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通人生
-
2 # 長安古道挑燈看劍
官渡之戰價值更高。官渡之戰決定了中原之主,為曹魏和東晉統一天下奠定了牢不可催的基礎。赤壁之戰雖然規模較大,但只是暫時阻擋了統一步伐,天下大勢此前已定。
-
3 # 沉140769451
赤壁之戰。很多人總把三國最後統一為晉,當三國分裂的趨勢統一。但從更長遠些範疇來說,三家歸晉並非大勢所趨,而是逆大勢而動,不是什麼大勢所趨。東漢三國的時代,是門閥勢力發展、掘起的時代,各種派系門閥勢力是阻礙國家統一,導致國家必然分裂的根源,三國和晉人都沒有認識到門閥勢力掘起的危害,沒有制止和防範門閥勢力掘起,統一就是虛假的,分裂就是必然的結果,是當時的大勢所趨,所以西晉在短暫統一後,就迅速滅亡了,它的統一是不合時宜的。赤壁大戰因此比官渡之戰更重要,它明確了以後幾百年中國分裂的歷史走向,它導致了統一時代的徹底分裂,從士族到百姓,他們都從心理上接受了分裂的現實,他們不再支援和維護統一,所謂維持統一的忠君思想,已經讓位給了人人可以得天下,有勢力就能稱王的思想,忠於地方勢力,勝過忠於國家。最終,中國北方的門閥勢力藉助魏晉的統一戰爭,壯大了自己,培養了實力,開始了真正的大分裂時代。
-
4 # 荒村釣叟
這兩大戰役都是以火攻為主,一個是燒袁紹烏巢的糧草,一個是燒曹操赤壁的戰船,一個是曹操開疆擴土的成名之戰,一個是曹操開始敗落的下坡之戰,“官渡之戰”對曹操擴張的意義深遠,讓曹操統一了北方大部分的土地,為曹魏日後的三足鼎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赤壁之戰”這個戰役的“技術”含金量更大一些,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條計謀就能成功的,而是好幾個計謀連在一起算計曹操的,先是:反間計”,周瑜誘使“蔣幹盜書”,讓老同學傳遞假訊息,致使曹操殺了善於水戰的蔡瑁張允,讓士兵們失去了操練水戰的教官,然後龐統獻“連環計”,讓曹操的戰船都用鐵鏈子連在一起,方便一起燒(如果蔡瑁張允在,估計不會讓他這麼幹),後來又有了周瑜打黃蓋的“苦肉計”,讓黃蓋詐降曹操,開著裝滿硫磺和柴草的戰船衝向曹操的大營,最後才是“火燒赤壁“之計!這部戰役囊括了:蔣幹盜書--反間計,群英會蔣幹中計--借刀殺人計,黃蓋詐降--苦肉計,草船借箭--虛張聲勢計,舌戰群儒--激將計,巧借東風--金蟬脫殼計,龐統獻連環--連環計等著名計謀,參於人員中也有三國裡的最佳謀士:臥龍、鳳雛、周瑜!
-
5 # 老劉侃講壇
官渡之戰的意義奠定了曹操北方統一的基礎。
赤壁之戰的意義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礎。
官渡之戰直接改變了曹操和袁紹集團的實力對比,使曹操成為北方軍事實力最強的軍閥,為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奠定基礎,為北方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一些穩定條件。
赤壁之戰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 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迴,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
6 # 青言論史
(戰爭不是奢侈品,談不上什麼“含金量”的問題,這個表述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官渡之戰,是當時北方最強大的兩大軍閥——曹操和袁紹的決戰。雙方都是賭上了自身集團命運在官渡鏖戰,最後卻是以實力看起來較弱的曹操勝出;
