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李生活記事
-
2 # 承藝旗艦店官方賬號
茶葉是否耐泡,這是大家關注的一個重點,欣賞了茶湯,聞了茶香,品完茶味,最後總要順帶問上一句“這茶耐泡度咋樣?”好像茶葉不耐泡就不好茶。
關於茶葉的耐泡度咱先說道說道,影響茶葉耐泡度的因素太多,主要分為兩點因素,茶葉物質的含量和沖泡方法,茶葉物質的含量與茶樹品種和生長環境的好壞有關,沖泡方法則與投茶量、注水量、沖泡時間和水溫有關,這些因素都是在不斷變化的。
除了這些,耐泡度也跟咱們的口味有關,關於茶湯的滋味,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有茶友認為只要有茶味,那就算是一泡,有茶友認為茶味沒有到達我滿意的口味,那就不能稱作一泡,這就像吃一道菜,有人說鹹,有人感覺正好,還有人說淡,所以茶葉的耐泡度沒辦法量化,沒有一個合理的標準,同一款茶,這個人說能三泡,那個人非說五泡,甚至還有人唸叨七泡,誒,你說這茶耐不耐泡?
說這些就是想跟茶友們表達清楚,別過於重視茶葉的耐泡度,沒有想象中那麼重要,只要茶葉的外形、茶香、茶味和口感好就是一款好茶。如果茶友們要對比耐泡度,也要注意,不同的茶種與茶類之間是沒法進行對比的,只有一個較為合理的辦法,將兩款相同茶種,相同等級的茶葉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如果有一款明顯不耐泡,那的確是有點問題的。
將兩款相同茶種、等級、濃度的茶進行對比,在這幾點關鍵性因素都已經確定的情況下,要想耐泡度高,這就得看茶葉的先天因素了。
生長在高海拔地區的茶樹,內質含量會更豐富一些。受到海拔的影響,生長環境多雲霧,早晚溫差大,光照也較少,跟新疆的水果更甜一樣,高山茶的香氣、口感和滋味也比低山茶或者平地茶強一些,更有層次,耐泡度也會略有提高。所謂高山出好茶,這話的確是正確的,名產區的茶貴,除了炒作,這生態環境還真的有點優勢。
除了海拔高,其它的生態環境也很重要,最重要的還是土壤,有機物豐富的土壤,可以給於茶樹更多的營養,生長出的茶葉更肥壯,含有的內質會更豐富。這就像是孩子後天營養得跟上,不然會營養不良。不過有些產區的茶葉雖然外形不錯,肥而厚實,沖泡後第一泡滋味口感不錯,而後續泡茶味會斷崖式下跌,這就是華而不實,平地生長的施肥茶,有些藥物也可以催使茶樹快速發芽生長。好茶的每一泡茶味應該是均勻持續下降的,所以耐泡度要更好些。
如果真的在意耐泡度,你可以選擇原料成熟一些或者粗老的茶種,比如雨前綠茶、烏龍茶、紅茶、黑茶、老白茶,原料越粗老,含有的內質更豐富,耐泡度就越高,相對的茶葉滋味會更重,嫩茶喝的是鮮爽,老茶喝的是醇厚。綠茶、黃茶以鮮為貴,講究嫩度,所以在六大茶類裡耐泡度最差,雨前綠茶要比明前綠茶更耐泡,一樣,更成熟一些的黃大茶比黃芽茶更耐泡。
上面說到生長環境,這是後天因素,先天因素就是茶樹的品種,基因決定了茶葉的基本物質含量。例如普洱茶講究的古茶樹,樹齡夠長的老茶樹,根系更深,養分更充足,茶樹品種更好。相比樹齡小、枝幹瘦弱的茶樹含有的物質更多,成茶後的耐泡度也會更高。
製作工藝也直接影響茶葉的耐泡度,比如殺青、乾燥溫度不夠,時間過短,茶葉的含水量過高不達標,雖然顏色是會綠一些,呈現碧綠、翠綠之色,但茶的滋味、香氣、口感和耐泡度會明顯下降。
還是那句話,耐泡度是個偽指標,透過耐泡度不能判斷茶葉的好壞。想判別好茶,還是老方法從色香味形開始入手吧。
-
3 # 童巴巴
