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宇飄零2099
-
2 # 科學黑洞
對待這個問題我們要不吹也不黑的來看,楊振寧的科學成就無法和愛因斯坦比肩,剛進入21世紀的時候著名科學雜誌《自然》評選出了過去1000年間最偉大的20名物理學家,楊振寧位列其中,排在十四五名的樣子,他是唯一入選的華人也是唯一在世的物理學家。而排在前三名的是愛因斯坦、牛頓和麥克斯韋。
實際無論是多麼權威的機構或者個人來評選這個榜單都不是絕對的,因為沒有確定的評判標準,科學貢獻大小又無法量化來比較,有的人說根據獲得的科學獎項來比較,但這也有弊端,基於時代歷史背景等有些科學成就往往沒有獲得諾獎。例如相對論由於過於超前,即使諾獎的委員會也不敢輕易的讓相對論獲得諾獎,最後只好退而求其次,把諾獎頒給了愛因斯坦的另一項科學成果-光電效應。雖然科學成就無法量化,但是某些科學理論成果對整個體系作出的貢獻和影響還是清晰可見的。二十世紀前半葉量子力學和相對論被稱為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它們的地位可見一斑。而愛因斯坦獨自撐起了這半座江山,提出相對論同時對量子力學的奠基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即使到現在為止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依然是作為物理學大樹的主要枝幹,而之後的物理學家在做的事情就是開枝散葉。
這就好比一個新興行業,龍頭永遠都是那些最先進入行業的人,他們會佔去較大的市場份額,而剩下的才是後來者瓜分的小蛋糕。在科學上也是如此,只要在當前的科學體系之下,做的事情只能是開枝散葉。除非有一天出來一位科學家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整合讓它們不再“對抗”,這個成就就是開創性的。
楊振寧楊老科學成就也是非常高的,有一點和愛因斯坦比較相似,雖然獲得了諾獎,但是諾獎成果卻不是自己最重要的科學貢獻。楊振寧和李政道在1957年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因為這個理論摘的諾獎桂冠。而公認的楊振寧最偉大的科學成果卻不是這個,而是和科學家米爾斯共同提出來的楊米爾斯理論。
大家可能不太清楚這個理論具體講的是什麼,其實也不用瞭解透徹,只知道現在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建立主要的依據就是楊振寧的理論。在這個標準模型中已經出現了多位諾獎得主,而最終一直吵的挺火的正負電子對撞機,目的就是為了驗證希格斯粒子的性質。
不僅僅如此楊振寧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以及場論領域都有非常突出的貢獻,愛因斯坦就曾因為楊振寧和李政道關於統計力學的一篇文章,和這兩位年輕的學者交談了一個半小時。愛因斯坦和楊振寧都是頂級的物理學家,楊振寧的整體高度尚不能和愛因斯坦比肩,但楊振寧作為在世的物理學家第一人這實至名歸,即使在歷史上也能排進前二十,這個成就已經非常高了。一些人盯著楊老的私人問題肆意攻擊實屬不應該,其實大家可以去搜一下排名前二十這些物理學家的個人生活,你肯定會像發現新大陸一樣。
-
3 # 科學認識論
楊振寧是在世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對一個偉人的評價要客觀公正,不捧不踩。
之前由於楊振寧的私生活問題,網路上一度貶低楊振寧。最近由於中國大型粒子對撞機建設問題致使網路對楊振寧的評價風向180度反轉,這是好事。但是現在很多人矯正過頭了,過度吹捧楊振寧,甚至有捧殺的嫌疑。
如果把楊振寧和愛因斯坦並列,我想楊振寧本人也不願意。
楊振寧是華人圈乃至東亞世界對物理學貢獻最大的科學家,沒有之一。不管是華人圈其他諾獎得主還是日本諾獎得主,其對物理學的推進作用還是與楊振寧稍有差距。
楊振寧因宇稱不守恆獲得諾獎,但他最耀眼的成就並非於此,而是楊米爾斯理論。
這是粒子物理學的大框架,楊振寧的理論就像是個平臺,其他科學家藉助楊振寧的平臺也獲得了不少的諾獎。