赤壁之戰,則是已經統一北方、拿下荊州的曹操,旨在橫掃心腹之患——劉備,並且順便敲山震虎、摟草打兔子似的襲擊孫權的戰爭。曹操志不在必得,而孫劉則被迫結成同盟,最後還是以實力看起來較弱的孫劉聯盟勝出。
從兩大戰役的規模來說,毫無疑問,自然是官渡之戰更勝一籌。因為前者動員的兵力更多,鏖戰時間更長;而赤壁之戰儘管在《三國演義》中花了八回濃墨重彩地描寫,實際規模卻未必比的了官渡之戰(甚至有人推測,此戰之中曹操僅僅投入數千騎兵而已)。
但是從戰役的結果來看,赤壁之戰卻是遠勝於官渡之戰的。
官渡之戰無論是誰勝出,最後的結果,無非是北方打出一個強權出來而已。那麼這個強權要做什麼呢?繼續南征,準備一統中華。換言之,曹操在208年要做的事情,換了袁紹一樣會幹。這場戰爭,並未影響歷史程序。
但是赤壁之戰就非也了。赤壁之戰的勝負,直接影響了此後七十年的中國走勢。可以想見,如果此戰勝出的不是孫劉聯盟,那麼南方就會迅速成為曹操的彀中之物。中國的統一將會提前到210年前後。
那麼,也就沒有什麼三足鼎立,更沒有什麼三家歸晉。曹魏也許就會成為下一個綿延很久的大帝國。整個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的亂世,也許也就無從談起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赤壁之戰的影響意義,是如此的深遠。
-
7 # 舊夢中的劍與白馬
當然是官渡之戰;曹操對的袁紹,當時的袁紹可謂兵精糧足,雙方都是北方將士,無論是從將士還是謀臣還是糧草器械,都是碾壓曹操的存在,而官渡之戰本身就是南北差異,曹操的將士雖多,但大都是北方的將士,不習慣南方的氣候等作戰條件,戰鬥力折了一半,還有赤壁本身易守難攻,又是水上作戰,孫劉聯盟 坐擁天險,天時地利人和;所以 ,官渡之戰從各方面來說,都是含金量最大的!
-
8 # 叢林威武堂
很明顯,官渡之戰含金量更高。官渡之戰是實打實的,雙方施展手腳在戰場上你來我往的開打。打了一年多。各種戰略戰術,層出不窮,雙方使出渾身的力氣。曹操集團雖然人數要比袁紹要少很多,20000人對110000人,但從未停止過主動出擊。同樣,袁紹軍隊,圍困曹軍,也想盡辦法去想贏得勝利。最終,曹操集團勝出,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戰勝了袁紹。而且,戰略意義重大。袁紹的軍事實力元氣大傷,從此,徹底扭轉了曹操集團和袁紹的實力對比。甚至袁紹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不久就嗚呼哀哉了。過程和影響都更有看頭和重要。赤壁之戰,當然也很有看頭和意義重大,在過程和影響上。比如火燒連營的畫面,火光沖天,很熱鬧。但是,個人覺得,也許是被後來的文藝工作者們過於渲染的效果吧,拿這個戰役進行藝術創作,各種作品太多了,甚至還進了教材,後人才會對這個戰役印象特別深刻。比如說過程,其實,幾乎就沒怎麼互相開打。完全就是孫吳聯軍在打曹軍。曹軍被捆著在那捱打,一陣臭打。然後,狼狽不堪的四處逃竄。說好看,其實也沒什麼好看的。好看的拳擊比賽,都是雙方揮拳你來我往,最終定勝負,而不是泰森一拳不出被對手單方面狂毆猛打倒地。說到影響,的確,阻擋了曹操集團南下的步伐,拯救了劉備等人,為後來的三分天下做了一點點鋪墊。但直接的效果,也沒有徹底瓦解曹操集團的軍事勢力。跟袁紹在官渡之戰被打敗後的局面徹底失去就不一樣了。同樣,劉備和孫權方面,也沒有獲得特別大的自我提升,只是防禦住了來自北方的一次南下進攻而已。相對而言,劉備是略有收穫,有了荊州等地休養生息。跟官渡之戰後又不同。勝利方曹操集團可謂是脫胎換骨,實力猛的提高了好幾百個百分點。信心和野心說不定也驟增了,然後馬上一鼓作氣徹底滅了袁紹幾個兒子,並統領北方,甚至意在天下,包括後面的稱王,乃至後來的建立曹魏政權,直接稱帝了。說不定都是源自於那次官渡之戰。兩次戰役,這麼一比較,從過程的真刀實槍和精彩程度,以及戰後對參戰各方和局面的影響,綜合之後來看,很顯然,“官渡之戰”要更勝一籌。
