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安祿山為三鎮節度使,而王忠嗣曾經當過四鎮節度使,可見他曾經被唐玄宗更加看重,只是他公元749年去世,而安祿山發動反叛是在755年,王忠嗣根本無法阻止安祿山。
3
回覆列表
  • 1 # 嗔痴歷史觀

    歷史有時候就是讓人充滿無限感慨,比如有的人有的事,往往就是在不經意間發生的,可是等到後來回頭仔細看看,又覺得很多事情要是當初換一種方式發生,是不是就會不一樣呢?

    王忠嗣被稱之為唐朝的“霍去病”,英勇無敵,可惜就是英年早逝,過早被誣陷以至於抑鬱而終,有人說要是王忠嗣還活著,安史之亂是否還會發生呢?

    王忠嗣的戰績

    公元730年,王忠嗣24歲,作為唐玄宗的養子,他表現出來的軍事智慧與能力和唐玄宗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是這一年,年輕的王忠嗣初露鋒芒,率領300精銳前往吐蕃,偷襲正在訓練的吐蕃贊普,僅僅300人,卻在戰爭中斬殺了吐蕃數千士兵,贊普狼狽不堪,落荒而逃,王忠嗣因此盛名在外。

    從此以後,王忠嗣在大唐之中,有了一席之地。公元738年,李隆基命令年僅32歲的王忠嗣率領10萬大軍,直面契丹、奚族20萬聯盟大軍。

    人們都覺得王忠嗣勝算不大,結果王忠嗣像開了掛一樣,三戰三捷,於桑乾河大獲全勝,敵軍被其斬首十萬有餘,天下都稱王忠嗣乃戰神下凡。

    不過在王忠嗣的人生履歷中,最讓他名聲大噪的還是742年的那場戰爭。當時王忠嗣掛帥出擊突厥、吐蕃,雙方毫無還手之力,被王忠嗣打得落花流水。

    突厥烏蘇米施可汗在亂戰中被王忠嗣取了首級,吐蕃更是損失慘重,被斬殺數萬士兵,還有兩位吐蕃王子陣亡,吐蕃被逼無奈,不得不投降歸順唐朝。

    慘遭誣陷

    雖然吐蕃歸順了唐朝一部分,可是其主力軍還在石堡城養精蓄銳、虎視眈眈,等待著時機搶回失去的地盤。

    多次取得勝利的唐玄宗,喜出望外並且有些迷失自我,他命令王忠嗣乘勝追擊,去石堡城攻打吐蕃剩餘軍事力量。

    王忠嗣明白深入敵軍陣營,不是一件好事,關鍵石堡城地勢險要,那裡的吐蕃軍還是吐蕃中最為出色的,要是貿然前進,恐怕凶多吉少。

    王忠嗣跟唐玄宗建議:“我們採用圍困戰術,拖垮敵軍,才是最佳選擇!”聽罷,李隆基覺得王忠嗣膽小怕事,對其十分不滿。

    適時,李林甫成為宰相,早就對王忠嗣有些懼怕,趁此機會落井下石,陷害王忠嗣說他圖謀不軌,想要留住吐蕃繼續為害大唐。

    《資治通鑑》中對李林甫誣陷王忠嗣是這樣說的:

    (王忠嗣)以戰功累官河西隴右節度使、權朔方河東節度,佩四將印,控制萬里。李林甫忌其功,誣以罪,幾陷極刑,哥舒翰請以己官爵贖罪,貶漢陽太守。

    簡單幾句,就說明李林甫為人奸詐,因為嫉妒王忠嗣的功勞,擔心他影響自己權力,故而不顧國家安危,將一個猛將誣陷。

    唐玄宗更是不分青紅皂白就聽信李林甫妖言惑眾,對王忠嗣進行治罪,此時王忠嗣才36歲,被李隆基罷黜之後,不久便鬱鬱而終,唐朝錯失一員猛將。

    安史之亂

    更讓人無奈的是,李隆基罷黜了王忠嗣之後,繼續任命哥舒翰率領軍隊去石堡城攻打吐蕃,石堡城地勢險要,眼看自己國家就要被滅,可謂全民皆兵對付唐軍。

    哥舒翰雖然最終拿下石堡城,可是唐軍損失了8萬精兵,因此唐朝元氣大傷,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再私自攻打其他地方。

    也就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段裡,安祿山趁機不斷拓展自己兵力,從一個一般胡人,最終發展成為范陽、平盧、河東三個地方的節度使,要知道唐朝總共十個節度使,安祿山所當的節度使控制了唐朝三分之一的兵力,已經超過李隆基能夠調遣的兵力。

