴三隻耳環,恐怕會被視為“不規之舉”。殊不知,這正是清朝滿族人的合規習俗。在清代,耳環是被叫做耳鉗。在清代滿族人眼中,旗人女子只扎一個耳洞是不合規矩的,而是要“一耳三鉗”才合乎要求。在滿族舊俗裡,女孩出生後,一耳穿三孔, 戴三鉗,為“一耳三鉗”,這也是清朝入關後滿族的標誌之一,有別於漢族婦女的一耳一墜。
一耳三鉗這種習俗,是滿族婦女必須遵守的,據載,乾隆四十年選秀女時,乾隆皇帝說:“旗婦一耳帶三鉗,原系滿洲舊風,斷不可已飾,聯選包衣佐領之秀女,皆帶一墜子,相沿至於一耳一鉗,則竟非滿洲矣,立即禁止”。 乾隆年間,滿族貴妃亦有一耳飾5鉗者。諸如此類記載在《清稗類鈔》中都屢見不鮮。以後嘉慶、道光等朝也都強調,所以這種習俗在滿族婦女中,延續了很久。清末宮廷社會中的女性一直遵守這一風習,如光緒《大婚典禮紅檔》中記錄典禮時皇后的冠服:“耳飾左右各三,每具金龍銜東珠各二”。 直到民國初年,在東北滿族聚居的地方,仍可看到一些老年婦女耳戴三鉗,有的竟因耳垂窄小,強扎三孔,結果將耳垂豁開的情景。可見,這種“一耳三鉗”的耳飾也是入關後滿族的標誌之一,有別於漢族婦女的一耳一墜。其俗延至近代。東北滿族聚居區,仍有不少耳飾3鉗的老婦。
眾所周知,清朝實行滿漢雙軌制,朝廷任官也都是滿人為尊。清朝中前期統治 者堅持“首崇滿洲”的政策,說明了在當 時漢人地位弱於滿人。 滿族婦女“一耳三鉗”,就是其地位尊於漢人的表象。加上,清朝帝王對“一耳三鉗”的重視,此裝扮便尤其尊貴。歷史記載,乾隆皇上在四十三年閱選秀女 時,注意到她們中有效仿漢人一耳只戴一鉗的做法,很不滿。為此傳下聖諭說: “旗下婦女一耳佩戴三個耳鉗,原本我滿洲舊例,斷不可更改。年老婦女有一隻耳佩帶四五個耳環者。現佩帶三個即為定例。扎三個耳眼,卻只佩帶一個耳墜,尚可。若只扎一個眼,彼即全然漢族矣,斷不可。”皇上重視的事,普天之下莫不敢輕之。於是,這種習俗在清代時,上至皇室下至民間,都被滿族婦女遵守。 所以,首先,“一耳三鉗”是滿清婦女的專用是合規,彰顯當時其滿人身份高 貴。看到女子“一耳三鉗”,便可知其為滿族婦人,而非漢人,這從外在而觀,便可知其地位是尊崇的。
其次,光知道滿清婦女有“一耳三 鉗”的傳統還不夠,如何透過看耳朵上的 鉗來識別滿清女子的地位,也是極有意思的。具有“一耳三鉗”資格的滿人,隨著其佩戴方式不同也能彰顯出女子不同的地 位。一個串加兩個環,是宮女;三個串, 是后妃。
再者,怎麼透過三個串區別后妃們的等級呢?這就要從上面的珍珠說起了。據史料記載,後宮嬪妃戴的是東珠。根據地位高低,后妃佩戴東珠的品級不同,依據大小和光澤度而定,也就是現在通常說的克拉數和成色,《皇朝禮器圖式》規定: 皇太后、太后的耳飾用的一等東珠;皇貴妃、貴妃、皇太子妃的耳飾則用的二等東珠;妃的耳飾用三等東珠;嬪的耳飾用四等東珠。上至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婦佩戴的耳飾,皆為左右各三,三具縱向排列, 同為“一耳三鉗”,但是佩戴的東珠大小和光澤度不同,等級不同,其主人的地位也便不同。從滿族的宮廷耳飾定製可以看出統治者的兩點考慮:
第一就是表明耳飾的數量是區分滿漢不同身份的一個重要標誌,讓人一目瞭然滿漢之不同俗。而且清代的宮樣耳飾和明代之最大不同就是款式非常單一,各個品級的后妃除了珠寶本身的等級有所差別之外,銜珠的金飾也只有金龍和金雲之別,因此,整齊劃一感很強,其追求滿女求同的妝飾形式,而並不主張個性的表達。
