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朝花夕死
-
2 # 春九電影混剪輯
①古人稱字,不稱名,一來出於禮貌和尊敬,即“為尊者諱”;二者名是自稱的,字是別人稱呼用得,而且字是名的解釋和補充,《禮記》說:“幼名、冠字。”還有“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字不限男女,都可以用。(注:男子二十歲成年加冠禮)
舉個例子:
張飛,字翼德,“飛”與“翼”。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
陸機,字士衡,機、衡二字都是北斗星宿的名。
東漢京兆尹司馬防有八個兒子,人稱“司馬八達”,即每個人的字都有個“達”字,次子司馬懿,字仲達;三子司馬孚,字叔達…
②除了名和字之外,還有別號。
別號是名和字以外的稱號,大多是自己取得。號和名不一定有意義上的聯絡。號可以有兩個字的,也可以有三個以上字的。
例子:陸游,號放翁;陶潛,號五柳先生;蘇軾,號東坡居士。
杜甫杜工部;柳宗元柳河東;王羲之王右軍;包拯包侍制包龍圖包孝肅公;范仲淹范文正公;曾國藩曾文正公…
④說了這些,其實再多的例子都可以查的到,為何還有人願意說?從以下幾個當面分析。
一,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稱字稱別號稱職銜還很普遍,只有在CCP裡才直呼其名,為的是打破舊的傳統,團結勞苦大眾。也是沿用蘇聯這一套模式,比如“團長同志”/“總統先生”等等。
二,古代的文盲率還沒有近代高,城市50%vs農村60%~80%,得益於舊的私塾現象;而到了近代民國時期,舊的私塾被迫改為“新學”,而教師隊伍極其匱乏,加上天災人禍、城頭變換大王旗、無休止的戰爭,城市和農村的文盲率都在飆升,有的鄉村超過了90%,根據《光明日報》資料,49年建國時,全華人口5.5億,文盲3.2億(連小學教育都沒有完成的)。
三,文盲率居高不下,就需要進行大範圍的掃盲運動、只有在全國大部解放,沒有外侮沒有戰爭的情況下可以有效地實施。1956年推行簡體字,1978年推行二簡字(很快就撤回了,不到一年)但影響足夠深遠,古文古文學遭遇斷代,古文古詩詞當中名、字、號等等以前做為基礎知識必學必用的東西不如“德先生/賽先生”來得實在。斷代的結果就是,好多人大學畢業都未必明白、知曉,因為從太爺爺輩兒就開始不知道了、不去掌握了,今天突然聽到有人提出“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當然感覺很突兀,不可接受。
四,不排除有故弄玄虛,耍腔調逞能的人,畢竟少數,影視劇編劇寫古裝劇也得查字典、翻《語文基礎知識》,甚至還要聘用文學助理、歷史顧問參與編撰。
五,生物上說“用進廢退”,沒有電腦、木有網路、沒有硬碟、雲空間的時代,一切事物除了書本只有靠頭腦的記憶,我們現代人已經懶得動換,不願激發大腦的機械記憶。
六,見多一定識廣,少見必然多怪(金正昆 語)。處在什麼樣的氛圍,勢必影響和感染一個人,“孟母三遷”/“近朱者赤”…一個工作在使用英文的環境裡,華人之間交流夾雜一些英文單詞在漢語中,再正常不過了。
所以字和名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就好。
-
3 # 小娟影片
先說姓名:姓是家族傳承的,沒什麼好說的。名就不一樣了,要按族譜來,一般用姓名中的第二個字來區別輩份,也有用第三個字列族譜的。這些大家都知道,不說太多了。
起什麼樣的姓名,是當事人自己做不了主的。而從實際使用情況來看,姓名的作用不是為了實際運用,而只是為了列族譜。
故在民國之前,直呼其名是件極不禮貌的事,相當於罵人了。
既然姓名不能在實際交往中運用,為了便於稱呼,於是就有了字。
字相當於學名,一般是在孩子開始讀書時才會有。與名相比,字的起法就比較自由了,老師一般會綜合孩子的性格特點、家長對孩子的期待等各方面因素,來給孩子起個字。
而這個字,一般就會跟著孩子成長了,在他還沒有獲取功名之前,大家都會用字來叫他。
回覆列表
稱其字一般是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或對比較尊敬的人以及私交一般的人的稱呼,一般很正式,而對於自己的摯交好友是可以直呼其名的。你想想,你跟你最好的朋友是不是也很隨便,直呼綽號不用避諱?
而且,對尊長或平輩稱字,表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