    公元755年,安祿山已經傭兵自大,覺得不該再跟著唐玄宗混了,遂聯合史思明發動了安史之亂。

    唐玄宗手忙腳亂,到處調兵遣將,卻發現此時已經無兵可用,更沒有年輕將領可以挑起大梁,最終讓已經垂垂老矣的哥舒翰帶病參戰,奈何節節敗退。

    安祿山與史思明乘勝追擊,李隆基又叫高仙芝、封常清等人出擊,這邊戰爭危在旦夕,那邊李林甫還在考慮自己利益,李隆基更是屢出昏招,終於安祿山擊敗唐軍,直逼都城長安。

    李隆基落荒而逃,在馬嵬坡遭遇馬嵬坡之變,太子李亨不久在靈武登基稱帝,李隆基的時代結束了,唐朝的繁榮昌盛也跟隨著結束,後來的時光,就是亂戰紛紛。

    要是當初王忠嗣沒有被李林甫誣陷罷黜,抑鬱而死,想必安史之亂就不會輕易發生,即使真的發生了,王忠嗣還可以帶著精銳突擊平叛,奈何李隆基總是昏招連連,自己把自己作死了,還連累了整個唐朝子民。

    結語

    歷史往往就是這樣,成敗之間,其實早已在平時的行為舉動中有了一些端倪,只是人容易被安逸的生活和浮華的世界所迷惑,以至於看不到危險,所謂的居安思危,在很多時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口號,只是喊喊而已,其中真諦,又有幾人明瞭?

  • 2 # 南朝居士

    王忠嗣是為什麼被殺呢?

    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她開始不聽調遣了,二個是他跟太子關係不清不楚的,

    天寶五年(746年),王忠嗣身兼四鎮節度使後,唐玄宗考慮攻佔石堡城,下詔令徵詢攻戰的方法,王忠嗣上奏說:“石堡城地勢險要,吐蕃全力守衛它。如果以疲憊之師攻其堅固的城池,必將被敵殺死數萬人,之後戰事才能完成。我想所得的不如所失的,請休兵秣馬,觀察勢態發展再奪取它,這是上策。”唐玄宗由此不高興。李林甫特別忌妒忠嗣,每天都在尋察他的過失。

    王忠嗣的話可能沒問題,但是他忘了,他是武將,

    武將有個別稱叫爪牙,只負責撕咬,不負責思考,皇帝讓你幹嘛就幹嘛,別那麼多廢話。

    但是,王忠嗣廢話了,為什麼敢廢話?顯然,身兼四鎮節度使,底氣十足。

    唐玄宗的第一反應就是他開始不聽話了。

    天寶五年(746年)正月,皇甫惟明被殺,王忠嗣由此擔任西平郡太守、判武威郡事,擔任河西、隴右節度使,又暫替朔方、河東節度使事。王忠嗣佩帶四種將印,控制萬里,勁兵重鎮,都歸其掌握,自唐朝建國以來,還未曾有過這種事。

    皇甫惟明被殺的主因,就是因為跟太子關係不清不楚的,太子跟武將關係密切,讓皇帝猜忌,皇甫惟明於是被殺。

    現在王忠嗣又跟太子不清不楚的,讓皇帝怎麼想?

    太子跟武將包括朝臣,關係很微妙,玄宗最提防的就是太子了,怕他想提前接班,廢太子李瑛就是造反被殺的。

    而王忠嗣呢?從小玄宗讓他跟太子搞好關係,後來太子又節制西邊的四鎮,應該來說,是王忠嗣的上司,發小加上司,關係密切很正常,但是,讓唐玄宗睡不著啊,於是,王忠嗣就差點被殺了。

    所以,王忠嗣被殺,並不算冤枉,起碼他不聽話了,起碼他跟太子關係不清不楚的。

    如果玄宗沒有殺王忠嗣,後面怎麼發展,誰也無法預料的。

    誰敢說,王忠嗣不會像安祿山一樣造反?未必都以為安祿山造反是他人品差?

    誰敢說,王忠嗣不會支援太子提前接班?

    沒有絕對的忠臣,屁股決定腦袋,環境決定意識,環境變了,人的選擇就會變。

    754年,唐玄宗如果把安祿山殺了,誰敢說,安祿山不是一個忠臣?

