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捌零後匠人
-
2 # 朱元璋賣房
這句詩是唐代詩人杜甫所寫的,七言律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句詩,意思是:”無窮無盡的樹葉紛紛飄落,長江滾滾湧來奔騰不息“。
在《慶餘年》這部電視劇中,範閒借用杜甫的詩,來回應當時暗流湧動的朝局
-
3 # s86e
杜甫的詩,充滿了惆悵!
如果杜甫活在當代,說不定是個世界級的華語歌詞作者!世上最貴的就是“惆悵”
-
4 # 普濟與花家舍
很多人寫了很多,我看了,完全沒有體會到詩的意境。以下愚見,供各位文人雅客評判: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故事背景,作者登高,高處有猿,在哀嚎。水流清淺,沙白似鳥,落寞的黑白畫。這裡猿和鳥都是作者自比。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氣勢恢宏。放眼望去,天下樹林落葉隨風搖落。長江之水滾滾向下流淌。此句從靜態中,加快落的速度,淒涼壯闊。這句是否會和星漢燦爛,山島竦聳峙又一拼?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轉到詩人,感嘆漂泊,卻又在這秋天落葉之時,加上疾病纏身。這些都是外在的,引出下句內心的苦恨二字。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艱難困苦,充滿遺憾,也老了,經濟無不行。連常喝的最差的酒,也買不起,不喝了。
此詩充滿了諧音字,如繁-煩,落木-落寞,
-
5 # 好奇放映室
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一講我要帶你瞭解從青年杜甫寫下的《望嶽》到暮年杜甫寫下的《登高》,詩的語言和詩人的心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我們今天的很多人依然逃不脫。
同時我也要跟你聊一聊:為什麼我覺得這首詩,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成就。
1. 不盡長江滾滾來
俗話說“文無第一”,文學作品很難分出勝負,到底孰優孰劣往往只能各花入各眼。有時候大家相信公論,多數人都說好的一定是好的。但高明的作品往往不會流俗,只能被少數人欣賞。
那麼,少數權威的意見就一定可以作準嗎?也不盡然,時代風尚和個人偏好都會影響他們的判斷。你可以相信自己的判斷嗎?人總是會進步的,你在今天下的判斷不一定還能得到明天的認可。
這樣看來,要想選一首可以代表唐詩最高成就的詩,必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我真的可以選出一首,那就是杜甫的《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當時他流落在夔(kuí)州,就是今天的重慶奉節,肺病嚴重,生活困頓。大約在重陽節的那天,他孤身一人登高遠眺,長江沿岸的蕭瑟秋景讓他觸目傷懷。
詩的意思不難理解,先寫登高所見的景象:秋風凜冽,江邊的樹林裡傳來猿猴的哀鳴,江心的沙洲上冷清清的,鳥兒正在還巢。無邊的落葉蕭蕭飄墜,江水滾滾奔流。
在這樣的蕭瑟氣氛裡,詩人檢討自己的一生,一年年顛沛流離、輾轉萬里,徒然羨慕還巢的鳥兒。忽然間人就老了,時間像無盡的江水一樣無情地流逝,自己也已經迎來了人生的秋天,拖著病體獨自登高。一生的艱辛染白了鬢髮,只有酒可以澆愁,但病太重、人太潦倒,連酒也喝不得了。
全詩可以分成兩段,前四句是意象,後四句是感懷。在意象的四句當中,前兩句是小視野,後兩句是大視野。好像有一架攝影機架在直升機上,掃過眼前的江心沙洲,追隨沙洲上的飛鳥忽然騰上高空,用上帝視角俯瞰人間。這是今天的電影導演們常用的鏡頭語言,原來古代的詩人們早就用過。
