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縱橫帝

    導讀:應該這麼說,以色列在東南亞或者東亞不開可能完成建國。即便是萬億能夠完成建國也不可能成為地區一霸,能夠保證不亡國就不錯了。以色列能夠在中東站住腳,一是英法美等西方國家的支援;二是西亞地區衝突不斷,各方勢力角逐給了以色列發展壯大的機會。建國初期不足百萬的以色列要想在東亞或者東南亞建國相當有難度。

    東南亞和東亞在二戰後還是比較危險的,美國先後在這一地區投入重兵進行了兩場戰爭最終都無奈退出。沿著東亞海南線從北向南看誰也不好惹,以色列想再次建國基本上純屬幻想。東南亞也不好說,寮國緬甸被統一後的越南看做自家後院;泰國是美國盟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是英聯邦成員,也不行;只有緬甸和國土散亂的印度尼西亞還有一絲可能。

    東亞、東南亞各國不是有實力橫掃對手,就是有和以色列一樣的後臺

    以色列在第一次阿以戰爭中軍隊數量只有3.4萬,這點兵力無論是朝韓日越南哪國都稍微一劃拉都比這點兵力多。日本、南韓後臺是美國,再說南韓軍隊再不行擊潰以色列沒有經過訓練的幾萬新兵也問題不大。所以南韓和日本的地盤不可能讓以色列建國,北韓和種花家更不可能。再看越南,越南在擊敗企圖恢復法屬印度之難的法國後迎來了美國的入侵。經過十幾年的美越戰爭,美國終於慘淡收場。所以東南亞的越南、寮國、高棉地區以色列沒有機會建國,因為當時越南把這看成自己的勢力範圍。

    當時菲律賓和美國的淵源很深,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是英聯邦成員;那隻剩下山地叢生、炎熱多雨的緬甸以及熱帶雨林的印度尼西亞了,但是能夠在二戰後抵禦荷蘭、英國入侵完成建國的印尼顯然也不是軟柿子。所以以色列要在東亞、東南亞建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別提區域稱霸了?敢稱區域霸主,問過越南了嗎?

    即使不考慮當時的政治形勢,只比較武器裝備以色列也無法在東亞、東南亞稱霸

    如果單純比較軍力,經過70年的發展以色列在美國的幫助下取得了飛速發展。在這裡我們就不在一一列舉詳細的軍事裝備情況了,因為全球火力網站排名參照了在不包含核武器在內的情況下包括武器數量、武器多樣性、地理位置、國土面積、自然資源、工業基礎、軍隊人數等在內的多達55項指標,所以資料相對客觀真實。根據2017年度全球火力網站排名看,以色列在東亞、東南亞都沒有絕對優勢(19年的資料沒有相關截圖)。在排名前25的榜單中東亞、東南亞有五個,以色列排在第15名。這個排名如果以色列想在這一區域稱霸,有點不現實了。

    小結:

    綜上所述,無論是出於上世紀的政治形勢還是到如今的軍事實力以色列在東亞、東南亞建國的可能性都很小。更何況想在亞洲東部稱霸,想都不用想了。

  • 2 # lk蒼

    當初以色列建國時64萬人,3萬多軍隊,這些人在南亞都死定了,來東亞?美國親自下場前後60多萬人,打了10多年,傷亡近6萬。以色列比美國還牛逼?能直接幹翻越南在南亞稱霸??

  • 3 # 愛遠方3554127971266

    當初以色列也不會在東南亞或者東亞建國呀,因為在那裡沒有以色列的根,以色列的根就在耶路撒冷,就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

    俗話說落葉歸根,不在巴勒斯坦土地上以色列永遠是浮萍,巴勒斯坦是以色列的聖地。同時也觸發了以色列的戰鬥精神和聰明才智,以色列被稱為是微型超級大國,世界誰敢說以色列不強?

    如果把以色列放在其他地方,或者放在美國的一個地方,以色列人肯定不幹,他們的心會永遠懸著,認為那裡永遠不是他們的家。他們家的認同和美國不一樣,美國本身就是移民國家,但以色列認為耶路撒冷才是以色列最好的家。

    所以這種假設根本不存在或者不可能,這也是以色列人的倔強也得到了世界的尊重,這才是有性格的民族。以色列被美國前總統里根稱為蠍子,表現了以色列的特點。以色列人的確厲害,你說他們厲害嗎?

  • 4 # 五個都被佔用

    其實大家都忘記了一個地方:塞班或者關島,實在不行那三個尼西亞群島都可以考慮。也沒人和他爭,但是美國肯定不會這麼安排,因為那樣的話工具人就沒用了,起不到攪事的作用。

  • 5 # 探為觀指

    國際玩笑界有個名詞,叫做:東亞怪物房。意思是,被我們帶壞了的中華文化圈,建立的這些現代國家,各個能打。要是分散到其他地區,這些國家不是一霸,也是二把手以上級別。所以,以色列如果在東南亞或者東亞建國,成為一個新加坡那樣的強國富國,可以。成為一霸?有功夫武裝一下南韓北邊的同胞國家,分分鐘修理以色列到沒脾氣。

    首先,我們看看東南亞有哪些角色!就戰鬥力而言,排名第一的非越南莫屬。越南在打內戰的時候,好歹是解放軍的徒弟。越南統一之後,今天是9000萬人口的地區大國,無論戰爭潛力,還是實際戰鬥力,都是非常強大的!只不過,他們千不該萬不該聽信北邊那個不靠譜的、最終把自己都玩兒死了的領導,居然挑戰自己的師傅!那就輪戰十多年,搞得你別發展經濟了。要明白,越南今天看似不太行,那是因為東亞真正的老大壓著。要是把這匹狼放出去,無論是中東大沙漠,還是西非大草原,分分鐘削平四方。