  • 3 # 小宋史趣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王忠嗣是唐玄宗時期的一員驍將,在他鎮守唐朝邊疆期間,破契丹,平吐蕃,換來了唐朝邊防數十年的安定,是玄宗一朝的邊疆守護神。然而在唐玄宗後期,李隆基徒生猜忌,聽信讒言,將其罷黜,最後於公元749年病死。

    誠然,王忠嗣確實是唐朝中期不可多得的良將,正是由於他在邊疆的鎮守,才保證了開元年間的盛世。但是安史之亂是在唐玄宗後期積重難返的弊政下發生的。假如他驍勇再世,唐朝在面對安史之亂時可能會顯得稍微從容一點,但是他也無力阻止安史之亂的發生。

    安史之亂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唐玄宗時期藩鎮制度下節度使擁兵自重,與統治階級的矛盾逐步加深。唐玄宗時期,為了鞏固邊防的實力,使外圍各族在入侵唐朝的時候,邊防各地可以有以自主調兵,優先組織力量對抗。所以,唐玄宗時期開始在邊疆設定大量的藩鎮,而節度使是藩鎮的最高長官。到安史之亂前,全國在邊疆地區已設有十個節度使。隨著節度使權利的不斷增大,如何削弱藩鎮的權力反倒成為了朝廷最棘手的問題。

    同時安史之亂的爆發還有各方面的原因。唐朝的兵役制度是演襲北周和隋朝實行的是府兵制。府兵制,顧名思義就是閒時為農戰時為兵的兵役制度。隨著唐朝版圖的不斷擴大,府兵制度下兵士數量已經達不到政府徵用的需求。這樣,一種新的兵役制度開始實行,即募兵制度。在募兵制度下,朝廷只需要發糧餉就可以,不用再為士兵的入籍和土地問題發愁。尤其是在大量藩鎮的設立之後,藩鎮屬地下要求的兵士數量激增,各個節度使更是推崇募兵制。在這種制度的刺激下,各節度使開始大規模募兵,兵多地廣,節度使們也逐漸開始擁兵自重。其中,安祿山在這方面最為明顯,甚至是是無比猖獗。由於安祿山在朝廷中見風使舵,使得他備受玄宗寵愛。一人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個節度使,權勢及軍事實力已非其他節度使所能比。隨著勢力的不斷壯大,安祿山的野心也開始膨脹,加之他認為朝廷中不斷有誹謗和中傷他的言論,所以,趁勢而亂,也就成為了他順其自然的選擇。

    就像上述所說的,唐朝府兵制度的在唐朝中期已經逐漸適應不了當時的形勢,同時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礎上。在唐玄宗時期,唐朝的經濟快速發展,人口也不斷增長,面對人口的大規模增長,政府已經到了無田可授的地步,再加上當時土地兼併現象越來越嚴重,無地少地的農民卻仍然要面對政府繁重的賦稅。所以使得農民不堪忍受,或遠離土地成為流民,或加入藩鎮的武裝勢力。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日益嚴重。安祿山此時也是看到農民對唐朝政權集聚越來越多的不滿,而他正好可以利用這些矛盾,稍加引導,就可以利用人民的力量來摧垮唐政權。

    安史之亂是唐朝統治階級自己種下的惡果,不斷加劇的政治危機和經濟矛盾,使得安史之亂的發生有其可預見性且無法避免,並非某個人的力量可左右。

  • 4 # 手機電腦一站式

    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是唐朝的對外擴張。對外擴張導致了行政系統以效率為導向,這推動了藩鎮的出現和安祿山的崛起。同時,對外擴張還帶來了利益集團對軍權的爭奪,這使安祿山得以在夾縫中坐大。最後,對外擴張還造成了中央政府實力和威信的下降,這最終引發了安史之亂。

    安祿山從范陽起兵造反,詐稱奉唐玄宗旨意率領部隊討伐逆臣楊國忠。他率領各族騎兵、步兵十五萬,半夜行軍,黎明吃飯,一天前進六十里。決定高尚、嚴莊為謀主,孫孝哲、高邈、何千年為骨幹。天下太平的日子長了,人們不懂戰爭,聽到安祿山叛亂爆發,朝廷一片動盪懼怕。宮廷警衛部隊都是由集市商販組成的,只得開啟皇家倉庫拿出綾羅綢緞召募兵卒。於是先後任命高仙芝、封常清等人為大將抵抗。

    叛亂不會因為某個人(的意志)而改變!

    所以說王也阻止不了!

