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文歷史

    1.天地萬物皆有所屬,天地萬物都是一種客觀存在。萬物不因天地之仁而生,百姓也不因聖人之仁而生。他們共生的原因,是一種客觀上的互相需要,相輔相成。這就告訴我們要保持一種客觀的態度看事物、看問題。

    2.天地真正的惠澤,就是順應自然大道,讓萬物自然生長;聖人真正的仁愛,就是施行無為而治,給百姓一定自由,這樣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3.天地之間,虛靜遼闊,充滿萬物生存的元氣,也正因其虛靜,如拉動風箱一樣,保持生命的激情和力量。而天地之間的人,要透過這個自然大道,認識到社會和人生之道。只有天地人保持一體,天人合一,才能達到和諧共生的理想狀態。

    4.施政不能言辭法令過多,因為這違背事物的自然生存之道,必然導致滅亡。所以老子主張,要行不言之教,行無為而治,讓百姓自己發展自己。

  • 2 # 無水君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章。這句話很流行,一度還總被人用錯,特別是用作批判統治階級或是精英階級的“罪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天地之間找不到仁了,是因為萬物都成了沒有靈魂的草紮成的狗,形如軀殼。聖人找不到仁,是因為百姓都成了沒有靈魂的草紮成的狗。但天地是無所謂自私的,對待萬事萬物都一樣。

    個人理解:“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並不是把萬物當做狗,也不是把萬物視為平等之物,而是強調在天地面前,萬物就像祭祀品,高貴是萬物自我的增加虛飾,卑賤也是萬物自身的屬性,均不在天地的關注之內,是“與我無關”仁,就是無所謂好惡的意思。

    所以,接下來一句就比較耐人尋味了:聖人與百姓的關係,就像天地與萬物。百姓的尊與卑,譬如孟子要“民為貴”,法家要以民為富國的工具,這些尊卑在老子所定義的聖人(不是儒家所說的聖人了)眼裡,都是無所謂尊無所謂卑的,是“與我無關”。

    這兩句話雖然有名,但其實只是為了說明後面的話:天地就像風箱,空虛無礙,越折騰事兒越多,不如把握最核心的“中”。

    什麼意思呢?就是真正的聖人,真正的統治者,應該把握無為而治這個“中”,不折騰,隨著百姓自己尊卑變化,而不是去用仁義道德干預百姓的生活。

    這句話的深層含義,在我看來是想說天道無情,不會按照人理,只會按照天理執行。因為在天道看來,天下萬物就像草芥一樣渺小,不需要顧忌他們的態度。

  • 3 # 金剛心999

    就是平等對待的意思。天地萬物,究竟緣起性空,實相是本不生。在老子看來,仁義本身就是個虛名,建立了仁義,就有了相對待的不仁義。執著於兩邊中任何一邊,必然導致另一邊的存在。所以要離開兩邊的執著,才是中道,才是合乎道的。仁義道德的建立,本身不是符合大道的自然無執。因此,在老子看來,天地是無為的,是沒有所謂的仁義執著的,對於天地來說,萬物就像那芻草做成的狗,雖然像模像樣,卻沒有究竟的實質。所以天地沒有所謂的仁,也沒有所謂的不仁,而是自然無為的。那麼體會到了天地大道的聖人,他的心態就跟天地一樣,也是無為自然的。因為他看到了眾生的芻草般的無有實質,空無自性,因此他也沒有刻意的仁義執著。從這句話來看,老子道德經的這個理念,和佛法如來藏思想的最究竟的離四句了義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顯示修行最終必須由有為進入無為,離開一切執著,才能證入那不可思議的大道!

  • 4 # 江山如畫一個聽雨的少

    我理解的意思是,,,,,

    天地是公平的,生老病死都是規律,

    殺人放火天地也不會有什麼報應,,,

    上天是冷漠的,,,

    有點負能量,,

    但是隻是一個觀點,

  • 5 # 張振國

    老子是道家的先祖,無為,不爭,無慾無求是他的思想核心。

    《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裡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對它們生的萬物都是一視同仁的,不管萬物發展變化成什麼樣子,都與天地無關。老子理想中的聖人(不特指君主)也是不懂感情的,對一切人都任其自生自滅。

    “芻狗”,就是用稻草紮成的古代用來祭祀的狗,祭祀時被人頂禮膜拜,而後就會被遺棄。稻草之所以有如此命運,並非天地人對其有好惡心理,而是因祭祀。

    天地無情誼可言,對萬物沒有恩惠,也不強加干涉,所以萬物才按自身規律發展,才真正感受到它的恩澤。

    聖人(統治者)也是如此,只要對百姓不妄為,不胡為,不亂為,不橫加干涉,給予一定自由,教導百姓按照自然規律行事,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 6 # 德奕人生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今本《道德經》第五章,全句應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聖人老子窺天察地觀摩人事始得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聖訓。由此可知自然為天地宇宙之根本,自然為人之無言之師尊,自然為人之念行聲言之準繩。