這種鏡頭語言會讓近景裡的事物一下子變得渺小,讓剛剛吸引你注意的東西一下子變得微不足道,讓那些或沉重、或鮮活的喜怒哀樂一下子被蒼茫感沖淡。
落葉紛紛無邊無際,充塞了整個空間。江水奔流無窮無盡,亙古以來就是這樣,到千萬年之後也還會是這樣,充塞了全部的時間。
當你仔細體會“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一組著名的對仗,你會發現前一句給你無盡的空間,後一句給你無盡的時間。這樣一來,前兩句近景裡的猿啼和鳥飛給你帶來的感受就會悄悄發生改變。
“流水”是對時間的隱喻,這個梗還是孔子埋下來的。孔子和杜甫同樣站在水邊,孔子看到的是水的不可挽回地“流去”,杜甫看到的卻是水的無法抵擋的“奔來”。
也就是說,杜甫雖然用到了孔子的梗,但感覺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當你看到的是“流去”,你的心裡是悵惘和無奈;當你看到的是“奔來”,你的心裡是恐懼和悲哀。
從高處眺望長江,看著波濤翻滾,你既可以看成“流去”,也可以看成“奔來”。去和來其實在客觀上都是一回事,但在主觀上到底會形成怎樣的視角,這就取決於你當時的心境了。境由心生,你看到的一切事物、一切風景都不可能是客觀的,而只能是被你的心境渲染出來的。
杜甫看到的是“不盡長江滾滾來”,“奔來”的視角產生巨大的壓迫感,足以使人屏住呼吸。彷彿渺小的自己赤身裸體、無依無靠,眼睜睜看著排空巨浪撲面而來,自己無處可逃。
2. 獨自登高的愁苦淒涼
說完杜甫對時間的感慨,我們再看無邊的落葉,那是自然界的秋景。暮年的詩人對這樣的景象格外敏感,他看到的是歲月的無情。無盡空間裡的蕭蕭落葉和無盡時間裡的滾滾波濤,壓迫著詩人那顆脆弱的心,讓它生髮出日常環境裡不容易生髮出來的感觸,這才有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反思。
“萬里”兩句完全不合古漢語的語法,但詩歌的語言就是要有各種倒裝和省略,必須要和常規的語法不同,才能把人帶到現實生活以外,在陌生感當中產生審美的心態。
“萬里”對應的不是“悲秋”,而是“常作客”。杜甫一生輾轉漂泊、居無定所,這時候到了夔州仍然是“作客”而已,看到水鳥還巢、人不如鳥,更加深了“作客”的憂傷。不作客的人尚且悲秋,更何況萬里漂泊的客中人呢?更何況客中人不僅漂泊,而且年邁多病。
“百年”當然只是約數,同時也是客旅中對時間的錯覺。正因為萬里漂泊,嚐遍各種艱辛,幾十年才如同百年。
而重陽佳節,本該是和家人團聚,和親朋一起登高喝菊花酒的日子,自己卻只有“獨登臺”,孤苦無依,一個人感受宇宙之無窮、盈虛之有數。
重陽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大家一起登高賞菊,飲菊花酒。在傳統的數理哲學裡,九是最大的陽數,所以九月九日稱為“重陽”。
當時孤身度過的重陽節,就像今天不能回家的春節。王維在詩裡寫過:“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只有想到重陽的背景,才能理解杜甫“獨登臺”的淒涼。
杜甫對淒涼似乎已經習慣了,年輕時代有過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志向,現在看來還沒有實現半分,但人已經年老多病,再也沒機會向著理想多走一步了。他只能“苦恨”,深深地遺憾,本該在節日裡和親友們傳杯遞盞喝下的酒,一個人竟然喝不下去。
3. 唐詩對稱美的極致
詩當然寫得很好,最有杜甫招牌式的沉鬱頓挫的風格,但你當然可以找出成百上千首唐詩來挑戰它。是的,憑什麼說它比“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更好呢?憑什麼說它比“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更好呢?貌似說不出理由。如果真的說不出理由,它又憑什麼可以代表唐詩的最高成就呢?