  • 5 # 柚子愛歷史

    老實說,安祿山反與不反與王忠嗣是否活著關係不大,即便王忠嗣活著,安祿山會忌憚於他,但不會改變反叛的初衷。

    論個人武力,安祿山這個330斤的大胖子基本上會被王忠嗣這個驍勇善戰的大唐名將秒殺;論軍事實力王忠嗣是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手下有精兵30萬,而安祿山為平盧、范陽和河東三鎮節度使(其中河東在王忠嗣被解職後劃歸安祿山),手下有15萬精兵,王忠嗣兵力是安祿山的兩倍;論戰績,王忠嗣曾在玉川戰役中以300輕騎偷襲吐蕃,斬敵數千。曾率10萬騎兵北伐契丹,於桑乾河三戰三捷,使得奚和契丹聯軍全軍覆沒。青海湖會戰大破吐蕃北線主力,吐蕃死傷數萬人,兩王子陣亡,使吐谷渾降唐。而安祿山基本上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戰績。

    如果兩人各自帶領自己的軍隊正面對決,估計大機率王忠嗣會獲勝。然則如同戰場上的戰機瞬息萬變一樣,決定一軍一國成敗的因素很多,歷史的走勢並非一兩個名將所能左右的。如果王忠嗣活著,安祿山可能會忌憚於他,但不會改變叛亂的初衷和計劃。

    安祿山之所以反叛除了他有野心和支撐他野心的軍事實力以外,還在於他看透了大唐帝國錦繡繁華之下已經開始腐朽和沒落的本質,而這也反過來助長了他的野心。晚年的唐玄宗已不復年輕時的銳氣,安於享樂,好大喜功,剛愎自用。且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相,蔽塞言路,妒賢嫉能,導致大唐綱紀敗壞,而安祿山也趁機坐大勢力。

    論武力,安祿山也許不及王忠嗣,但是論智慧、論情商安祿山遠勝王忠嗣。這從安祿山的發家史就可見一般:從一個偷羊的屌絲成為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的義子,再透過賄賂結好朝廷往來官員在玄宗面前多說他的好話,讓玄宗對其產生好印象,再到借拜楊貴妃為母親之機成為玄宗的義子,安祿山正是憑藉他的官場智慧、善於鑽營的本事一步步上位,從而平步青雲最終成為封疆大吏。

    反觀王忠嗣,忠勇有餘,情商不足。以唐玄宗命其攻打吐蕃石堡城為例,明知晚年的唐玄宗好大喜功,還直言堅稱石堡城形勢險固,不宜攻打,玄宗不聽,堅持讓董延光攻打石堡城,雖然結果如同王忠嗣所言,石頭城並沒有按期攻下。但是此舉駁了唐玄宗的顏面,為玄宗所不喜,終因宰相李林甫的誣陷而獲罪,若不是哥舒翰求情,王忠嗣將被處以極刑。如此,王忠嗣也為自己的耿直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一年後抑鬱以終,年僅四十五歲。

    總之,安祿山一定會反,遲早會反,並不會因為忌憚某個將領而改變自己的謀劃。事實上,王忠嗣活著時已經察覺安祿山的圖謀,曾數次上書奏言安祿山將會作亂。而宰相楊國忠也多次對唐玄宗說安祿山一定會叛亂。結果唐玄宗也派使者去偵察了,但是使者收受了安祿山的賄賂,回來之後反而大講安祿山忠心耿耿。楊國忠又對唐玄宗說:“召他進京,他一定不會來。”於是下令安祿山進京,結果他卻來了。安祿山有反心,朝中很多人都有所察覺,但是架不住他會演,尤其是在唐玄宗面前會演乖兒子,而晚年的玄宗真的是兩眼昏花了,硬是看不穿安祿山的把戲。

    所以說,唐朝會爆發安史之亂,安祿山之所以敢反叛,並不會因為王忠嗣活著就會有所改變。事實上,王忠嗣沒死時,安祿山就已經在暗地裡謀劃叛亂了,他在范陽郡城北邊築起了雄武城,暗中儲藏兵器、糧食、戰馬、牛羊等以備起事之用。因此說,王忠嗣並不是問題所在,即便王忠嗣死了,唐朝也不乏名將,如哥舒翰、高仙芝、封常青、郭子儀、李光弼等,問題出在安祿山早已看透了以唐玄宗為首的唐朝統治中樞的腐朽本質,事實也如同他的看法一致。唐玄宗聽信宦官魚朝恩讒言,誅殺名將高仙芝、封常清;在郭子儀李光弼已經攻佔叛軍老窩、安史主力被拒潼關之外進退兩難的大好形勢下,又逼迫哥舒翰主動出擊,結果20萬大軍全軍覆沒,哥舒翰被俘,潼關失陷,自己作死的唐玄宗也只能狼狽的逃出長安。

  • 6 # 清蒸歷史

    歷史上某一次的叛亂,都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出現或存在,就會避免。能稱之為叛亂,那便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因果關係的存在。

    首先,為什麼稱王忠嗣堪稱唐朝霍去病?

