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沙踏歌隊
-
2 # 向日葵145806173
罵,打只會使孩子反抗升級。學會巧妙地把自己的囧境,難處說出來,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也帶領孩子參加各種實踐,活動,遊戲換位,幫助孩子表達7A的體驗,感受。說自己感受時學會幽默風趣,搞笑,而不是批評,指責。你的感受7A感同身受了,才是真正的溝通。如果7A不懂,你的溝通就是無效溝通。多對孩子的優點,優勢加以肯定,不厭其煩,對孩子的表達表示認可,用自己的理解複述,讓孩子願意說。客觀,寬容,而不是批評,指責,才能真正實行平等溝通。
-
3 # 步步高141276651
每個孩子都有叛逆期,孩子三至五歲的時候特別脾,小男孩脾的比較突出。大人叫他往東,他就往西,有意逗著大人玩,鬧的沒有壞不了的東西。膽子越大的孩子越作惹,孩子的小心眼其實很明白,就是不聽大人的話,成天在打鬧蹦跳惹禍。到了十五六歲的時候,孩子到了真正的叛逆期,不但不理解父母,還不願意與父母勾通,孩子的思想蹦出了父母的思想範圍圈,在他們眼裡父母都是老腦筋,腦子轉不過彎來,孩子看問題的眼光冒險性特大。到了二十五六歲以後就穩定了,好象上了正套,思想也比父母強多了,也有了自己的個性和獨立性。所以說孩子小時候不聽話,孩子長大後有主見的多,如果父母行的正,孩子長大後也會自然的走的直,孩子的潛載意識裡有父母的行為感應,父母好孩子長大後自然也錯不了,不必擔心。
-
4 # 懶螞蟻29
謝邀,以前有一次我和孩子去超市,付款時她非要拿錢付,我說錢髒沒給她,她就很大聲的哭,路上一直鬧,氣的我說她,她根本就不害怕,瞪著眼吵,還讓我抱,我不抱她說我累了,你抱我,鬧的我沒辦法。回家後我就想辦法,再去超市時要東西不給買她還鬧,我就先抱起來低聲說這個不能買,看看別的吧,這樣她就不鬧了。現在3歲了,基本上還可以。對付小孩要軟硬兼施,換個方法試試,能找到可行的辦法的。
-
5 # 童書百曉生
孩子叛逆、不想學習,有電視癮、網癮……這些問題可以歸結為一點:孩子的自控力差、自律能力不強。
1.外力的干涉不要太強,而要春風化雨,潛移默化。
有網癮的孩子往往會比較叛逆,不喜歡聽教訓的話。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干涉切記不可太過強硬,硬性規定往往是適得其反的。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為什麼喜歡看電視?玩手機?往往是因為她的生活太過單調了。如果你經常帶孩子出去活動,運動,孩子單調的時間減少了。自然他對這些電子裝置就不會那麼痴迷了。
3.內心的引導很重要。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如果只是從外部對孩子提出要求,效果並不會很好,但是如果孩子能夠從自己的內心意識到,要提高自己,改變自己,那麼他的變化就會非常大。
推薦題主給孩子讀一套特別有趣的書,樂多多的“胡小鬧日記系列” ,我家孩子讀了變化很大,動畫片看兩集自己就去關掉、上網每天也不會超過半小時。這套書裡有很多鮮活的同齡孩子形象,故事非常有趣,和孩子的現實生活非常接近,孩子很愛讀。另外,書的主題非常積極向上,書裡的小主人公會遇到挫折,會思考,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孩子讀後,也會受這些同齡偶像的影響,向好的方面努力。
你會發現,當孩子有了自控力和自律能力,家長再教育他就會變得
-
6 # 幸福家庭心理學
孩子不聽話、不理解父母、叛逆、無法溝通怎麼辦?看到家長的描述,就知道家長與孩子溝透過程中出了很大的問題,父母很焦慮。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問題的呢?是因為我們中國父母很少學習溝通、交流、表達課程,說話的思維方式,也是用父母與我們溝通的交流方式在與孩子溝通,自己受父母影響而不自知。舉例說明:
很多爸爸媽媽,小的時候與父母的關係不好,從小就下定決心,將來長大以後一定不和父母一樣,對孩子好一點,等自己成家了時候,自己與孩子相處的模式就不知不覺的受父母的影響了。
我有一位客戶,她是文化學校的校長,是一名女士,她小的時候和媽媽的關係就不好,她媽媽對它特別嚴厲,一點小事就批評沒完,所以她小的時候就下定決心,自己有孩子了一定要對孩子好一點,有一次她女兒反了一點小錯誤,她就開始批評了,結果他老是說:你剛才的樣子、神態、表情、語氣和你媽媽好像啊,她立刻就愣住了。
還有一位男校長,他小的時候父親特別嚴厲,不苟言笑,對他一點笑模樣都沒有,他就想長大以後我有孩子,一定要和孩子更親密一些,等他成家以後,他妻子說他:你和孩子在一起怎麼老闆著個臉,孩子特別害怕。
我們很多家長在表達的時候經常犯幾個錯誤才會導致與孩子溝通不良:
1、正話反說:
明明希望孩子好,為孩子擔心,比如孩子寫作業很磨蹭,媽媽擔心寫的太晚影響孩子休息,不說擔心影響孩子休息,反而說:你能不能快點寫作業,天天磨蹭到半夜。
還有希望老公下班早點回家,不要和朋友吃飯應酬,不說自己的需求,而是責怪對方,天天下班不回家,你跟你那幫狐朋狗友去過吧,這些都是正話反說。
2、職責式溝通:給人貼標籤,如同飛刀一樣傷人:
比如:孩子早上起來行動很慢,媽媽擔心遲到,不好好說話,該孩子貼標籤說: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磨蹭,天天遲到。注意,這個磨蹭就是標籤,當你用標籤溝通的時候對方就立刻有情緒了,孩子馬上回擊,誰天天遲到了,我昨天不就沒有遲到麼?
媽媽聽了感受就是: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小小年紀還學會頂嘴了,媽媽情緒也上來了,一天早上,一場大戰一觸即發,媽媽和孩子兩個人都不好過,都是憤怒的狀態,這樣的情形非常常見。
3、堅持無效的行為
讓孩子寫作也,不要玩遊戲,說了100遍,孩子不聽,家長不是換一個方式講話,而是說第101遍,一直重複下去,導致孩子一聽見父母說活就捂耳朵。這個時候就給孩子貼叛逆、不聽話的標籤。
4、有情緒時不懂得先處理情緒,而是一味要孩子聽話
很多家長不明白,當情緒上來了,所有的講道理都是無效的,所以當自己或者孩子有情緒時,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解決情緒,情緒平衡了,接下來的談話才可能進行。
舉例:夫妻之間特別明顯,當女生生氣了,男生就說:你怎麼這麼不講道理,像個潑婦似得,這樣女性情緒會更爆發,更不講道理。
5、講話不講方式技巧,自己想說啥就說啥
溝通要有同理心,看看對方情緒、看看對方狀態、然後在講話,講話也要用對方接納的方式來說話,但是很多父母不這樣,想說啥直接就說,不考慮對方的感受,導致談話失敗。反而埋怨孩子不懂事。
家長必須明白:
1、孩子不聽話:是你講話方式讓孩子不接受,所以孩子不聽話
2、孩子不理解父母:是父母沒有正確的表達方式,家長錯誤以為,孩子能懂,那是父母思維,不是孩子思維。
3、孩子叛逆:是父母太壓制了,父母必須明白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壓制越嚴重,反彈力越大。
4、孩子難溝通:就是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講自己想講的話,沒有用孩子接受的方式表達,不管孩子的心情、感受、狀態自己就是說,別說和孩子,你和身邊的朋友也一樣的。如果你不管不顧的和別人說:別人也一樣煩你。
5、孩子看書了:說在也不惹媽媽生氣了,這個是偶爾明白,心情好、狀態好、時間點對,所以才有這個表現,這個不是真實的。過幾天孩子有情緒了,孩子不懂事了,你在說:你說話不算話,孩子說你說話還不算話呢。
家長要如何做呢?