    其次,東南亞還有新加坡這個不能忽視的力量,當然,這是針對以色列這個級別的國家。新加坡人口五百多萬,以色列人口900多萬,相差三四百萬的樣子。從比例上看,確實差不少。但是從實際戰鬥力來看,如果盡全力打滅國戰爭,基本上最終就是兩敗俱傷,以色列佔不到什麼便宜。很多人要說,以色列有大炸彈。那麼好,我還要說,新加坡也是美帝的小弟呢,還有太平洋艦隊罩著呢。事實上,如果以色列和新加坡互毆,美帝明確罩著以色列,而放棄新加坡,那麼我們肯定看在華人祖先的面子上,全力支援新加坡的,什麼大炸彈管夠。

    最後,說到東亞,其實不就是日朝韓三國嘛,我們就別算進去了,太欺負人了。日本就不用說了吧,人口一億兩千萬,科技水平和軍事潛力都和以色列不是一個數量級,沒得比。南韓人口五千萬,撇開美爹,本身的軍事實力相當雄厚,畢竟法理上半島還沒有終戰,只是停火。稍微有懸念的就是北韓。其實論戰爭潛力,北韓和以色列也不是一個數量級。北韓好歹2500多萬人口,就是窮成這樣,常年備著兩百多萬特種部隊。要單挑滅國大戰,最後的結局只能是互扔大炸彈而雙滅。

    因此,以色列建立於1948年,如果當年以色列的土地建在東南亞或者東亞,那麼今天絕對不可能成為一霸,最多隻是一個科技強國和金融富國,大號的新加坡而已。越南九千萬多人口,也只能叫小霸王。九百萬人口的以色列準備叫迷你霸王嗎,你管新加坡叫什麼?

  • 6 # 石玉龍

    謝謝。歷史沒有假如,猶太教《聖經》與中國文化多有相似相同之處,倘或眞的歸於中國,不難預見今日之中國會在怎樣的高度俯視卋界!因為全球範圍內最大的碰撞將是東西方兩種文化的碰撞,然、中華文明機具包容性,而猶太文明卻又機具排他性。若在中國,也只是中國的一部分了!

  • 7 # 李姓先生

    以色列於1948年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儘管《聖經》上說巴勒斯坦是流著奶和蜜的地方,但實際上這裡更多的只是沙漠和荒原,以色列的立國環境不可謂不惡劣,但猶太人就是在這樣一片貧瘠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發達富裕的國家,可見以色列國民的素質和創造力都是很高的。(以色列地圖)

    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自然條件和氣候環境整體都比巴勒斯坦地區好不少,所以如果以色列能夠在東亞或者東南亞的某個地方獲得一片跟巴勒斯坦地區面積差不多的土地,那它肯定也能夠成為一個比較發達富裕的國家,只是以色列在這些地區建國未必能夠成為這一地區的小霸王。以色列稱霸東南亞或許還有可能,但它在東亞地區則只能算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畢竟東亞地區的南韓、日本和中國對於以色列而言都是巨無霸。

    以色列之所以能夠成為中東地區的小霸王,這也是因為中東地區的國家普遍都保守落後,儘管阿拉伯人對猶太人的敵視情緒很嚴重,但是如果沒有強大的軍力作為支撐,它們也還是不能拿以色列怎麼樣。當然,以色列軍力的強大一定程度上也是被那些阿拉伯國家給逼出來的,因為自己的地緣政治環境糟糕,所以以色列唯有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夠自保,否則它從一開始就可能已經被扼殺在襁褓當中。(以色列軍隊)

    中東地區跟以色列交過手的國家也就數埃及的體量和軍事實力最強大,當然埃及就算是放在東南亞地區也算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東南亞地區由於戰火比較少,各國很少參與實際的戰爭,所以它們的整體軍事實力並不是特別強,至少目前東南亞地區還沒有哪個國家的軍事實力能夠超過以色列。以色列雖小,但是它在東南亞做一個小霸王應該問題不大。

    不過東亞地區的情況跟東南亞就大不相同了,首先東亞各國的體量都很大,中國的人口總量接近14億,領土面積超過960萬平方公里,以色列在這樣龐大的國家面前實在是顯得太弱小,更別說稱霸的事情。另外日本的軍隊規模雖然只有23萬,但是它經濟發達,軍費支出是以色列的數倍,並且日本擁有可怕的戰爭潛力,以色列自然是無法挑戰日本。實際上即便是南韓的軍事實力也要比以色列強很多,所以以色列在東亞地區當小霸王是不可能的事情。(日本自衛隊)

    當然,對於以色列人來說,當不當地區小霸王其實並不重要,猶太人只是想要維護自己國家生存的權利,他們要保護自己民族僅有的一個家園,由於被強敵包圍,所以以色列必須強大。如果當初以色列在另一個比較和平的地方建國,由於不用面臨太大的安全壓力,以色列的軍事實力或許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強大。戰爭從來都不是目的,戰爭只是以色列人保衛自己國家的最後選擇。

  • 8 # 大澤遺珠

    在東南亞建國以色列還有一線生機,地區一霸基本等於做夢。在東亞建國,以色列連存在的可能性都沒有,至於地區一霸連夢都沒得做。

    能欺負幾個中東國家,只是對手太弱,不是以色列太強。放眼世界,以色列也就能在中東、非洲作威作福了。

    沒有西方支援,以色列打不過中東聯軍

    我們要承認五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軍人頑強的戰鬥意志和以色列指揮官高明的指揮能力。但是這些都無法彌補他們和中東聯軍數量上的的差距。

