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小二管大王A
-
2 # 陳哲升
我也是有十個左右的發明要推廣,才瞭解這類的情況,九成以上的發明專利是沒有轉化為經濟效益的,所有投入都成了虧錢的事。
但是沒申請專利,原理都不能公開(防剽竊)大家都不知道原理,誰願意合作?投入?推廣?一起賺錢?
所以,只能冒險,第一步投入申請專利的費用(你這個應該是實用新型專利,委託第三方是2500元左右,發明專利要七八千),等專利證書到手後,才能走第二步,公開原理,吸引對這個方案有興趣的人,同步也可以主動找所涉行業的企業,你這個物件是電動汽車,就去找電動汽車廠面談,說清楚原理和專利號(核心技術要保密),留下聯絡方式,一次談不成是正常的,有可能他們考慮過後有興趣回頭找你。廣撤網,儘量多找幾家汽車廠談,或找發明推廣平臺幫你推廣,讓相關行業的知道有這種技術存在,要實實在在有用,才有可能回過頭來找你合作,一起賺錢。自己單幹的,你這個發明幾乎是不可能,除非小產品才能自己建廠生產。
我就是這樣操作,已經找第三方申請第一個專利,是實用新型專利,8-10個月後才有證書到手(發明專利證書是兩到三年),才能開啟第二步第三步,找到相關應用單位或平臺推廣,反正要賺到錢之後,才有信心繼續投入其他發明申請,儘量把風險控制在最低。
第二三四個發明的樣品也做出來了,挑一個能大眾化應用的發明(能為手機、充電寶、戶外移動電源、電動汽車等應急充電的簡便裝置)做為第二個申請專利,然後找有錢缺專案的朋友投資一起做產品,我的冒險最多是用自己的錢投資兩個專利,能賺錢就用賺到的錢繼續投後面,如果不行就要止損,不能盲目投入,畢竟這是一條成功率不到10%的路,其實,天下所有創業的人,成功率也一樣不到10%,失敗的人是80%,成了炮灰,10%界乎成功與失敗之間的“半鹹淡水地帶“(像出海口的水)所以不要太樂觀。
縱觀天下,失敗是正常的(過半),成功是非常不正常的(一成),是非常非常幸運的,還在一成介乎半成功半失敗,還算是幸運的啦!
所以,不要輕易踩上創業的獨木橋,要信心和綜合能力和時機(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備),內心不夠強大的,野心和慾望千萬不要大。
-
3 # 汽車小跟班兒
打幾個字就是發明創造了嗎?工程是講究資料和邏輯的,你可以把你的方案,嘗試著闡述能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和現有方案改善了哪些?原理是什麼?可行性是怎麼樣的?用5W2H寫一寫也行[呲牙]。這些都有了,還要申請專利保護,要考慮如何商業化,這些都是你需要做的事情。
-
4 # 真能
對節能減排有意義。但必須與產品配套不能成獨立產品推廣必須親自找相關廠家談合作,談授權。另這已是物理常識大家都會做只是效率問題所以推廣有難度。用在汽車不如用在工廠等大型專案還有價值。
-
5 # 誠心誠意7234
先不要笑話提出問題者,所謂的回收是指:凡是不需要或者無謂的動能,將其作用在發電機上就能輸出電能。如:1、汽車下坡時的慣性常常速度過快要踩制動踏板達到減速的目的,這個慣性就可利用;2、像公園裡的過山車
-
6 # 使用者7329020668594
你這問題裡,就有毛病,所以,不可信!推廣,就沒人接招了。電能,一部分做有用功了,那是你無法回收的,一部分,發熱了,就發熱這部分,也無法全部回收的。所以你說你把電能全部回收了,大家都當個笑話兒看看,就過去了。先弄明白道理,別開黃腔,鬧笑話兒了還不自知。
-
7 # 使用者7422248055976
先申請專利,到專家論證委員會評估,根據結果張榜,以技術入股,參與lz利分配。再就是自建團隊,研發產品,形成標準進入配套市場參與競爭。
-
8 # 迴圈經濟齊
這個你肯定是扯淡。你能把電動汽車做功的電全部收回來,你電動車還拿什麼做功?不能做功,電動車該怎麼工作。
你如果說把電動車在做功過程中浪費掉的電力和其他形式的能量回收是可能的。你把做功的電力全部回收,是不可能的。
請題主把問題搞清楚再來提問吧。
特別提醒您的是,不是有技術就可以變為生產力,還要看你的成本效益如何。沒有經濟效益的技術不會有市場。
-
9 # 一白二黑邀端午
做功的電全部回收?
我覺得你現在需要的不是考慮如何讓這個發明發揮作用,賺上大錢,而是就近找個中學,把中學物理學習一下,不然你醒不了!