1、父母必須學習如何溝通。
2、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學習國學,熟讀弟子規、孝經、論語。
3、父母實踐國學經典,帶頭踐行國學經典內容,孝順父母、愛國敬業、幫助別人。孩子就會學習效仿。
-
7 # 三杯醉先生
孩子叛逆怎麼辦父母怎麼教育孩子問題,是家庭的大問題。父母不會解決、不及時解決,危害一輩子!
要想解決叛逆、厭學、玩手機、學習成績差這些問題,溝通是關鍵,方法對了,叛逆立馬解決,學習成績變好,也不會再玩手機了、而且對父母很孝順。
-
8 # 鵜鶘心理
當自己的孩子不聽話,叛逆,無法溝通時,很多父母總想找些法子收拾下他們,用懲罰的方式來讓他們聽話。但現實總是事與願違,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叛逆,跟父母的關係也變得疏遠。
作為父母,首先應該正視叛逆的原因,孩子叛逆不是想要學壞,只是因為他們長大了。回想一下自己的少年時代,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時期,聽夠了父母的命令,厭倦了父母束縛和控制,渴望自己快點長大,自己做自己的主。
所以,對待叛逆的孩子,一定不能再用控制和懲罰,這樣只會讓他們更加的反感和叛逆,將孩子越推越遠。父母應該學會用平等的姿態去跟孩子溝通,讓他們體會到被真正的尊重。比如要求孩子做事,不能只是單純的命令,而應該是“我建議”。不要總用愛的名義去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
另外,父母不要過度焦慮,有時候讓孩子犯點錯、吃點虧是好事情。有的父母心疼孩子,擔心焦慮,覺得孩子離開自己就會受到傷害。但孩子總要成長,父母不可能永遠去幫他們解決問題。有時候放手讓孩子們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情,碰頭了、摔跤了,他們就會理解父母的苦衷,就會成長。
最後,給孩子自己的空間。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不再只是單純接受父母的想法,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隱私。所有給孩子自己的私密空間,也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他們可以在這個空間裡自己處理和消化,逐漸成長。
-
9 # 18253871
感謝誠邀!
首先,孩子不聽話,淘氣這些壞毛病的形成跟家長脫不了關係。作為孩子的家長在平時生活中發現孩子不聽話和淘氣時就應該好好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得讓孩子明事理,知對錯,讓他們知道不聽話,淘氣這樣是不對的,平時點滴教育,潛移默化中培養他們的是非觀念,這樣他們就不會無理取鬧了,也不會淘氣了!
其次,平等與孩子交流,平時多溝通,發現問題然後及時溝通告知,這樣孩子就不會不聽話和淘氣了,而且這樣培養父子之間的默契,父子之間就不會存在無法溝通的局面了!
