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皇漢武

    說起皇帝的親兄弟避諱皇帝名諱這個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宋朝。

    宋太祖趙匡胤稱帝后,他的三弟趙匡義出於避諱,改名為趙光義。當然,最慘的是四弟趙匡美,二哥稱帝時改名趙光美,結果二哥死後繼位的是三哥,不得不再次改名趙廷美。由此可見,即便是皇帝的兄弟那也得先尊臣禮,避皇帝諱。

    那麼為什麼明朝皇帝的兄弟就不講究這個避諱呢?

    比如宣德皇帝朱瞻基的兄弟就分別有朱瞻埈、朱瞻墉等,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兄弟叫朱翊鏐。其實,這個就得說起朱元璋的祖訓了,明朝無論是皇帝還是藩王,名字的第一個字其實都是固定的,比如燕王朱棣一脈,子孫名字就需要按照“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這個順序來依次取,但每一代不可能只生一個兒子,這就會出現兄弟們名字首字是相同的,由於是朱元璋定的“祖訓”,所以,即便這些兄弟中有人做了皇帝,那麼其他兄弟也是不敢輕易改名字的,在這裡祖訓也就大於了避諱。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明朝對避諱相對寬鬆,《大明律》就曾規定:“所犯御名及廟諱,聲音相似、字樣各別,及有二字止犯一字者,皆不坐罪”,也就是說,就算是皇帝的名字,只要不是兩個字同時列出,那也不算有罪。

  • 2 # 曹老師xixi

    中國封建社會避諱的一條總原則是“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也正因為如此,因此避諱的物件主要為帝王、長輩和聖賢。就是到了今天,不與長輩同名這一條避諱依然是起名的避諱之一。

    皇帝的姓名避諱主要興於宋代,宋代倡導三綱五常君君臣臣,因此對於皇帝名諱這一點是十分重視的,比如宋太祖趙匡胤的兩個弟弟原本叫趙匡義和趙匡美,趙匡胤繼位後,這兩個弟弟改名叫趙光義和趙光美,後來趙匡胤之弟趙光義繼位後,趙光美又改名叫趙廷美了。這足以說明宋代對倫理君臣的重視。

    而明代也是倡導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的王朝,甚至還把朱程理學推向了新的高度,但明朝似乎沒有皇帝姓名避諱的規矩,這主要是朱元璋定的一個規矩。別看朱元璋是農民出生,其是一個十分注重規矩的帝王,他在位期間把他子孫起名的規則基本上定下來了,同一個兒子的下一人都需要有相同的輩字,還規定同輩之間的第三個字的偏旁要按照五行部首。比如朱元璋兒子分別叫朱標、朱棣、朱楨、朱杞,偏旁都是“木”,單名是因為這一代人是使用輩分的第一批,再往下朱允炆、朱允熞、朱高熾、朱高燧,同一個父親的兄弟中間的字是一樣的,第三個字用五行屬火的字。就不一一舉例了,明代這個輩分起名制度是祖制,子孫若違背祖訓就是不孝,古代忠孝為道德之首,作為帝王也難以違背。但是這不意味這明朝皇帝就不重視帝王避諱這個原則,明朝曾有禁豬令,就是因為“豬”和“朱”同音,後來竟然給豬名字改了,叫“豕”。

  • 3 # 景觀歷史

    要說這個事情就不得不提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了,因為這是朱元璋制定的政策,後世之君改不了。

    我們都知道跟皇帝有重字的名字,基本上都要改,比如趙匡義避諱趙匡胤的匡改名趙光義,雍正皇帝胤縝,他的兄弟們都把胤改成了允,改字是對帝王的一種尊敬,同時也為了體現皇帝的威嚴。可是明朝皇帝都不用改,只是因為朱元璋在世的時候把他子孫後代的名字都取的差不多了。

    在《皇明祖訓》中記載,朱元璋的所有兒子中中間的那個字是朱元璋欽定的,後面一個字是根據五行學說取的,只要有金、木、水、火、土,就行了。比如朱棣一支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後面的子孫只要根據這取名就行了。

    所以明朝的宗親之間是不需要避諱名字的,畢竟這輩分是老祖宗朱元璋定的死規矩,後世之君無權更改。

    朱元璋把輩分規定好了,但他把後面的一個字也做了限制,前面說了,要帶金木水火土的字才行,這就難壞了各個王爺們為子孫後代取名字。

    因為帶金木水火土的字畢竟有限,到後來朱元璋後代膨脹了幾十萬,明朝王爺們充分發揮了自己胡編亂造的能力,自己造字。

    比如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中說到遼王的後代中有一個叫朱憲火節的,注意了,這個火節,是一個字,至於他怎麼讀,那就要問問朱憲火節的父親了,畢竟現代的新華字典中查不到這個字。