    霍去病大家都有了解,西漢時期大將軍衛青的外甥,年紀輕輕,戰功赫赫,後人對其評價極高。那麼,唐朝的王忠嗣又是誰?

    王忠嗣,706年-749年,714年,王忠嗣的父親汪海兵犧牲,此時年僅9歲的王忠嗣被唐玄宗接到宮中撫養,成為唐玄宗的養子,“忠嗣”便是唐玄宗賜的名字。王忠嗣很懂帶兵打仗的謀略,跟唐玄宗談論兵法也是對答如流,因此,唐玄宗很器重他,誇他“你今後必然成為良將”。

    733年,王忠嗣第一次以一人之力斬殺吐蕃數千人,繳獲牛羊數萬計。而後,多次單騎攻入敵營,唐玄宗授其數職。王忠嗣堪稱唐城第一名將,先後擊敗吐蕃、突厥、契丹等多個邊疆小國,威震邊疆。同時,這位年輕的將軍還兼任河東、河西、朔方、隴右四鎮節度使,這在唐朝建國以來,還是第一次出現一人任四鎮節度使。要知道,在唐玄宗時期,唐朝共設10個節度使。

    唐朝的節度使,主要負責某區域的防禦工作,軍事排程權、人事任命權、財政支出權、賦稅徵收權都為該地區的節度使負責,可以將其稱為“割據國王”。所以,王忠嗣在當時,不光戰功赫赫,權力也很大,在當地很有威望,而且,王忠嗣能調動的軍隊人數達20萬人。俗話說“功高蓋主”,再加上唐玄宗後期昏庸,任用奸佞小人,使王忠嗣兵權被解除,多次遭人誣陷,接連被貶。749年,王忠嗣暴斃。

    王忠嗣去世後,安祿山接替了他部分職位。之後安祿山逐漸受到唐玄宗重用。

    接著,迴歸正題,如果王忠嗣沒死,安祿山還敢反叛麼?

    安祿山為何要反?

    一、唐朝在中國封建王朝中,經濟之富庶,疆域之遼闊,堪稱第一,尤其到了唐玄宗時期,唐朝達到了鼎盛。“物極必反”,封建經濟的發展,均田制的破壞,使許多農民成為流民。再加之後期唐玄宗的昏庸,楊氏一家權傾朝野,肆意揮霍國家財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負擔,加劇了社會矛盾。

    二、安祿山與楊國忠之間爭權奪利,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三、安祿山代替王忠嗣,成為統轄一方的節度使。唐朝節度使制度的實施,對於那些忠心耿耿的節度使來說,這些權力有利於國家抵禦外敵。但是對於那些野心勃勃的節度使,這些條件為造反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而安祿山就是後者。節度使的日益強大,也嚴重威脅了皇帝的權力,也就形成了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集權的矛盾。

    所以,如果王忠嗣沒有死,這場叛亂還是會爆發的,即使不是安祿山,也會有其他人。這是當時社會矛經濟矛盾、階級矛盾及朝廷內部爭權奪勢等因素決定的,絕非一人之力就能避免。或許如果王忠嗣不被陷害致死,會對安祿山行動產生制約,但絕不會制約住安祿山的思想。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作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唐玄宗後期的昏庸,任用小人以及沒有根據社會發展作出正確的決策,必然會使社會矛盾加劇,導致一系列叛亂的發生。

  • 7 # 安定郡小書生

    根據《新(舊)唐書》記載,王忠嗣確實多次上書玄宗稱安祿山將會作亂,可惜玄宗對安祿山信任有加,後來王忠嗣遭到宰相李林甫嫉恨,誣陷王忠嗣“欲奉太子”李亨為帝。盛怒之下的唐玄宗打算處以極刑,後受到得寵的哥舒翰求情,才被貶為漢陽太守,一年後抑鬱以終,年僅四十五歲。

    史書對其評價是,以王忠嗣之才,戰必勝、攻必克,在攻取石堡城的策略上、在預言安祿山的謀反上,可謂深謀遠慮。可惜不能逃脫讒言的誹謗,客死在流放的地方。

    那麼正如題主所說,假如王忠嗣繼續活著,安祿山能反嗎?下面我就從王忠嗣、安祿山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四鎮節度王忠嗣