再次,你讓一個孩子去理解父母這個要求有點難,孩子在認知上面存在缺陷,孩子不聽話和不理解父母,這些都是做原因的,在這一塊上我們也要去下功夫去培養孩子的認知觀。
-
10 # 育聯網
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教育的結果卻完全不同。
為什麼有的家長能跟孩子和諧相處,情同知己;有的卻水火不容,形同陌路。這就是教育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
作為父母,首先就要了解你的孩子,關注孩子的成長過程。
孩子進入青春期,煩惱的事情多了,有時候脾氣壞,情緒失控,作為家長,你要理解,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青春期特點,才能知道孩子叛逆的原因,對症下藥。
青春期的孩子有以下三個特點
1.青春期的情緒特點:情緒容易波動,而且表現為兩極性,即有時心花怒放,Sunny燦爛,滿臉春風,有時愁眉苦臉,陰雲密佈,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臉”來形容。
父母在碰到這種情境時,千萬要冷靜,否則很容易發生衝突。
2.青春期的人際交往特點:處在青春期的學生,漸漸地從家庭中游離,更多地與同伴一起交流、活動,結交志趣相投的同學為知心朋友。
他們無話不談,形影不離,視友誼至高無上,甚至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惜,這些舉止往往令家長很難理解,而這恰恰是典型的心理斷乳表現。
3、青春期的情感特點:在這段時期,青少年的情感由原來對親人的摯愛之情,拓展到對同學、老師、明星、科學家和領袖人物崇敬和追隨,由自愛到愛集體、愛家鄉、愛人民、愛祖國、愛整個全人類;也就是說,青少年的情感充分的體現了社會性。
2
學會溝通
尊重孩子,平等交流
兒童心理專家指出,在親子關係中,溝通是最重要的。而溝通的前提是平等,大多數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時候,是以教訓孩子的姿態出現,這讓孩子很難產生愉快的感受。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父母突然發現,孩子不聽話了,甚至有了叛逆心理。
父母之所以遇到這樣的窘境,是因為他們犯了心理學的大忌,他們違背了個體之間應遵循的最原始、最重要的原則:平等。
保護孩子的隱私
每個人即便是孩子,都有不便公開或不願意讓他人知道的“小秘密”。
例如,有的孩子喜歡寫日記,在日記裡傾訴心聲。這不僅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還有利於孩子進行心理調節。可有的家長出於要全面瞭解孩子的心理,偷看孩子的日記。
其實,瞭解孩子的渠道很多,其關鍵是相互間的理解、尊重和信任,這是進行有效教育的基礎。
3
鼓勵教育是最好的選擇
對過程進行鼓勵
學生關心的永遠是學習成績,當你的孩子在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你要給予鼓勵,告訴他:“你學習態度很認真,學習方法也很好,祝賀你取得好成績"
選對時機
鼓勵教育最好的時機是在孩子挫折和失敗的時候。
孩子目前成績不是很理想,先不要指責孩子,不妨幫孩子制訂一個分階段的學習目標。這個目標要以他現在的成績為基點,不妨把你的期望值放得低一點,這樣對於孩子的壓力小一些。
當孩子成功時,你可以和孩子一道分享這難得的喜悅!而這,更能增強他的自信心。
4
適當“討好"一下你的孩子,縮短彼此間的心理距離
當然,這裡的“討好"並不具備任何功利的目的,而是為了加強親子關係。
平等的和孩子探討問題,家長要學會跟孩子聊天,不要認為孩子的世界很幼稚,對孩子的話題不感興趣。
當孩子發表看法的時候,父母應該認真傾聽,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重視,對孩子錯誤的觀點予以引導,才會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有權利發表自己的看法,開始喜歡思考,慢慢的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
-
11 # 李建學心理諮詢
我的兒子今年3歲半,特別最近這幾個月,和他說什麼事情他不僅不聽還要還口。從前不是這樣。我回顧了原因,最近看的奧特曼和西遊記太多太多,想想會不會受這方面影響?
