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蒼洱之耳
-
2 # 遠方18020502
不要太玻璃心了,叫什麼無所謂!炒股的人只想象農民一樣辛苦付出了,有收穫。雖然農民也分豐調雨順大豐收,和天災人禍無收成。但總不致於年年付出無回報吧?據我(孤陋寡聞的人)所知炒股的人多是高高興興進場,輕輕鬆鬆離開,虧完了。沒有離開的是還希望天上掉餡餅砸到自己的。當然我說的是沒有內部訊息,沒有股市黑幕,沒有槓桿資金,靠自己節衣縮食省出一點辛苦錢的炒股人。對他們來說叫什麼有區別嗎?
-
3 # 齊人三鼓
把股民換成股東就不挨割韭菜了嗎?
而你只要是股民就會挨割韭菜,要想不被割韭菜就得變成股東。
不是那個股民改變的股東,而是那個真正的股東。
而股東變成什麼也不會影響股東的利益,哪怕變股東為狗不理,變股民成股東。而狗不理的利益還不會收到影響。
-
4 # 馬駒迷途
為什麼現實中專家這一稱謂成了貶義詞,變成了磚家?這一演變過程大家心知肚明。以前一些專家的講話是廢話連篇,吹牛不打草稿,現在一些專家更進一步,窮極無聊不幹正事,就為刷存在感,瞎扯淡。怎麼能標新立異引起關注就怎麼來,毫無職業操守和底線。不認真研究職責範圍內的事,專扯閒蛋。
股民稱呼有岐視,那市民,人民這些稱呼咋辦?改成市公?市主人?市上帝?
-
5 # 鍾滬軍
專家說?什麼專家?哪個專家說的?股民應該是進入股市並持有股票的人員。而股東則是針對持有某一類或某一個公司股票的人員,股東是具有針對性的。獲得進入股市資格的人員可以說我是股民,但不能說我是股東。當你持有某一公司的股票,你也只能說我是某某公司的股東。股民在股市上可以“通用”,而股東這不行。區別就在於普遍性與特殊性的不同。股東和股民是兩個概念,我不相信哪個專家會不懂這淺顯的道理。
-
6 # 大志遠思想空間
專家說股民有歧視性,要改成股東。我想問題專家,股民哪裡歧視了?是股被歧視呢,還是民被歧視呢?還是合起來受歧視呢?
我幫這位專家想了想,有些明白了。股東地位的確高,能分紅啊!而股民呢?估計是不賺錢吧。難道改成股東就能賺錢了嗎?如果不能賺錢,這位專家是不是能給補上錢呢?
股市自己也說了,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也就是說不能保證每個股民都能賺錢,有賺的就有賠的。錢就那麼多,有人賺,肯定有人陪,要不錢從哪裡來呢?股市很多工作人員吃喝拉撒睡都需要錢,天上又不掉,地下又不長,又不能製造出來,您說是不是?
股市是從西方引進的,還有一個詞語也是,他叫零和博弈,核心意思就是有賺的有賠的,沒有雙贏。就像打撲克,有賺就有賠。聯合博弈現在一般用在大國博弈上,其實放在股市上更合適。損失是小股民,賺錢的是大贏家。
專家為什麼會說出這種話題呢?因為股市賠錢有點多,賺錢的有點少了。所以他改換了話題,把話題提到了改名的藝術上去了,轉移了人們的注意力,你這專家,是什麼專家?不配做專家。即使當專家,前面必須有定語,叫無能專家,簡稱無專,這就好聽一點:捂磚!
-
7 # 張相輝1112
專家不過是剋意的叫股民空喜歡而已,這個問題丨要從根源上來講就是遊戲裡邊的各種構成要素,這個社會要高速地發展,股市應運而生,上市公司是大股東,交易所是賭局,操盤手是莊家,股民都是玩家。叫什麼不重要,你叫股東的話,能改變他們常輸少贏的局面嗎?若大多數散股都次次嬴錢的話,那股市就不能興旺,賭徒在乎的是對持有股票的期望值,而不是稱謂乎。
-
8 # 醜鑑人生by
歧視性的話,便將一種名詞解釋上升到了一定的法律和情感高度。個人覺得大可不必。通常來說,股票是上市企業股權憑證。投資者購買股權成為上市企業股東,無論所持股權比例大小,都應稱之為股東。同樣的,由於散戶投資者投資流動性相對較大,與高比例持有的股東相比,更換標的的頻率更快,所以有人也會稱這些投資者為股民。不過在我看來,如何稱呼無外乎是對投資者朋友的一種辨別方式。我們大可不必對某種稱呼耿耿於懷。更沒必要強加道德倫理的紅線來上綱上線。
-
9 # 笨人郭老大
又開玩了!叫你股總、股豪、股皇、股玉帝……又怎麼樣呢?你就是一入股海苦無邊。被黑幕黑、被莊家玩、被無良的從業人員騙……最後血本無歸!
