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湖南莫大俠

    以王陽明的聰明才智,短期內打贏一場區域性鴉片戰爭,那還是很有可能的。明朝人的思維不像清朝那樣一副奴才樣,沒有任何的自主權。清朝將領的思維比明朝要更愚昧無知,落後,甚至連武器火器還不如明朝。換句話說,即使是戚繼光時代的武器裝備對戰當時的英軍,在鴉片戰爭中也不見得會輸得那麼慘。清軍長期不打仗,面對英軍完全沒有任何的戰略戰術。主帥們都愚昧無知。換上王陽明做主帥,我相信短期內還能打贏的,畢竟人數眾多,也有一定的火器裝備。即使在沿海打敗了,也不可能讓英軍深入內地的。

  • 2 # 相忘江湖71941665

    文韜武略的王陽明即使打不贏八國聯軍,但也有能力對八國聯軍縱橫捭闔,分化瓦解,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使清朝能同八國聯軍結城下之盟約,不至於讓八國聯軍進北京,皇太后帶著皇帝扔下帝都,狼狽倉皇出逃,也絕不會敗得那麼慘,那麼目不忍睹。

    鴉片戰爭一定能打贏,王陽明不僅僅是一位天縱英才有大成就的思想家,更是一位有實戰經驗的奇才軍事家。他是從土木堡明朝兵敗,英宗被俘,大明朝蒙受國恥時,受到強列振憾影響開始苦讀各家兵書,苦心鑽研兵法的。《明史王守仁傳》是這樣評價他:比任疆事者,從諸書生掃積年逋寇,平定孽藩,終明之地,文臣用兵制用,未有如守仁者。深得兵法精髓的王陽明對於用兵之利與用兵之害有清醒認識。用兵時正變與奇合的運用,用兵前對天時地利與人和的把握,戰前對戰略戰術的運籌唯握,以極對情報的重視,對間諜,反間計完美拿捏到位使用,使王陽明幾次用兵無一敗績,被尊為軍神。寧王叛亂時,王陽明剿匪已經勝利,軍隊被朝廷收回,王陽明從調糧,徵兵,到剿滅叛亂僅用了三十五天,斬殺叛軍三千多人,溺水死傷三萬人。王陽明在人數上佔優勢,八萬。叛軍六萬,可王陽明八萬都是臨時徵的壯丁,而叛軍六萬是職業的正規軍。

    孫子兵法: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1839年7月9日,九龍炮戰拉開了鴉片戰爭的序幕,9月17穿鼻海戰首次交鋒以清軍失敗告終。林則徐給道光皇帝奏摺是這樣寫的:收軍之後,經附近魚艇撈獲麥帽二十一頂,內兩頂據通事認系夷官所戴,並獲夷履等件,其隨潮漂淌者不可以數計,查夷人撈起屍首就近掩理者己有十七具…受傷者尤不勝計。而英軍真實傷亡,無人員傷亡,而廣州水師29艘戰艦均遭重創,3艘當場沉沒。6月虎門銷煙期間,曾有被請來觀看銷煙的美華人告訴林則徐,應英國商人請求,英國政府正派戰船來保護英商,可林則徐是當笑話來聽沒當回事。道光皇帝及朝臣因為林則徐謊報,高估了清軍的實力,認為英軍不堪一擊,不足為慮。道光皇帝1839年12月下令:禁止廣東口岸的全部貿易,再度把矛盾激化,重引清英衝突,1840年英國議會上,國會以271票對262票透過,對清國宣戰。1841年5月21日,奕山下令對英軍船火攻,英軍略受損失,而清軍損失慘重。奕山給道光帝奏摺中,不僅對失敗隻字不提,還宣傳打了大勝仗,謊報說英軍興白旗乞和。道光帝得知勝報,龍顏大喜,並下旨允許英軍求和。就這樣的文不更事,武不保國的大臣要是在康熙雍正乾隆朝,早就腦袋搬家了。

    只可惜,當時上至道光皇帝,下至文臣武將,都沒有認識到鴉片戰爭的重要性,仍閉著眼睛陶醉在天朝中央之國的春秋大夢中,沒有睜開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很快戰爭的失敗,讓狂妄自大不了解對手,首目排外,閉關鎖國的清王朝付出了沉重代價,也使華夏各民族墜入災難深淵,拉開了百年國恥的序幕。

  • 3 # 西藏洛桑嘉措

    戰爭勝負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問題,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還有體制問題,所以就是重用王陽明也要看國家有沒有支援,甲午海戰為例如果當時63萬清軍再打一個月,日本就不戰自敗因為他已經為那場戰爭投入了全國之物力財力,而清朝呢那些大臣們只會勾心鬥角,互相觀望,就是這樣的一個政府為背景一兩個英雄又能起什麼作用能從1840年起有多少人為了國家而獻身,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創建於2017.5.18

    舉報

    |

  • 4 # 農村大媽談農村

    “大廈將傾,一柱安能支焉”,晚清雄才大略的大臣並不少,林則徐、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李鴻章等都是傑出的人才。但是,並沒能阻止大清的衰敗。

    首先說“鴉片戰爭”,當林則徐提出“制船造炮”,被道光皇帝批為“一派胡言”,換做王陽明能怎麼樣呢?

    魏源作《海國圖志》指出洋人的“奇技淫巧受之,邪教、毒煙受之,獨於行軍利器不一師其長技。”他認為應從三各方面師夷長技,“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但是人家“聖上”並不接受這些建議,換做王陽明又能怎樣?

    再說“甲午戰爭”,晚清經過幾十年的內外戰爭,各種消耗賠款,綜合國力嚴重不足,北洋水師沒有軍費裝備,導致全軍覆沒。

    若是王陽明在,能夠籌措軍費?即便是下令全部投入火力,頂多可以重創日軍,最終還得敗於裝備不足。

    最後是“八國聯軍”時,不但武器裝備落後,而且決策失誤,引狼入室。慈禧、光緒不睦,關鍵時刻,載漪偽造情報,引得慈禧大怒,對外宣戰。

    庚子之變,王陽明在,會身居何職?能怎樣左右當時的局面?

    所以說,清末,王陽明在,一樣迴天無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90後為什麼有些不是特別想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