專家回覆: 讀者你好!在中國傳統的家庭中,聽話是大多父母所期待的,如果孩子比較聽話的,父母就比較省心。其實,聽話更多是父母的需要,父母會覺得自己更有權威,及更省心些。但聽話卻不是孩子成長的需要。 你的孩子三歲半,這個階段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他不像以前那麼聽話是很正常的情形。無論是卡通片、漫畫,還是其他事件造成的導火索,都不重要,家長更需要重視的,是他這個階段的特點及意義。比起嬰兒時代,他現在的能力增強了,有些事情自己能獨立去做,不像以往那樣事事父母包辦,必須服從父母的意願,他開始質疑父母,並有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自己能做主。其實,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對孩子有著重要的意義。他的個性及能力在此階段得到很好的發展和磨練。如果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卻不敢發表,仍然事事聽從父母的話,孩子就會比較壓抑和內向,獨立及決策能力就比較弱。如果父母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思想,孩子能夠有寬鬆的空間讓他獨立,在父母的引導和實踐中驗證自己的想法,發展判斷和分析的能力,其實是一件特別有利的事情。 建議家長在安全的範圍內,某些事情可放手讓孩子做主,無論是品嚐成功還是失敗,這個經驗是孩子成長中必須有的,他的獨立能力也會因此發展起來。 -
12 # 韓東燃
在父母和孩子的衝突中,雖然問題經常是雙方的,但是,就我的觀察,一個可氣的孩子背後總是站著一個更加可氣的家長。特別是在國內,很多父母都是對孩子缺乏起碼的尊重,加之缺乏見識和情商,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也難怪孩子會無所適從、會叛逆、會躲著父母了。
如果想和孩子溝通,家長一定要多反思自己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很多時候,你以為你在和孩子對話,但是你們根本就是自說自話,完全是無效溝通。我談幾種無效溝通的情形,看看你是否中招。
1,家長和孩子各有一套關注點,當孩子談自己關注點的時候,家長不給以正面迴應,而是直接聯絡到自己的關注點上。比如,孩子說——媽媽,我想吃麥當勞;媽媽迴應——等你考進全部前五再去吃。
應對措施:肯定孩子的情緒、要求,順著孩子的話題繼續聊,在孩子談論自己的話題的時候,不要插入自己的要求。
2,同樣的話題不停嘮叨。嘮叨是很多母親處理焦慮情緒的一種方式。我認識一位母親,整日焦慮孩子的成績不好。於是鼓勵孩子刻苦、認真學習,好好寫作業,檢查作業這類的話不停地重複。她的孩子說,明明開始寫作業了,一聽媽媽嘮叨,整個腦子都不清醒了。
應對策略:如果你的話已經被當耳旁風了,接著說是沒有任何意義。不要指望,你多說一遍,孩子就能認真對待你所說的了。
3,總是用居高臨下的方式和孩子交流。越是不明智的家長,越會認為自己想的都是對的,孩子想的都是錯的。試想,一個人總是認為你想的不對,你還願意和他(她)溝通嗎?
應對策略: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即使你的想法和孩子的想法不同,也不要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一句你說的也有道理是有效溝通的開始。
4,總是找不到合適的溝通情境。很多時候,孩子想和你溝通的時候,你在忙;你想和他溝通的時候,他又在忙。
應對策略:如果你有心和孩子溝通,就不要錯過任何一個他想主動和你搭話的機會。有意營造溝通情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誰說父母和孩子就不能一起去星巴克喝個咖啡,聊聊天呢。
-
13 # 媽咪老師
我是一直不要求孩子聽話的,尤其現在孩子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幾乎沒有孩子願意無條件聽別人的話。我的觀點是你感覺我對那你就得聽我的;不聽那你就說出不聽的理由,我感覺你說的對那我也可以聽你的。建議家長們還是放棄讓孩子聽話的念頭,長遠來說只會“聽話”的孩子也許掌控不了自己的人生。因為聽話是缺乏自我的表現。
不聽話可以,但是不能不講理。只有家長放棄了讓孩子聽話的想法,才能做到尊重孩子的想法,才可以有效溝通。根據樓主描述的情況,孩子看了書馬上意識到自己的不對的地方,其實挺讓人感動的。建議家長每次衝突之後靜下來談一談自己的想法,也聽一聽孩子內心的想法,這樣彼此之間建立信任,彼此指出對方做的不恰當的地方,孩子才更容易接受,行為習慣自然也越來越好。
無法溝通是雙方的問題,不是單方面的問題哦!當孩子的需要不停努力做個好孩子,當父母的也要不停努力,當個好父母。
-
14 # 淘兒學
什麼才是有效的親子溝通?