    以色列建國的時候只有64萬人口,3萬軍隊,到今天以色列也才800萬人口。人口不足已經徹底制約了以色列的戰爭潛力。

    如果沒有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以色列的大力支援以及動不動拉偏架,中東聯軍耗都能把以色列活活耗死。以色列之所以能在中東待到現在,最大的功臣是美國。

    在東南亞,以色列絕對打不過越南

    東南亞只有一個國家能夠稱霸這就是越南,以色列想要稱霸必然和越南發生衝突,但是在越南眼裡以色列軍隊根本不夠看。

    美國1965年親自參戰前後共投入了65萬的美軍,還有親美的南越政府的支援,就這樣美國以死傷5.8萬人的代價,灰溜溜的逃出來越南。越南的戰鬥意志和軍事實力可見有多強。

    連中東聯軍都打的磕磕絆絆的以色列,有什麼資格能打贏越南。再加上東南亞的熱帶氣候,叢林、水網密佈。西方給以色列提供的先進裝備並不適合在這樣的情況下使用。

    越南本身也有9200萬,現在人口800萬的以色列就是頭破血流也不會讓這個國家傷筋動骨。東南亞人口上億的國家就有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這兩個國家就是在弱,憑人口都能拖垮以色列。

    東亞怪物房,以色列沒有生存空間

    東亞包括中國、日本、南韓、北韓和蒙古五個國家。因為蒙古是中俄的戰略緩衝區,以色列沒有可能染指這裡。

    至於剩下的四個國家,以色列一個都打不過。另外三個以色列是絕對打不過的,北韓則是真的有核武器,以色列誰都得罪不起。以色列最驕傲的先進戰機F35,日本、南韓都有。中國還有兩款自己研發的隱形戰機。

    讓以色列做夢,它都不敢夢到這個區域來。還稱霸?日本、南韓都沒有資格在東亞稱霸,以色列也配東亞稱霸?

  • 9 # 李建秋的世界

    如果以色列在東亞建國,它將會被絞殺的連渣渣都不剩下。

    東亞地區是世界上地緣政治最為險惡的地區,沒有之一,之所以說“沒有之一”是因為在這個地區裡面,即便是擁有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都只能作為三流角色。

    其實南韓的軍事能力真的不低了,南韓有自己開發的K2坦克,南韓實行義務兵役制度,所有男性公民都必須服役,南韓陸軍空軍和海軍其實都不差。

    南韓有3個野戰軍,11個軍即單位,39個師和19個旅,擁有4850個坦克/裝甲車,10774個炮兵武器,7032個各式導彈,13000件步兵支援武器。

    南韓陸軍擁有M48巴頓坦克,K1和KA1A1主站坦克2350輛,其中K1和K2坦克是放置於美軍的艾布拉布斯坦克,擁有2700裝甲車輛,5900門火炮和火箭炮,南韓海軍擁有6萬8千人,擁有艦艇170艘,有艦艇170艘,有12艘驅逐艦,12艘潛艇,32艘護衛艦,75艘巡邏艇,海軍第6航空兵擁有70架作戰飛機,海軍陸戰隊有400輛履帶式車輛。

    南韓陸軍有54萬人,日本陸上自衛隊也僅有15.2萬人。

    南韓還有超過400萬的預備役。

    從表格上可以明顯看出,南韓的軍事力量拿到中東,那簡直就是一霸,不比以色列差。

    奈何南韓他就在東亞啊!

    南韓北部是世界上第二大軍事力量俄羅斯,西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東部是世界上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南韓的地緣政治,是差的不能再差了。不是說南韓弱,把南韓丟到中東,妥妥的是世界一霸,但是就是因為在東亞地區,南韓龐大的軍事力量反而被人所忽視。

    不是南韓弱,是周邊的國家太BUG了啊

    以色列為什麼強?是因為建立在中東一票的弱雞的基礎之上的,以色列不過才800多萬人,這800多萬人不管怎麼能力高上天,斷然是不能和東亞這種級別的國家相抗衡的,不客氣的說,別說以色列,即便是把南韓放在中東,也是毫無疑問的中東一霸,然而南韓很憋屈,在眾多大國的擠壓下,儘管南韓國力一點都不弱,但是始終處於一種戰略防禦姿態,進攻?那是妄想了。

    以色列放在東亞,那隻能成為弱雞一般的存在,南韓5000萬人口只能做到這樣,以色列人均GDP並沒有比南韓高到哪裡去,以色列憑藉的是美國的資金和技術支援,然而以色列能做到的最大極限,也不過如此了。

    阿拉伯國家最大的問題在於內訌,然而這個問題在東亞地區完全不存在,東亞地區擁有世界上最惡劣的地緣政治環境----------沒有之一,對比東亞地區,歐洲地區簡直是“和平典範”了,沒有 一個國家能在資源上百分之百的壓倒其他國家,即便是歐盟霸主德國,在軍事上明顯落後於法國一等。

    以色列如果搬到東亞,它將會是最小的,而且是最不引人矚目的國家,以色列之所以看起來強,是因為它在中東,而中東的國家普遍都屬於菜雞,看起來以色列好像就戰無不勝了。

    但是別忘記了,以色列僅僅打敗過阿拉伯人,而東亞地區,很多國家都有和美軍直接作戰的經歷,俄羅斯人和美國冷戰,中國和美國的北韓戰爭,日本也在二戰時期和美軍打過,哪怕是東南亞的越南軍隊,都曾經讓美軍吃不了兜著走。

    以色列如果在東亞或者東南亞,日子絕對不好過。

  • 10 # 靜夜史

    關於這個問題,越南表示:一霸?不存在的!

