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看那不一樣的人是誰

    可行,最好是找著使用者,讓建廠房的和租廠房的,還有地方持有方,簽訂長期合同,那樣你只投地,不用投建設成本了。

  • 2 # 白雲華86

    買地建廠房出租這個專案目前市面上很多企業、村委或者個人都在做,是個很多的專案,不過前期投入很大,但後期收取穩定,而且時間很長,地皮和房產還會不斷增值!

    不過在入手簽約前需要注意一下事項:

    1、超出兩年未動工開發建設,未建有廠房的土地,不能直接辦理轉讓過戶手續,必須先按閒置土地處置程式作出處置,收回土地使用權;或足額收取閒置費後,再另行安排新工業專案。

    2、超過出讓合同約定開工時間又未超兩年的,並且投資(扣除土地成本)未達到投資總額25%的不得轉讓,若不繼續開發建設應交納閒置費後,收回土地使用權。

    3、凡享受用地優惠政策的工業用地已完成廠房建設(含投資超總額25%)的工業用地,必須按原享受的優惠地價標準上限,交足差額土地出讓金,並變更或重新簽訂出讓合同(使用權終止日期不變)後方可辦理轉讓過戶手續。

    4、已辦理金融抵押的工業用地不得轉讓。、有第1、2、3項情形的,按上述規定結合省國土廳《關於加快金融機構抵債土地處置的若干意見》的意見辦理。

    5、按司法程式被法院查封的工業用地,未經法院裁定不得辦理轉讓。

    6、實際已將工業用地改作其他用途的不得直接辦理轉讓,必須按違法用地處理,追繳土地出讓金後方可辦理轉讓或收回土地使用權。

    7、共同共有土地使用權,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的,不得轉讓。

    8、土地權屬有爭議的不得轉讓。

    9、已列入收回土地使用權的,不得轉讓。

  • 3 # 財智成功

    在十年前,買一塊地,建一片廠房出租,是一門很好的生意。如果趕上拆遷,補償也會相當豐厚。

    到了2019年,如果還想著買地建廠房,就不太可行了。具體原因我們做簡單分析:

    一、經濟轉型期間,過剩產能和低端產能會被淘汰一部分,廠房需求會有所降低

    當下國內製造業產能是過剩的,國際經濟疲軟,需求並不穩定,國內產能就需要適當壓縮。大企業適當減產,過多的生產線停下幾條,小企業則停止擴張計劃。至於創業者,製造業作為利潤率幾乎最低的行業,並不是好的選擇。如此一來,買地建廠房就不再是一門好生意了。

    二、民營企業經營環境持續改善,但是短時間還難以大幅改變

    民營企業壽命短,融資難融資貴,雖然一直再號召銀行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減稅降費也在實施,但是短時間依然難以大幅改變中小企業生存狀況。

    資金是有限都,企業又那麼多,能拿到貸款都依然是少數。對於企業來說,盈利狀況不理想時,貸款需求也會降低,投資擴張都衝動會冷卻。

    任何投資執行之前都應該考察當地市場,看看工業園區開工情況,問問工人今年效益怎麼樣。如果工廠都開工,閒置都廠房極少,員工也說很忙,效益好,那麼再投資也不遲。

    現在很多省份環保要求很嚴格,相當多的中小企業生產受到限制。買地建廠房容易,有錢就行,但是想辦好證件,只有錢不行,還得有人。

  • 4 # 浮雲財經觀

    購置工業用地造廠房出租,在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的時期的確是個不錯的好買賣,獲利很豐厚。企業賺錢吃肉,出租廠房的起碼可以喝湯。

    但是時間到了當下,出租廠房或許未必還能像從前那樣輕易獲得可觀的回報。

    01.恰逢經濟逆週期,中小企業經營困局加劇

    不說其他地方,就以浮雲君所在的蘇州工業園區為例,這幾年已經陸續有不少外資企業撤資走人了(日工電工、希捷、歐姆龍、諾基亞等等)。

    由於人力成本的急劇攀升,由於毛衣形勢的不確定,由於房地產對於實體經濟利潤的擠壓,由於人口紅利因素的逐漸消失殆盡......

    經濟逆週期真的已經來了,看看我們萎靡不振的股市,也能看出很多的問題。浮雲君問過不少身處在製造業的同學、朋友,尤其是這兩年,大部分企業都是如履薄冰,不但不再招募新人,公司各項的成本開支也在不斷削減,往東南亞搬遷的想法正在逐步成為大家的共識。

    企業盈利狀況堪憂,投資意願低迷,那麼對於廠房的需求很顯然也會降低。

    02.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舊突出

    企業想要存活下去,現金流是命脈,雖然出臺了多項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但是銀行體系仍舊不太願意給中小企業融資,不少企業的資金鍊問題仍舊突出。

    銀行貸款也並不是簡簡單單政策出臺就會照辦的,畢竟有壞賬風險的考慮,一旦中小企業經營不善、無力償還貸款,導致銀行壞賬激增,很有可能導致銀行最終破產。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對於中小企業的貸款他們也會慎之又慎。

    遭遇融資困局的企業有些甚至動用高利貸“飲鴆止渴”,最終的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中小企業提供了社會上超過 90% 的就業機會,對於 GDP 的貢獻超過了 70% ,但是他們目前的生存現狀確是不太樂觀,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石出現了問題,那麼對於廠房的需求大機率會急劇降溫。

    03.地皮容易買、廠房容易造,但是各類證件不容易辦理!

