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混血王子》完成後,J.K.羅琳開始《死亡聖器》的創作。
2007年1月,羅琳把自己鎖在了酒店房間中,幾乎足不出戶,她決定要在這裡完成《死亡聖器》。
寫作一直持續了半年,在2007年7月6日,羅琳參與了BBC播出的節目,她在節目中說:“當我的創作接近最終章時,我絕對會嚎啕大哭。”
參加完BBC節目後,羅琳在隔天(7月7號)宣告:她完成了《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她說:
“我發自內心地在哭,我在酒店的小酒吧一口氣喝下半瓶香檳,回家時,我臉上全都是淚水衝下的睫毛膏。那可真是太難受了”。
敲下尾聲“19年後”的最後一句“All was well.”後,羅琳靠在椅子上。
完成這一部後,羅琳很激動地說:“你不知道這是不是堆垃圾,有人會喜歡的……但有人會恨它……”
隨後, 她為這份word文件編排好頁碼,一邊放著Lily Allen的《Smile》,一邊把小說打印出來。羅琳準備離開酒店,把這份價值千萬的手稿交給編輯。這份手稿的內容,只有羅琳和她的編輯知道。
2007年7月21日,從印刷廠上剛剛新鮮出爐的《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便被運送到各地的書店,在全球哈迷的期待下開始發行,這也意味著,這個魔法世界已經終結了。
《死亡聖器》剛一出版後,就風靡全球,面世第一天就在美國創紀錄地銷售了830萬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第一時間得到了《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原版小說,並且開始進行緊張的翻譯,歷時差不多三個月時間,《死亡聖器》翻譯完畢,為了防止盜版,中文書名一直處於保密狀態。
不過得到原版小說的並不只有人民日報出版社,部分網友也開始進行速翻,他們的速度甚至比出版社還要快,僅僅在8月,大街小巷《哈利·波特》的盜版小說已經鋪天蓋地。
(當然,部分是粗製濫造的機翻,質量也非常差)
不少閱讀過英文版的讀者都已知曉該書的結局。
早在羅琳完成《死亡聖器》前,她曾經一度表示“哈利在結局時會死去”、“死了兩個主要人物”等(網友猜測是哈利和羅恩)。
直到《死亡聖器》出版前,哈迷還在懇請羅琳不要賜死哈利。當然在最後,羅琳沒有弄死三人組,並加入了“十九年後”章節,描述他們之後的人生。
早先網路和盜版書將書名譯成《哈利·波特與死聖》,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認為這是不正確的,“死聖”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網上,後來被誤傳。
其實書中羅琳寫的是一種“魔器”,指代避免死亡的法器。譯者馬愛農說:“書中表達的意思是老魔杖、復活石、隱形衣,三者合一戰勝死亡,我也曾想選擇「死神的禮物」、「死神聖物」、「死亡器物」等名稱,但都覺得不夠貼切或者拗口。經過眾人商議,最後定下了如今這個名字。”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共573頁,定價為66元,是哈利·波特系列中最貴的一本。
(但不是最厚的一本,《鳳凰社》575頁一直是系列之最)
《死亡聖器》首印100萬冊,可謂出版界的大手筆。在全國各大書店、網店開展的《死亡聖器》預訂活動中,預訂量高達數十萬——《哈利·波特》系列又成為了圖書界的神話:未上市已成為超級暢銷書!
接受採訪時,羅琳說,已經不想回到那個魔法世界。
——當然,我們也知道羅琳在說說而已,之後她作為《神奇動物》的編劇,繼續講述這個魔法世界的故事。
那段日子,距離今天,已經10年過去了。有幸經歷過那段黃金時期的你,能跟剛入坑的新人們說說當時的盛況嗎?
2006年,《混血王子》完成後,J.K.羅琳開始《死亡聖器》的創作。
2007年1月,羅琳把自己鎖在了酒店房間中,幾乎足不出戶,她決定要在這裡完成《死亡聖器》。
寫作一直持續了半年,在2007年7月6日,羅琳參與了BBC播出的節目,她在節目中說:“當我的創作接近最終章時,我絕對會嚎啕大哭。”
參加完BBC節目後,羅琳在隔天(7月7號)宣告:她完成了《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她說:
“我發自內心地在哭,我在酒店的小酒吧一口氣喝下半瓶香檳,回家時,我臉上全都是淚水衝下的睫毛膏。那可真是太難受了”。
敲下尾聲“19年後”的最後一句“All was well.”後,羅琳靠在椅子上。
完成這一部後,羅琳很激動地說:“你不知道這是不是堆垃圾,有人會喜歡的……但有人會恨它……”
隨後, 她為這份word文件編排好頁碼,一邊放著Lily Allen的《Smile》,一邊把小說打印出來。羅琳準備離開酒店,把這份價值千萬的手稿交給編輯。這份手稿的內容,只有羅琳和她的編輯知道。
2007年7月21日,從印刷廠上剛剛新鮮出爐的《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便被運送到各地的書店,在全球哈迷的期待下開始發行,這也意味著,這個魔法世界已經終結了。
《死亡聖器》剛一出版後,就風靡全球,面世第一天就在美國創紀錄地銷售了830萬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第一時間得到了《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原版小說,並且開始進行緊張的翻譯,歷時差不多三個月時間,《死亡聖器》翻譯完畢,為了防止盜版,中文書名一直處於保密狀態。
不過得到原版小說的並不只有人民日報出版社,部分網友也開始進行速翻,他們的速度甚至比出版社還要快,僅僅在8月,大街小巷《哈利·波特》的盜版小說已經鋪天蓋地。
(當然,部分是粗製濫造的機翻,質量也非常差)
不少閱讀過英文版的讀者都已知曉該書的結局。
早在羅琳完成《死亡聖器》前,她曾經一度表示“哈利在結局時會死去”、“死了兩個主要人物”等(網友猜測是哈利和羅恩)。
直到《死亡聖器》出版前,哈迷還在懇請羅琳不要賜死哈利。當然在最後,羅琳沒有弄死三人組,並加入了“十九年後”章節,描述他們之後的人生。
早先網路和盜版書將書名譯成《哈利·波特與死聖》,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認為這是不正確的,“死聖”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網上,後來被誤傳。
其實書中羅琳寫的是一種“魔器”,指代避免死亡的法器。譯者馬愛農說:“書中表達的意思是老魔杖、復活石、隱形衣,三者合一戰勝死亡,我也曾想選擇「死神的禮物」、「死神聖物」、「死亡器物」等名稱,但都覺得不夠貼切或者拗口。經過眾人商議,最後定下了如今這個名字。”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共573頁,定價為66元,是哈利·波特系列中最貴的一本。
(但不是最厚的一本,《鳳凰社》575頁一直是系列之最)
《死亡聖器》首印100萬冊,可謂出版界的大手筆。在全國各大書店、網店開展的《死亡聖器》預訂活動中,預訂量高達數十萬——《哈利·波特》系列又成為了圖書界的神話:未上市已成為超級暢銷書!
接受採訪時,羅琳說,已經不想回到那個魔法世界。
——當然,我們也知道羅琳在說說而已,之後她作為《神奇動物》的編劇,繼續講述這個魔法世界的故事。
那段日子,距離今天,已經10年過去了。有幸經歷過那段黃金時期的你,能跟剛入坑的新人們說說當時的盛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