理由還真說得出,這還要從詩歌的體例說起。
這首詩在體裁上叫作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七言”是指每句詩固定七個字,“律”的意思是“格律”,也就是格式、法律。
律詩的“律”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每句詩的結構安排是固定的,二是每個字的聲調安排是固定的。如果有任何一個細節違反了這些硬性規定,就叫“出律”,也就是在詩歌世界裡違法亂紀了。
你可以把律詩當成詩歌裡的八股文,其實律詩不但比八股文出現得早,還比八股文對形式的要求更嚴格。人們常說八股文束縛思想,但唐詩的獨創性恰恰就表現在八股文一樣的律詩裡邊。
律詩是唐朝的新興文體,因為是新興的,所以稱為近體詩或今體詩。相應地,把傳統的、比較自由的詩歌寫法稱為古體詩。
古體詩既不講究章法,也不大在乎音調,只要大體上每一句的字數相同,每兩句都押韻,就可以了。所以自由散漫的詩人愛寫古體詩,比如李白;精雕細琢的詩人愛寫近體詩,比如杜甫。
人們常說李白和杜甫是唐詩世界裡並肩矗立的兩座高峰,這話從藝術高度來說當然沒錯。但如果從唐詩的獨創性來說,是杜甫而不是李白把近體詩的藝術潛力拓展到了極限,所以杜甫才最能代表唐詩的成就。
近體詩和古體詩最大的不同就是追求對稱美,簡單講,就是把詩當成對聯來寫。
唐詩在詩歌史上的最大貢獻就是把對稱美探索到了極限,而在這一種探索的道路上,用力最勤、成就最高的詩人就是杜甫。
在杜甫的所有詩篇裡,這首《登高》不但句句形成對仗,比如“無邊落木蕭蕭下”和“不盡長江滾滾來”;
甚至每一句之內,不同的詞語和意象也會形成對仗,比如“風急天高猿嘯哀”這一句裡,“風急”對“天高”,和這一句相對的“渚清沙白鳥飛回”裡,“渚清”和“沙白”對仗,一組小對仗組成的單元和另一組小對仗的單元形成更大的一組對仗。
這是隻有古漢語才能達到的形式美,其他任何一種語言都望塵莫及。所以說,讓這首《登高》來代表唐詩的最高成就,它是當之無愧的。
杜甫的《登高》不但是登高主題裡的千古絕唱,也因為把對稱美髮揮到了極致,所以成為最有資格代表唐詩最高成就的詩篇。
近體詩是唐朝的新興詩體,特別講究對稱美和音色美。
杜甫是近體詩領域裡用力最勤、成就最高的詩人。
這首《登高》也代表著最典型的登高情調,那是悲從中來不可斷絕、百感茫茫不知從何說起的感受。
-
6 # 石榴同學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出自杜甫的《登高》,這是一首七律,共四聯八句,句句皆律,這是杜甫的首創,是詩仙李白都寫不出來的。自此詩問世1200多年來,再沒有出過比它更工整的律詩了。
近日由張若昀、李沁、陳道明等人主演的《慶餘年》正在熱播,劇中新穎的情節設定,有趣的臺詞,讓不少劇迷朋友追得不亦樂乎。範閒在詩會之上以杜甫的一首《登高》拔得頭籌。唐詩宋詞,無數詩人大家,可供範閒選擇的名詩佳作數不勝數,為何範閒會選擇這首充滿著“暮氣愁緒”登高呢?
對於擁有現代人大腦的範閒來說,在這群古代才子面前自然是不慫的,畢竟人家可是背過《唐詩三百首》的。學了那麼多年古詩,終於要派上用場上,到底用哪一首好自然就需要好好選一選了,最終他選了杜甫的千古名作《登高》。當範閒用歪歪扭扭的毛筆字寫下這首詩時,眾才子們都擱筆來看,可謂驚豔四座了。
清代楊倫曾經在《杜詩鏡銓》之中認為,杜甫的這首《登高》高渾一氣,獨步古今,在杜甫七言律詩之中當屬第一,明朝的胡應麟則稱這首詩是“古今七言律第一”。這首曠世的悲歌雖然蒼涼,但依舊拔山扛鼎,杜甫寫出暮年之人的無奈,卻不會讓人看到消沉陰暗,而是湧動著對生命的仁愛和人生的悲壯。
劇中範閒憑著杜甫這首詩揚名京都,雖然這只是小說,但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唐詩三百首》還是要背,萬一哪天用得著呢?