    消防、環保等等各項證件或許有錢也未必能辦下來,還得有人才行。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浮雲君也就不再展開了。

    要是證件辦理不下來,一切的投資都是白費,其中的風險還是不容小覷的!

    總結

    由於這幾年地產業“爆炸式”的大繁榮,導致多地的房價都已經翻了數倍之多,即便是工業用地的成本也在大幅度上升,對於為數不少的代工廠而言,很多已經是不堪重負。即便是華為這樣的企業也從深圳逃離,退向了東莞。

    現在的大環境並不是很好,大部分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尚且堪憂,買工業用地造廠房出租或許並不是一門好買賣。

  • 5 # 房壇法菜

    小菜有一項副業就是跟別人一起搞這個的,做了還是幾年了,個人認為是可行的。

    投資收益分析

    之前拍的土地是3類地,每畝實際成交價大概35萬,30畝地,土地成本大概1050萬,使用期限40年,有土地證。

    全鋼結構倉庫,只做了頂和外圍牆體,沒有做任何內部分割;室內和室外的排水都是做了的,基礎消防,水電路三通,全完工的總造價大概900多萬,加上土地成本1050萬,全部總投入大概2000萬。

    建造完成後,以25元/平米價格整體租給一家批發企業,租賃面積1.8萬平米,全年租金收入540萬,年收益是27%,回本年限是3.7年,剩餘36.3年是淨利潤。

    【本地國有土地基準地價】

    經濟行情分析

    小菜認為這個因素可以去考慮,但對倉庫租賃沒有多少影響。

    一個倉庫建蓋起來後,能不能租出去?能不能賺錢?要看倉庫的區位、交通條件和定位。你的倉庫如果定位租給物流,那這兩年的話,虧本就是大機率事件。你的倉庫蓋起來後租給建材市場,那也是有譜的,這兩年建材生意不好做,但本地建材市場拆遷較多,租戶搬遷較多,尋找合適的市場入住,還是很難的。

    區位比較好,交通好,避開小路,避開高速半截路,大車進出方便,手續完善,倉庫一般都是不缺租戶的。但這是本地的市場行情,你的城市是不是也是這樣?還是要去落實一下。

    營銷分析

    成本和造價核算好,倉庫定位好,接下來就是營銷和管理。

    找好渠道租賃,吸納更多的租客資源和推廣渠道,減少倉庫空置期,增加收入;招商完成後,只是倉庫運營的開始,後期倉庫管理、服務也是要跟上的,不然留不住商戶,留不住租客。

    租客流動性越少,倉庫收益越是穩定。當然,對於不優質、不服從管理的租客也是必須淘汰的,不然會因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小菜建議

    1.買地建倉庫風險還是大的,租地建倉庫就會好很多。建蓋倉庫的成本會少一半左右,剩餘的資金就可以留下來,應付短期內無法出租時的資金週轉,會踏實很多。

    2.倉庫的定位是成敗的關鍵。不管在什麼區位,交通都是要好的,尤其是拖掛車必須要能進出。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定位一定要準確,沒有差的行情,也沒差的東西,只有不會搞的貨。

    3.區位好的倉庫,再爛都會有人租,無非就是價格高低。說白了,城邊上的或城裡的倉庫,永遠不缺租客,圖就圖個近。

  • 6 # 經歷提高人的境界

    可行是可行的,但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因素,這個行當就是個BOT。

    首先要考慮所在城市的工業經濟條件,是否廠房出租市場旺盛。在一些工業產業不發達的城市,就要謹慎了。畢竟這是大投入慢回報的產業。

    其次要考慮地利環境,最好找交通便利,周邊有配套的小開發區,工業廠房出租,承租人都會考慮到招工啊,住宿餐飲等問題的,配套不好,交通不好,會增加承租人很多不必要的開支和實施難度,例如招人不好招,貨車難進等。還有就是儘量的拿淨地,不要牽扯到拆遷補償之類的問題,這些你懂得。

    最後考慮的是地價和政策,還有整個園區廠房的佈局。地價是要走招拍掛的,一次性投入,資金壓力大,它不比廠房建設,還能談個分期付款,融資代建什麼的。政策也很重要,是批單一性廠區還是綜合園區,這些都是有講究的,政策上能不能有資金補償和貸款扶持,這些都很重要。

    另外就是要貼近政策玩手段,比如利用外地朋友的企業名義,特別是那些高新企業的招牌,用他們的名義來進行招商引資形式的土地購置和投資規劃,這些對領導有業績,相對扶持條件也變得更好談。廠房建好後,可以配套一些增值服務,比如起重配套,汙水集中處理等。既可以增加自己收入,有可以減少承租人的投入。

    隨便寫寫,就這些吧,只要是1~3線的城市都能搞,4~5線的看城市經濟結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富靠勤,你們那裡認同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