-
10 # 陽光燦爛
做功的電是無法收回的,如輪胎磨擦、風阻等能量損耗,是不能回收的,只有多餘的慣性動能,下坡路的勢能才能考慮回收,這部分能量回收也不是100%的,所以真正可以回收的能量是很少的,其實許多電動汽車已經做到了,不需要你的什麼發明了。
-
11 # headings
你先搞輛電動車,用你的發明,實現回收電能。如果效費比高,才能證明有價值。然後產業化評估,找到有關企業,說服他們給你投資,這個比較難,別說大老闆,小嘍囉你都夠嗆見得著。就算真有價值,你自己如果沒有足夠的控制和反制手段,也是早晚被吃幹抹淨,所以,洗洗睡吧。
-
12 # 未佳太子_
能量既不會憑空出現;也不會憑空消失,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在轉移和轉化的過程中會出現能量的損耗。
你只能減少它在轉移或轉化過程中的損耗,並不能把全部能量回收再利用
-
13 # 使用者9699349184522
電力回收系統指的是電力做功以後的回收還是沒有做功之前的回收?做功以後產生的電能再回收再利用豈不是痴人說夢?超導做功也得要能量損失。電力沒有做功之前那算回收嗎。踐踏人類智商了。真的是個SB發明。
-
14 # 南方不冷321
首先你得申請專利,這個很重要,拿到專利後,你才可以推廣自己的技術。
先跟你說一下專利的重要性,你在推廣過程中,必須展示自己的技術、原理、引數,材料,包括技術認證。如果自己的發明沒有申請專利,接受你技術展示的企業不用多久就會研發出類似產品,因為他們的研發機構更強大,法務部們也很完善,一段時間後,你就是知道對方是模仿了你的技術理論,但是也無濟於事。
下面就說說推廣
第一,出售專利,把你自己研發的東西賣出去,一次性拿回你的投入和回報,這個就是向用得著的企業推廣你的發明專利就可以。比如生產車的企業,找他們對口的研發部門或者負責人,提出你的報價,就可以了。你可以同時向很多個企業傳送郵件說明。價高者得。
第二,參加每年一次得科技博覽會,展示你的產品效能,這種展會都是科技大腕參加的,一定會有人對你的發明感興趣。給你推薦深圳嗯科技博覽會。
第三,自己找天使投資人投資(風投),國內有很多家類似的投資基金,如果你的發明專利和募資計劃書能打動他們,這就成功了一半……
-
15 # 老龔說勢
前面幾句。
是個偉大的發明,如果確實是真的話。但是本人知識有限,只懂得能量守恆定律,給汽車做功的電全部回收,那麼汽車的動能由什麼產生呢?確實不懂,也想不通。
我的一些看法。但是本人呢也喜歡搞研發,而且在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網站上也公佈了很多專利,而且有絕大部分變成產品進入了市場,所以對於發明轉化問題我個人有一些看法,權當參考。
首先,發明的原動力應該是市場驅動的。也就是說,發明是為了解決問題的,要解決什麼問題由誰來定呢?營銷部門來分析,技術人員來評估,決策者下決心。只有這樣的過程,才會有足夠的資源和力量完成整個研發過程,而不是一些異想天開。我國確實有很多真材實料的科研成果躺在實驗室無法轉化,很讓人痛心,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經濟社會最容易產生效益的發明是定製化發明。
接著要去分析研發投入,構想是天馬行空的事情。所以研發過程也得設計,關鍵構件(配方等)的資料測試先走一步,儘量用最少的投入證明其可行性,再走向整體研發。早一陣子看了新聞說加水就能走的“氫燃料汽車”,就大概犯了這方面的毛病。核心構件(測試)未能結合成本與資源等情況做出有經濟性與可行性分析,就已經裝上汽車搞宣傳了。所以看到這些也是很痛心的,這該浪費多少銀子啊。
最有效的途徑,您可以參考一下。綜上所述,我個人建議如果確實有創新的成分的話,可以先自行搞一搞關鍵部件的資料測試,取得可信的結果。(或許您的回收系統不可能全部回收,也說不定可能真比人家的更厲害。)然後向各大電動汽車生產商發函,提供您取得的資料,如果真的比他們的先進,總是會有企業看中的(會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那個時候繼續研發的費用,您個人的待遇,都不是個事了。
-
16 # 手機使用者51509431294
只有汽車在長下坡時 ,可將下坡動能轉換成電能儲存起來。汽車剎車動能時間很短,產生的電能對剎車能起到作用。這項技術,有近百年發明時間了。
-
17 # 思想加29454
這和水變油一樣的天方夜譚,如果是真的,這是改變世界了不起的發明。第一步你找電視臺,我愛發明節目組,進行拍攝,但是大多數人是不會相信的,現在就是不缺騙子。
-
18 # 北宋的石頭
一個成功的產品是功能,成本,外形,推廣的綜合。已經不再是一招鮮的時代。更何況動能回收不是新鮮事物,除非你在功能上的確有過人之處。如果是抱著民科心態,期望透過一個這樣的小發明一夜致富,我勸你三思。
-
19 # 售前大神
回收“廢電池”做再利用專案,特別是用於儲能,技術已經很成熟,特別是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用於電網削峰填谷應用非常好...相關專利已經被申請...其他家很難繞過專利壁壘...除非技術上你能取得突破...否則白瞎...推廣就稱為被告...
-
20 # 手機使用者12636635099
你這個上不了市場,現在正在研發一種,可以利用自然界任何能源的機器,人們只需要用就可以了,並且隨心所欲,無所不能。誰還用你這個阿?
回覆列表
我的長城魏派P8能量回收率是65%都已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回收系統了。你不用100%回收,能做到80%能量回收就肯定世界第一了。坐等發財。需要測試後得到專家認可,如果能申請上專利,代表了專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