第二就是對東珠的極度看重。從定製上看,只有皇帝的母親和嬪以上的妻子及皇太子妃才可戴東珠耳飾,且以東珠的等級區分身份尊卑。清代皇室使用珠寶並不單純注重表現礦石的美麗,珠寶被珍視的原因在於它所代表的德行和內涵。東珠在珍珠中並不算是質量最優者,其之所以被滿族人所看重,背後有著深層的文化因緣。
滿族統治者在建國之初,就非常害怕滿人被漢族同化,其不僅強制推行“剃髮易服”的做法,強迫漢族人接受滿族人的生活習俗,而且也要求滿族人絕不可仿效漢族的服飾習俗。據《清實錄》記載:清太宗為了禁止滿人仿效漢族服制,組織諸王大臣學習《大金世宗本紀》,以金朝興衰的教訓闡明祖宗衣冠不可改的原因,同時透過訓諭等為後世子孫堅持滿洲的衣冠立下制度。對東珠的尊崇與保持滿女一耳三鉗的耳飾習俗可以說都是清代統治者推崇滿俗的直接表現。
滿族女子一耳著三鉗的形象,從皇后朝服像到妃嬪常服像,在傳世清代畫作中非常常見。例如孝聖皇太后像、孝賢純皇后像、隆裕皇后像、道光皇后像、惠賢皇貴妃油畫像、婉嬪像掛屏、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郎世寧所繪的乾隆諸多后妃像、雍正行樂圖軸中的滿族妃嬪形象等等,無一不是一耳著三鉗。而這種宮樣耳鉗的實物,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北京故宮博物院都有所珍藏。其中臺北故宮所藏的一組金龍銜東珠耳飾尤為精緻,一組三對,形制相同,皆為兩顆東珠組成,上有珊瑚雕成的花瓣狀寶蓋,兩珠間以青金石束腰託座,底端以綠松石花瓣託底,圓頂珠的金針穿過各元件中央穿孔,上端以圓環扣束住。葫蘆墜飾上端環扣纏繞著金絲以連結金龍首耳針,龍戴珍珠頂金冠,累絲金工細巧,鬚眉畢現。環腳較短小,呈S形彎折,針端扁細,三組共六件相同的耳飾,同裝在一個木匣中,匣分六格,襯以黃陵,並以裱著黃綾的罩板覆蓋其上,抽開的匣蓋上還貼著黃籤,墨書:“系三副”,是清宮典藏者的註記,黃綾相襯,表明是皇家成組用物。
金龍銜東珠耳飾
“清宮戲”中出現“一耳三鉗”,其 實,並不是從《延禧攻略》和《如懿傳》才開始的。早在斯琴高娃扮演的孝莊的那部《康熙王朝》“清宮戲”中就已經有滿族婦女佩戴“一耳三鉗”的裝扮了。其後,在寧靜主演的《孝莊秘史》中,也有“一耳三鉗”的裝扮。現存清朝歷代宮廷畫像中,后妃也皆為此裝扮,《甄嬛傳》中出現的烏雅氏孝昭仁皇后及甄嬛的真身孝聖憲皇后在歷史上也都佩戴著三對耳墜。
清朝皇后畫像
其實電視劇《甄嬛傳》中並沒有還原 “一耳三鉗”這一細節。 單從此處說,《延禧攻略》中“一耳三鉗”的服化設定這個細節更尊重歷史, 可圈可點。劇中體現出滿清貴族婦女或富 家女子所用“三鉗”為金石珠玉所制,而 下層女子則多用銅圈。劇集一開始,在皇上選秀之時,就對舒貴人的“一耳三鉗” 給了鏡頭特寫,一個耳垂上有三個耳墜。皇上問:“你這耳朵怎麼回事啊?”納蘭悅答:“臣妾的阿瑪說,女子一耳三鉗, 穿花盆鞋,乃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若是一朝拋棄,效法漢女一耳一墜,那就是 忘了祖宗。”劇中,皇上正是由於看到納蘭對滿人女子“一耳三鉗”的做法傳承得好便留牌子、賜香囊。再者,劇中以令妃為原型的女主角魏瓔珞在身為宮女時,單側耳垂上是一個耳墜與兩個銅環,主要是 使用銅圈作耳飾,在獲寵之後才使用珠玉耳墜,變成了三個相同的耳墜,這個簡單的耳墜細節,就照應了品級的升高,正是顯示著身份和地位的演變。 此外,滿清貴族婦女的耳環制度,也是與等級牢牢聯絡的。