    王忠嗣可謂名將之後,為豐安軍使王海賓之子。開元二年(714年)王海賓戰死於武階之戰中,年幼的王忠嗣被唐玄宗接入宮中撫養,收為假子,賜名忠嗣。

    從小王忠嗣在兵法表現出非凡的天賦,被唐玄宗非常器重。長大後的王忠嗣,擁有皇帝的支援,加之作戰勇敢,憑戰功一路升遷,佩帶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將印,控制萬里,勁兵重鎮,都歸其掌握,自唐朝建國以來第一人。

    晚年的唐玄宗好大喜功,就令王忠嗣攻去吐蕃石堡城進一步開疆拓土。王忠嗣認為石堡地形險固,又有吐蕃舉國之力防守,建議等待戰機。玄宗當然就不高興了,就命令董延光攻打石堡城,果然沒有按期攻下,就上奏認為是王忠嗣配合不力、延緩出兵,才導致戰事無功,玄宗就更加惱火。

    同時王忠嗣從小與忠王李亨往來親密,此時身為太子的李亨與宰相李林甫不對付,除掉王忠嗣就相當於斷了太子李亨的一隻手臂。於是李林甫讓人蒐羅王忠嗣過失,不久就讓人彈劾王忠嗣早期揚言擁立李亨為太子。這讓忌諱太子結黨的玄宗更加生氣,召回王忠嗣,經過李林甫控制的三司審訊,王忠嗣幾乎被陷害致死,辛虧得到正受玄宗恩寵的哥舒翰求情,願意以自己的官職來替王忠嗣贖罪,玄宗才稍稍消釋,仍將王忠嗣被貶為漢陽太守,隨後又轉任為漢東郡太守。王忠嗣最終抑鬱的死於任上,時年四十五歲。

    三鎮節度安祿山

    安祿山出身西域康國粟特族,其母早死,其母為當地的一位神婆(女巫),後來嫁給將軍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從此安祿山也改姓安。從小生活在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安祿山,練就了一身逢迎的本領,長大後通曉六國語言,就在邊境充當買賣的中介商(牙郎)。

    開元二十年(732年),安祿山得到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的看重,從此投身軍旅,成為張守珪義子。由於安祿山的機靈、懂得投機鑽營,很快脫穎而出,開元二十八年(740年)任平盧兵馬使。安祿山的投機鑽營,不僅讓朝廷官員對其讚不絕口,甚至後來讓身在深宮的玄宗也對非常欣賞。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進行機構改革,在平盧設立節度使,安祿山不出意外成為平盧節度使,一下成為手握軍權的一方軍閥。就這樣,安祿山一路平步青雲,最終成為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封為東平郡王,鎮撫東北地區。

    安祿山進京後,就拜楊貴妃為乾孃,更加贏得了唐玄宗的喜愛。在朝堂上,安祿山結交權臣,宰相李林甫都極力為其說好話。當然在長安,安祿山也遇見自己最害怕的人,可不是王忠嗣,而是李林甫,甚至每次有人從宮中回來,安祿山就打聽李林甫說些什麼。如果李林甫說自己的好話,就激動的活蹦亂跳;如果李林甫說需要安祿山好好想一下某件事,就嚇得的雙手撐著胡床,大汗淋淋,不知所措。

    天寶十一年(753年)李林甫去世,楊國忠取代李林甫成為唐帝國的實權宰相。楊國忠與安祿山矛盾也開始激化,楊國忠就揭穿安祿山有謀反之意。面對楊國忠的彈劾,安祿山也非常害怕,逃回自己勢力範圍,在范陽招兵買馬,積蓄力量。然而玄宗對安祿山依然信任有加,面對別人的彈劾,一定會大發雷霆,並將彈劾人捆綁起來送交安祿山

    天寶十四載(755年),一切準備就緒的安祿山,果然在范陽以誅殺楊國忠為名起兵,悍然發動持續影響八年的安史之亂,讓唐帝國從鼎盛開始走向衰落。

    其實從上面可以看出,即使王忠嗣依然活著,安祿山依然敢於發動叛亂。因為事情的本質並不在於唐帝國有多少名將,甚至有多少人知道安祿山的野心,而是在於玄宗對安祿山的信任程度。就在安祿山叛亂之前,就連玄宗寵辛的楊國忠說安祿山有野心,都沒有引起玄宗的足夠重視,那麼即使王忠嗣依然得不到玄宗的信任,依然起不到任何作用。何況大唐帝國在失去王忠嗣之後,玄宗時代依然擁有許多耀眼的名將,比如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郭子儀、李光弼等,然而安祿山依然發動了叛亂。