    其實這也是被逼的沒有辦法了,因為是老祖宗定的,所以明朝的宗親們最後一個字,大多都是生僻字,有的都沒見過。

  • 4 # 楚邾

    古代避諱制度,講求“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其中皇帝顯然屬於尊者,所以在皇帝繼位之後,他的兄弟都需要改名。如宋代,趙氏長成的三兄弟趙匡胤、趙匡義、趙匡美,在趙匡胤當皇帝時,老三、老四分別改名成趙光義、趙光美,老三趙光美當皇帝時,老四又不得改名為趙廷美;再如清代,雍正繼位之後,將其兄弟“胤”字輩都改為“允”字輩。

    明代之前的宋代,之後的清代都有執行這一制度,為什麼偏偏就是明代沒有呢?從根本上來說,還是明朝避諱寬疏的原因,連朱元璋在位時修的《元史》都沒有避諱朱元璋的名字,裡面的“元”字出現了6700多次,“璋”字出現了40多次。

    看有答主將原因歸結為朱元璋確立的字輩,嚴格說這一說法並不準確,因為宋代和清代同樣確立了字輩,如宋代太祖派、太宗派、魏王派各有十四字字輩,分別為: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學;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古光登。清代也有胤、弘等字輩。

    但為了免於避諱,宋代將皇位繼承者由雙名改為單名,如趙匡義的第三子趙德昌,本用德字輩,但再立為皇太子之後改名恆,這樣,他的兄弟就不需要再改名了。宗以後,大多沿用這種方式,如真宗第六子趙受益(“允”字輩),冊封皇太子時改名禎,是為仁宗;仁宗無子,以濮王趙允讓之子承嗣,賜名趙宗實(“宗”字輩),後被冊立為皇子,改名趙曙。

    也即宋朝避諱,最初由改皇帝兄弟輩的字輩,然後轉變成改皇位繼承人的名字。宋朝這一制度在清代得到繼承。

    清代康熙時將兒子按照統一的字輩命名,雍正繼位後,以避諱為由將兄弟們的字輩“胤”改為“允”。但是乾隆並不重視,乾隆繼位之後以“朕以避名之典,雖歷代相沿,實乃文字末節,無關大義”為由,並不要求避諱,所以他的兄弟仍然使用“弘”字輩。

    不過乾隆對其後的繼承人做了規定,“朕以為與其改眾人之名,以避一人之名,莫若改一人之名,使眾無可避,較為妥善”,將其後的“永”字輩、“綿”字輩改為“顒”、“旻”,但只要求皇帝一人更改,所以繼位的嘉慶皇帝名字由“永琰”改為“顒琰”、道光皇帝“綿寧”改為“旻寧”。

  • 5 # 小熊貓看歷史

    避諱是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的獨特文化現象,指的說話或者寫文章時遇到皇帝或直系長輩的名字時有意識地進行迴避,比如透過改字法、缺筆或空字等方法。

    字輩取名的由來

    避諱之說起源很早,最遲不晚於春秋時期,而盛於唐宋。避諱物件一般又分為帝王、長官、聖賢和長輩。其中,帝王排在首位,也是全天下的人都需要避諱的物件。

    而皇帝的同輩兄弟需要改名字避諱,意味著皇帝的名字是複名,而且中間一字代表輩分,這樣兄弟們都有一個字是一樣的。典型的例子就是趙匡胤登基後,弟弟趙匡義和趙匡美分別改名趙光義和趙光美,趙光義登基後,趙光美又改名為趙廷美。

    按字輩取名從東晉就開始有了,但是並沒有廣泛流行,輩分的選擇也往往是父親或者祖父臨時選擇。舉個例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都是帶“承”字,但是李世民只有長子李承乾帶了承字,其他兒子比如後來登基的李治就沒有。

    直到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創立了第一個系統的字輩譜,他為自己和兩個弟弟的後代分別定了14字的輩分。

    太祖趙匡胤一系: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太宗趙匡義一系:德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魏王趙匡美一系: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古光登。

    所以,按字輩取名,應該是從宋朝才開始廣泛流行起來,在此之前,歷朝皇帝很少遇到這個問題。但是即使是宋朝,除了趙匡胤的兄弟需要改名外,後面皇帝的兄弟也不需要改名。

    因為從趙光義開始,為了方便,皇帝主動改名。畢竟像“光”和“義”這種字太常用了,如果自己不做榜樣,隨著皇朝延續,需要避諱的字將會越來越多,給全國上下都會帶來很大不便,於是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為趙炅。

    後來的宋朝皇帝,大多數都仿照趙光義的做法,在被立為太子時就改名。比如宋真宗趙恆,原名趙德昌;宋仁宗趙禎,原名趙受益;宋英宗趙曙,原名趙宗實等。皇帝自己改了,同輩兄弟們當然不用改了!

