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聽覺有道博山店
-
2 # 潔潔頭576
你是否從未懷疑過自己的耳朵,但有時又覺得聽到別人說話聲卻聽不清說什麼呢?你可能覺得和人面對面說話無障礙,只在人稍微多或環境稍微吵時需要人複述,無妨。你是否一直覺得耳朵好著呢,只是和別人打電話或看電視時聽著有些糊而不自覺加大音量?你可能覺得是電話那頭或電視裡的人說話含糊不清,沒事。可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這些看似聽力正常的人,很可能聽力已經有所下降了,尤其是其高頻聽力,只是往往不易被察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容易被忽視的高頻聽力損失,看看高頻聽力損失都有哪些症狀,什麼原因引起的,怎麼“治”又怎麼預防
-
3 # 海之聲助聽器荊門中心
很多人認為耳朵聽力不好,只是聽力下降,殊不知,聽力下降所帶來的問題太多了(再次劃重點),其實最最最大的問題就是長時間聽得聲音不夠,大腦的聽覺中樞活動的太少,慢慢的,它對聲音的辨別能力、反應速度會越來越差,時間拖得越久,聽覺中樞的退化會越來越厲害,對聲音越來越陌生,舉個簡單的例子,正常聽力的人去聽一段完全不懂的外語,是什麼感覺?(聽得見裡面的人在說話,但是不懂他們在說什麼)。助聽器戴的太晚,導致戴了助聽器後聽不清聽不懂,只是有聲音並且還必須慢點說話。大腦速度才能跟得上才能聽得明白,這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多聽多學多練。
-
4 # 海之聲助聽器天津聽力
聽是由整個聽覺系統完成的。除外、中、內耳外,還包括聽神經、聽通道和皮層聽區。後二者合稱聽中樞。能聽清的聲音一定是聽到了,而能聽到的聲音不一定能聽清。聽到,是聽覺系統的基本功能,而聽清則是更高階的功能。
只要有訊號傳輸到聽中樞,我們就“聽到”了,但要聽清,還必須具備聽覺分辨能力。哪些因素決定了我們能否聽清?
在過於嘈雜的環境中,由於聲訊號本身變得含糊不清,正常聽力的人也無法聽清;訊號聲過小也會產生類似的情況。但這不是問題的全部。
內耳具備聲訊號分析能力。內耳受到損傷後,聽覺分析能力會明顯下降。但由於我們的聽覺分辨能力有足夠的餘地,不必100%的聽清也能保證我們聽懂。因此,不太嚴重的內耳損傷還不至於使患者完全喪失聽覺分辨能力。
回覆列表
你是否從未懷疑過自己的耳朵,但有時又覺得聽到別人說話聲卻聽不清說什麼呢?你可能覺得和人面對面說話無障礙,只在人稍微多或環境稍微吵時需要人複述,無妨。你是否一直覺得耳朵好著呢,只是和別人打電話或看電視時聽著有些糊而不自覺加大音量?你可能覺得是電話那頭或電視裡的人說話含糊不清,沒事。可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這些看似聽力正常的人,很可能聽力已經有所下降了,尤其是其高頻聽力,只是往往不易被察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容易被忽視的高頻聽力損失,看看高頻聽力損失都有哪些症狀,什麼原因引起的,怎麼“治”又怎麼預防。高頻聽力損失高頻聽力損失,顧名思義,很難聽到音調較高的聲音(就是尖的、脆的那類聲音),是最常見的聽力損失型別之一。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的人群中,常見於老年性聽力損失患者和常暴露於強噪音的人。聽力圖上高頻聽力損失長什麼樣?高頻聽損人士的聽力圖常被稱為“下降型”聽力圖(可能是漸降型,也可能是陡降型),這個“下降”意味著他的低頻部分(低於1000Hz的聲音)可能有輕微聽損,甚至聽力正常;但是,其高頻部分(高於1000Hz的聲音)則有較重的聽力損失,整個聽力圖是下坡型的走勢。高頻聽力損失有哪些症狀?與他人說話時,常常難聽到音調較高的某些子音,表現為聽得到聲音,但聽不清楚、聽不懂說什麼,特別是在稍顯嘈雜的環境下。因為在我們的言語中,母音(a、o、e、i等)的頻率較低,子音(t、h、m、l、p等)的頻率較高。母音,貢獻的是聲音的響度,能夠幫助我們感知聲音,彷彿提醒你周圍有人開始說話啦;而子音,貢獻的是聲音的清晰度、可懂度,是幫助我們真正理解言語含義和區別單詞意思的關鍵。而如果高頻聽力損失,很可能聽不到子音之間的細微區別,大腦就沒辦法“翻譯”這部分聲音,我們聽一些詞語就很難聽懂。例如,“帽(mao)子”和“耗(hao)子”,如果耳朵聽不到“m”和“h”的區別,這兩個詞就聽不清,對話就聽不懂。除此之外,還可能很難聽清楚女人和兒童的聲音,以及小鳥叫、電話蜂鳴類的聲音。高頻聽力損失的原因有哪些?前面我們說到,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患有高頻聽力損失,而其原因也各有不同,常見的原因主要有如下:1、年齡大了與年齡相關的聽力損失,稱為老年性聽力損失,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引起的老化。年齡大了,身體的各個組織器官慢慢老化,頭髮變得花白了,脊背變得彎曲了,眼睛變得老花了......同樣,耳朵也開始不那麼靈了。而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通常很容易被我們忽略。2、噪聲由噪聲導致的聽力受損,稱為噪聲性聽力損失。這種受損可能是由於某一次特別大的噪聲暴露(例如爆炸或槍聲)而造成的,也可能是由於長時間暴露於85dB以上的噪聲引起。其中後者往往容易被我們忽略。看看公交車、地鐵上是不是許多人都戴著耳機聽音樂、看影片,有時站在邊上都能聽到耳機裡“跑出”的音樂聲。3、耳毒性藥物某些藥物具有耳毒性,使用後可能會對聽力有害。關於耳毒性藥物的內容可戳藍字回看往期文章詳細瞭解[url]http://“聽力損失和耳毒性藥物:你最想問的8個問題都在這”[/url]。高頻聽力損失了怎麼辦?高頻聽力損失千萬不要忽視,雖然其通常是不可逆的,但選配合適的助聽器能幫助解決聆聽困擾。對於高頻聽力損失,最合適的助聽器干預方案是:僅放大高頻部分的聲音,對於低頻部分的聲音作少量放大或不放大,以免堵耳不適而不願戴。戴上助聽器後,你會發現:有很多久違的聲音一下子又回到你的生活中,比如多年聽不到的鳥叫聲、微波爐工作時的嗡嗡聲、電話鈴聲,你的言語理解力會慢慢提高(對,是慢慢,不是立刻馬上)。如何預防高頻聽力損失?雖說高頻聽力損失通常是不可逆的,但在某些情況是可以預防的。最好的預防方法之一就是保護耳朵免受噪音的影響,尤其是大於85dB的聲音。例如,戴耳機聽音樂時,音量不超過播放裝置的60%,不持續聽超過60分鐘;例如,儘量少去如KTV類高強度噪聲的環境,如需前往,注意保護耳朵,配戴聽力保護裝置(如防噪耳塞)。此外,建議年齡超過50歲後每年定期進行聽力檢查,如發現有聽力下降,建議早診斷、早干預、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