    1948年,在經歷了重重的磨難後,猶太人終於在西方國家的支援下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國名以色列。

    但幸福的日子只持續了一天,以色列就被周邊阿拉伯國家群起而攻之,史稱中東戰爭。而這樣的戰爭前後共進行了五次,雖然以色列越打越強,但曠日持久的戰爭還是讓交戰雙方的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都很心累。

    1、東方雖大,但難容猶太小國

    東南亞和東亞的面積加起來面積達1400多萬平方公里,但絕不意味著能夠容得下猶太人國家,哪怕這個國家很小。

    今天的東亞和東南亞,幾乎都是佛教的勢力範圍,這個宗教雖然勸導民眾慈悲為懷,但卻在傳播程序中異常強勢,中國古代的“三武一宗滅佛”就是佛教與中國皇權激烈衝突的寫照,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反映了佛教與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爭端。

    而猶太人,信仰猶太教。

    作為猶太人的信仰,猶太教在2000多年的時間裡,維繫著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確保了猶太人不會被世界各地的民族“同化”。而猶太教也使得猶太人幾乎不為世界任何宗教所容,他們在歐洲的遭遇就是明證。

    今天的東亞,雖然伊斯蘭教隨著民族融合影響了中國西北地區,但終歸不是佛教的對手,特別是經歷了清末陝甘回亂的動亂,伊斯蘭教在中國遭遇了巨大挫折,因此直到今天,東亞和東南亞大部分地區仍然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天下。

    數千年以來,東亞和東南亞都是中國的朝貢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受中原王朝影響,這些地區對佛教以外的宗教相當牴觸,所以基督教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傳播步履維艱。

    而猶太教和基督教同宗同源,這就決定了猶太教必然難以在東方生存下去。雖然中國在抗戰時期前後接納了4萬多猶太難民,但並不意味著猶太人在古老的東方有適宜的生存空間。

    而東亞和東南亞,自古以來就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猶太人想要在這裡立足,需要的是大量的人口。而直到今天,全球的猶太人總數也不過1600萬,想要在動輒上億甚至上十億的東方國家中間建國,即使猶太人很能打,背後的靠山美國很給力,最後也註定要被吞噬。

    2、我兔雖慈,但拒絕出頭之鳥

    猶太人建國的最好時機是二戰後的1945年,此時的東亞和東南亞百廢待興,美國幾乎主導了這一地區,如果猶太人願意,以色列分分鐘屹立於東方的土地上。

    但經過爭分奪秒的籌備,以色列1948年5月14日才建立,彼時的東亞已經明確了美蘇對峙的陣營,且中國的解放戰爭已經逐漸明朗,中國即將告別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屈辱時代。

    以色列即便做好了做美國附庸的準備,也已經錯過了在東方建國的最好時機。

    今天的以色列,之所以能夠在中東戰爭中存活下來並越打越強,歸根結底是因為對手太菜,自己後臺太硬,以色列周邊,根本就沒有拿得出手的強國。雖然土耳其很有野心,但上帝也附贈了他們二哈的智商。

    反觀東亞地區,且不說開始走向復興的中國,單說被美國徹底打殘的日本,面對以色列時就表示毫無壓力,而且日本在二戰後的後臺也是美國,在面對中蘇這兩個巨大威脅時,對美國而言被打服的日本明顯比精明的猶太人更好控制。

    再者,自1949年開始,雖然蘇聯和美國的影響無處不在,但東亞及東南亞地區的最強實力就只剩下一個,而這個國家雖然對周邊小國抗擊帝國主義的正義戰爭進行了大力支援,但當自身周邊安全受到威脅時,這個國家會毫不猶豫予以扼殺,以自衛的名義。

    所以,除非以色列選擇在遠離東亞和東南亞大陸的馬來群島上建國,而這又意味著以色列戰略地位的下降,失去美國的傾力扶持,如此反而無法做大做強。

    所以不要說成為一霸,單說能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生存下來就難於登天。

    20世紀30年代,日本人曾推出一個“河豚”計劃,宣稱幫助猶太人在中國東北地區建國,但事實證明這只是日本覬覦猶太人資本的手段,而這也說明了,自古以來東亞地區的勢力就遠比中東強大,根本就沒有猶太人發揮的空間。

    相比之下,動盪不安的中東反而是最安全和建國難度最小的。於是自19世紀下半葉開始,猶太人不斷髮起回遷巴勒斯坦的浪潮,並最終在美國的支援下於巴勒斯坦成功建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11 #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如果當初以色列在東南亞或者東亞地區建國,不要說能不能成為地區一霸,首先連建國的可能性基本都沒有。東南亞和東亞是兩個地理單元,分別找一處給以色列建國的備選地,先說簡單的。

    【以色列的位置】

    東亞地區。本地兩大政治勢力:大陸國家和島國日本,兩大外來政治勢力:美國和蘇聯。以色列建國時間是1948年,當時日本已經戰敗,美蘇開始冷戰,東亞大陸還在打仗。總體看,確實沒有適合以色列的選址,一方面,相對於以色列來說,東亞地區國家體量巨大(蒙古地廣人稀、但是屬於蘇聯陣營),稱霸的事基本不用考慮。另一方面,日本已經成為美國對抗蘇聯的橋頭堡,以色列在東亞地區建國的戰略意義大大降低。

    【亞洲分割槽】

    東南亞地區。當時有三大外來政治勢力:英國(英屬緬甸、馬來亞、新加坡、北婆羅洲),美國(美屬菲律賓),法國(法屬越南、寮國、高棉)。另外兩個外來勢力發言權較小:荷蘭(荷屬東印度)、葡萄牙(葡屬東帝汶)。當地唯一獨立國家:泰國。以上6個政治勢力都屬於西方陣營。列強扶植以色列建國,不可能出於同情猶太人遭遇的原因,肯定摻雜自己地緣政治博弈的目的。地理上,東南亞地區可以分成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個地理單元,最具戰略價值的地點基本鎖定新加坡(大英帝國作為數百年曆史的殖民帝國眼光不會錯),但是,英國在這個遠東的戰略據點已經經營多年,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的族群結構已經形成,猶太人再加入,即便倫敦方面同意,操作難度也相當大。如果在其他地點選址,荒地有、荒島有、戰略價值無。