-
9 # 文史趣聞
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敵強的經典戰役。兩次戰役都發生在東漢末年,一個是公元199年,一個是公元208年,相隔不過9年。更為有趣的是曹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一次是以少勝多英雄,一次倉惶撤退的敗者。更巧的是火攻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官渡之戰官渡之戰是袁曹強弱轉變,中國北方由分裂走向統一的關鍵性戰役。公元199年,袁紹率12萬大軍進攻許都,而此時的曹操兵力僅有三萬餘眾,兵力相差懸殊。
不過一個是主動外線出擊,一個被動防守。一個志在必得,意氣風發,料定拿下曹賊如探囊取物;一個謹小慎微、如履薄冰,一招不慎就會萬劫不復。
可是在如此境遇之下,袁紹的重要謀士許攸竟叛出投奔曹操了,可見人心相向。
在這種情況下,貌似袁紹兵精將廣,可是內部卻是不如看上去那麼鐵板一塊。曹操身處劣勢,將士卻願意跟隨,誓死一搏。袁紹剛愎自用,曹操從善如流。分析下來,官渡之戰曹操勝出就不是偶然了,即便此役戰敗,只要是保有有生力量,北方早晚都會歸曹魏的。
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戰後基本確立了三足鼎立的形勢。
曹操在這次戰役中進行了身份互換,攜八十萬大軍,浩浩蕩蕩,一路南下,急欲天下歸心。而蜀吳兩國聯盟之下仍是戰戰兢兢,是戰是降都要在朝堂之上劇烈爭論。
不過孫權、劉備都不是易與之輩,麾下一眾鐵桿歸心,人才濟濟。都是和曹操在一個段位的人。這次才算得上是強強對決,期間你來我往,鬥智鬥勇,算的上是三國時期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的經典戰役。
南有諸葛亮、周瑜、黃蓋、趙雲,北有荀彧、荀攸、程昱、賈詡,智、勇、忠、謀,讓人神往。
這時候三方陣營都已成熟,在這個環境下打出以少勝多,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1、蜀吳兩國屬於自衛反擊,曹魏屬於侵略攻伐。
2、北方將士不習水戰,而決戰地點就在長江天險之上。
3、水上用火攻,出人意料,等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4、曹操好猜忌的習慣被人利用,受人離間,斬殺蔡瑁、張允,自斷臂膀。
雖然戰敗,但不可否認曹操的軍事才能,在回撤途中,且戰且退,保留了很大一部分實力,損失大部分為荊州新降人員。
戰爭任何時候都是殘酷的,每經歷一次戰爭,全華人口都會劇減,經過很長時間的休養生息才能恢復元氣。可是有時候不發動戰爭,世間的不公平就會肆意蔓延。以戰止戰利用鬥爭推翻暴政實屬無奈之舉,可憐了天下蒼生啊。
-
10 # 叢中笑6603
要探討含金量,那赤壁之戰比官渡之戰含金量高。
官渡之戰只在曹操和袁紹二個諸侯之間開打,而赤壁之戰可是確立三國鼎立之勢的開局之戰,不可不為之喝彩。
舌戰群儒,草船借箭,黃蓋詐降,
火燒連環計,華容道捉放曹,精彩的故事接二連三發生。劉孫連手戰曹操,最後曹操大敗而歸,使得劉備站住腳跟,戰長沙,取四城,事業開始發展,孫權得以守住東吳81州,於是,就形成了劉,孫,曹三國鼎立的態勢。
-
11 # 風去了無痕D
官渡之戰比赤壁之戰更難,其之難也,何止一倍!