兒童教育專家張娟總結為:有情緒時先不溝通,避免情緒化導致無效溝通;在公眾場合單獨溝通,呵護孩子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的情緒給予及時關注;每次溝通結束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回饋,形成完整的溝通。
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給孩子說“不”的權利
很多媽媽一邊指責孩子不幹事,一邊大包大攬把事情幹了。等孩子好不容易出去幹了一件事,媽媽又說孩子幹得不夠好。建議父母反省一下,如果有擔憂、恐懼和害怕的情緒,到底是對自己還是對孩子。
父母的內心往往都期待能說服孩子,要讓孩子聽自己的。長此以往,孩子就慢慢變成了一個討好的、願意聽爸爸媽媽話、讓爸爸媽媽喜歡的孩子,但付出的代價就是無法做自己了。
父母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內在真實的想法,要給孩子說“不”的權利。能夠堅定地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自己要什麼或不要什麼,就是內在的力量。
允許孩子表達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是父母跟孩子聯結的第一步。如果孩子在家裡被允許發脾氣,被允許哭,被允許看著父母的眼睛說“我不想聽你的,我想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值得恭喜,因為孩子可以表達自己,他內在的力量和心智的建構就開始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強大。
安全地體驗被拒絕
我愛你,但同時我也有權利拒絕你,拒絕並不意味著不尊重你。父母要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和家庭的規則,讓孩子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情被拒絕和爸爸媽媽是否愛他沒有關係。
這樣孩子就收到一個重要的訊息:爸爸媽媽愛我,我會有被拒絕的可能。
父母不可能替孩子擋掉所有他要面對的事情,能做的就是孩子的心理建設,教孩子知道如何應對問題。愛孩子要有規則,允許孩子主張他的權利,也要讓孩子知道哪些是他的義務,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的愛並不是意味著可以犧牲一切。
一旦孩子在原生家庭裡感受到被愛、被尊重,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可以表達自己、探討問題,可以肆無忌憚地說自己想說的話,家庭就成了孩子練習面對衝突、解決困難、面對外在挫折的場所。
“只要父母願意把成長的力量還給孩子,讓孩子覺得父母無條件地愛他、相信他,孩子就知道即使在外面受了委屈和創傷,父母也是可以幫他撫平的。”張娟說。
跟10歲之前的孩子建立積極有效的溝通,關係到孩子如何建立跟這個世界的關係,如何建立跟其他個體的關係。
父母要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去歷練自己、體驗自己,真正找到自己的核心動力。孩子藉助這樣的經驗去面對世界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多的恐懼,更多的是一份堅定和勇敢。
-
15 # 超級育兒師蘭海
從媽媽的提問中可以感受到媽媽經常會因為孩子不“乖乖聽話”著急甚至生氣,自己為了孩子能夠成為優秀的學生付出很多心力和精力,孩子卻對媽媽給予的愛置若罔聞,自己心生委屈。
孩子閱讀了一本書,看見媽媽對自己的愛,“再也不惹媽媽生氣了”讓媽媽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認可和肯定。換句話說,如果不是這本書的出現,孩子一直接收不到愛的訊號,媽媽得不到孩子的正向反饋,母愛就是辛苦又委屈的付出。
