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笑的眼睛109
-
2 # 夢啼
現在是自媒體時代,透過個性化的輸出得到別人的關注。
也就是獲取大眾關注的能力!
但是方式卻又不同,有的人注重外在感官刺激;也有的人注重個人心裡刺激。
方式的不同導致結果的差異,喜歡感官刺激的人在年齡、經驗、閱歷等方面相對欠缺,容易形成短期的吸引,當然也更容易轉移注意力,因為永續性相對薄弱。當然更多能給與活躍性的反饋,但物質基礎相對弱一些。
喜歡內心刺激的人經過歲月的積澱,性格品質也較為成熟。不易輕易轉換認定的事情,因為這裡面有時間成本的問題。當然一旦認同基本上也會是鐵粉的性質,經濟實力也相對穩定,能夠從精神和物質上進行高質量的反饋。
因為對受眾有針對性,所以會出現問題中的情況。
另外署名者本身來說,自我認知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做一件事的方式。
譁眾取寵一定不是長久的規劃,是有短期暴富的心理。一旦結果達不到預期,就很難堅持,只能頻繁投機來換取表面利益。
有長久規劃的人,對預定的結果有長遠打算,自然不會輕易為眼前利益動心。他更願意給人展現一種品質的自然吸引力,透過不斷的接觸,產生許多深刻的本質溝通,從而拉近人與人之間心的距離。
這幾年有個詞叫“人設”,自己定義也好,別人給自己署名也罷,這些都是人設。
網際網路上也好,實際生活中也好,獨立思考,實現個人價值,尊重真實的自我這才是我們行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