魏瓔珞劇照
清代貴族女性耳飾按照等級身份不同有所區分,且佩戴場合也有講究。這一點,《如懿傳》要比《延 禧攻略》考究。相比於《延禧攻略》中 滿屏都是“一耳三鉗”的做法,《如懿傳》 中雖然有“一耳三鉗”但不是時時有、處處有。劇中妃嬪們的“一耳三鉗”是分場合戴的,只有皇后跟貴妃一個耳朵上佩戴三個耳墜的時候多,而其他嬪妃,除了一些比較正式宏大的場合需要穿吉服或朝服 時佩戴外,其他時候,不用佩戴完整。
自道光起,清宮服飾開始有了較大變革。雖然道光二十八年(1848)十月,六阿哥娶福晉行初定禮的禮單中,尚有“嵌東珠各二顆金耳墜三對”,似乎說明一耳三鉗之禮俗依然存在。不過道光內廷繪有多組行樂圖傳世,其後妃都只有一耳一鉗的妝飾,此後咸豐、同治、光緒朝的《活計檔案》記錄不再見此類文字,反而以一副或一對的記載為多。當然,一副東珠耳墜並不表示就是一鉗,道光皇帝之孝慎成皇后畫像、靜妃畫像、和妃畫像耳畔依然是三鉗,只是只最下一副是東珠耳墜,另兩個耳孔只穿金環。這應該是一耳三鉗向一耳一鉗的過渡狀態。
到了同治朝的慈禧、光緒帝的孝定景皇后,及宣統朝的婉容皇后等留下的傳世照片和影象中,均已無一耳三鉗的痕跡,說明風氣之變已難以挽回。但任何事情都有變通之舉,雖然滿女受漢族穿一個耳洞的風氣影響,但畢竟有服飾禮制在冊,所以,一個耳洞仍然追求戴出三鉗的感覺。於是在耳飾的設計上,就出現了將三組葫蘆耳墜組於一身的設計。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有此類耳飾,上方為鍍金點翠荷葉結子,下接三排東珠穿成的葫蘆形墜飾,東珠之間間隔以綠松石環,上下以雕花珊瑚寶蓋與底託襯之,結子背後焊以一隻鍍金環腳用以穿耳。這樣的設計可以說是滿漢融合的典範了,清光緒帝孝定景皇后朝服像中,就清晰地呈現出戴這種耳飾的形象,一直到末代皇后婉容的大婚朝服像中,我們依舊能看到“一耳三鉗”的影子,只不過這時已經是用一環帶三墜來濫竽充數了。
末代皇后婉容
透過對滿足耳飾的文化現象的描述,可以看出滿族對於“一耳三鉗”耳飾來源的審美取向和民族性格,對於“一耳三鉗”的選擇同樣折射出滿族區別於漢族及其他民族的對於自身身份的確認,表現出強烈的滿族民族認同感,耳飾雖小,但是所傳達的文化資訊卻是十分豐富,滿族耳飾更是印證了滿族所獨有的文化特色,其生存環境、審美取向、民族性格,以及與其他民族的交往融合都可以從耳飾中以小見大。
-
3 # 墨子說253
從字面上理解,一個耳朵上穿三個耳洞。清朝時滿族鼎盛的時候,所以一耳三鉗也是滿族的習俗,主要是在女子身上,直到清末的時候,這種習俗都還一直流傳,既是他們的習俗,也是他們的標誌。
-
4 # 歷史密探
滿清入關以後,為了突出滿族女性與漢人女性,所以就規定,在滿人女子每個耳朵上要打三個耳眼,戴三個耳釘。耳釘又叫耳鉗,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一耳三鉗”。
當時,無論富貴還是貧窮,女子生下來就要由薩滿在她們的每隻耳朵上打三個耳洞。為了區分身份地位,不同地位的女子要戴不同的耳鉗。富貴人家的耳環,往往十分奢華,用珍珠或者玉器進行裝飾,做工十分精美。而家境一般的女子,就算是戴個銅的也行,戴上就顯示出其滿人血統的特殊地位。其實當時滿族的男人,也有戴耳釘的習慣,但是他們通常只戴一個,而且不是強制性的。