    【以色列國土變化】

    綜上,以色列在英屬巴勒斯坦地區選址建國,一方面能發揮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價值,另一方面,對手太弱(以色列建國後歷次中東戰爭打遍周邊阿拉伯國家無敵手),操作難度相對比較小。以色列綜合這些優勢,才能成為地區一霸。

  • 12 # 寰球視野新觀

    猶太人曾經有在東北建國的計劃,但是該計劃最終流產了,猶太人在二戰結束之後在中東建國,不僅在各國的攻擊下堅持下來,領土面積甚至越來越大,如果以色列位於東亞和東南亞,還會成為小霸王嗎?

    二戰前期,德國對待猶太人的態度一天不如一天,並且產生大規模排猶運動,猶太人再次產生獨立建國的想法,準備與日本人合作,在東北建國。東北地區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遠比中東沙漠好得多,而且日本人也支援猶太人。

    截止1939年,超過10萬猶太人來到東北地區,他們懷著滿腔熱忱,但是最終卻發現,日本人只是想要猶太人的技術和資金,隨後遭到日本人的驅逐和迫害,而德國和蘇聯之間的關係緊張,切斷了歐洲猶太人進入東北的通道,建國計劃宣告失敗。

    如果猶太人在東北建國,最終也必定被吞沒,中國、蘇聯和日本,任何一個國家的實力都碾壓猶太人,即使猶太人建國成功,也會成為內陸國,最終被困死。

    如果能在東南亞建國,以色列仍然會成為霸主,東南亞地區沒有類似於中國、俄羅斯這樣的巨無霸國家,更多的是越南、泰國、寮國等中小型國家,它們的實力不如以色列。

    1948年以色列建國,而此時大多數東亞和東南亞國家還沒有從二戰的破壞當中恢復元氣,只要以色列能夠在東南亞地區站穩腳跟,憑藉先進的技術和來自於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的援助,以色列仍然有能力成為霸主。

    不過如果以色列位於東南亞,將不會得到美國的全力支援,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在東亞已經有日本和南韓兩大軍事基地,可以滿足美國控制東南亞的需要,因此沒有必要扶植以色列。

    由於東南亞環境整體趨於穩定,所以以色列的軍費開支會有所下降,拿出更多的錢發展經濟和科技,以色列絕不會淪為落後國家。

    以色列位於中東地區,由於遭到中東國家的排擠和孤立,因此以色列必須徹底投靠美國,成為美國最穩定可靠的盟友,因此給予以色列全力支援,包括武器裝備和技術、資金等,以色列能夠在中東屹立不倒,美國起到了關鍵作用。

    猶太人重視教育,只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國土,就可以發展成為強國,至少也是經濟強國,如果教育和制度跟不上,怎麼發展都沒用。

  • 13 # 煮酒話事

    很多人不明白,當初以色列為啥要在是非之地建國呢?非要在中東這塊土地上搞一個國家,本來中東的國家為了什麼遜尼派和什葉派吵得不可開交。但是最終以色列還是選擇了在這個地方建國。

    人的選擇是具有隨機性的。但是從宏觀來看,在某種程度上又是確定的。以色列大概裡是不可能選擇在東南亞或東亞建國的。當初,以色列的建國問題是國際上的大事情,據說有好多方案 :美國劃一個州,就是猶他州或夏威夷等,澳洲把南部或北部給以色列。因為以色列反對佔用非洲的土地建國。還存在一個原因是猶太人復國主義的目標非常強烈,他們想回到祖地—-迦南地區的巴勒斯坦。猶太人認為他們祖先生活過的地方是上帝賜予之地,在這片土地建國是必須的,佔領巴勒斯坦領土也是理所應當的。所以,什麼東南亞、東亞都是臆想,猶太復國主義目標非常明確。

    如果以色列在東南亞或者東亞地區建國,是否能成為一霸呢,這個也不好說。其實東南亞或者東亞地區與以色列的文化沒吻合性,如果他的民族到不了規模,給再大的地又怎樣?他的民族特性和當地土著格格不入。

    如果放在東亞,以色列人囗太少了,猶太人才六百多萬,既便能勝個幾次,頂天了也就北北韓水準,而且東亞民族都有天蠍座因子,報復心理極強,國家太小,還不懂收斂,就是遲早被耗死的結局。還有就是南韓的存在,南韓經濟是以色列的五倍,南韓人口是以色列的六倍,南韓經濟結構不比以色列差,南韓也是全員兵役制,所以以色列也不一定能超過南韓。就算以色列是南韓的位置吧,但是日本就相對中立了,美國也不可能支援以色列,以色列肯定會被擠兌。現在美國是以色列的靠山,還不是因為以色列的地理位置好,美國才願意幫它。這麼看來,

  • 14 # 木春山談天下

    歷史不能假設,但是可以探討。對以色列獨立的問題也是這個邏輯。

    木叔談三個話題:

    1)猶太人為什麼要在巴勒斯坦復國?