喝茶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啦,怎樣去選款好喝的茶,健康的茶,實惠的茶,其實要看茶葉的耐泡度
因為茶客的口味輕重不一,他們眼中的耐泡度也會不一樣,其實對於老茶客喝茶多為“品”而喝,所有喝茶就講究許多啦,普通的茶客就是解渴,除乏而已對於喝茶就隨意一些。
耐泡度可以成為茶葉的品質的標準,卻不是唯一的條件。
所有眾口難調看個人喜好來判斷,理解茶的耐泡度吧
-
4 # 悠然布衣
很多人在泡茶的時候,都會注重一個問題,茶葉是否耐泡,應該泡幾次為佳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細細的列一下影響茶葉耐不耐泡的因素,因為太多了。
茶葉的嫩度很多人都知道,茶葉的芽頭是最不耐泡的,而一芽二葉或者一芽三葉的茶葉,會耐泡很多,因為茶葉越粗越老,析出物釋放也會慢上很多嘛。
茶葉的完整度這個主要是茶葉的製作工藝影響,比如碎茶會使用揉切技術,還有一些毛茶捻揉會是的茶葉的細胞壁破損,是的茶葉的析出物釋放更快。
泡茶時的注水量和投茶量這個其實是比較簡單的常識了,茶葉放得多,水放得少自然就耐泡,水放得多,茶葉放得少,自然就不耐泡;而水溫比較高,茶葉析出物釋放也比較快,也會不耐泡。
此外還有茶樹的樹齡,茶樹所在的生態環境,比如溼度、溫度、土壤、光照等等條件都會影響到茶葉的耐泡程度。而我們判斷一款茶耐不耐泡其實可以從這個茶的發酵程度去判斷:
不發酵的茶、深度發酵的茶:例如綠茶、花茶、紅茶一般泡三四次就差不多了,高檔的綠茶泡兩三次就需要換過了。
未發酵的茶:例如黃茶、白茶,一般可以泡五六泡。
半發酵的茶:像鐵觀音,一直有七泡有餘香的說法,一般烏龍茶都可以泡個六七次。
後發酵的茶:像黑茶、普洱一般可以泡製十次以上。
而我們一般招待客人的話,推薦是用烏龍茶,烏龍茶耐泡,同時味道不像黑茶,有人喜歡有人討厭,烏龍茶即便客人不喜歡,也不至於討厭,用於待客還是很合適的。
-
5 # 茶山小生活
茶葉的耐泡度是我們常說的一個話題,有的人將耐泡度作為茶葉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特別是古樹茶。那麼耐泡度怎麼來提升呢。
我從事普洱茶的初制,是一名茶農,那麼就從工藝的角度來看問題,殺青,是製作普洱茶的關鍵,從這個角度來看普洱茶的耐泡度,我們考慮的就是把茶葉的內含物質保留得更多;其次,揉捻也是關鍵,遵循慢,輕,久,把控揉捻的程度,太重會將內含物質提前釋放而且是一次性釋放,太輕,不成條索,影響美觀。
-
6 # 徽羽茶行儲志朋
影響茶葉耐泡程度的幾個因素
第一,茶葉類別
第二,茶葉生長環境比如高山茶與規模種植茶
第三,製作工藝,工藝不同茶葉耐泡也不一樣
第四,發酵程度,發酵決定了茶葉類別
第五,喝茶人的感官
第六,投茶比率
我先從這六大點論述,不足之處還希望朋友們給予指正。
第一點,茶類,黑茶>烏龍茶>紅茶>黃茶>綠茶>白茶。同時茶類裡面各大茶的耐泡也不一樣。比如,綠茶中,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太平猴魁等
第二點,生長環境。高山茶葉生長速度慢,內含物質豐富,葉片厚實自然>低山茶葉。而相對於北方茶>南方茶葉,因為緯度不同,茶葉的沖泡程度也不一樣。這裡面也要提到一點採摘時間不同也會導致茶葉的耐泡不同。
第三點,接第二點說明,製作工藝不同帶來的耐泡也不一樣。比如,烘青綠茶>炒青綠茶,揉捻型茶葉>扁形茶葉。採摘時間不同,葉子較老的茶葉>嫩芽。
第四點,發酵程度不一樣口感,耐泡也不一樣。比如,黃茶裡面,黃芽茶<黃大茶,同是一種茶類,悶黃時間不同。發酵程度不一樣。
