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漫改電影是目前比較火熱的一個趨勢,但是日本本土的漫改作品看起來cos感都特別的重,既然投下去那麼多錢製作了,為什麼不能在人設上好好下功夫呢?
9
回覆列表
  • 1 # 無名修仙組織

    你好……你拿銀魂舉例子我覺得有點問題,事實上這個片子出了特效爛了不止一點,其他的特別是還原度上我覺得還是很不錯了,畢竟難度很高能還原到這個份上已經可以了不然我是絕對不會去影院看的……至於cos感重的說法,你覺得cos感是什麼,cos不就是用三次元的東西來極力還原二次元的感覺嗎,漫改電影其實說是一個大型cosplay也沒什麼毛病,而且在日本做電影本來也就是低成本製作,和好萊塢的大片成本肯定是沒得比的(畢竟很多日本電影最主要還是在本國回收票房成本,而能回收到的量還是比較少的。)個人覺得漫改作品cos的味道不是那麼重的《浪客劍心》的真人版算是一個吧,不過帶了紅色頭髮還是有點突兀啊。如果硬要說沒什麼cos感,那那些青春戀愛的蠻改就不會有什麼cos感了,那些就是純真實的還原。如果說像漫威DC那樣的英雄電影就不像cos,當然啊,人家在漫畫角色設計上就是很寫實的,就有真人參考的,而且白種人天賦是異色瞳和異色頭髮,cospaly 出來就有種族天賦很好看,何況電影?再者之前說了,好萊塢在技術和成本上,都甩日本好遠的,不能夠相提並論的……而且人家的設定都是在地球,場景還原都沒壓力的,而像銀魂這樣的,雖然是以日本的街道為原型,但是萬事屋這樣的室內裝飾還是有漫畫裡獨特的設計的,合成起來就會顯得怪怪的……總的來說,其實還是錢少了……錢多了幹嘛不行……

    7

  • 2 # 漫說漫談

    漫威好萊塢電影也是漫改電影,我們看起來就沒有什麼違和感,但是我們有時候看日本漫改電影,總有一種在看戲的感覺,不能融入到電影中去。說到底,拋開演員演技,其實是服裝質感和特效鏡頭的問題。

    漫威和DC電影對角色服裝投入很大,非常精緻,符合人們的審美習慣,又有逼格。蝙蝠俠一套戰服200萬美元,這錢是日本電影公司拿不出來的,更別提對電影投資的差距。一部《復仇者聯盟》的投資,夠圓谷拍半年的奧特曼,東寶拍四五部哥斯拉,東映拍一年的假面騎士加超級戰隊。所以同樣是皮套,歐美搞出來就是科幻大片,日本只能搞出來特攝小眾。

    而且日本漫改電影喜歡無限向原作靠攏,對還原度的執著達到了瘋狂的程度,不過也能理解,沒錢就不要搞特效了,搞了觀眾也未必買賬,還不如老老實實搞cos,至少粉絲會喜歡。但是,卻顯得浮誇,缺少了真人漫改基於現實的合理改編,舉個例子,金剛狼在電影中很帥很酷,顯得非常威猛,但是原作的金剛狼是穿著亮黃緊身衣的,你能想象休傑克曼帶著眼罩穿的跟李小龍似的扮演金剛狼嗎?

    題主擺出來的《銀魂》,其實還原已經很不錯了,也算是花了很多心思,不過沒有資金投入,日本漫改就只能一直呆在小眾的視野當中。

  • 3 # 葩姐說點事

    因為日本動漫的畫風是動漫化畫風,無論是眼睛,腿或者胸部,都很大程度的誇張,相反你看美漫,大部分是根據真人的樣子加工出來,所以即使改編成電影,也不會覺得特別的突兀!

    其實最讓葩姐感覺毀三觀的動漫改編,就是真人版《櫻桃小丸子》,簡直是毀童年的典型啊!上圖大家看看!不知道大家看出來沒有,媽媽的扮演者,是酒井法子!!!當年亞洲的女神啊!吸毒以後容顏確實變化太大了!

  • 4 # 高達

    這只不過是你先入為主的一種錯覺。

    其實美漫一直走的寫實風格,而日漫則是無法三次元化的

    你有沒有發現,美漫的漫畫有一種“將真人畫成漫畫”的感覺,而且我們接觸最多的都是大熒幕上播放“真人版”,而且是商業大片。

    你看一下這個海報:人物都是典型的歐美臉,寫實的肌肉身材,cos輕而易舉

    而日漫,漫畫中的角色設定完全不是亞洲人能駕馭的臉型,而且我們事先接觸的是動畫,真人版想要還原出來是很難的。同時,我們接觸的cos又非常的多,腦海中已經形成了日漫就是cos的先入為主。