    宋朝被元朝滅亡後,由於元朝漢化程度不夠深,很多皇帝甚至都沒有專門的漢名,避諱當然無從談起。

    明朝單字不用避諱

    到了明朝,朱元璋不僅學習趙匡胤,搞起了按字輩給皇室起名,還奇葩地規定後輩的名字必須帶有五行的偏旁,順序是“木火土金水”。以至於後來,這些漢字不夠用了,很多人生造了帶五行偏旁的生僻字。

    作為集權統治的代表人物,朱元璋對避諱的事情看得還是比較重。比如“元寶”被改稱“通寶”。但是朱元璋本人帶頭制定的《大明律》,又對避諱做了進一步解釋,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同音字和形近字不算犯諱,皇帝的名字是兩個字的,只要不是一起用,也不算犯諱。

    凡上書,若奏事誤犯御名及廟諱者,杖八十。余文書誤犯者,笞。若為名字觸犯者,杖一百。其所犯御名及廟諱,聲音相似、字樣各別,及有二字止犯一字者,皆不坐罪。

    比起唐宋時期的避諱,《大明律》已經寬鬆了很多。往後,明朝歷代皇帝對避諱的態度都更加開明。比如朱瞻基登基後,就下聖旨說自己的名字不需要避諱。一代明君朱佑樘也專門重申了“二名不偏諱”,就是隻用一個皇帝的名字時不需要避諱。

    “御名廟諱及親王名諱仍依舊制,二名不偏諱,不必缺點畫,違者黜落。”

    皇帝都這樣三令五申了,老百姓不用避單字諱,作為皇帝的兄弟就更不用避諱了。這就是明朝皇帝兄弟不用避諱的原因。

    清朝也只有雍正兄弟改名

    其實兄弟需不需要避諱,完全取決於皇帝的態度。大家常用雍正的兄弟將“胤”改為“允”字的例子來說明皇帝兄弟需要改名避諱,其實放眼整個清朝,除了雍正,其他皇帝兄弟都不用改名。而雍正後來允許十三阿哥允祥用回“胤”字,也是把這個當成了一個榮耀。

    等到乾隆上臺時,因為有感於父親雍正對兄弟過於刻薄,為了拉攏宗室,特意強調不用避諱,真要是內心不安就用缺筆畫的形式代替即可。

    朕思尊君親上。臣子分誼當然。但須務其大者。以將恭敬。至於避名之典。雖歷代相沿。而實乃文字末節。無關於大義也...嗣後凡遇朕御名之處。不必諱。若臣工名字有同朕。心自不安者。上一字、著少寫一點。下一字、將中間禾字。書為木字。即可以存迴避之意矣。爾部可傳諭中外。一體遵行。

    往後,清朝要麼皇帝自己改名,要麼使用缺筆來避諱,再也沒有發生過皇帝兄弟改名的事情。

  • 6 # 逆流的魚L

    中國古代有一個獨特於其他國家的制度就是避諱原則。

    所謂避諱就是做臣子,作為後代必須避免使用君主和父母祖上的名字中的字。例如劉邦的名字“邦”,在漢朝就不能再出現,遇到這個“邦”字,必須改為其他的字,所以相邦改成了相國;而子女後代則要避諱祖上的父母名字,最典型的就是《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其母親名叫賈敏,因此林黛玉讀書一遇到“敏”字,必須要改讀“密”。還有就是著名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可見避諱的嚴重。

    相比普通人的避諱,避諱皇帝的名字最嚴重,不光當時要避諱,死後也要避諱,甚至於就連前人也要給現任皇帝避諱,例如漢宣帝名叫劉詢,而諸子百家有一位荀子,雖然寫法不同,但是讀音一樣,因此幾百年前的荀子就必須改名叫做孫卿。如果沒有避諱皇帝的名字就有性命之憂,清朝王錫侯《字貫》一案,乾隆發現王錫侯編纂字典,居然對於他們祖孫三代的名字居然沒有避諱,惱怒的乾隆直接殺了王錫侯,子孫被殺,族人被髮配。“被誅時情狀甚慘”。