所以可以認為楊振寧的楊米爾斯理論是諾獎的孵化器。
但是這還遠遠達不到與愛因斯坦比肩的程度。
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成就分別是量子力學和相對論。
楊振寧主要從事高能物理,也就是量子色動力學,這是量子力學的一個分支。
量子力學是群星璀璨的結果。而相對論,特別是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一人的力挽狂瀾。
如果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並列,愛因斯坦就是相對論的創始人,而楊振寧只是量子力學旗下的量子色動力學重要的推動者。
用楊振寧和愛因斯坦對比,就好比公司的部門經理和創始人對比,孰重孰輕一目瞭然。
縱觀歷史,目前能和愛因斯坦比肩的只有伽利略和牛頓。
因為這三人都是劃時代的人物,是開啟全新時代的代表。其他科學家只是在他們開啟的新時代上添磚加瓦。
伽利略和牛頓將人類從經驗主義拉入科學主義。科學照耀全人類正是由伽利略牛頓等人開啟的。
牛頓之後,科學經過兩百年的發展,遇到了最大的瓶頸,那就是既無法解釋微觀世界,又無法理解高速世界。
如果這一瓶頸無法解決,科學將止步不前。
而第二次物理學革命就是打破經典力學的窘境,帶頭人便是愛因斯坦,普朗克,波爾等人。
愛因斯坦不僅一手建立相對論,還和普朗克一道建立了舊量子力學。
舊量子力學之後才是哥本哈根學派為主的新量子學派,隨之發展出粒子物理學。這時候楊振寧才在粒子物理學初出茅廬。
所以愛因斯坦是第二次物理學革命的祖師爺,而楊振寧卻是其中一個傑出的建造者。
-
4 # 映象科普
楊振寧的成就是足以跟愛因斯坦比肩的,不過比起愛因斯坦等人類歷史上最頂尖的幾個物理學家,楊振寧還是稍微遜色了一點。毫無疑問,楊振寧是華人科學家中成就最高的,近代物理學起源於幾百年前,而物理學史上幾次劃時代的進步,分別來自牛頓開創的經典物理學、麥克斯韋統一的電與磁、愛因斯坦開創的相對論揭示了經典物理學的侷限性、普朗克海森堡狄拉克等人共同開創的量子力學,然後就是來自楊振寧在量子力學框架下開創的標準粒子模型。
總的來說,楊振寧是自愛因斯坦之後的又一個物理全才,眾所周知,楊振寧因為證明了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稱不守恆定律而和李政道一同摘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的時候他還是中國國籍,也就是說,他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在他的學術生涯中,他還做出了很多傑出的貢獻,歷史上,因為二流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並不多,愛因斯坦算一個,楊振寧也在列。楊振寧最突出的貢獻並非是宇稱不守恆,而是楊——米爾斯方程,這個方程有什麼意義呢?這麼說吧,在自然界中有四種基本的相互作用力,這個學過高中物理的人應該都知道,分別是引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以及電磁相互作用力。對於這四種基本力,物理學家一直想透過一種理論將它們統一起來,這就是大一統理論。這個理論有多難搞呢?反正愛因斯坦後半輩子全部都在搞這個,直到去世的那天下午還在推算,可是還是沒有成功。而楊振寧的規範場論提出之後,基於這個理論,物理學家就統一了電磁力和弱核作用力,基於此創立了電弱統一理論,再以此為基礎,又可以把強核作用力統一進去,也就是說,楊振寧的規範場論一下子就統一了自然界中的三種作用力,就差引力沒有統一,完成了大一統理論的75%,而規範場論的論文其實在1954年就發表了,只是沒有獲獎,你說楊振寧厲不厲害?此外,楊振寧的成就其實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以及場均等四個領域都有開花結果,在這四個頂尖領域,楊振寧做出了13項諾獎級別的貢獻,可以說如果不是諾貝爾獎不可以兩次頒給同一領域的同一人的話,楊振寧絕對可以再得一次!