    原因其實很多,最重要的是兩點:歷史和宗教。

    第一,猶太人有一大部分是猶太教徒,他們的聖地是耶路撒冷。歷史上猶太人就圍繞耶路撒冷建國。

    所以猶太人如果離開耶路撒冷建立的國家,都被視為不是真正的以色列,也不被猶太人承認。

    (歷史上的以色列十二支派建立的王國範圍)

    第二,歷史上猶太人的國家就在巴勒斯坦,只不過後來被滅掉了。

    這有點類似於我們古代的大金國被滅掉,結果幾百年後在原地清朝開始發跡,最終建立後金。這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了金。

    以色列復國也類似,都是同一個民族,用同一種文字,有同一種文化,也在同一個地方。

    2)曾有幾個亞洲復國的方案。

    大家知道有個河豚魚計劃,是二戰時日軍想利用猶太人的金錢在東北建立一個猶太國家的計劃。

    但也只是計劃,還沒實施就胎死腹中了。

    這個之所以不成,除了違反了希特勒的清除猶太人計劃之外,更是因為以上木叔說的這裡哪有耶路撒冷啊!也不是猶太人祖先的土地。所以日本人的想法根本不現實。

    但如果成了的話,這片土地要比巴勒斯坦富饒的多,猶太人可能發展的會更快。

    另外二戰時國民政府的孫科曾提議,在我們雲南靠近緬甸的地方劃出一片區域,接收被納粹驅逐和逃離魔爪的猶太人。這裡成為一個猶太聚居區,既可以保護他們,又能發展當地落後的生產。

    只是這個計劃也沒有實施,因為國民政府自顧不暇哪有空管猶太人?

    但要是這個計劃實施,當地條件肯定也比巴勒斯坦那邊好,猶太人的發展應該也很快。

    3)甚至還有以色列在非洲和南美復國的方案。

    當年英華人控制巴勒斯坦,曾想出一個把猶太人移民到烏干達的計劃。

    納粹還制定過把猶太人移居到南非附近的馬拉加西島的計劃。

    一些猶太復國主義者還提出過是不是可以去巴西和阿根廷建國。

    其實這些方案都不現實,還是那句話,都沒有耶路撒冷。

    然而這些地方基本條件都比巴勒斯坦要好,土地面積也大,這當然可以促進猶太人發展。

    但另一方面,沒有巴勒斯坦那麼危險,猶太人還會不會居安思危?能不能發展成強大的軍力和科技實力?是不是就安於享樂了?

    這樣反而不會有多大出息。

    這也是個問題。

  • 15 # 歷史風暴

    題主的問題是:如果當初以色列在東南亞或者東亞地區建國,它能成為地區一霸嗎?

    全世界的猶太人加一塊到現在也不到1500萬人口,就算是這些人口全都來到東亞也是當地的少數民族。

    所以,很難成為一方的霸主。估計這樣人口規模的國家只能排在蒙古國前邊,位於倒數第二的位置。

    但是,如果以色列在東南亞建國的話,別看他們人少,在當地也能混出個小有名頭,甚至比在中東地區混的還要好!

    個人估計,如果以色列在東南亞地區建國,估計會成為當地軍事力量第一的國家。

    做一個假設,直接把以色列目前的這個800人口的國家搬到東南亞地區。

    以色列目前有800萬人口,GDP是3600多億美元,軍隊數量17萬,戰爭時期可以快速動員50萬人參戰。

    (在以色列不僅大部分男性當過兵,女性也是一樣)

    人口上,只有寮國、汶萊、東帝汶和新加坡比以色列少。但是,論起經濟規模來,只有印度尼西亞和泰國超過了以色列,但泰國超過的也不多,也就多個三分之一,可泰華人口卻是以色列的9倍來的呢。

    論起工業水平,東南亞一個能打的國家都沒有,現在也就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工業還可以。可惜,新加坡太小了,而馬來西亞只是比東南亞其他兄弟強,比以色列還差點意思。馬來西亞工業產值大約是1000億美元和以色列相當。不過,以色列的工業品可是以高科技產品為主,而馬來西亞大多是低端產品,從科技含量上不可同日而語。

    例如,以色列有發達的化工廠、製藥廠、國防工業,尤其是國防工業極為發達,就連印度、越南等國家都從這裡購買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據統計,以色列在2006年的時候武器出口份額曾經達到了世界的十分之一!

    (以色列產的無人機)

    而馬來西亞,主要產品是橡膠、棕櫚油等輕工業產品,高科技產品的出口乏善可陳,軍火工業就更不行了。

    軍事實力方面,以色列目前有正規軍16萬,可以快速動員50萬人,所以在戰爭開始一週之內可以武裝66萬大軍。

    東南亞地區的人口大國不少,但是爆兵能力卻比不上以色列。印尼總兵力30萬,總人口2.8億;菲律賓正規軍12萬,總人口1億;越南正規軍48萬,總人口0.96億;泰國兵力33萬,總人口0.7億;馬來西亞總兵力11萬,總人口0.3億;緬甸總兵力49萬,總人口0.55億;這幾個是人口比以色列多的國家軍隊概況,兩個國家兵比以色列都少,兵多的國家也不見得能打,因為沒錢、沒技術、沒工業,他們的武器不僅落後,武器大多數靠從海外購買。所以,打起仗來不說爆兵,現役軍人的武器能夠保證經得住消耗就不錯了。

    (例如緬甸的坦克還以T-72為主)

    所以,就算沒有美國幫助,以色列也不懼東南亞的這幫菜雞。

    周邊局勢更是有利於以色列,這裡並沒有像中東地區一樣宗教信仰單一,當地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錯綜複雜,所以很難形成一股強大的軍事聯盟,以色列在東南亞地區一定會如魚得水。

    而且,以色列在這裡可以找到一個盟友,那就是屬於儒家文化圈的新加坡。

    新加坡國家小,人口少,文化和周邊國家也不一樣,所以這個國家擁有很強的危機意識,剛建國就和以色列建立了軍事合作,新加坡的軍事建設也完全是模仿以色列的模式。

    (新加坡士兵)

    假如以色列也位於東南亞地區,這兩個國家很可能結成攻守同盟,在東南亞地區形成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周圍的菜雞們就更不行了。