一:袁紹有兵數十萬,且北地已平,幾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攻曹操。而曹操擁兵只十萬,還要分兵防禦四鄰,史上曹操最多隻能出八萬人迎戰袁紹。此為兵力差距,其難之一也。
二:烏桓及諸雜胡多臣服於袁紹,河北軍多騎兵,有數萬騎眾。袁紹本部騎兵,也有萬騎。且有鐵鎧上萬副,具裝馬鎧數百,別小瞧這數百馬鎧,那就相當於現代的重灌甲叢集。而曹操鐵鎧不過數百,馬鎧不足十具,騎兵不過千餘。此為兵種與裝備差距,其難之二也。
三:北方大平原上作戰,從河北至河南,曹操也沒法像東吳守長江那樣據大河而守,北方無水師,也沒法守。所以,地形上幾無險可守,唯有控扼要道之上,掘壕對峙,立硬寨,打硬仗,在以硬碰硬中尋戰機。如白馬斬顏良,誘殺文丑等戰鬥,基本就全是硬仗。以弱敵強,以硬仗取勝。
就是最後的火燒烏巢,也是千釣一發,九死一生的險仗。烏巢可不是電視中燒一下就攻克了的。其戰,曹操身先士卒、親蹈鋒刃,那是拼了命打下來的。正激戰時,袁紹軍來援,曹操對部下說:敵人援軍的鋒刃不觸我背上時,別向我報告有敵來援。然而繼續率眾猛攻烏巢袁營,可見當時之險,隨時會形勢急轉崩盤的局面。此為其難之三也。
再則,曹袁兩軍,以陸戰決勝負。雙方也不存在氣候水土不適的問題,所比拼的,全是硬實力與指揮能力。
最終,是曹操用指揮能力硬拼掉了袁紹的硬實力。
而赤壁之戰,曹操新得荊州水軍,士心未附,軍心不齊。主力軍團的北兵,見了長江,大多數人就會覺得頭暈,還有嚴重的水土不服與隨之而來的疫病。故而,東吳據大江之險,憑水軍之利打贏赤壁之戰,靠得並非全是硬實力,亦非指揮能力,而是天時與地利。
相比之下,同為以弱制強,曹操的官渡之勝更難,含金量更高。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赤壁之戰的含金量更高些。理由如下
先來看看官渡之戰發生時間的戰爭背景、難度
東漢末年,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它卻沉重地打擊了漢朝地主階級的統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東漢政權分崩離析,名存實亡。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獨攬軍政大權,地主豪強也紛紛組織“部曲”(私人武裝),佔據地盤, 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轉入爭權奪利、互相兼併的長期戰爭,造成中原地區“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悽慘景象。當時的割據勢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紹、河內的張楊、兗豫的曹操、徐州的呂布、揚州的袁術、江東的孫策、荊州的劉表、幽州的公孫瓚、南陽的張繡等。形成群雄並起的局面,在這些割據勢力的連年征戰中,袁紹、曹操兩大集團逐步壯大起來。
官渡之戰的指揮著分別為曹操和袁紹。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袁紹舉兵南下的訊息傳到許都,曹操部將多認為袁軍強大不可敵。但曹操卻根據他對袁紹的瞭解,認為袁紹志大才疏,膽略不足,刻薄寡恩,剛愎自用,兵多而指揮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於是決定以所能集中的數萬兵力抗擊袁紹的進攻。袁軍初戰失利,但兵力仍佔優勢。七月,進軍陽武(今河南中牟北),準備南下進攻許都。八月,袁軍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營,東西寬約數十里,曹操也立營與袁軍對峙 。九月,曹軍一度出擊,與袁軍交戰不利,退回營壘堅守十月,袁紹又派車運糧,並令淳于瓊率兵萬人護送,夜宿於袁軍大營以北約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縣內)、烏巢(今河南延津東南)。恰在這時,袁紹謀士許攸投奔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曹操立即付諸實行,留曹洪、荀攸守營壘,親自率領步騎五千,冒用袁軍旗號,人銜枚馬縛口,各帶柴草一束,利用暗夜走小路偷襲烏巢。到達後立即圍攻放火。袁紹獲知曹操襲擊烏巢後,一方面派輕騎救援,另一方面命令張郃、高覽率重兵猛攻曹軍大營。可曹營堅固,攻打不下。當曹軍急攻烏巢淳于瓊營時,袁紹增援的部隊已經迫近。曹操勵士死戰,大破袁軍,殺淳于瓊等,並將其糧草全數燒燬。張郃、高覽聞得烏巢被破,於是投降曹操,導致了軍心動搖,內部分裂,大軍崩潰 [22] 。袁紹倉惶帶八百騎兵退回河北,曹軍先後殲滅和坑殺袁軍七萬餘人,也有說是八萬人
戰爭意義:官渡之戰增強了曹操的實力,為曹操擊潰袁紹,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北方僅有曹操和袁紹勢力較大,此戰擊潰了袁紹,北方就無人能和曹操抗衡。
再來說說赤壁之戰指揮著分別為曹操、周瑜。諸葛亮屬於輔助性人物不屬於指揮著。戰爭背景是曹操透過一些列戰爭獲得荊州的重要戰略地位,劉備和孫權訂立孫劉軍事聯盟。雙方展開赤壁之戰。
戰爭的影響對於當時的局勢更大,赤壁之戰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而孫劉雙方則藉此勝役開始發展壯大各自勢力,劉備向孫權借荊州後實力迅速壯大,進而謀取益州,孫權屢次親率大軍進攻合肥,數戰不利,損兵折將。曹操在退回北方後,休養生息五年,平定關中後才大舉南征孫權。此戰形成天下三分的雛型,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