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晨媽qiubao
-
2 # 魯日嵐德
臘八這一天喝臘八粥這一習俗的來歷,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關的。因此清代蘇州文人李福曾有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年輕時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麥一麻。後來發現一味苦行並非解脫之道,於是放棄苦行下山。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熬乳糜(奶與穀物共煮而成)供養他。釋迦牟尼的體力由此恢復,隨後於菩提樹下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六年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農曆的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所以說臘八節是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臘八也就成了佛祖的成道日。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臘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也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缽,沿街化緣,將收集的米、慄、棗、果仁等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大家認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 所以貧窮人家稱它“佛粥”。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滿足來寺院參加紀念法會的信眾需要。有些信眾專門奔“粥”而來,認為臘八供養佛陀的粥吉祥,不僅自己食用,還帶回家供家人享用。年復一年,寺院做臘八粥的傳統便廣泛傳播到民間,由此在中國北方地區逐漸形成了過“臘八節”的風俗。
-
3 # 秋顏的微笑
《臘八粥》,語言平易淺白,簡練流暢人物對話很有個性,極具生活氣息。作者用嫻熟的筆法,細膩的筆調,敘述了臘八節濃郁的民俗風情,那妙趣橫生令人回味無窮的“煮臘八粥”、“吃臘八粥”畫面,猶如兩幅工筆國畫,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慢慢欣賞。
你看:那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把下至初學喊爸爸的孩子,上至白鬍子的老人,都深深地吸引住了無怪乎,八歲的八兒,在煮臘八粥的這天,“喜得快要瘋了”。你看他,既要在外面玩,又惦記著鍋里正煮著的臘八粥,只好“一個人,出出進進於灶房”了,那忙碌穿梭的身影,真令人愛憐不已!
八兒實在是等不及了,他問道:“媽,媽,要到什麼時候才⋯⋯”知子莫如母,不等八兒說完,他媽就打斷了話:“要到夜裡!”到夜裡,那還要等多久呀,八兒急得要哭了:“那我餓了!”此處,“那”字用得極好,八兒用這個字來強調“餓了”,且帶著一點兒示威的意味,看來的人兒,為早點兒吃到香甜的臘八粥,不得不撒這麼個小小的謊了。
此句若無“那”字,“可憐”的倒有可能真餓了呢!但媽媽的命令是無法反抗的,八兒只好制定美好的吃粥計劃,聊以解饞了:大哥和爹只准吃一碗,媽媽和自己一樣,吃上三碗,可是又把媽媽的半碗加到自己份上去了!哎,誰叫臘八粥這麼好吃呢!畫餅焉能充飢只好央求媽媽抱起他來看看了,看的結果是“一枚特別大得嚇人的赤棗”進了的嘴裡。
盼了這麼久,總算解了一點小饞了!真難為他了!這第一幅煮粥的畫面,作者將迫不及待、急於吃粥的心態刻畫得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從而將臘八粥誘人的色、香、味,藉助的眼、鼻、嘴,渲染得淋漓盡致。
-
4 # 小丑入院
沈從文的小說《臘八粥》,語言平易淺白,極具生活氣息。細膩的筆調,敘述了臘八節濃郁的民俗風情,妙趣橫生令人回味無窮的“煮臘八粥”、“吃臘八粥”畫面,猶如兩幅工筆國畫,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慢慢欣賞。小說描述了一家三口人,加上一條狗,一次晚餐的情形。那天可能是一個特別的節日,因而家裡煮了臘八粥,也炒了陳臘肉。描繪出一家三口的其樂融融,展現出作者對於百姓的無比熱愛,對於家庭親情的無比眷戀。
-
5 # Andy寶貝
在煮臘八粥的這天,“喜得快要瘋了”。憶苦思甜,表達了冰心對母親的思念,特別有紀念意義。另外,暴露了答者的年齡啊
-
6 # 張小廚的進階之路
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句話真的很確切,小時候,進了臘月就期盼著過年了,臘八粥喝完就開始過年倒計時,心情無比愉悅!
-
7 # 家常菜阿建
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母親就給我們煮臘八粥。
這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乾果摻在一起煮成的。乾果裡大的有紅棗、桂圓、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乾等,小的有各種豆子和芝麻之類,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母親每年都是煮一大鍋,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 這臘八粥本來是佛教寺院煮來供佛的——十八種乾果象徵著十八羅漢,臘八節,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主要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十二月初八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臘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臘月初八這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臘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傳說喝了這種粥以後,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臘八”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後來這風俗便在民間通行。
-
8 # 黨建與金融
《臘八粥》是小學六年級課本里一篇文章。學習了這篇文章,真正讓我們走近了“民俗”,感受了“民俗”。那濃郁的民間文化和民間氣息映入的孩子們的腦海中,讓我們彷彿身臨其境。
印象最深的是,好像置在其中,想起一碗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訴說著古往今來細細碎碎的無數動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動人的情感畫卷,或讚美,或懷念,或憧憬佳節的團聚以及這自然的饋贈,粘粘的臘八粥包裹著的卻是華人濃濃的情,深深的誼,一切融化在粥裡,流露於筆尖,文章作者原名沈嶽煥(1902 -1988年),字崇文,湖南鳳凰人,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他主張“美在生命”,中篇小說《邊城》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沈從文的語言格調古樸,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凸現出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采,以中國傳統節日匯入,創設出濃濃的節日氛圍,讓我感受臘八喝臘八粥的習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
9 # 初音未來ZRX
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漢族傳統的節曰。
《臘八粥》作者沈從文,是價紹民間習俗的一篇文章。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們真正瞭解了"民俗"感受到了民族文化氣息。臘八粥是用糯米,大米,小米,桂圓,大棗,等數種食材組合而成。吃起來真是香甜可口。臘八粥裡裝滿了對人間的爰,臘八粥裡飄著濃濃的鄉愁。
《臘八粥》,講述了八兒等待媽媽熬臘八粥時孩童天真無諧的姿態。展現了一幅溫馨的家庭畫面,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把初學喊爸爸的孩兒,上至白鬍子的老人都吸引住了,八兒喜的都快要發瘋了,又要到外面玩還惦著鍋裡的臘八粥最為深刻。
臘八粥熬出的是歲月的悠長,是媽媽的情懷,是甜美的夢囈,是一片鄉愁。
勾勒出了一幅完美的畫面。
回覆列表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臘八這一天 除了可以吃甜甜的臘八粥,這一天還是紀念親人的日子。冰心的姥姥是這一天去世的,所以冰心的媽媽會在這一天做臘八粥來懷念自己的媽媽;冰心的媽媽也是這一天去世的,所以冰心也在這一天做臘八粥來懷念自己的媽媽;等到後來,冰心和和自己的外孫們一起在這一天做臘八粥來懷念周總理,因為總理也是在這一天去世的。臘八這一天對於冰心是一個特殊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