    例如最近火熱的《鋼煉》,故事設定是歐美風格,但是硬是要亞洲人扮演,怎能完美還原

    甚至還不如cos的經典

    不過,如果拋開這類特效電影,而是去看一些校園日常番你就不會有任何違和感了。他們就像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5 # 橙心社

    為什麼看日本的真人漫改看上去那麼違和,這個根本原因就是“資金”。試想下如果日方的每一部拍攝作品都能有像是漫威電影那樣的投資的話,那怎麼可能還會有這樣的違和感呢?無論是漫威也好DC也好他們的電影中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講都是漫改作品,但是由於自己本身的資金充足。無論是特效也好,場景也好,服裝也罷那都是頂尖的質量。因為資金到位了,所以能做到讓人觀感上對於這個東西不產生違和感,在不產生違和感的情況下才有對這部作品萌生好感。

    日本的真人漫改作品普遍沒有這樣雄厚的資金支援,所以會讓人感覺到強烈的不適感。其中更是以特攝劇為代表。雖然說像是奧特曼這樣的特攝劇是我們童年的回憶,但是這仍然改變不了在事實上這樣的特攝劇會給人絲絲尷尬。說到底,特攝劇還是小眾的喜好。

    樓主拿銀魂的真人改編為例子來舉例子,雖然也是符合資金不充足這個鐵律,但是在我看來銀魂的真人版已經做的非常好了相比起別的真人版來說。雖然特效比不上好萊塢大片,但是還是儘可能將原作進行了還原,所以我認為這部作品還是相當不錯的有值得一看的價值在。

    文:月球

  • 6 # 散慮-逍遙

    根本是在於改編,動漫和電影電視劇受眾不一樣。看過原著再看改編是一種懷舊,中國也有不少遊戲改編,漫畫改編的電影,電視劇。100%漫畫和動漫小說的劇情,可以吸引看過原著的。日本是輕小說的和遊戲 漫畫改編動畫,就是這個原因。人體細胞都能改編動漫,已經沒什麼劇情了。輕小說更類似日記,只是主角和配角名字沒變。

  • 7 # 拾部TV

    首先,對於這個問題,拾部君要說明的一個點是,在日本的部分漫改真人電影中,還是存在著完全看不出COSPLAY感的電影作品,比如最近在國內上映的日本電影《小偷家族》的導演是枝裕和曾經就把漫畫家吉田秋生的漫畫《海街Diary》改編成一部成功的真人電影,如果觀眾不知道這其實是一部漫改真人電影的話,還真是看不出日本一般漫改真人電影所存在的那種痕跡感,就算觀眾事前已經知道《海街Diary》是一部漫改真人電影,也會很自然地把這部電影當作普通的電影來看。

    除了《海街Diary》這個例子之外,還有《NANA》的真人電影以及《賭博默示錄》的日本版真人電影等等,這些都是比較難能夠看出COSPLAY感的作品。有人會說,上文提到的真人電影的原作,都是反映現實題材的作品,而且在角色設計上,還是比較接近於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穿著打扮以及造型的。其實這種說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沒有錯啦,雖然說光是《賭博默示錄》的原作漫畫,角色的面容設計就跟現實有很大的差別。

    回到正題,那對於其他日本的漫改真人電影而言,為什麼會普遍存在一種濃濃的COSPLAY感呢?第一個原因拾部君認為就是很多真人電影的製作方在對原作漫畫進行改編的時候,將裡面的角色設計以及世界觀設定等元素直接照搬過來,這會導致一個直接的結果就是,漫畫作品的角色設計以及世界觀設定在漫畫這種載體中表現出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讓真人演員完全按照漫畫裡面的角色設計進行造型裝扮的話,真的會讓觀眾看出很多違和的地方,因為在現實當中就很少有像漫畫那樣誇張的造型設計存在啊。

    但是如果完全拋棄了原作漫畫中角色的造型設計的話,那就失去了原作漫畫的韻味了,所以光是在角色的造型設計上,真人電影在改編漫畫的時候權衡考慮的事情還是有很多的。不過部分漫改真人電影的投資方可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讓電影的製作方去考慮出完美的方案解決問題,因為這些投資方想要在較短的週期內就把該賺取的利益都賺到手,甚至有些漫改真人電影的投資方不會十分關注電影的品質到底如何,他們主要關心的是電影上映之後,究竟能不能推動原作漫畫以及周邊商品的銷量。

    而且,很多漫改真人電影製作時所獲得的投資就不夠,所以無論從角色的造型設計上,還是場景的佈置,亦或者是各種視覺特效的表現上,都給觀眾一種廉價的感覺,由此產生一種濃濃的COSPLAY感。鑑於這些因素,想要拍出一部讓大部分觀眾,尤其是原作黨觀眾滿意的漫改真人電影,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對於日本電影業界的這一現況,可以理解但不能原諒。

    關注【拾部次元】,每天都是嚴謹有態度的精彩推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認識和掌握幼少兒英語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