-
10 # malaohan
傻瓜專家說傻話,語文水平真見差。股東指的是擁有某上市公司股份的人。股民指在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的人。股民中有股東但不只股東,範圍與涵義全不同。這專家當的太露臉。
-
11 # 吳69976336
股東和股民是有驅別的,股東是上市公司的投資者參於者,股東有大小之分。股民是股票市場的參於者面比較廣,人員比較多,流動性比較強,所以股東是弱者,股民是強者。
-
12 # 紅藍白鬱金香
小股東與大股東都是股東,怎麼區別?
一說股民,大家都明白怎麼回事,就是韭菜。
而大股東是割韭菜的,把兩者混在一起統稱股東,這是在公司法裡可以這麼說。
具體到炒股階段,韭菜與割韭菜的,一定要分清楚,才能發現敵我矛盾!
-
13 # 一坪煙雨
叫什麼無所謂。
事實上,股民比股東更適切。股民是炒股民眾的意思,大多是遊兵散勇之輩,打一槍換一個股票,沒有打陣地戰的決斷,無恆心,大體算不上有產者。間或有個別股民在股市裡賺了些小錢的,也絕沒有死磕一隻股票欲成為股東的幼稚想法,機構太過強大,上市公司大股東也常有越軌之舉,防不勝防,股民還是濫情一些,以“嫖”為上策,用情專一可是要吃大虧的。
由此,被稱作股民也沒有什麼不好,也不覺得這是個歧視的稱謂。守著一臺破電腦,點著一支廉價的香菸,睜著一雙充滿血絲的眼睛,本就沒有一絲股東的模樣。如真的被呼作股東,西裝是買不起的,領帶更不知如何打法,一身邋遢的裝束去參加股東大會,憑著可憐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股權發些自以為是的聲音,那是要被大股東以及機構的大亨們從心底裡笑話的。
而且,股民畢竟是民,多少還有用腳投票的權力,也可以任性地用拋售股票來表示一下對機構、上市公司大股東們的厭惡,這已然是可值得欣慰的事了。
股民,挺好的一個稱呼,名副其實;股東,太過高大上,還是扣到機構和大股東頭上。不過,如今的股市,所謂的機構和大股東似乎也覺得做股東沒什麼意思,一個個像後孃一樣拋棄公司股票,大有要做股民的迫切感。這麼說起來,又覺得股民這個稱呼被他們玷汙了,還稍有一點恥與為伍的痛心感呢。
-
14 # 杜坤維
股民跟股東只不過是一種稱呼不同,前者是一種民間稱呼,也是一種自嘲,後者是一種書面形式。
我們市場上市公司高管和大股東很少在乎投資者的利益,更多的是把投資者作為一個傻子看待、一個圈錢工具,因此沒有建立起股權文化。更是與透明現代的上市公司管理制度相差十萬八千里。
因此名義上把投資者作為股東,但實際上並不把投資者作為股東看待,只是作為一個老百姓看待,也就是作為一個民,只不過是一個特殊的民,也就是股民。
公司高管和實際控制人也就成為一種官,一種高高在上的官,我們國家是一個非常尊奉官文化的國度。既然是官,就可以剝奪股民利益,就可以忽視股東訴求,上市公司管理一言堂,與股份制公司形成的三權分立格格不入。
上市公司有監事會、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有管理層、執行董事和獨立董事,這些都是虛設,無法制約大股東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發生。甚至某些高管助紂為虐,成為大股東違法亂紀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幫兇。
最近康美藥業和康得新都爆出百億元資金佔用問題,這些公司都是機構完善的,可是大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元兩元,而是百億元級別,但是上市公司沒有什麼高管出面制止,大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如入無人之境,說明什麼?說明大股東就不把其他股東利益放在心上。