在皇宮中,皇帝的后妃們常常佩戴珍珠耳鉗,因為珍珠十分珍貴,所以深受歡迎。光緒年間,《大婚典禮紅檔》中曾記載皇后的妝容:“耳飾左右各三,每具金龍銜東珠各二”。這裡所說的“東珠”就是珍珠。一些富足人家的女子,往往會有各種材質和樣式的耳鉗。耳鉗是突出女性地位的重要配飾,因此十分受重視。
乾隆年間,對於這種習俗更加看重。旗人女子一耳三鉗,漢人女子一耳一鉗,在當時需要嚴格遵守。
乾隆曾在選秀女的時候強調:“旗婦一耳帶三鉗,原系滿洲舊風,斷不可已飾,聯選包衣佐領之秀女,皆帶一墜子,相沿至於一耳一鉗,則竟非滿洲矣,立即禁止”。之後的皇帝,如嘉慶、道光等人,也都十分看重這種滿清舊俗。其實這種習俗並不好,在古代打耳眼的技術還不是很發達,有很多耳垂小的女子耳朵會被打穿。作為一種強制性的規定,實在是有點令人難以接受。我認為這是一種陋習,跟纏足一樣。
一直到近代,仍然可以看到東北地區的一些老人有一耳三鉗,其實那都是遺留的滿清舊俗。
-
5 # 歷史哆唻咪
做為最後一個少數民族的政權,滿清當年以八旗勁旅,橫掃南明,建立起屬於滿族人的統治。為了守住江山,長盛不衰,吸取前代諸如遼、金等被漢族同化,最終統治地位喪失的經驗教訓,對於漢族的一些傳統文化與服飾規章相應的給予了繼承,因而形成了極具特色的滿清服飾制度。其中“一耳三鉗”就是非常重要的體現之一。
最早應用的飾品之一——耳飾耳飾可能是人類最早應用的首飾之一,在中國距今8000年前的興隆窪文化就開始使用玉材製作精美的玦,而稍後的新樂文化則出現用煤精製作的璫。在古代漢語中“瑱”、“珥”、“璫”值的都是耳飾。
《說文·玉部》:“瑱,以玉充耳也。從玉,真聲。”
《說文·玉部》:“珥,瑱也。從玉耳,耳亦聲。”
《釋名—釋首飾》:“穿耳施珠曰璫,此本出於蠻夷所為也,蠻夷婦女輕淫好走,故以此璫錘之也。今華人效之耳。”
關於耳環的來歷說法有很多,其中明代《留青日札》一書中說:“女子穿耳。帶以耳環,蓋自古有之,乃賤者之事。”穿耳戴環曾經是“卑賤者”的標誌。穿耳的意義,並不在於裝飾,而是為了起到警戒的作用。在女子的耳上紮上一孔,並懸掛上耳環,當她們行動舉止過於誇張時,耳環晃動搖擺就會碰到臉頰,好像有人用手在輕輕刮她們的臉,使其有羞恥感。以提醒她們舉止要文雅,行動要謹慎,生活要檢點。
而到了清代耳飾逐漸發展為了女子飾品中的一種,並且備受推崇。清人李漁在《閒情偶寄》裡將小巧簡潔的耳環比作“丁香”,繁複華麗的耳墜稱為“絡索”,使得小小的耳飾更顯詩意。李漁說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耳飾為女性增添了無限的風睛,是最能讓臉部散發光彩的飾物,故此從古至今一直深受女子的喜愛。
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此二物者,則不可不求精善。富貴之家,無論多設金玉犀貝之屬,各存其制,屢變其形,或數日一更,或一日一更,皆未嘗不可。貧賤之家,力不能辦金玉者,寧用骨角,勿用銅錫。骨角耐觀,制之佳者,與犀貝無異,銅錫非止不雅,且能損發。
源於民族的繼承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對於耳飾的喜愛並不是受與宋明等朝代的影響,而是來源於本民族的傳統。做為清代的滿族人的祖先,女真族早年都有戴耳飾的習俗,而且是男女皆戴耳飾。