    由此可見在封建王朝時期,避諱的嚴重程度。可是在明朝,避諱卻沒有這麼嚴重,明朝皇帝的名字有很多常用字,例如朱元璋的元、朱高熾的高等等,甚至於這些皇帝的兄弟子侄都沒有避諱,他們和皇帝依然使用同一個輩分,僅僅最後一個字不一樣,這種事很不尋常,要知道宋朝趙匡胤登基後,他的弟弟趙匡義、趙匡美分別改名趙光義、趙光美,最後趙光義登基,趙光美又一次改名趙廷美,可見避諱無處不在,皇帝的輩分也必須改,可是明朝皇帝的輩分為什麼不用改?

    明朝皇帝的同輩兄弟之所以不用改名字可以繼續使用和皇帝一樣的輩分,這是朱元璋定下的規定。

    首先,朱元璋一生子嗣眾多,光兒子就有二十六個,除了夭折的,長大成人二十四個。這樣一來朱元璋的後代必然是個龐大家族,為了避免子孫過多,後代無法辨認是哪一支的後人,朱元璋給二十三個兒子(八子被他除名)分別擬定了二十個字輩。他規定自己的後代必須依照這個輩分取名字,下一個字必須帶上金木水火土的偏旁。

    朱元璋時明朝的開國皇帝,是朱家的老祖宗,因此他定下的規定就是金科玉律,是不允許更改的,因此皇帝不敢違反,讓自己同輩兄弟改名字,這是對朱元璋不孝,他們也不敢背上這個惡名。

    其次,朱元璋沒有像之前的朝代那樣嚴格執行避諱,他堅持“二名不偏諱”的原則。

    “二名不偏諱”就是說名字只要兩字不連起來用,那個字都不用避諱,比如朱元璋的元和璋,這兩個字你只要不連起來用,單獨用元或者用璋都不用避諱。

    這個原則並不是朱元璋發明的,它出現的很早,但是使用率很低,主要是因為古人起名字都取單字名,很少取雙字名。

    朱元璋的後人除了兒子一輩,都取得雙字名,因此可以使用,而朱元璋使用這個原則後,明朝皇帝的名字,只要不一起使用,都可以使用,因此也就不用改名字避諱了。

    最後,改名字很麻煩。要知道朱元璋的後代都是龍子龍孫,都要登記上皇室戶口簿上面,如果新皇帝登基,馬上就讓兄弟們改名字,那麼就要在宗室裡掀起一場改名活動,所有人都要改,原來清晰的宗室戶口要大費干戈進行更改,投入鉅額人力物力,要知道皇室戶口簿可不是三五個人就完了。

    同時皇帝沒登記之前好不容易熟悉這些親兄弟,叔伯兄弟,遠支兄弟,最後一改名字一個都不認識,皇帝誰都不認識還得一個個查這個人之前叫什麼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因此還是不改名字好。

  • 7 # 霞光主婦

    好的,我來回答!

    要說老朱也算是一個了不起的皇帝,叫花子出身,不僅逆襲當上了皇帝,立下了千秋大業,而且還為子孫後代都排好了輩分,連名字的偏旁都給擬好了。

    “上以子孫蕃眾,命名之際慮有重複。乃於東宮、諸王世系各擬二十字,每一字為一世。以某字為命名之首,其下一字則臨時取義以為二名,編入玉牒。至二十世後,復擬續增。——《明太祖實錄卷二百四十二》”

    根據《皇明祖訓》的記載,太子一房的二十字世系為:

    “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因此說,建文帝名叫朱允炆,他的那個被關了幾十年、出來時不知牛馬為何物的兒子,名字叫朱文圭。

    同樣根據五行相生原則,二十字世系相對應的五行為:“火土金水木……以此迴圈往復。發展到了明末,朱家人丁眾多,取名時不得不選用生僻字,以方便避諱。

    燕王朱棣一脈,當時屬於小宗,和他侄子朱允炆一支的輩分有明顯區別。

    朱元璋如此安排,可以說是用心良苦——既可避免子孫後代名字有重複,還從名字上可以區分後代子孫都出自哪個先祖,目的是嚴格限定大宗和小宗的區別。

    朱棣一脈子孫輩分二十字為:

    “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輩分按這個順序來依次取,名字依舊按五行迴圈。

    朱棣“靖難”成功,取代侄子當了皇帝之後,他老爸給留下的二十個字,也因此成了大宗,明朝自他以下13帝都按這個輩分取名。

    當然了,每一代不可能只生一個兒子,兄弟們名字首字都姓朱,中間輩分要麼是“高”,萬要麼就是“瞻”…是相同的,最後的名字各按五行偏旁取,才有所區別。

    避諱

    要說避諱一事,在古代還真是大事,可馬虎不得。

    甭說皇帝了,就咱們所熟知的一個俗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就是因為一個名字裡帶有“登”字的州官,不讓百姓說和“登”同音的字,非常可笑。

    至於說誰要當了皇上,莫說天下百姓要避諱,他的親兄弟們,也得為此把自己的名字給改了。

    宋太祖趙匡胤登基之後,其弟宋太宗趙匡義改名趙光義。雍正皇帝胤禛即位之後,把弟弟們名字中的“胤”字都改為了“允”字…如此等等。

    劉秀當上了皇帝,當時的“秀才”只能改名為"茂才"。在李世民登基之後,“世”這個字必須避諱,寫“世”字的時候可以簡筆,去掉一劃,簡化為"丗"。唐高宗登上皇位之後,為了表示對先皇的孝心和崇敬,下令不許民間使用“民”字,並把“民部”改為了“戶部”。百姓口裡所念叨的“觀世音”,也便成為了“觀自在”或者是“觀音”。

    我們常吃的山藥最早並不叫山藥,而叫薯蕷,經過兩次改名,才改成了現在這個名字。第一次改名是唐朝中葉,唐代宗名叫李豫,為了避他的諱就改稱“薯藥”。到了宋朝,宋英宗叫趙曙,為避他的諱又改為“山藥”。

    到了清朝,康熙皇帝名字玄燁,千字文裡面的“天地玄黃”,不得不改為“天地元黃”。南京玄武湖不得不改為元武湖、中藥材玄參改叫元參。

    如此等等,不勝牧舉!

    明朝帝王名字,為什麼不用避諱呢?

    首先,朱元璋時期,《大明律》就曾規定:“所犯御名及廟諱,聲音相似、字樣各別,及有二字止犯一字者,皆不坐罪”。

    意思是說,就算是皇帝的名字,只要不是兩個字同時列出,也不算有罪。而音同字不同,即便是兩字音同時並列出現,也不治罪。

    明朝帝王自朱棣以下,隨著政權逐漸穩固,對於避諱的要求比較寬鬆,基本上只要不把皇帝的名字連用,就算避諱了。

    曾經流傳一個說法:朱棣即位後,把山東“無棣縣”給改了名字,改成了慶雲縣。

    什麼原因?“無棣”啥意思,相信任何人都能懂得。不過這只是個例外,“無棣”倆字確實太過顯眼了。

    之後的幾代皇帝,如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憲宗朱見深、武宗厚照等,都是取一些常用字,並沒有要求天下人避諱。

    其次,取名字是太祖定的“祖訓”,不可隨意更改。

    所以,即便這些兄弟中有人做了皇帝,那麼其他兄弟也是不敢輕易改名字的。在這裡,祖訓明顯大於了避諱,更顯太祖爺餘威。

    他老人家在子孫後代中的地位,那是無與倫比的,也是至高無上的。老朱早早地就把各自的輩分名字給定下了,試想一下,誰敢隨意更改呀?只要不是跟皇帝的名字裡兩個字都相同,那就可以了。

    但正因為這樣,朱棣一脈都按一個輩分、偏旁取名字,為了不至於重名,取名時不得不用生僻字。所以有人調侃說,他們的名字裡面出現了一個元素週期表!

    值得一提的是,明武宗朱厚照當了皇帝之後,曾經為他的姓避諱——皇帝姓朱,天下人就不可以吃豬肉,更不可以殺豬。

    當然,他下達“禁豬令”還有一個原因,即他本人出生於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當年是辛亥豬年,屬豬。

    皇帝既姓朱又屬豬的,所以他對殺豬非常忌諱,就下了這個史上唯一的一次“禁豬令”。

    這次非常嚴厲,幾年後竟然沒誰去養豬了。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三月,太常寺上奏請求將祭祀祖先所用的“豬牛羊”改為“牛羊”——老百姓家已經沒有豬了!

    關於為皇帝避諱一事,在古代不勝列舉,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過年是不是越來越沒有兒時的感覺了,你怎麼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