資金佔用只是一方面,大股東為了一己私利,透過高溢價併購中飽私囊,也是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一種常見手段,最終就是商譽減值,股價大跌,投資者就是買單者,可是對於高業績增長承諾根本無法兌現,沒有一個高管反對,可見管理層沒有盡到公司法規定的誠信和勤勉責任,只是捧大股東的馬屁,不把其他投資者利益放在心裡,換一句話說就是把其他股民當股東看待,這是作為一個特殊的民主眾看待、如果都是作為股東看待,就應該一視同仁,不能讓大股東損害其他股東利益。
大股東和高管利用控制上市公司的優勢和便利,經常把股民當冤大頭,製造一個市場熱門概念,利用資訊不對稱優勢推高股價,接著高位減持套現離場,這哪裡是把股東權益放在心裡、而是把其他股東作為自己致富的工具。這就是一種糟粕的文化。
股民和股東僅僅是一字之差,但折射出股市的一種文化內涵。背後隱藏著股市的某些缺陷。
只有股權文化高高飄揚,股東權益才會被重視,才會有慢牛。一個缺少股權文化的市場,股民就是一個融資工具,慢牛可能就是一種奢望。
-
15 # 一夢千秋溯天機
股民確實很不好。股,是屁股的股,民,是貧民百姓的民。聽起來像“貧苦屁民”的意思。股東,屁股上的東西……我建議改稱“金融市場投資客”,簡稱“金客”,瞬間感覺高大上很多啊。下面兩個圖,或許最能代表金客們的理想與現實……最後,嗯,還是叫股民吧。現實點。
-
16 # 琅琊榜首張大仙
有意義嗎?是要面子嗎?精於其外敗絮其中!有什麼意思呢?
如果能夠改變股民虧錢,改變市場違規的行為,甚至能夠有一個真正健康,公平,完善的市場環境,我覺得大家把自己的股民身份改成“傻子”也願意吧。誰會在意自己被稱作什麼呢?大家其實更在意的是,市場能否給予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交易環境,能否也可以走出一個像國外市場一樣的一個慢牛行情,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說把股民的稱號改成股東,就能夠改變一些什麼,或者說對於投資者帶來一些所謂的好處的話,我認為還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一種換個稱謂的話,我覺得沒必要了!
要知道,大家關注的不是你叫“張三”還是“李四”,而是你這個人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價值!換句話說,如果依然在股市裡是一個韭菜,是一個接盤俠,是一群弱勢的群體,那麼“股民”的叫法和“股東”的叫法有區別嗎?
所以,有空還是提升一下自己的修行,或者祈禱改善一下市場環境吧,這比改什麼稱呼都有用!說白了,給我賺錢,叫我“韭菜”我也願意!
-
17 # 閒遊吧數碼坊
把稱呼改成宇宙拯救者地球大財主董事會扛霸子沒你就不行牛逼大股東這樣好不好?你他媽就是根韭菜,就是活血袋子,還她媽矯情?個
-
18 # 公孫軒轅
稱謂沒用,叫韭菜更合適。即使是股東,又如何?你有投票權,還是能左右企業發展的方向?國內的故事就是各種謊言編織的美夢,醒來一場空,一輩子血汗付之東流。不貪心的人不進股市,賭徒是這個市場的常客。膿瘡滿身,只剩外邊皮囊。
-
19 # 浮雲我愛
叫爺給錢嗎 規則既定 在裡面就要遵循 願賭服輸 只是要嚴格執行法律法規 但上市公司有幾個做到的 所以根本不解決 喊爺有用嗎 病入膏肓不治 而去因為指甲缺鈣而大聲疾呼 無聊吧
-
20 # 以摯愛護至柔
沒什麼歧視不歧視,如果你持有股份不動就是股東,如果你依靠賺差價頻繁買賣就是股民,雖然實際都是股東,但是獲益點不一樣。
回覆列表
股民應是中性詞,無所謂歧視。人民,市民,公民,等等,歧視與否,不在於“民”,在於人心。農民被歧視,是歷史階段性的,是社會財富分配中農民被強行置於底層引起的人心病態。股東,房東,似乎帶著個“東”比起“民”就高大上一點,其實也不咋地。有東沒有西,不成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