《大金國志》“男女冠服”中載:“金俗好衣白。辮髮垂肩,與契丹異。(耳)垂金環,留顱後發,系以色絲。”
滿洲貴族男子穿耳為飾之俗,大約入關而止,從故宮博物院所藏努爾哈赤、順治等清初帝王的肖像中均已不見耳飾的痕跡。但在清宮廷畫家所繪諸多《雍正帝行樂圖》中,有幾張雍正的滿裝造型耳邊便戴有大大的金環。
滿族女子則將這種傳統繼承下來,入關後隨著宮廷服飾制度的確立,漸漸形成統一的定製。
北韓人李民奐,1619年作為元帥姜弘立的幕僚,曾攻打努爾哈赤都城赫圖阿拉。所著《建州見聞錄》中記載:“(女真)女人之髻,如中國女之圍髻,插以金銀珠玉為飾。耳穿八九環。左鼻傍亦掛一小環。頸臂指腳,皆有重釧。”
這也指出了女真女子有耳帶多環的傳統。由此可以看出明末清初滿族女子關於耳飾的佩戴,多承襲與金代女真族的傳統與審美,具有“一耳多環”的傳統,明顯區別於中原漢族。
“一耳三鉗”的歷史變遷在此歷史背景下,耳飾作為清代女性的專屬飾物,滿漢女子可以分別佩戴不同的款式,漢族女子基本延續明代的傳統。滿族女子則尊崇滿族的習俗,採用“一耳三鉗”,即在一隻耳朵上扎三個耳眼。佩帶三個耳環,以顯示其地位尊於漢人的表象。
滿族女子的耳飾最初多為金環無飾,《孝莊文皇后常服像》中耳畔所戴便是三個金環。天聰年間,出現了東珠耳墜,後來成為定製。滿族女子耳上的環數也沒有一定之規,清代早期順治帝孝惠章皇后、康熙帝孝誠仁皇后的朝服像都是十分明顯的“一耳四鉗”。
直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皇朝禮器圖》校刊完成。這部從天命元年開始編纂,花費150年的時間,經過六位皇帝的不懈努力才編纂完成的典章制度類器物的政書,第一次正式將滿族貴族女子的耳飾規定為“一耳三鉗”。
從滿族宮廷的耳飾定製可以看出清代統治者的三點考慮:
第一,不同的級別佩戴的款式和珠寶等級有著十分嚴格的規定,同時耳飾的數量是區分滿漢不同身份的一個重要標誌,讓人一眼望去便知滿漢不同俗;
按《皇朝禮器圖式》規定:皇太后、皇后的耳飾,每具金龍銜一等東珠各2顆;皇貴妃、貴妃、皇太子妃的耳飾,各每具金龍銜二等東珠各2顆顆;妃的耳飾,各每具金龍銜三等東珠各2各顆;嬪的耳飾,每具金龍銜四等東珠各2顆。皇子福晉、親王福晉、親王世子福晉、郡王福晉、貝勒夫人、貝子夫人、鎮國公夫人、輔國公夫人、固倫公主、和碩公主下至鄉君、民公夫人、七品命婦的耳飾,各每具皆為金雲銜珠各2顆顆。東珠的等級按大小及光潤度而定。上至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婦佩戴的耳飾,皆為左右各三,三具縱向排列,其應用場合和朝服相一致。
第二,在材質的選擇上,東珠的極度看重,用東珠的等級區分身份的尊卑。因東珠產於滿洲人龍興之地而顯得極其尊貴,成為了滿族最尊貴的女性之耳飾珠寶的不二選擇;
《大金國志》載:“女真在契丹東北隅……土產人參、蜜蠟、北珠……”,即此。《滿洲源流考》雲:“東珠出混同江及烏拉、寧古塔諸河中,勻圓瑩白,大可半寸,小者亦如菽顆。王公等冠頂飾之,以多少分等秩,昭寶貴焉。”說明其對於滿族貴族男女來說,都是象徵身份的標誌。