  • 16 # 萬事皆空70

    決定一個國家發達程度有三個因素,第一就是地緣,良好的交通,優越的環境讓發展事半功倍,第二就是人種素質,高智商的人民非常有利於建設和創造,第三就是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先進的價值觀可以凝聚國民,提高效率,

    猶太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之一,猶太裔諾貝爾科學獎人數眾多,同時猶太人同樣接受普世價值,實行民主制度,那麼可以說只要給猶太人一塊地方,肯定會搞的有聲有色,以色列不管是自然環境還是安全環境都不好,然而以色列卻是一個發達國家,地區小霸王,在中東想轟炸誰就轟炸誰,

    那麼猶太人在東亞和東南亞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

    在東亞,以色列同樣會成為發達國家,而且會更富裕,因為東亞與西歐,北美是這個世界上最發達的三個地區,同時社會穩定,以色列是如魚得水,盡情施展才華,不過以色列不會成為小霸王,因為其他東亞國家同樣聰明,

    在東南亞,以色列會與中東類似的情況,既發達又是地區小霸王,不過這個小霸王只是潛在的,一般不會打仗,這一點拿新加坡說事就行,新加坡以華人為主,是個城市國家,發達程度傲視群雄,如果新加坡也擴充套件到以色列的幾萬平方公里,是妥妥的東南亞霸主,而猶太人的智商與華人不相上下,必然會上演同樣一幕,

  • 17 # 西府趙王爺

    那您可想多了,東亞可不是中東。如果當初猶太人來到東亞建國,他們應該會變的能歌善舞。甚至高唱五十七個民族,五十七支花也說不準啊!

    對於以色列這個的國家的實力,我一直都還是比較認可的,其無論經濟實水平,還是軍事力量,都比較有競爭力。

    首先經濟上,以色列是中東地區經濟水平最高的國家。2019年,以色列的GDP總量高達4000億美元,而在人均方面,更是超過了4萬美元。當然了,如果單從GDP資料來看,以色列並不是最出眾的,它比不過半島地區的那些土豪國家。比如其總量不如沙烏地阿拉伯,人均不如卡達。

    但是大家一定要清楚一點,作為中東地區唯一一個發達國家,以色列的富裕完全沒靠資源,和那些靠著賣石油和天然氣實現財富自由的土豪們,根本就不是一路人。當然了,這主要是因為以色列沒這個條件,雖說同樣是中東國家,但他們家的地下太貧瘠,根本就不怎麼產石油,所以也就吃不了這碗飯。

    不過俗話說得好,塞翁失馬,嫣知非福啊。既然老天爺不賞飯吃,那就只能是自力更生了。窮則思變的道理大家應該都懂,以色列人為了能夠在這片土地上活下去,充分的發揮智慧,用發展科學技術來實現生產力的增長,以及賺取財富。

    如今的以色列,已經成為了非常發達的工業國,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就。以色列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高科技公司有八十幾家,涉及醫療製藥、電子工程,航天技術,半導體等諸多高階製造領域。

    其中有不少企業都是行業巨頭,比如搞晶圓代工的Tower Jazz,全球十大半導體行業巨頭之一。還有搞醫藥研發的梯瓦公司,那也是全球知名的製藥公司。

    此外,以色列的人口素質也是極高的,全國擁有4所世界級大學,40%以上的人接受過本科教育,科研從業人員比例大約為每萬人140名。周邊的那些阿拉伯國家的教育水平和以色列比起來,基本上屬於文盲階段。

    所以,以色列雖然在GDP上看不出來多大優勢,但是其社會的整體發展水平,已經遠超周邊國家,是當之無愧的中東標杆。

    當然了,比起經濟而言,以色列的軍事優勢無疑更加顯著。自建國以來,以色列和周圍阿拉伯國家進行過多次戰爭,基本上每次都是以少打多,但以色列總能以弱勝強,沒有輸掉一場戰爭。幾十年來,以色列幾乎把周邊的國家都揍了一個遍,可以說是打遍中東無敵手。

    如今的以色列更是豪橫得不行,因為其擁有著中東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力量。

    以色列當前擁有近20萬規模的現役部隊,這是常備軍,隨時可以投入作戰的。此外以色列還有40萬人的預備役。也就是說,一旦爆發戰爭,以色列可以在短時間內,組建其一支規模在60萬人左右的龐大軍隊。

    事實上,如果是有必要的話,以色列甚至可以組建更大規模的軍隊。因為以色列實行的是全民服役的兵役制度,無論男女,只要健康且年滿十八歲,那就得去軍營你服役。所以,以色列全民皆兵。

    至於武器裝備方面,也是同樣也可以傲視中東,無論質量還是數量。以色列陸軍裝備的主戰坦克超過2000輛,其中有一千多輛都是以色列自主研製的梅卡瓦坦克。梅卡瓦坦克攻擊力強,防禦力好,行進速度也不差。能抗能打,動力也很好,此外還裝備導彈發射系統,連被譽為坦克天敵的武裝直升機,都得避其鋒芒。

    所以,這款坦克可厲害了,在當前各國的主戰坦克裡面,其各項效能幾乎都能位居前列。

    而以色列空軍裝備有900餘架各型軍用飛機,其中作戰飛機有400多架,超過半數都是F-16這樣的頂尖四代機。雖說現在五代機已經開始流行,但畢竟數量有限,四代機依然還是主流。像以色列這種裝備兩百多架F-16的空軍,那也算是極其強橫的存在了。

    當然了,以色列海軍就稍微差一點,是以色列軍隊中最小的軍種,不僅兵力最少,裝備的艦艇也僅僅只是幾艘小型護衛艦和導彈快艇。這其實也很正常,畢竟以色列的威脅主要都來自於陸上,對於海上的防務要求較小。