溫暖的親子關係是親子溝通順暢的基礎,媽媽要用對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才能夠讓孩子真正的感受到。通常來說,有五種愛的表達方式,分別是親密的接觸、精心的時刻、肯定的語言、服務的行動、精美的禮物,一般親子關係中,最多使用的是肯定的語言、服務的行動和親密的接觸,也就是鼓勵孩子的進步,日常對孩子的照料,以及擁抱自己的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往往是在嘗試做自己,期望透過“叛逆”得到他人的肯定。當自己的價值被認可,才會願意建立友善的關係。因此媽媽要在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自己的孩子,關注孩子的學業、穿著、社交等方面,用“肯定的語言”鼓勵孩子,給孩子積極正向的回饋。讓孩子也感覺到“自己的付出被媽媽看見”,當被肯定的需求逐漸滿足,“叛逆”也會漸漸退去。媽媽被滿足的心理需求,也是現在孩子急需被滿足的心理需求。
最後特別想說的是,溫暖親子關係的建立是融入在日常中的,媽媽對孩子每一次鼓勵,都會成為親子之愛的基石,久而久之親子對話中的毛刺會被關係軟化,讓親子之愛在對話中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
16 # 我家有橙子
*當自己的孩子不聽話,叛逆,無法溝通時,很多父母總想找些法子收拾下他們,用懲罰的方式來讓他們聽話。但現實總是事與願違,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叛逆,跟父母的關係也變得疏遠。
*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乖巧聽話的那個,但頑皮是孩子的天性,不排除有時候會頑皮過頭,作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讓家長火冒三丈。記得有位教育專家說過,以兒童的眼光去看待他周圍的事物,更有助於理解孩子。家長試著蹲下來或趴下來,和孩子個頭差不多的高度去看世界,孩子的一些行為也就不奇怪了。
*家長要做只是靜靜觀察,在發現問題時,稍加引導,引導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尊重、平等、理解、溝通。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以家長的身份,以朋友的身份,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出現問題時不要急著下結論,急著否定,耐心去了解事情的發生過程,語氣平和,讓孩子用自己的判斷力,家長不要干涉太多。
*父母與子女溝通的效果好壞,與父母如何聽孩子講話很有關係。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無所謂,有時聽孩子說話,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一邊聽一邊還想著別的事。孩子看父母這樣,以後有什麼事就不想講了。我們做父母的除了關注孩子的成績,平時也要多注意與孩子溝通的方式,讓孩子保持積極穩定的心態,給孩子一個寬鬆舒暢的環境,孩子就願意把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願意把自己的困難告訴爸爸媽媽,願意得到爸爸媽媽的開導和幫助。
-
17 # 龍哥3135
孩子長得13、4歲時也就是讀書到七至八年級時,往往會與父母對著幹,出現了叛逆,怎麼辦?很棘手,很多父母往往被弄得焦頭爛額……
讀中學了,孩子己慢慢的長大,進入了青春期。他們開始有獨立的思考,獨立的個性,開始裝扮,開始關注異性,有些甚至有了異性朋友…他們渴望象成年人一樣的生活和空間,厭煩父母親的管束,而父母們很多不知道孩子們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還是象以前一樣的去管束他們,加上受到網路上的社會上的諸多因素的影響,這是青春期孩子們形成叛逆心理的原因,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儘快渡過叛逆期,做父母的一定要清楚自己孩子產生叛逆的來龍去脈,好對症下藥,來個藥到病除。
其次,有些父母投其所好,你不是喜歡和我對著幹嗎,好樣的,你放學回來看電視,看動畫片,看愛情片,我就坐在你旁邊陪你一起看,你喜歡玩遊戲,玩王者榮耀,我也陪著你跟你一起看…漸漸的他不看電視了,不玩遊戲了,愛看書寫作業了,這不正是我們做父母所期待的嗎?!