第三,耳飾與皇家禮制有著密切的關係,不同場合也有不同的講究。在婚禮中,耳環作為裝點新娘的飾物可以極盡豪華隆重,而在喪禮中,服喪的婦女有摘金戴銀的習俗,耳環要換成白色銀質的。穿素服。而在清代皇族的喪禮中,女子則要摘掉耳環,成服二十七日,以示對死者的尊重。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中記載,在咸豐皇帝的喪禮上,“孝貞顯皇后、慈禧皇太后率妃嬪公主及凡宮人剪髮,摘耳環,成服。
《盛京刑部原檔》中記載:崇德四年(1639年)七月,公和爾本去逝,固山額真杜雷的妻子在去祭拜他時,不但戴著金耳環,還在祭奠期間談笑風生。因此被盛京刑部判處重刑,鞭打七十
然而,滿族人在入關之後,強烈的受到中原漢族文化的薰陶與衝擊,已成定製的“一耳三鉗”的禮制也隨著滿漢的長久錯居慢慢的發生變化,滿族女子仿效漢族習俗者眾多。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皇帝閱選秀女時發現:“競有仿效漢人裝飾者,實非滿洲風俗。在朕前尚爾如此,其在家時恣意服飾.更不待言。此雖細事,然不加訓誡,必至漸染成風。於滿洲舊俗大有間系。”
乾隆在四十三年閱選秀女時,注意到她們效仿漢人一耳只戴一鉗,很不滿意。為此傳下聖諭說:“旗婦一耳帶三鉗者,原系滿洲舊風,斷不可改。朕昨日選看包衣佐領之秀女,皆帶一墜子,並相沿至於一耳一鉗,則竟非滿洲矣。著交八旗都統內務府大臣將帶一耳一鉗之風,立行禁止。”
究其原因是,清朝統治者一直致力於對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恪守,清太宗曾經宣示過要求滿族上下:“勿忘祖制,不服漢族衣冠”。是滿漢的融合之風已經難以遏制,清代中葉之後,屬於滿洲的舊俗幾乎都發生了變化,在耳飾的變化上尤為明顯。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六阿哥娶福晉行初定禮的禮單中,尚有“嵌東珠各兩顆金耳墜三對”說明了“一耳三鉗”的習俗依然存在,但是在道光內廷繪的多組行樂圖中,后妃都只有“一耳一鉗”的佩戴。
此後的咸豐、同治、光緒朝的《活計文件》的記錄中已經不見“一耳三鉗”的文字記錄,而都代以“一耳一鉗”的記載為多,而且出現了一副東珠耳墜搭配兩個金環的過渡樣式。
及至同治、光緒、宣統朝的諸皇后后妃像,均已沒有“一耳三鉗”的痕跡。
由此可見,清代滿族耳飾經歷了明末清初的“一耳多鉗”,無定製規律到入關後逐漸形成定製禮儀的“一耳三鉗”,至道光年間漸漸受到漢族影響慢慢演變成“一耳一鉗”的變化歷程。清代滿族的耳飾折射出一定歷史時期的物質文化與思想文化,其演變歷程同政治、經濟、軍事、意識形態、生活習俗、各民族的文化交往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聯絡。
影視劇中的“一耳三鉗”這種情況反映到影視劇中,最早是在斯琴高娃扮演的孝莊的那部《康熙王朝》中,其後,在寧靜主演的《孝莊秘史》中,也有“一耳三鉗”的裝扮。
以近兩年大火的影視劇《延禧攻略》為例,可以看到現代藝術加工對歷史史事的處理也是可圈可點的。
在皇上選秀之時,就對舒貴人的“一耳三鉗”給了鏡頭特寫,一個耳垂上有三個耳墜。皇上問:“你這耳朵怎麼回事啊?”納蘭悅答:“臣妾的阿瑪說,女子一耳三鉗,穿花盆鞋,乃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若是一朝拋棄,效法漢女一耳一墜,那就是忘了祖宗。”劇中,皇上正是由於看到納蘭對滿人女子“一耳三鉗”的做法傳承得好便留牌子、賜香囊。