  • 8 # 讀史坊

    可以肯定地說,如果王忠嗣不死,安祿山不會反叛。因為王忠嗣既是盛唐軍界一哥,又對唐朝忠心耿耿。

    我們先來看一下王忠嗣的簡歷。王忠嗣是烈士遺孤,九歲時父親在與吐蕃的戰爭中犧牲,之後被唐玄宗收為養子,養在宮中。

    開元二十一年,王忠嗣在與吐蕃戰爭中嶄露頭角。他提著刀衝入敵軍隊伍,斬殺了數千人。這是王忠嗣第一次在軍界露臉。接下來就一發不可收拾。

    新城之戰中,當吐蕃以數倍於唐軍的人馬逼近官軍陣地,唐軍產生恐懼心理。王忠嗣單騎衝入敵陣,左衝右突,一人殺死吐蕃數百人,鼓舞了唐軍氣勢,從而反敗為勝,大破吐蕃。

    天寶元年,王忠嗣帥軍北伐,與奚部落在桑乾河展開戰鬥,他三戰三捷,俘獲對方大量人馬。從此,王忠嗣的名聲耀武漠北。

    對於反覆無常的突厥,王忠嗣使用反間計,先讓突厥失去其他部落的支援,又出兵討伐。從此塞外安定,突厥再也不敢侵犯大唐邊境。王忠嗣成了大唐北部邊境的守護神。

    天寶五年,王忠嗣擔任河西、隴右節度使。不久,又接替朔方、河東節度使事。同時擔任四方節度使,帶勁兵守護大唐的萬里邊疆,這是自唐朝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王忠嗣的軍事能力超強,成為名副其實的軍界一哥。更讓人敬重的是他的思想。他曾經說,國家安定的時候,將領的職責是撫卹軍隊。我不想憑藉國家的力量撈取個人功名。這是一個做事低調又高度愛國的人。

    唐玄宗想開疆拓土,下令徵詢攻戰石堡城的方法。對此,王忠嗣則認為,以疲憊之師攻對方堅固的城池,必將死很多人,得不償失。

    天寶六年,董延光請求攻打石堡城,唐玄宗讓王忠嗣接應。王忠嗣雖然不同意出兵,但還是服從了命令。不過,戰事果然如王忠嗣所料,董延光沒有打下城堡。

    為了推卸責任,董延光誣告王忠嗣延緩出兵,導致了戰事的失敗。李林甫出於嫉妒,也誣告王忠嗣,說他和太子結黨。

    《舊唐書·王忠嗣傳》記載,哥舒翰後來雖然打下了石堡城,但死傷無數,和王忠嗣預言的一樣,一將功成萬骨枯。而王忠嗣能撫卹士兵,不以個人功名為目的,這種精神很值得後人尊敬。

    王忠嗣無論在軍事上還是精神上,都是心向朝廷,心向唐玄宗和他的政權。如果他不死,一定會極力勸阻唐玄宗,不要被安祿山矇騙。而他的軍事能力和軍事權力也會讓安祿山心存顧忌,從而不敢輕舉妄動。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 9 # 尋根拜祖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王蘊秀就是王忠嗣(劇中的王宗汜)的女兒。單純從實力對比,安祿山面對王忠嗣,只能甘認小弟。不過,安史之亂的根,絕不僅是安祿山個人野心的膨脹,本質上是社會矛盾和政治鬥爭激化的結果。這一點,不是王忠嗣所能左右的,在政治大潮面前,個人或許可以起到延緩作用,不大可能改變走勢,所以,王忠嗣阻止不了安祿山造反。

    王忠嗣一度擁有河東、河西、河朔、隴右四鎮節度使頭銜,擁兵26萬,超過了大唐邊兵總量的一半。安祿山頭頂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擁兵18萬,這就是安祿山起兵造反的資本。

    安祿山起兵之時,王忠嗣已經去世六年,他的河東節度使歸了安祿山。客觀上,王忠嗣的死,讓大唐失去了軍事實力最強大的一位邊將,也使大唐失去了掣肘安祿山的最大攔路虎。

    除了軍事實力,王忠嗣的眼光很毒辣,他早早就預言安祿山會謀反。

    既有實力,又不缺少戰略眼光,看起來只要王忠嗣在,安祿山的腿會發抖,不應該有起兵謀反的膽氣。為何說,王忠嗣即便再世,也阻止不了安史之亂呢?

    王忠嗣去世後,他打下基礎依然存在,事實上沒起到阻止作用

    王忠嗣除了自身戰力超群外,其實他還扮演了“黃埔軍校校長”的身份。像哥舒翰、李光弼、郭子儀等名將,都是王忠嗣一手培養起來的,哥舒翰還直接接替了王忠嗣隴右節度使。

    王忠嗣雖然去世了,但他搭建的框架,培養的眾多人才,都在軍隊建設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這些現實都是顯性的,唐玄宗看得到,安祿山也看得到,可是阻止得了安祿山嗎?

