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照大地2
-
2 # 參芪降糖
胰島素治療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對於部分病程長、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胰島素治療是最主要、甚至是必需的控制措施。
胰島素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比較排斥的。除了怕疼、怕打針以外,最大的擔心就是認為一用上就戒不掉了,所以,很多患者寧願多吃藥,也不願使用胰島素,其實這是對胰島素的一種誤解。
胰島素本身就是人體內所分泌的一種激素,只是糖尿病患者內源性胰島素分泌不足,我們使用外源性胰島素皮下注射以解決內源性胰島素分泌不足的問題,從而降低血糖,因此不存在所謂的成癮和依賴性。而一旦錯過了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最佳時機,血糖無法控制,將會導致慢性併發症的發生而危及生命。
但與口服藥物相比,胰島素治療涉及更多的環節,確實比較麻煩,如學習藥物注射、自我血糖監測、低血糖的防護、更嚴格的飲食和運動控制等,因此,患者的配合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
3 # PSM藥盾公益
胰島素
胰島是散在分佈於胰腺腺泡間的細胞群,總重量為1g,僅佔胰腺體積的2%。胰島素是由胰島 β 細胞分泌,正常人每天約分泌 25~50 單位,分泌呈脈衝式,有24小時的節律,在早晨開始升高,午後達峰值,隨後逐漸下降,凌晨為低谷。一日三餐後出現糖高峰,相應刺激胰島素分泌高峰,此時血漿胰島素水平是空腹時的 5~10 倍。
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直接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時可以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的合成,對人的生長和維持正常代謝是不可缺少的。
糖尿病的型別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常完全缺乏或嚴重缺乏,患者病情愈重,其胰島功能愈差,分泌的胰島素愈少。
Ⅱ型糖尿病早期表現為β細胞對葡萄糖刺激的反應延遲,第一時相或早相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缺失,第二時相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導致餐後血糖升高以及下一餐前低血糖。
隨著病情的進展,β細胞功能進一步惡化,可能還包括β細胞數量的減少,表現為胰島素分泌嚴重不足。
常用胰島素製劑有哪些?胰島素是目前應用時間最長、使用經驗最豐富、降血糖最有效的藥物,常用劑型及作用特點為:
使用胰島素治療時,血糖控制目標是什麼?(1)對於病程較短、預期壽命較長、無併發症、未合併心血管疾病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在無低血糖前提下,可將血糖控制目標控制在空腹血糖 4.4~6.0 mmol/L,餐後血糖 < 8.0 mmol/L,HbA1c < 6.5%;
(2)對於低血糖高危人群、高齡、肝腎功能不全、預期壽命較短、合併心腦血管疾病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實行寬鬆血糖控制目標,空腹血糖 8~10 mmol/L,餐後血糖 8~12 mmol/L,HbA1c < 7.5% 甚至 8.0% 或更高。
如何規範地注射胰島素?胰島素的給藥原則為“早用、少用、貼近人的生理狀態用”;依據餐量、血糖量、服藥量而個體化給藥,初始劑量要小,後根據反應漸加劑量。同時,注意避免長期應用高劑量口服磺醯脲類藥物,減輕對 β 細胞的過度刺激。
1、要了解胰島素的含量
一般每瓶10ml,大多數每1ml含有40IU,但也有每1ml含100IU。
2、要學會使用不同的注射器
用於胰島素的注射器有2種,一種為1ml的普通注射器其刻度為“ml”,注射者要根據所使用的胰島素的含量進行換算。另一種注射器是胰島素島專用的(叫“BD”針),其刻度是“IU”,是按每1ml含40IU的胰島素製作的,注射者不用再進行換算,比較方便。“BD”針的針頭較短而細,患者疼感輕,但不適合注射每1ml含100單位的胰島素。
3、要了解胰島素效應
胰島素的作用都用大號字型標明,速效胰島素用“R”或“S”標誌,中效胰島素用“L”或“N”標誌,長效胰島素用“U”標誌。
4、要合理掌握注射的時間
一般注射胰島素後15-30分鐘就餐較為合適,但注射的時間可調整,如餐前血糖高,注射和就餐的間隔要長一點;餐前血糖低但還沒有低血糖,注射後宜儘快吃飯。
5、要掌握注射方法
注射時用乙醇棉球清潔注射部位,等面板乾燥後,用一隻手將注射部位面板捏起約3cm,另一隻手將筒活塞推注到底,然後放鬆提起的面板,將針頭從注射處拔出,不要摩擦注射部位。
6、要注意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以雙上臂外側、腹部外側、大腿外側及臀部最為適宜,每次注射時變換一下注射部位,兩次注射點要間隔2cm以上,以確保胰島素穩定吸收。
7、其他注意事項
血糖高時可選在腹部注射,注射得稍微深一些,適當延長進餐的時間間隔;注射後要馬上就餐,可選擇腹部注射,注射得深一點;注射後不能按時就餐,選擇上臂或臀部,注射得淺一些;注射時血糖正常,可選任何注射部位注射,正常進餐;注射時血糖偏低,選擇上臂或臀部,注射得淺一點,注射後宜儘快進餐。
Q:糖尿病患者萬一發生了低血糖怎麼辦?輕中度低血糖的患者常先出現虛汗、心慌、心跳加快、頭暈,顫抖(尤其是雙手)、飢餓,下肢或全身無力。有的人還有緊張、焦慮、恐懼、臉色蒼白、怕冷、頭痛、血壓升高;同時出現視力障礙、複視、聽力減退、嗜睡、突然的性格改變(有時被誤認為精神病);嚴重低血糖者則失去定向力、語言含糊、昏迷,如昏迷連續6小時以上可造成不可逆性腦組織損傷,甚至死亡。
低血糖發生後緊急自救,宜立即喝糖水或吃糖、巧克力、甜食等含糖量大的食品,如自己不能自救可由親友幫忙喂糖水或食物,輕中度的低血糖一般在進食後15分鐘緩解,如不緩解可再吃上述食物並及時醫院靜注葡萄糖注射液。
知識擴充套件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是指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低於2.8mmol/ (50mg/dl)。其誘因是:
①胰島素使用不當、劑量過大或應用混合胰島素的短、長效之比不當,注射部位和深部不當;
②胰島功能部分甚至全部喪失,出現血糖不穩定;
④運動過度或飲酒;
⑤口服降糖藥,尤其是格列本脲,在腎功能減退或老年人中易發生;
⑥進食量減少或不及時進食。
以上由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鄭伯渠 提供答案!