-
7 # 燦寶影視圈
1.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唐·杜甫《登高》
[今譯]無邊無際的林木,樹葉蕭蕭飄落;無窮無盡的長江,江水滾滾而來。
[賞析]這兩句詩作於夔州,寫登高所見的江天秋色。夔州濱臨長江,江流在此進入瞿塘峽,峽口多風,深秋時更是天高風急。詩人登高仰望,只見無邊無際的林木落葉蕭蕭而下,滾滾而來的長江奔流不息。雄渾、寥闊而又肅殺、凋零的氣象,使詩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歲月悠久。聯想到自己年華已逝,壯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壯!全聯對工整,氣韻流暢,加上“蕭蕭”“滾滾”兩組疊字的對用,讀來音調鏗鏘,氣勢奔放,前人稱它為“古今獨步”之作,實非過譽。
2.在劇中,其立意頗為相似,體現在範閒歷經千山萬水,不斷克服各種困難。在這個過程中,範閒飽嘗人間冷暖,但依然不忘赤子之心,堅定著自己的理想 。
-
8 # 每日情感故事推送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此詩作於安史之亂四年後,杜甫已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老人,此時他為躲戰亂顛沛流離,好不落魄,但同時杜甫又是一位心裡裝著家國天下的現實主義詩人,所以此種境地下,杜甫先生寫出這樣的從心之作,讓人聽到無不為他的慘景和詩中的寂寥感動。
此詩八句皆對,“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所以無論是格律還是內容上它都是千古一絕,被胡應麟贊為“曠代之作”。
範閒作為一個有著前世記憶的穿越者,身處大慶,不免覺得孤獨無依,心境上,他能從這首詩裡獲得共鳴,我想作者就是要用這首詩來讓觀眾更近地理解範閒這個人物的孤寂。
-
9 # 阿祥娛樂站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出自杜甫的《登高》,而《慶餘年》中的範閒在詩詞大會上默寫下來了這首詩,杜甫,杜大家的詩,人稱古今七言律第一。
一、範閒前一天在街道上,與郭寶坤一行人產生矛盾,並且遇見世子,最後約定在靖王府參加詩會,範閒如約去參加詩會,郭寶坤一行人對範閒嗤之以鼻,總覺得他寫不出什麼好詩句。其實作為具有現代人思想的範閒其實並不把他們放在眼裡,隨便寫幾首詩都不在話下。
二、當郭保坤等人作好詩後,範閒內心十分平靜,他表示如果自己寫下詩後還有人作出更好的,他就再也不作詩了。其實範閒是想借用詩會,找到哪位雞腿姑娘。當他看到裡面所有的女眷都沒有雞腿姑娘時,他心裡頓時就很失落。範閒在紙上一氣呵成,將詩聖杜甫的經典名作《登高》默寫了下來。
三、《慶餘年》當中插入古人的詩詞,由具有現代人思維的範閒寫出,更能表現出此時範閒沒有找到雞腿姑娘的心情,與詩句相吻合。也在劇情當中體現出了範閒的厲害之處,也是劇情當中主角所能體現的作用,使觀眾看的也是非常舒適。也體現出了當時慶國時期皇宮的現狀,“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對範閒來說,該來的也總會來,他便用此試來描述他在這個時代所感受到的心情。對整個劇情起到了貫穿作用。
-
10 # 瑞天說
這句詩是唐代詩人杜甫所寫的,七言律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句詩,意思是:”無窮無盡的樹葉紛紛飄落,長江滾滾湧來奔騰不息“。