再次,有時間多陪陪孩子,多耐心的聽聽他們的心聲,少說或不說那裡空洞無物的大道理,多理解他們甚至做他們的朋友,知心朋友。你的孩子就又聽話了,又是個乖乖孩子了。祝你幸福。
-
18 # YDF七仔童裝實體店
吃苦吃的少了。。。。再就是揍的輕了。。。
-
19 # 洪太太
孩子的叛逆其實並不能說他是不聽話,我們要了解孩子心裡想的是什麼,根據他的心理發育特點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想法,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觀點,我們必須去尊重他,中國的父母一般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什麼都要聽大人的,由父母安排,你說一他必須得一,這樣就把孩子練成一個木頭人了。他就是一個搖控了。從此孩子的天性會被你慢慢的磨掉。
孩子有自己的做法,做父母只有引導正確的做法。多鼓勵,多表揚,先認可再指出他的不足之處,同時在溝通的時候,父母還應該注意你的說話的語言方式,語氣等等,讓孩子接受你,同時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多換位思考,跟孩子站在同一個角度想問題,跟孩子一起分析一起解決。平時要多多陪陪孩子,在孩子面前豎立一個有威嚴的榜樣,同時父母 自己說過的話一定要做到,不能出現出口失言,這樣孩子在你面前就沒有信任了,你管教起來也不好管,因為他認為父母 自己都沒有做好。
總之,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父母 也應該做到尊重,理解,支援,多鼓勵,先表揚,先認可,再指出不足或錯誤,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如果你一開始就先說他不對不好,孩子的愛美之心徹底就會消滅,然後接下來你的話他不聽不進去了。反之,先表揚,先認可,最後再指出不足或不正確的做法,並說明自己也有不足之處,一起更正,一起努力,孩子心裡就更平衡,也願意去接受並改正。
-
20 # 王澄棟
孩子不聽話!不理解父母!覺得無法溝通!ok,針對這個問題要反思一下,家長聽孩子的話了麼?也就是真正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家長理解孩子了麼?理解孩子真正的內心需求了麼?
無法溝通?ok,溝通是一種互動!是雙向的!父母只有“聽”孩子的話,理解孩子的內心呼喊和需求,接納和尊重孩子的需求,孩子才會願意跟你溝通!
跟成人間一樣,你理解我,接納並尊重我,我願意跟你溝通,你放不下身段(如:家長在孩子面前高高在上),那我就不願意跟你交流!孩子也是一樣!
回覆列表
不和孩子對著幹。小事多理解,大事不讓步。
孩子不聽話,不理解父母,無法溝通,是因為溝通太少。也許責怪太多,也許疏忽了孩子,孩子就是不喜歡聽父母的,喜歡反著幹,或者不反抗,也不動。
這個時候,很多父母“火被點燃”,親子矛盾一觸即發,大人生氣孩子掉眼淚。
其實,真的沒多大事,“雞飛狗跳”沒必要。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冷處理,平靜了用嚴厲措施懲罰孩子,讓孩子為忤逆,不聽話付出代價。
我家兒子發火的時候,先說清理由,後不理會。
如果孩子發火摔東西、打人了,我們會鬧開,但一般威脅,踢一腳,威脅……如果沒用,不理會。
孩子發火,不聽話,不能嬌慣,“睚眥必報”是主要準則,主要父母態度決定他忤逆的頻率和次數。
有些孩子不聽爸爸的話,卻很尊敬媽媽,媽媽就能說的動。主要那個家長不妥協,方法和態度有關。
得罪了媽媽的後果很嚴重,付不起這個責任,孩子“毛才順”,願意服從管理。
媽媽掉眼淚,傷心難過表露出來……
太傷心了不想吃飯,不想做早餐,晚飯泡麵吧。
整治孩子像對付老公一樣,不認輸,不妥協,孩子就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遇到孩子無法溝通,很多家長都是不停說,或者發火,其實還不如假裝“離家出走”呢。告訴孩子,媽媽要出去走走,晚飯自己吃,媽媽氣吃不下,消氣就會回來的,不要擔心。
晚點回家,說幾句動情話,孩子馬上會很感動。
我家孩子,被我整治過幾次,以後我傷心交代要出門,抱著我,說他聽話了,媽媽別傷心,外面冷。
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多原諒孩子的犯錯,多和孩子聊天,多關心孩子,多聽孩子理由,多理解孩子。
要相信孩子是愛父母的,多表揚孩子,遇到問題,及時溝通,不要積壓情緒,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關心和溫暖,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