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綠農大賈
-
2 # 歐華美科
大家好,我是DR美研博士,可以叫我DR.MAY,許久不更新了,大家還記得嗎?上次我們講了生美和醫美如何界定,那麼今天我們來聊聊雙美模式的困境及破局之策。
2019年,雙美結合已是全美業趨勢,只有雙美融合做到位,在美容行業才能真正站穩腳跟。
但是其實在經營的過程中,生美和醫美的結合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在同一機構,存在各種不同,除了衝突,資源相互抵消,業績下滑,沒有機會之外,更可怕的是,有些生美機構放棄了最強的服務和客勤,硬生生地同主流醫美機構PK市場營銷、運營、品牌建設,無異於以卵擊石。
主流醫美機構每年動輒5000萬的市場投入,高水平人才操盤,醫療資源更為豐富,生美在市場營銷、運營方面是無法和醫美比的,這樣同時經營雙美很快就會出現兩個困惑:
一、在服務方面,醫美是僅僅對內服務現有的生美會員,還是對內服務生美會員+對外獲取新客雙管並下呢?
二、在客流方面,為什麼生美的客人很難匯入自家的醫美診所呢?
90%的生美機構與醫美機構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如果既想挖掘生美機構現有的會員到醫美消費,又想在市場上與其他醫美診所競爭,會遇到哪些尷尬呢?
內部會員與市場新客的價格體系不同,如果統一價格,高價吸引不了新客,低價又容易受到生美團隊抵制,並且雙美的服務流程不同、團隊能力不同、運營模式不同,管理起來困難重重。
到底雙美要怎麼管理,才能完美結合?
經營雙美模式的時候,首先要統一利潤中心,增加客戶信任感,共生共伴,互相導流,透過統一的流程、培訓、價格、系統為顧客提供一致性的體驗,讓客戶到醫美和生美的時候感受到是到了同一個牌子的機構,而不是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
其次是明確醫美和生美的不同定位,避免爭奪客源,實現雙美雙贏。
一同一不同,同一利潤中心,保證客戶體驗相同,不同的定位,保證雙美之間不會搶客人。
雙美的核心價值在於客戶的信任感,當客戶完成大額的醫美治療後,在美容院進行幾百元的生活美容,推銷感就會降低,從而增加信任度,並提高客戶粘性,客戶會更願意消費高價生美用品及服務,甚至返客至醫美診所及其上層醫療服務,以抗衰老為例,其專案費用遠遠超過一般醫美專案。
最理想的雙美模式是三位一體,也就是醫美診所+美容院+產品。其中醫美診所是專業技術的核心,負責為美容院和產品提供專業背書,同時與美容院協同,實現修復一貫化和客戶的雙向導流,而美容院是利潤驅動中心,負責集聚客源,並引導客戶購買醫美和產品的服務,是上層醫美和產品的連線者,產品不僅僅是新的利潤中心,還填補了家居護理的空白,三大主體分工協助,完善客戶美容護理的全流程,促進二次消費。
-
3 # 前瞻產業研究院
全國整容人口已突破2200萬,00、95後步入整形大軍
據更美App新氧釋出的《2018年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在2018年有2200萬人透過整形變美,同比增速為57%。其中一線,新一線城市消費者共佔比58.7%,為消費主力軍。二線、三線城市醫美使用者僅佔一線、新一線的一半。
2018年,90後醫美使用者佔比54%,這標誌著90後、95後、00後成為整形主力。00、95後分別以佔比8%,15%步入整形大軍,佔比持續增長。整形審美從模仿明星的單一型審美向保留個人特色的多元化審美髮展,精靈臉、高階臉、處女臉、鯰魚臉、厭世臉、超模臉等百花齊放。
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行業滲透率仍較低
根據《新氧2018年醫美行業白皮書》資料,2018年我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2245億元,同比增長27.6%,2014-2018年間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30.4%。雖然增速已經較快,但市場規模相較於韓國還有6倍增長空間。
此外,相較於美國、巴西等國家,我國醫美市場滲透率仍然較低。根據ISAPS(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協會)資料顯示,中國目前的整形滲透率為2%,同比美國為12.6%,巴西11.6%,印度0.7%(滲透率億每千人接受醫療美容療程為單位)。中國市場人均接受醫療美容療程的滲透率有待提高,市場空間巨大。
隨著消費升級的趨勢下,“輕醫美”講究時尚、快速、便捷,追求最小化風險、最短化修復期的優點贏得不少消費者的青睞,以面板管理為主的輕醫美逐漸成為主流,提供整套的美容解決方案,而不再是單一的專案。輕醫美具有“高頻低價”的屬性,隨著技術、資本、產業資源等要素快速湧入,輕醫美的便利程度和價效比會快速提升,因此輕醫美模式或成為醫美行業的下個爆發點。
-
4 # 中研網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17-2022年中國整形美容行業競爭格局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統計資料顯示
中國民營醫療美容機構的發展
一、民營醫療美容機構的構成形式
數量最多的是中小型民營機構,以專科醫院、門診部或診所的形式出現,還有一部分合資、外資或股份制機構,都可歸入此類。民營醫療美容機構主要有四種構成形式:一是從女子醫院、性病醫院演變而來;二是由裝置投資商被迫離開國有醫院之後,或合資或獨資,慢慢發展起來的專科醫院;三是由個體醫生以個人名義註冊的小型診所;四是由美容院擴大而改變身份而來。