-
4 # 藥事健康
首先我們要知道,胰島素之所以有多種劑型和多個規格,是為了適應各種糖尿病病人和不同病情的需要。如果你是一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前務必要分清。
目前國產的動物胰島素多為豬胰島素。人胰島素的純度高,不良反應少,但是價格昂貴。近年來新上市應用廣泛的一類是胰島素類似物,它與我們人胰島素相比,控制血糖的能力相似,但在模擬生理性胰島素分泌和減少低血糖發生的危險性方面,有著更大的優勢,它更加貼近我們人體的需要。目前常用的胰島素類似物有超短效胰島素和超長效胰島素兩大類。超短效胰島素有門冬胰島素(商品名“諾和銳”)、賴脯胰島素(商品名“優泌樂”),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短時間內迅速起效,所以在使用後需儘快進食,防止低血糖。超長效胰島素有甘精胰島素(商品名“來得時”)、地特胰島素(商品名“諾和平”),它們的特點是每日僅注射一次,平穩降糖。此外,還有許多短效與中效預混的胰島素,如名稱中包含“30R”、“50R”的胰島素等。
胰島素的選擇主要以患者的血糖情況為基礎。控制空腹血糖,需要基礎胰島素,包括長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類似物;控制餐後高血糖,需要注射餐時胰島素,包括普通胰島素、短效人胰島素和超短效胰島素類似物。另外,還需要結合患者的意願和藥品的經濟成本來選擇。比如患者血糖控制較為平穩且想減少注射次數,那麼就可以考慮選用預混胰島素,人胰島素的長期使用成本較胰島素類似物要更低。我們在選擇胰島素品種的時候,需結合自身個體情況,聽取內分泌科專科醫生建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胰島素。
十堰市人民醫院 主管藥師 柯靜、藥事網成員
-
5 # 1藥網
胰島素是糖尿病病人都有可能使用到的藥物,胰島素需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市面上大部分胰島素結構基本與人體胰腺分泌的胰島素非常相似,在效果上能發揮99%的功效,很好地解決了糖尿病人群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血糖高的問題。但長期使用後,會有少部分人對仿製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進而影響藥效,所以定期監測血糖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治療上,有兩類人不適合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1、胰島素必須應用於高血糖人群,處於低血糖狀態的人不能使用。若低血糖時注射胰島素很可能導致血糖進一步下降,嚴重時可威脅生命。
2、大部分胰島素屬於生物製劑,若對其中的成分過敏,也不適合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
注射胰島素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1、脂肪營養不良。部分人在注射胰島素後可能會引起脂肪萎縮或增生,改變注射方式或許會有所改善,無需停用藥物。
2、胰島素過敏。若只是區域性的過敏反應,通常在幾日後消失,但若是全身的過敏反應且比較嚴重,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處理。
即使胰島素能夠較好的控制血糖,但我們仍舊不能忽視飲食、運動對控制血糖的作用。飲食對血糖水平影響非常大,若是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會引起血糖快速飆升,不利於血糖的控制。運動則有利於提高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程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消耗體內過多的糖類進而維持血糖的正常水平。一般來說,每日保持適當的運動量可有效降低胰島素的使用量,甚至可以在不使用胰島素的情況下將血糖控制在比較正常的範圍內。
回覆列表
根據我多年服侍老媽老爸的經驗,選擇胰島素是要透過醫院的化驗結果來確定,使用胰島素要根據血糖的高低來注射。一般情況下,測血糖要三天五天或七天測一下,嚴重的三天或每一天測一下。以血糖十個點以上,就可以注射胰島素了。血糖的點越高,打的胰島素的量越大。在血糖降不下來二十點時候,可以一天打兩回。在降不下來,可以一天打三回。在降不下來,找醫生開晚上飯後的胰島素。最後一句話,只要是不忌嘴,只能利用胰島素把血糖控制在十點左右。切記,要勤測血糖,勤調理胰島素的使用量。否則,胰島素使用不好,也會有副作用的,甚至還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