在《慶餘年》這部電視劇中,範閒借用了杜甫的詩,來參加詩會。《慶餘年》這部劇是一部科幻片,當你看到第28集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你看的不是一部穿越劇,是一部科幻片,世界被冰封,範閒的母親葉輕眉,是冰封醒來的人,範閒是一個實驗品,唯一成功的實驗品,只有範閒一人。範閒有現代人的思維。
所以呢,範閒知道杜甫的詩,《慶餘年》這部劇是架空歷史的,《慶餘年》這部劇改編自貓膩的同名小說。張若昀、李沁、宋軼、郭麒麟等主演的古裝劇。導演孫皓、編劇王倦。此劇的劇情跌宕起伏、環環相扣,參演的演員,演技都線上。很值得一看的,一部電視劇。
在《慶餘年》第7集中,範閒為了尋找愛吃雞腿的姑娘。參加了詩會,參加詩會的姑娘,範閒看了一下,沒有“雞腿姑娘”,郭保坤做了一首詩,郭保坤寫的詩:“雲青樓臺露沉沉,玉舟勾畫錦堂風。”範閒說郭保坤的詩:“平仄不對,這先不說了,通篇皆是詞藻堆砌,不見用心”。
因範閒有現代人的思維,範閒在詩會,借用了杜甫的一首詩《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範閒為什麼會借用這首詩呢。用範閒的話說:“詩聖老人家,對不住啊,對不住,他們實在太囂張了,借您的詩教訓一下他們”。
其實我感覺還有一個意思。《登高》這首詩,全詩透過登高,看見的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慶餘年》這部劇借用了這首詩,我想有可能,也是想表達一下,範閒的人生,範閒有現代人的思維,現在身在古代慶國,長年居住在慶國,雖然慶國的景色很美,身在異鄉的範閒,難免會孤獨。
回覆列表
此詩乃杜聖原創,眾讀者均耳熟能詳,在此不再過多贅述,奉上全篇釋義如下,咱們可以細細品來:“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州上有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木蕭索稀疏的飄下落葉,長江滾滾的湧來奔騰不息。悲傷的面對眼前秋景感慨漂泊在外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自登上高臺,歷盡了艱難苦恨雙鬢的白髮增長了很多,衰頹滿心偏又停下了手中用來澆愁的酒杯。”
用白話文來看完了此詩的內容後我們可以分兩個角度來看作者貓膩大神在文章中用此詩確實是神來之筆。第一個角度是範閒在原著中穿越前的狀態(電視劇中體現的內容由於過審需要改編),重症肌無力患者!也就是說範閒穿越之前體弱多病,毫無任何作為,恰與杜聖晚年多病的境況相當契合。另外範閒穿越至慶國,超越時代的智慧與靈魂致使他除了疑惑就是無邊的孤獨,靈魂中的孤寂不是常人所能理解,杜聖常年漂泊不得歸鄉,亦是如此心境,只能借酒澆愁。因此從這個方面來看無論是身為作者的杜聖還是穿越“盜詩”的範閒,至少心境上是一致的,穿越萬年的神交體現的淋漓盡致。第二個角度範閒借古詠今,其實是略帶怨氣的,滿腔的疑惑,滿心的不解得不到傾訴得不到回答,孤獨寂寞之情無處宣洩,雖然信手捏來的詩句其實無不透露這悲涼,在外人看來,這個澹州的私生子自幼漂泊,得不到名分,得不到關懷,也是一種愁怨的表達,雖然文字像是老年人所寫,但也能看出故意遮掩,強說新愁的意味(這點有點偏,不喜勿噴)。至於“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此句如果放在文章的情景裡其實筆者還有一種理解,就是範閒希望表達自己雖然經歷坎坷,彷彿落葉般蕭索,但自己終會想長江水一樣,源源不斷,攜大勢滾滾而來源源不絕。可能立意有些牽強附會,但是這就是詩文的魅力,放在不同的情景下會有各種揣測與解讀,也能表達恰如其分的情感。
以上都是個人見解,胡謅八扯,娛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