再者,劇中以令妃為原型的女主角魏瓔珞在身為宮女時,單側耳垂上是一個耳墜與兩個銅環,主要是使用銅圈作耳飾,在獲寵之後才使用珠玉耳墜,變成了三個相同的耳墜,這個簡單的耳墜細節,就照應了品級的升高,正是顯示著身份和地位的演變。
結語:“一耳三鉗”源的審美取向與民族性格,對於“一耳三鉗”的選擇同樣折射出滿族區別於漢族及其其他民族的對於滿族自身身份的確認,表現出強烈的滿族民族認同感。耳飾雖小,但是它所傳達出的文化資訊卻是十分豐富,滿族耳飾更是印證了滿族所獨有的文化特色,其生存環境、生產生活方式、審美取向、民族性格,以及與其他民族的交往融合都可以從耳飾中以小見大。
-
6 # 小聰歷史客棧
當一群大雁從宮牆外飛過,恢宏而又肅穆的清宮畫卷緩緩展開,隨著清宮劇《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等的熱播,使得大家對於滿族文化的興趣大增,同時清朝滿族的服飾文化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在很多清宮劇中,我們可以發現,在耳飾方面,嬪妃或皇后雙耳上都是一耳戴三環,很多人有個疑問,一個人帶六個耳環有些奇怪,如果現如今的女孩子一隻耳朵上佩戴三隻耳環,會被視為“不規之舉”。
殊不知,我們認為奇怪的舉動,卻正是清朝滿族人的合規習俗,也是清朝滿族耳飾的一個傳統。在清代,耳環是被叫做耳鉗。在清代滿族人眼中,旗人女子只扎一個耳洞是不合規矩的,而是要“一耳三鉗”才合乎要求。
“一耳三鉗”的來歷“珥,璫也”,“璫,充耳也。”在古代 漢語中“珥”“璫”均指耳飾。康熙時紫 桑的《京師偶記》中曾記載“珥,耳飾 也。”在滿族舊俗裡,女孩出生後,一耳穿三孔, 戴三鉗,為“一耳三鉗”,有別於漢族婦女的 一耳一墜,這是清朝入關後滿族的標誌之一。
耳鉗也稱“耳環”,富貴人家或者宮廷裡嬪妃用金、銀、翠、玉為質,經濟條件不允許或者皇宮裡面的宮女一般所戴的都是銅圈。
一耳三鉗代表了清代滿族女子地位,有別於漢族女子的一耳一墜清代宮廷后妃都是“一耳三鉗”,因為這種習俗是滿族婦女必須遵守的,同時因為清朝帝王對“一 耳三鉗”的重視,此裝扮便尤其尊貴。
據《清稗類鈔》內「高宗仁宗垂意服飾」一條載 乾隆皇上在四十三年閱選秀女 時,注意到她們中有效仿漢人一耳只戴 一鉗的做法,很不滿。為此傳下聖諭說:
“旗婦一耳帶三鉗,原 系滿洲舊風,斷不可已飾,聯選包衣佐領之秀女,皆帶一墜 子,相沿至於一耳一鉗,則竟非滿洲矣,立即禁止。”可見, 這種“一耳三鉗”的耳飾也是入關後滿族的標誌之一,上至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婦,皆左右耳各 戴三具耳墜,現存清朝歷代宮廷畫像中,后妃也皆為此裝扮。
一直到民國初年,在東北滿族聚居的地方,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老年婦女一耳戴三鉗,有的竟因耳垂窄小,強扎三孔,結果將耳垂豁開的情景。
“一耳三鉗”在經典影視劇中的“完美”呈現《延禧攻略》中“一耳三鉗”的服化設定這個細節更尊重歷史, 可圈可點。劇中體現出后妃所用“三鉗”為金石珠玉所制,而下層宮女則多用銅圈。
劇集一開始,在皇上選秀之時,就對舒貴人的“一耳三鉗” 給了鏡頭特寫,一個耳垂上有三個耳墜。 皇上問:“你這耳朵怎麼回事啊?”