第五點。喝茶人的感官,比如老茶客,茶葉耐受性好,一般可以泡四到五泡茶葉,可能兩三遍湯就覺得沒味了,而新喝茶的年輕人反而覺得可以喝很多泡。
第六點,國標評茶標準,綠茶是1比50也就是說3克茶葉150ml的投水量。相反很多時候泡茶的人掌握不了投茶比率,也會覺得茶葉不耐泡或者太苦。
-
7 # 神農溪茶業
愛喝茶的人都知道,茶葉好不好,跟耐不耐泡,有著很直接的關係。一壺好茶,能夠反覆沖泡,將茶葉中的營養儘可能的發揮出來,是茶葉得到充分應用的體現。但是,對於哪種茶葉耐泡,還有哪些茶葉不耐泡,人們通常不是很清楚。大眾認為,芽尖不是很好沖泡,因為芽尖都比較嫩,所以沖泡的時候,很容易被衝碎。事實上,茶葉耐泡與否,除了茶葉的本身條件所決定外,還有一些附加的影響因素,大家也必須弄清楚。
1.茶葉的加工過程
無論是綠茶,還是紅茶,還是其他的茶葉,基本上在加工的過程中,都會經歷一個揉捻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於茶葉的製作尤為重要。說得通俗一些,就是利用揉捻的方式,將茶葉從原本的葉子變成人們想要的半成品,然後在經過烘焙、再加工的方式,讓茶葉真正變成人們想要的成品。所以,如果在揉捻的過程中,因為投入的力度太大,不注意對茶葉進行保護的話,那麼對於芽尖一類的茶葉,很容易在揉捻的時候,就已經被揉的支離破碎了,這個時候即使用再合適的水溫,恐怕也是不耐泡了。
2.茶葉與水的比例
有的人喜歡喝淡茶,有的人喜歡喝濃茶,無論是淡茶,還是濃茶,其實跟茶葉和茶水的比例,有著直接的關係。事實上,如果大家要使茶葉變得耐泡,茶葉的投放量是關鍵,按照人們的經驗來推測,一次投放的茶葉越多,每次換水的次數也就會越多,相對來說,茶葉就會越耐泡,這是受茶葉量的影響所致。而且,無論是新茶,還是陳茶,大家在沖泡的時候,也不宜無窮無盡,儘可能的一次投放的茶葉,沖泡次數不得超過五次,就應該更換茶葉了。
3.泡茶時的水溫影響
雖說不同的茶葉,對於水溫的影響也不盡相同,不過有一點大家需要記得,那就是針對一般的茶葉,水溫大多是需要開水沖泡的,也就是說溫度需要超過90℃比較合適。但是,對於有些不適合高溫沖泡的茶葉,比如說烏龍茶、龍井之類的,超過了想要的溫度,也會破壞茶葉中的營養成分,導致茶葉不耐泡。
回覆列表
茶葉經過多次沖泡之後,每次沖泡的口感會不斷髮生變化,而口感變化小的我們稱之為“耐泡”。
判斷茶葉是否耐泡,主要看耐泡程度和什麼有關?下面說一下影響茶葉是否耐泡的因素。茶葉的品種:不同的茶葉口感不同,耐泡程度也不一樣,這主要是由茶葉中茶多酚的多少來決定的,而茶多酚含量高的茶葉比較耐泡。市場上的常見茶葉耐泡程度(由高到低):黑茶,紅茶,青茶,黃茶,白茶,綠茶。茶樹的年齡:同等生存環境下,茶樹年齡越高,茶葉就耐泡。這就是許多人喜歡喝老茶樹茶葉的原因之一。茶葉製作:製作過程的講究程度不一樣,會直接影響茶葉的耐泡程度,通常茶葉的捻揉程度與耐泡度是成反比的。茶葉的老嫩以及破碎程度:老的茶葉內含物質更加豐富,所以要衝泡多次,才能把這些物質釋放乾淨,所以老的比較耐泡。而茶葉的破碎程度,相信不用我多說,肯定是完整的茶葉比較耐泡。所以判斷茶葉是否耐泡,主要看茶葉的品種,茶樹的年齡,茶葉的製作方式,以及茶葉的完整老嫩程度。當然影響茶葉的耐泡程度的因素還有許多,像沖泡方式不同有時也會影響到茶葉是否耐泡,所用茶水水質不同也會有影響。
不要一貫以茶葉的耐泡程度,去判別是否是好茶,這不是絕對的,有時候好茶也不耐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