    為了使人們更好的效法並循尊自然之道,因此老子又告誡人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那什麼叫做天地不仁……,聖人不仁……,呢?其實老子的本意是在告訴我們天地無心。天地怎麼無心呢?天地都按自己已有的規律旋轉執行,所以天地從來不以滋生潤澤萬物為榮恩,也不以肅殺毀滅萬物為恥惡。萬物的生滅,生當自生,滅當自滅,其生滅都是對自然無為的隨順依止。那麼芻狗又是什麼呢?芻狗即為古人用草紮成狗的形象用以替代真狗作為祭祀品。在遠古祭祀天地是極其重大尊尚的事件,因此隆重而尊貴。用以祭祀的祭品也被賦予極高禮遇和尊寵。不過不管在怎麼尊寵的祭品、其榮耀也只不過僅在祭祀過程前和祭祀過程中,一旦祭祀過程過後祭祀品榮耀不再,隨之成為庶品而任人廢棄。芻狗的尊庶貴賤由此可窺其貌。其實,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兩句話的本意是指天地、聖人本無偏重心、偏愛心或憎惡心,亦無所謂仁與不仁,對物對人不起分別心,任由物或人無為的順遂自然,成就自然,享有自然。

    老子是天道無為的發現者,亦是無為而治的倡導者與踐行者。天道仁厚、無分無別,無貪無慾,無求無索,自然任用。這是天道也是人道應該遵循的規制範模!

  • 7 # 哈灬哈66096005

    天,風霜雨雪,反季,爆發,地,土石雜陳,種子,不發,那麼,百姓就,成了稻草人了,活不下去了,智慧的統治者,不,仁義,那麼,百姓,還是,稻草人,芻狗,哈哈!!!!!!!!!

  • 8 # 非常道場

    這是《道德經》中常見的一個誤解。

    要明白這段話的意思,是需要聯絡下文一起閱讀的。

    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注意到沒有?問號之前是排比句,是連貫的問話,可以腦補是有一個人在發表對天地的不滿。後面的話是作者即老子對對方的回答。天地看上去什麼也沒有,卻是生生不息的。你數落了這麼多,還不如回去老老實實的“守中”吧。

    整篇的重點其實是在“守中”。而不是“不仁”。

    如果天地真的是無情的,你我這些凡人又怎麼可能修仙悟道呢?

  • 9 # 逍遙谷逍遙

    老子在道德經第五章中講了: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

    以百姓為芻狗。

    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做的狗形祭品,祭祀完了棄而不用。

    天生地化,天地生萬物,天地無以偏愛,不以仁恩順以自然,讓萬物自生自滅。

    天地生萬物,唯德而不仁,萬物由道氣,即先天一氣與器兩種物質組成。道氣是不生不滅的,而器是有生有滅,當萬物死亡後,屍體而無價值,任其棄之而已。所以天地視萬物為之芻草狗畜,不責望其回報。

    聖人是有道之人,愛養萬民,法天地,行無為自然之道。不以仁恩,亦無所偏愛。聖人視百姓芻草狗畜,不望其禮意,讓百姓自作自息。

  • 10 # 梵曉865

    斗膽妄言幾句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對應聖人,萬物對應百姓。

    天地象徵什麼?從聖人可以看出些端倪,聖人是什麼?從《大學》可以看出些,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就是明瞭內心的“明德”。我理解就是內心每一個閃過的念頭都明瞭,沒有利己,在至善的境界上。也就是所謂的開了悟的人,大徹大悟的人。就是孔聖人說的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芻狗象徵什麼?沒有靈魂的祭祀用品而已。百姓為什麼比喻成芻狗?比喻成沒有靈魂的祭祀用的用品?祭祀是為何?祈求上天來保護自己,身體健康,發財,多福等等。

    我理解就是普通人沒有開悟,不能明瞭內心的念頭是好是壞,被業力牽著走,被自己的慾望牽著走。所以只能透過祈求神靈的幫助來讓自己身體健康,發財多福。

    殊不知,你自己的身體自己不愛護,健康與否豈是神靈所能保護?不努力光躺著就能發財?惡事做盡也想多福?只想著祈求神靈的保佑跟沒有靈魂芻狗又有什麼區別。

    既然天地生萬物,又不給萬物以自明的靈魂,那天地生萬物又是為何?此乃天地不仁之處。

    聖人既然已經明瞭內心而卻不能有所作為,眼看百姓如芻狗一般,是聖人不仁之處。

    本人擅長各種瞎胡猜。各位看個熱鬧就好。

  • 11 # 快意爆料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出自的道德經,突然一看挺令人不理解,我們細細想起來琢磨一下,不難發現裡面有深邃有實用的教訓意義。

    易經中第地山謙卦告訴我們,每一卦爻都是吉象。原因就是不居功不自傲,像天一樣不以崇高為崇高,像地一樣不以敦厚為敦厚,你一旦有了功勞,不能自謙功成身退的時候,導致功高震主、權大壓主、名大欺主,往往會大禍臨頭,歷史上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場還少嗎?

    有人拿這句話論公平,有的怨天尤人,甚至呵風罵雨,說一切都不公平。天和地最公平的是,給了每個生物一次生命。每個生命發揮自己的價值,那是他的主動性和適應性。

    卻有好多人把公平理解為平均,這是大錯特錯。公平是機會,平均是數量。畢竟數量是有限的,機會是更少有限的成為機會,機會能決定數量,數量往往決定不了機會。弱者等待機會,強者創造機會,這樣的懸殊性歷古以來就存在。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和地如果沒有仁愛,何必再維持生命與繁衍生息環環相扣。請問一個正常現象,人身上每一個細胞,你會去刻意的維護他的生長衰亡嗎?你對你身上的組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或許有意識維護他們的健康,更利於自己,這叫做對自己有仁愛嗎?

    一個團體數千人或數百人,你能保證哪一個不受半點兒傷害或委屈,受到了委屈,也能做到,每一個人一受到委屈,會得到的撫慰嗎?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太深了。也是對易經地山卦最好的詮釋和發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追到一個摩羯座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