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白125014400
-
2 # 淹不死的魚123456
眾所周知郭德綱的本行是相聲演員,相聲演員的表演形式和影視劇的表演形式是天壤之別。雖然都是搞笑,但是包含的元素各有不同。再有劇場演出的笑料與電影中的笑料受審查的寬度也不相同,一些笑料在電影中是運用不了的。從表演能力看,郭雖是相聲演員,但不同於專業演員,表演能力必競捉襟見肘。再就是劇本的創作是否是相聲劇的範疇。所有這些都直接影響郭德綱喜劇質量。致於開心麻花團隊成員大都是學習表演專業的,他們所演的小品又是表演中的一門功課,並未脫離本行的範疇,加之有了好的劇本,必然使他們充分發揮他們喜劇表演的功力,也就順理成章地取得成功。
-
3 # 曾狄影畫
這個問題,曾先森表示呵呵。
在曾先森看來郭德綱和開心麻花,都不能算是喜劇大師啊。
郭德綱,1979年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梨園多年。1996年,創辦北京德雲社。2005年起,郭德綱及其德雲社異軍突起,使公眾重新關注相聲這一藝術門類,實現了相聲的二次復興。
在郭德綱之前,很多相聲演員終其一生都在舞臺上,很少能有接觸到電影這個行業。在郭德綱觸電在之後,他的好多弟子也陸陸續續有電影可拍了。
但是,郭德綱拍了將近25部電影,成績卻非常非常的一般。他基本屬於跑龍套啊。我們看看這些電影的最終分數,就能斷定郭德綱不是一個好的電影演員了。
反觀開心麻花組合,自2003年成立至今,開心麻花除作為主營業務的演出以外,於2003年首創"賀歲舞臺劇"概念,並在此後10年時間裡,陸續推出了21部舞臺劇,劇劇成為京城文化熱點。 開心麻花系列舞臺劇在北京及全國中心城市上演超過2000場,為百餘萬觀眾帶來了無限歡樂。
最為明顯的區別就是,舞臺劇更接近於電影,它有情節有情境,是語言和表演的結合。但是老郭的相聲呢,主要還是靠嘴巴在講,這或許才是郭德剛無法複製開心麻花的成功之所在。
-
4 # 鄭捕頭
雖然都屬於喜劇範疇,但喜劇話劇和相聲與電影的親近感不同。喜劇話劇本身就是演戲,電影也是演戲,兩者有著天然的親近感;相聲雖然也屬於喜劇表演,但它演的成分少於說的成分,更多是一種語言的藝術而非絕對的表演藝術,起碼不如話劇綜合。
開心麻花團隊現在已經形成一套比較成熟的從話劇到電影的體系,一部話劇創作出來不斷演出,不斷最佳化,在精進的同時也培養潛在的IP受眾,一旦時機成熟就小成本投入拍成電影。從《夏洛特煩惱》到《羞羞的鐵拳》,都是如此。從戲劇到電影,幾乎沒有違和感——當然你可以指責麻花的電影帶有舞臺腔和舞臺感。
相聲沒有這種從舞臺到電影的自然通道,相聲是想象的文字,更適合在舞臺上更為靜態地表達,觀眾自己去腦補滑稽的畫面,一旦打破或者說有了具象,效果並不理想。九十年代初有一批經典相聲成拍攝成短劇,聲音還是原來錄製的劇場聲音,裡面的角色由演員來扮演,有點兒像聲配像,新穎倒是新穎,但限制了人的想象,反而不倫不類不逗笑了。
另外從演員的表演來看,一般來說話劇演員從舞臺到銀幕的轉變並不太難,無非就是革除一些舞臺印記,很多優秀的電影演員都是好的話劇演員比如北京人藝。相聲演員雖然有很多也從事影視表演,但他們中像馮鞏一樣幾乎去掉舞臺表演印記一切從人物出發的演員少。
-
5 # 漫天下
首先來說,話劇和電影基本相通,甚至來說話劇演員是可以輕易演電影的。而相聲用老郭的話說就是串行了。
喜劇的手法大致相同,但是如何甩好就是一個問題了,這不僅考驗劇本的好壞,也考驗演員的演技。那麼我們從多個方面分別進行一下比對。
首先就是團隊,麻花的團隊分工明確,編劇演員,各司其職。而且比較有水平。反觀老郭呢,此前的電影大多沒有一個好劇本,德雲社內部大多是自己寫自己的劇本,而且不適合電影的節奏。
其次,就是劇本。麻花改編的電影大多是舞臺劇改編的。對於電影節奏把握較好,而且經過了觀眾的檢驗。郭德綱的電影大多是沒有經過檢驗的,德雲社的我要幸福大電影雖然老郭我要幸福相聲膾炙人口,但是還是不適合電影的節奏。
最後就是演員了。其實就像老郭說的,聲音識別度太高。而且他的演技是比較浮誇的的那種,說話語氣也像在說相聲。所以很容易齣戲。
-
6 # 電影爛番茄
開心麻花和郭德綱,雖然同樣都是喜劇演員出身,但還是存在不同。
舞臺喜劇表演,本身就是與電影表演很相近的一種藝術形式,注重肢體表現力與情感代表能力。
開心麻花走的就是舞臺喜劇表演的路子,他們已經經過了無數舞臺表演的鍛鍊,所以可以馬上轉戰電影,很快適應電影表演的特點,創造出比較成熟,完成度比較高的電影作品,得到觀眾的認可和喜愛。
而郭德綱,就是一個比較純正的相聲演員出身。
相聲是一種靜止的,偏重於語言表達的表演形式,而不是相對複雜,需要高度肢體表現力的舞臺表演藝術。
這一點,到了電影裡就成了一種劣勢,人物的肢體表現太僵硬,人物動態的那一面得不到充分體現。
所以,看郭德綱這些相聲演員演電影,感覺就是聽他們說相聲,缺乏畫面感和代入感,故事性得不到體現。