二、國內主要民營連鎖醫療美容機構
圖表:國內主要民營連鎖醫療美容機構
三、民營整形美容機構的市場份額
我國各類醫療美容機構市場份額佔比中,正規合法的民營連鎖整形美容醫院和單店整形美容醫院(診所)分別佔21%和26%,美容沙龍佔19%,公立醫院佔34%,民營醫療美容佔據整形美容領域半壁江山。
圖表:各類醫療美容機構市場份額
四、民營醫療美容機構發展的現狀
近年隨著醫療衛生行業投資的閘門開啟後,民營資本源源不斷湧入。民營醫院、門診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些醫療機構看的大多是“下半身”的疾病,科室設定雷同,不外乎泌尿外科、婦科、胃腸科、生殖健康、不孕不育,再附帶些中醫科、睡眠科,鮮有自己的特色。
因為沒有公立醫院多年經營的無形資產——在群眾中的口碑,這些民營醫療機構只能大打廣告,招攬患者。開啟電視,收聽電臺,翻開報紙,這些醫療機構的廣告比比皆是。一家剛剛升級為醫院的民營醫療機構負責人透露,像他們這樣的醫療機構每年扔在廣告上的錢不下四五百萬元。如此鉅額的投入必然要求得到回報。於是,衛生部門三令五申的醫療廣告格式化文字被隨意篡改:治療病種被放大字型,十分醒目;“一次去斑,終生美麗”等誇大療效的言詞隨處可見。鉅額的廣告支出與並不紅火的門診量,使一些民營醫療機構處於虧損狀態。有的苦苦支撐,有的已幾易其主。於是,一些民營醫療機構為創收,偷偷做起跨專案經營。
五、民營醫療美容機構發展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民營醫療機構在發展的道路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有些是政策上的、有些是是自身方面的。我們首先談談自身方面的問題。我國民營醫療機構自己身問題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盲目投資、急於回收、缺乏自律、步履維艱。
1、盲目投資問題
民營醫療機構投資者在投資醫院時存在三大認識缺失:
民營醫療機構投資者對醫院公益性、社會性為第一要素的認識缺失,對醫院投資首先是公益性、社會性效益是第一位的,投資回報是第二位的,民營醫療機構投資者沒有足夠這樣的心理準備,更不知道自己在投資公共產品,而且連公共產品這個名詞都不知道,這是民營醫療機構投資者的第一認識誤區。
民營醫療機構投資者對醫院投資的回收期的認識缺失,民營醫療機構投資者對醫院投資最初的認識是受社會現行政策影響,是利用醫院來進行經濟運作的,他們認為這裡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金庫。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投資公共產品,醫院是無國界的公共產品,投資公共產品是需要有特殊承擔能力的,是要首先承擔社會責任和公益責任,其次才是投資的回收期的問題。公共產品是長線投資,需要10年以才能有真正的回收。由於在投資時沒有這樣的認識,當進入醫療行業時才發現這個問題,為了急於收回投資,目無法律、急功近利、自我迷失,使民營醫療機構生存的大環境在起步時就遭遇寒冬。這是民營醫療機構投資者的第二認識誤區。
民營醫療機構投資者對醫院的特殊性認識缺失,醫院需要有自己的不動產,醫院用房是不可以租賃的,否則公共產品生產就存在嚴重的先天不足,醫療成本被房屋租賃費用拖累的居高不下,影響民營醫療機構的正常生存。這是民營醫療機構投資者的第三認識誤區。
目前民營醫療機構投資者幾乎全部陷入到這三大誤區中,無法自拔。民營醫療機構投資者由於自身認識的問題所造就其生存環境。
2、投資回收期的連帶問題
由於民營醫療機構投資者存在認識缺失,步入醫療行業後才發現投資回報沒有預期,無法接受這個現實。為了急於收回投資,種種不自律的行為凸現。這樣嚴重的影響了民營醫療機構的醫療質量、民營醫療機構的總體信譽;嚴重的影響了民營醫療機構的生存環境;影響了民營醫療機構的總體發展。
3、價值觀、道德觀問題:
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是一個國家發展和良好社會風氣形成的根本,是營造社會健康、溫暖、和諧的生存環境,是建立和諧美好社會之必需。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是公民應有的良好品性,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民營醫療機構投資者的價值觀、道德觀是決定其民營醫療機構是否能夠規範發展的根本。投資者不同的價值觀、道德觀決定著不同民營醫療機構的不同命運,決定著不同民營醫療機構價值取向,決定著不同民營醫療機構的醫療質量、護理質量、醫療服務的誠信。
4、責任感問題
只要戴上了“醫院”這頂皇冠,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療機構首先要無條件承擔承擔國家公共衛生醫療事業責任,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但由於民營醫療機構的投資與經營者對“醫院”的認識存在問題,沒有承擔公共衛生醫療事業的責任感。沒有承擔公共衛生醫療事業義務的意識。“醫院”的代名詞是----救死扶傷70醫院的代名詞是----白衣天使,醫院承擔著沒有國界的救死扶傷責任。具有這種責任感的投資者才具備開醫院的基本條件。
回覆列表
有需求就有生意,決議做就去做!
美容行業是新行業,潛力很大。但是潛力是一會事,能不能做成功有是一會是。
店面,經營策略,資金實力等等,都能影響成敗。
看準了,就努力做。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