納蘭悅答:“臣妾的阿瑪說,女子一耳三鉗, 穿花盆鞋,乃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若 是一朝拋棄,效法漢女一耳一墜,那就是 忘了祖宗。”劇中,皇上正是由於看到納蘭對滿人女子“一耳三鉗”的做法傳承得好便留牌子、賜香囊。
“清宮戲”中出現“一耳三鉗”,其實並不是從《延禧攻略》和《如懿傳》 才開始的。早在《康熙王朝》中就已經有清宮后妃佩戴“一耳三鉗”的裝扮了。在寧靜主演的《孝莊秘史》中,也有“一耳三鉗”的裝扮。
結語“一耳三鉗”是清朝時期滿族婦女地位尊於漢人的象徵,一個小小的耳飾,背後卻折射出了清代女子地位這一歷史文化現象,同時也對我們研究清代服飾文化提供了參考。
-
7 # HuiNanHistory
所謂的“一耳三鉗”,其實是滿族女子的標配。簡而言之,可以解釋為:
每隻耳朵各扎三個耳洞,戴三鉗(耳墜、耳環),由此稱為“一耳三鉗”。
如圖所示:在這張令妃畫像上,女主角的每隻耳朵上都戴有三個耳墜。
這種習俗,是所有滿族婦女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須遵守的。
當然,清朝入關以後,很多八旗家庭的生活都受到漢人的影響,導致“一耳三鉗”遭到衝擊。
例如,在乾隆四十年(1775),皇帝曾經下達諭旨稱:
旗婦一耳帶三鉗,原系滿洲舊風,斷不可已飾,聯選包衣佐領之秀女,皆帶一墜子,相沿至於一耳一鉗,則竟非滿洲矣,立即禁止。原來,在內務府選宮女的時候,發現有人沒有遵循“一耳三鉗”的習俗,變成了“一耳一鉗”,這讓乾隆帝感到很憤怒。
耳環這種東西,早在入關前就是滿人穿戴的習俗。入關以後,更是重中之重。
舉個例子:
根據《欽定大清會典事例》的記載,咸豐去世時:
孝貞顯皇后、慈禧皇太后率妃嬪公主及凡宮人剪髮,摘耳環,成服。如果耳環不重要,顯然是不會特意強調一下的。
最後,請大家看上圖的錯誤示範吧——所以別太相信古裝劇。
-
8 # 立聰堂助聽器文化西路店
一耳三鉗為滿族舊俗,女孩兒出生後,一耳穿三孔,戴三鉗,稱為“一耳三鉗”。耳鉗亦稱“耳環”,富者用金、銀、翠、玉為質,貧者以銅圈充之。清代宮廷后妃及民間女皆此妝束。
回覆列表
在清代,耳環又被叫做耳鉗,是一種佩戴時不用更換掛鉤,只需更換耳墜的耳環;材質從富貴的金銀到廉價的銅製,富貴人家的女性往往擁有幾十或數百副耳環;而一耳三鉗則是滿族婦女的風俗習慣。
清代耳鉗
清朝入關之前,男女均有佩戴耳飾的習俗,入關之後,男子不再佩戴,而女子則根據地位高低,有不同的佩戴形制。
畫像及耳鉗
皇太后與皇后耳飾左右耳各三,每具金龍銜一等東珠各二(松花江下游及其支流所產的一種珍珠,也稱北珠);皇貴妃、貴妃耳飾用二等東珠;妃耳飾用三等東珠;嬪耳飾用四等東珠,餘制同。
清代秀女照片
那麼一耳三鉗究竟有多重要呢?
乾隆曾經傳下聖諭:“ 旗下婦女一耳佩戴三個耳鉗,原本我滿洲舊例,斷不可更改!” 而在選秀過程中,一旦發現哪家的女兒不符合一耳三鉗(洞)則會對其父母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