    造反絕不是軍事實力的對比,軍事只是政治的附屬品,再強大的軍事實力,離開政治就是一具空殼。王忠嗣留下的軍事基礎再強大,對安祿山來說都不是造反要考慮的首要因素。更何況安祿山的軍事實力,未必比王忠嗣弱。

    導致安史之亂的根源,王忠嗣解決不了,個人能力只能區域性延緩

    促成安史之亂爆發的不是軍事,那是什麼呢?社會矛盾和政治鬥爭。

    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將大唐推向了一個高度繁榮的階段,很多矛盾也伴隨著經濟的高度發達,逐步顯現。

    首先包括唐玄宗在內的上層權貴們,開始步入不思進取,腐化墮落中去。伴隨而來的就是貪汙腐敗,橫徵暴斂,土地兼併,農民失地,其結果就是國家經濟基礎的迅速崩塌,和社會矛盾的加劇。

    其次是上層政治鬥爭的白熱化,讓朝政走進永無休止的內耗。唐玄宗自己開啟的腐化之門,讓楊國忠兄妹、李林甫之流,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這些人熱衷於權謀鬥爭,忙於結黨營私,是朝政關係複雜化,內鬥耗盡了大唐昔日的光輝。

    再其次,民族矛盾、藩鎮與中央矛盾,也伴隨著中央政治鬥爭的激化,而不斷凸顯。安祿山就是利用了中央政治鬥爭的漏洞,不斷坐大,進而尾大不掉。

    這些致亂之源,最終釀成了安史之亂。其實,像安祿山一樣,其他的藩鎮也都具備了野蠻生長的土壤,只是安祿山走到前面。沒有安祿山,早晚也會出現張祿山,劉祿山。這個客觀大環境,連唐玄宗都無法左右,王忠嗣又怎麼改變得了?

    要說王忠嗣能改變的東西,頂多是在區域性範圍內延緩事態的惡化,對大局無補。

    王忠嗣即便再世,早晚也會死於政治,不會對安祿山有多大威脅

    還有一點可以讓安祿山不會太顧忌王忠嗣——複雜的政治鬥爭,會替他除掉王忠嗣這樣的軍頭!

    我們發現一個基本規律,凡是能力超強,建樹超牛的人物,結局都不大好,原因就是俗套的功高蓋主!

    我們看看安史之亂爆發後,叛軍已經兵臨潼關了,唐玄宗還冤殺高仙芝、封常清、逼敗哥舒翰,導致長安丟失。理論上,如果不是唐玄宗自己犯渾,安祿山根本攻克不了長安。可是所有垂死的政權都有一個特點:總能把一手好牌打爛。原因就是根爛了!

    王忠嗣有自己的執念,不會一味聽話,一味聽話的人也不會有大成就,這就是英雄人物的悲哀。本來就樹大招風,功高蓋主,再不聽話,結局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哥舒翰苦苦求情,王忠嗣早一年就上了斷頭臺!

    一個爛根的政權,王忠嗣躲得初一,還能多的了十五嗎?我要是安祿山,都有信心讓王忠嗣調轉槍口為我所用!

    安祿山造反,有其生存威脅的因素,王忠嗣阻擋不了他的求生慾望

    如果說安祿山造反可以避免的話,只有一個辦法——拖延!雖然解決不了根,至少有機會。原因就是,安祿山造反也存在被動的成分,他並非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跟唐玄宗作對,而是條件一步一步對他更有利,同時又受到種種不利因素的威脅。

    這都要拜楊國忠所賜。史學界一直存在一種論調:安祿山就是被楊國忠逼反的!

    這種觀點,雖然忽視了安祿山已經被養肥的事實,有偏頗之處,但楊國忠作惡至少是導火索!當年馬嵬坡事變,將士們第一個誅殺的物件就是楊國忠,可見這個禍國殃民的傢伙,已經是人神共憤!

    王忠嗣作為邊將,他能阻止得了楊國忠等,熱衷於朝政鬥爭的政客嗎?他能幫安祿山解除生存危機嗎?他連自己都保護不了,又怎麼能阻止安祿山自救的本能反應?

    所以,王忠嗣雖強,也只是政治的附庸,是政治鬥爭洪流中的一片葉,是時代大環境中的一粒塵埃。安祿山造反也不是偶然因素,而是那個環境開出的罌粟花,王忠嗣又怎麼阻止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真的存在穿越的話,最多可以發展多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