-
5 # 我在鄱陽湖邊1
為什麼不能算?牛頓的萬有引力,楊振寧提出,楊米爾斯方程式,解答了就解決了大一統力,看不起楊老的,提出一個千禧難題出來啊
-
6 # 潮水75
愛因斯坦根本就沒有條件和楊振寧比肩,①楊振寧年青大有作為的時候,在美國享受高薪待遇,年老又可以回到母國,傳播學識,而且娶到可以與孫子同齡的嬌妻,新聞轟動華廈。
-
7 # shbyao52Y83
有些人就是不是認知問題,是做為一個人連做人的基本素質都很有問題,配不上議論,還擺出一幅貌似愛國的樣子。對一位爺爺級的老人,一位當今世界頂級科學家說那些話上要遭天譴的。
-
8 # 李西平
拖拉機和汽車沒法比,雖然都燒燃油,都有輪子也都能在公路上跑,拖拉機跑的漫但會多種農活。:汽車的優勢跑的特快。
-
9 # 容顏知歲月花好一春秋
愛因斯坦是什麼人?在這世界上愛坦,不但是偉大的物理學家,更是發明家!揚能相提並論?這些揚的徒子徒孫總拿揚說事?不覺羞恥嗎?揚只不過是個空頭理論家,紙上談道!更談不上什麼發明!好笑至極!
-
10 # 百科全書70588469
前者先後者續,
萬丈高樓平地起早種早得。
日月輪換按時,
前赴後繼繼往開來是定律。
-
11 # 摺疊兄1
如果沒有地心引力,估計楊粉們把牛逼吹到宇宙和銀河系之外了,我敢和你打賭,如果你敢去問問楊的父親,他父親的回答一定是,他有再大的成就也是枉然。
-
12 # 正義蒼天有輪迴
別的咱不說,就說搞女人這件事,老楊頭絕對是牛逼的!遠遠超越中國所有男性。那絕對是有一手!手指厲害啊!專摳28歲的!
-
13 # qy86297423
楊和愛因斯坦是屬同一層次的殿堂級科學家。那些拿楊的國籍說事的,愛國情懷說事的,都可以閉嘴了。楊的貢獻是理論物理,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是公開發表的,所以不存在給美華人做貢獻,楊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他屬於全人類。
-
14 #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楊振寧在物理上的成就確實是不小的,但是還遠遠不能跟愛因斯坦比肩。
楊振寧大家都熟悉,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在科學上的貢獻到底有多強,有人統計過,他本人的科研工作中有至少13項諾貝爾獎級別的工作,列表如下。這些研究工作橫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和場論多個領域,可謂是貢獻極廣。
而最能夠反映一個科學家成就的,無疑就是整個學術界都承認這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把這些成果寫到教材裡,作為傳授給下一代科學家的知識,而楊振寧就做到了這一點。下面就是物理教材的目錄,其他東西看不懂,漢語拼音Yang應該看得懂吧?這裡就是指的楊振寧,能夠用自己的名字放在物理教材某個章節的標題裡,真的就沒有幾個人了。
所以說,楊振寧的科學成就是很大的,說他是現在在世的理論物理學家中最厲害的幾個人之一,一點兒都不為過。
但是,愛因斯坦作為上個世紀物理學兩大新領域: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創始人,其貢獻程度在物理學史上都是數一數二的,能夠比肩恐怕翻空人類歷史只有牛頓一人,這樣的神級人物,即便是厲害如楊振寧,也只有仰望的份兒了。
所以說,楊振寧的成就確實不小,但是跟真神愛因斯坦比起來,還遠遠不能到“比肩”的地步,說這個話的人基本上就是在捧殺楊振寧。最後,那些拿楊振寧私生活說事兒的人,只能用魯迅的兩段話來說明了:
譬如勇士,也戰鬥,也休息,也飲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點,畫起像來,掛在妓院裡,尊為性交大師,那當然也不能說是毫無根據的。然而,豈不冤哉?——魯迅 《“題未定”草》的確的,誰也沒有發見過蒼蠅們的缺點和創傷。然而,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去罷,蒼蠅們!雖然生著翅子,還能營營,總不會超過戰士的。你們這些蟲豸們!——魯迅《戰士和蒼蠅》不過,我還是會很樂意於有人看到上面兩段話會對號入座的。
回覆列表
楊振寧可以算是21世紀仍然健在的最偉大物理學家了,基本上現今科學界無人能出其右。
但是要比肩20世紀初物理學革命時期的那幫新物理學的奠基人,就得謹慎一點了。
由於題目的問題是楊振寧能不能比肩愛因斯坦,所以我就不用耗費腦細胞去跟相片中那些物理大神一個一個對比了,跟愛因斯坦比還是比較輕鬆簡單的(◔◡◔)答案很簡單,三個字:比不上
楊振寧和愛因斯坦都是非常多產的物理學家,在物理學多個領域都有重要貢獻,但是我們評價這樣的頂級科學家的時候,需要比較的是他們的頂級貢獻,而不是所有貢獻,因為這些頂級科學家的頂級貢獻往往是一個秒所有。
我們可以挑出他們的最重要貢獻來對比一下。
宇稱不守恆VS狹義相對論為什麼要選這兩個呢?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帶來了一場時空觀的革命。狹義相對論帶來了人類對時間和空間的重新認識,把原本各自獨立的時間和空間統一為時空。而宇稱不守恆則帶來了對對稱性的信仰破滅,從前科學家一直認為對稱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宇稱不守恆的提出粉碎了科學家這種認知。
雖然在改革時空觀方面,這兩者不相伯仲,但除了提出全新的時空觀,狹義相對論還是一套完整的運動力學理論。相比之下宇稱不守恆就簡單得多了。
另一方面狹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獨自提出的,雖然前面已經有很多人的鋪墊,但畢竟論文署名就他一個人,而宇稱不守恆是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提出的。所以很顯然在這PK裡,楊振寧稍遜一籌。
楊米爾斯理論VS廣義相對論這公認均是兩人最重要的科學貢獻,兩大理論在科學界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有人認為楊米爾斯理論甚至比廣義相對論更為基礎。楊米爾斯理論可算是量子力學裡的一個基礎框架,在這個框架上統一自然界除引力以外的三種力(目前強力仍未成功)。而廣義相對論則是目前描述引力的唯一可靠理論。
跟狹義相對論一樣,廣義相對論也是愛因斯坦獨立完成的,這一理論如此偉大,讓愛因斯坦直接躋身史上最偉大科學家之列。而楊米爾斯理論雖然是兩個人的名字,但後來根據米爾斯的說法,主要貢獻是楊振寧的,他只是做了一些啟發性的討論和計算工作,話說這些工作在愛因斯坦構建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時希爾伯特也做過,所以在這兩個理論上,我們可以認為都是兩人獨立完成的。
既然兩個理論同樣重要,也都是兩人獨立完成的,那麼這場PK能打平嗎?
很遺憾,不能……
廣義相對論是一套完整的理論,它從理論的構建到完善,都由愛因斯坦獨立完成。而楊米爾斯理論不同,它在提出時是有問題的,在他提出之初,泡利就指出它無法解釋場的質量來源問題,這個問題楊振寧自己並沒有解決,也正因此這個偉大理論一開始並沒有得到科學家的重視,最終這個問題是由別人解決並最終使楊米爾斯理論煥發光彩。
因此這第二場的PK楊振寧依然是稍遜一籌。
科學界的瑰寶雖然楊振寧的成就還無法與愛因斯坦相提並論,但他在科學界,特別是物理界的地位也是相當崇高了,亞洲之最應該是毫無疑問的,他是華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