    總的說來,以色列的軍事實力還是非常強悍的。在中東基本上就是想打誰就打誰,一言不合就搞空襲,表現得極其強勢。故此,以色列也被稱為中東小霸王,隱隱有著制霸中東的態勢在裡面。

    不過話說回來,以色列的強大隻是相對的。在中東這塊地方,他確實可以肆無忌憚,因為他的對手水平都很一般。以色列對付他們,就純屬是在虐菜。

    如果把以色列放到東亞來,那麼處境可就完全不一樣了。要知道東亞可是有著怪物房的外號,這裡的幾個國家,除了能歌善舞的蒙古國以外,可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首先中國不用說,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的GDP總量約為14.36萬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36個以色列。此外,中國有著世界最完備的工業體系,有著全球最發達的貿易網路,以及最大的消費市場。就這體量,和以色列比那完全就是欺負人。

    當然了,如果比軍力的話,那就更欺負人了。咱們的軍力可是全球前三,僅僅現役部隊的數量,都比以色列的全部可動員兵力要多。畢竟以色列的人口不足千萬,即便再怎麼全民皆兵,除去老弱病殘和必要的生產後勤人員後,能夠上前線作戰的兵力,絕對不會超過兩百萬。

    而在武器裝備方面,咱們有99式坦克,有五代機殲20,還有航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那都是碾壓以色列。至於所謂的歷史戰績,咱們建國以來同樣也沒輸過啊。而且咱們的對手都是誰?美國、印度、越南,隨便拿一個出來,橫掃中東都沒問題啊。

    所以,以色列和中國完全沒法比。說實話,就算是隻拿一個戰區的軍力來和以色列比,那都是欺負人。

    其次是日本,一樣是碾壓以色列的存在。人家日本可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2019年的GDP總量約為5.1萬億美元。而且日本和以色列一樣,也是一個發達國家。不僅科技水平不比你差,體量還比你大,自然是沒法比。

    至於說軍事方面,日本在陸軍和空軍層面的優勢其實不太明顯,但在海軍方面擁有絕對的優勢。要知道人家裝備的可是清一色的宙斯盾艦,如果搭配上日本的直升機航母,完全就是一個迷你版的航母戰鬥群。以色列的那幾條小型護衛艦,在日本的龐大艦隊面前,其實就跟小舢板差不多。

    所以,總的來說,以色列和日本相比,同樣會遭受經濟和軍事層面的雙重碾壓。

    最後還有南韓,其境況和日本類似,雖說經濟上要差一些,但人家畢竟是一萬多億美元的GDP,體量上是以色列的三倍。而在軍事方面,南韓的陸軍和海軍,則是足以壓制以色列。

    要知道,南韓陸軍的現役部隊數量超過50萬人,裝備的各型主戰坦克超過三千輛,其中作為主力的K2坦克,也不比梅卡瓦坦克差多少。而在海軍方面,人家南韓也是有著萬噸大驅和直升機航母的存在,總噸位超過20萬噸,比以色列可強多了。

    事實上,如果拋開中、日、韓這三個國家不談,以色列在東亞依舊很忐忑。畢竟北韓也足夠以色列喝一壺的,即便人家經濟水平和武器裝備比較落後,但畢竟是百萬大軍擺在那裡,南韓都忌憚不以。正所謂人家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大家一起打爛仗,以色列顯然更吃虧。

    要知道以色列是一個小國,國土面積僅有2.5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九百多萬。即便以色列的科技很發達,經濟水平也不錯,但是地盤和人口是硬傷。地盤小意味著缺少戰略縱深,人口少則意味著動員能力有限。

    為什麼以色列建國後一次都沒輸過?因為他們輸不起,地盤就那麼大,一旦國門被攻破,那麼這個國家就沒了。為什麼以色列要高全民皆兵,連女人都得必須服役,不就是因為人少嗎?

    所以,以色列的戰爭潛力非常有限,即便他們能憑藉裝備優勢,在短時間內打出不錯的戰果,但只要戰爭被拖下去,陷入長久消耗,那麼以色列可就麻煩了。

    所以,總結來講,以色列要是來到東亞,別說是稱霸了,自保都成問題。畢竟東亞是怪物房,一般人惹不起!

  • 18 # zealotlion

    不可能,以色列能成為中東小霸王的主要原因是無論誰當世界老大,都需要在中東釘下一顆大釘子,甚至於世界老二老三也有同樣的訴求會暗中給予便利,埃及,沙特,伊朗,伊拉克甚至於編外二狗子土耳其,都想統一阿拉伯世界,哪個大哥不害怕再出現一個有人口,有面積,有能源的競爭對手,特別是信仰還很NB,自帶狂熱buff。英國當大哥受託管時的態度可見一般,二戰後聯合國的分治決議就可見二般,美蘇大哥二哥的意見難得的統一。所以說大國意志和大哥的需要才是他存在的根本原因,至於能成為小霸王,就得說猶太人很有眼色,有覺悟,釘子的自我修養很高,要不說作為流浪民族人家能在老家復國呢!

    不說東亞,就算去東南亞,就算猶太人再有眼色,再有能力,但是大哥沒需求,沒長遠利益,來了就只能是盤菜,嘚瑟就立馬歇菜。

  • 19 # 月下釣魚發財

    中南半島不有一個(以色列嗎?)打寮國。打高棉。試圖在中南半島建立一個大國上下夾擊中國。79年一戰擊碎了他的夢想。

  • 20 # Apple144734580

    幾乎沒有可能,以色列的強大,一方面是本身強大,另一方面,卻是他的對手太弱,相當於工業國和農業國的差距。在東亞,秒成渣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後會有那麼一瞬間感覺自己來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