第二點不同在於電影的運作模式上。
開心麻花現在經過幾部電影的運作,已經積累了比較成熟的團體合作模式,從編劇、導演到演員,劇組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有比較成熟的分工,各司其責合作起來,足以形成一個成熟的作品。
而反觀郭德綱的電影作品,現在還未能形成一個成熟的團體性合作模式,主要靠他一個人,拉一些人臨時參與到他的班子之中。
從劇本到導演到演員,都是缺乏專業性和整體協調性的。
總的來說,開心麻花在電影製作上已經駕輕就熟,而郭德綱還未入門,顯得水土不服。
-
7 # 雲裡有水
論成就論資源都比開心麻花不差,但咱郭哥人矮脖子硬,就是看不慣那些小人的醜惡嘴臉。老家都沒排片,趕緊趕回深圳買票。
-
8 # 農鮮特匯
從郭德鋼在笑傲江湖對盧鑫玉浩的評價中得出結論,郭德綱根本不適合電影的表現:說他們的包袱抖出了先讓觀眾消化下,玉浩接的太快沒笑點了。其實好段子大家心領神會,共鳴處自然會心一笑,好多小品演員,相聲演員生怕觀眾不領會,擠眉弄眼,騷首弄資,多次重複,簡直有辱觀眾智商,舞臺類場景小,聚焦,時間段,視覺調整快,還能兔強看,擱電影拖踏冗長還在解包袱,自然就不吸引人了。戰狼2拍的鏡頭多,每一個演員都出戲,沒感覺鏡頭一直在追逐,自然而然,成就票房之冠。
-
9 # 大韓圈圈
相聲注重的是說,喜劇注重的是演,郭德綱是相聲演員,開心麻花是喜劇團隊,兩者都是逗樂,但表現形式和方法是不一樣的。電影注重的是演而不是說,所以郭德綱很難成功。看過郭德剛不少影視作品,說的東西多了,演的少了,很難讓人入戲。郭德綱更適合拍情景喜劇,因為受場地限制,說的內容多,郭德綱更容易發揮。
-
10 # 火星生命
本質上兩個團體就有區別。即使是同樣的劇本,分別交給德雲社和開心麻花也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區別。原因有三。
第一,作品創作方面。開心麻花的作品,無論是夏洛特煩惱還是羞羞的鐵拳,都是麻花在舞臺上千錘百鍊成熟的作品,而且在劇情創作方面,一向是開心麻花的專長。反觀德雲社,主體是相聲,而且好多劇本都不是自家出品,郭德綱的好多電影也只不過是給圈中好友捧場,但對郭德綱在電影方面的口碑產生了致命的影響。如今的祖宗十九代和以前的作品比有了質的飛躍。
第二,演員表演方面。開心麻花的主創大部分都是科班演員出身,不管是沈騰,馬麗,還是艾倫,王寧,都是專業演員,而且在影視劇和舞臺上有豐富的表演經驗,無論正劇還是喜劇信手拈來。反觀德雲社,所有相聲演員都沒有經過系統的科班培訓,雖然也長期活躍在舞臺上,但相聲還是以兩人一起抖包袱,互相量活為主和話劇,小品以形體,臺詞,道具,神態等為主明顯不同。
不是說德雲社演的不好,只是術業有專攻。但我相信只要慢慢磨鍊,德雲社早晚會出現一部讓大家刮目相看的電影,祖宗十九代就是最好的證明。
-
11 # 一隻獨秀三十載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
首先,這兩個團體一個業餘,一個專業開心麻花全稱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舞臺演出為核心,涉及到話劇、音樂劇、影視劇、網路劇、演唱會與大型活動、藝人經紀、劇院管理等多種領域。德雲社呢,準確來說,這次的《祖宗十九代》是他們的第一部電影作品,作為一個曲藝團體取得這樣的成績我覺得是完全可以接收的。因為在電影這方面無疑開心麻花是專業的,德雲社是業餘的。
其次,在作品的創作上完全不同大家都知道麻花的不管是《夏洛特煩惱》還是《羞羞的鐵拳》的前身都是舞臺劇,劇本本身還有演員都是經過千錘百煉,反覆打磨過的,反觀德雲社在講故事本身上就存在硬傷,這不是他們擅長的!
最後,作為一個普通觀眾不管是麻花還是德雲社,只要給我們帶來歡樂,這就足夠了,作為電影十九代可能有很多問題,但是它讓我笑了! -
12 # 肥老貓
票房過億的電影 你告訴我不行??哪裡不行??中國一年有多少部票房過億的電影呢??看看排片 這種爛排片依然票房過億,這難道不是成功的影片?? 我反正買了初三晚上11點半的票 不過人沒去看。。。。。排片時間真的噁心
-
13 # 依稀葬花人1
看這些電影本來就是圖一樂,我看了祖宗十九代我覺得也不差啊。關鍵是排片太少了。。為了看它我等了三個小時。。排片少,郭德綱也沒辦法啊。
-
14 # 飄搖浪潮
這不是扯犢子嘛,德雲社擅長的是說學逗唱!電影來的是表演!麻花擅長表演小品,而喜劇電影也是長小品,所以你覺得這可以一起比較嗎?
回覆列表
一個演舞臺劇的,一個說相聲的,雖然同樣是舞臺藝術,舞臺劇更容易和電影結合,舞臺劇改成電影從劇本演員都沒有什麼難度,相比相聲改電影,和相聲演員去演電影,從80年代到今天還真沒有幾個讓人印象深刻,很多相聲適合改成電視劇,並不適合搬上大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