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冉冉cool

    李紈雖年輕喪偶,居家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唯知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

    也正是因為這樣,她得以讓賈府家長們完全放心,所以李紈被允許搬進了只有姑娘們才有資格居住的大觀園。

    李紈進入大觀園後,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二月二十二日,姑娘們搬進園。春天還沒有過完,也就是一個月左右,李紈就提出要辦詩社。李紈提出辦詩社,充分說明,李紈的內心並非“心如古井”,而是湧動著波濤,期望著變革,充滿著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

    但李紈是謹慎的,她沒有去操作她的創意。直到將近半年以後,八月,賈探春撿起李紈的構想,發出帖子,邀集眾人創辦詩社。李紈並不與賈探春爭功,一聽到訊息,立刻趕到賈探春那兒,稱讚賈探春“雅的很”。

    李紈採取一系列行動來支援賈探春、支援詩社。

    一是自薦為詩社的掌壇人。

    二是拿出自己的稻香村作為社址。

    三是肯定林黛玉的建議“極是”,不要再用姐妹叔嫂這些俗稱,“何不大家起個別號”,並且第一個為自己起了個別號:“稻香老農”。自詡為“霜曉寒姿’的老梅,“竹籬茅舍自甘心”。

    四是出了個人人叫好的主意,邀王熙鳳做監社御史,好解決經費問題。李紈知道,沒有錢,是什麼好創意也沒法實現的,是萬萬不能的。為了讓王熙鳳就範,李紈對王熙鳳發動炮轟。

    五是李紈提出了詩社第一社的詩題——詠白海棠。

    李紈的運作,很快使賈探春的提議落到了實處。

    李紈社會活動的潛在能量,讓人吃驚。她如果有王熙鳳那樣的機會,未嘗不是一個傑出的經營管理人才。可惜的是,一個寡婦身份,使她的這份才能無以施展。

    從進大觀園之後、從建立詩社之後,李紈完全變了一個人,我們經常可以看見她的笑容,聽見她的笑聲。她既寫詩,又評詩,活躍異常。她和姐妹們一起,利用詩社,向封閉、窒息她們生活和心靈的綱常名教發起了挑戰。

    我們發現李紈的詩,知識廣博、內蘊豐富。

    賈寶玉對李紈評詩,稱讚有加,說她:“善看,又最公道。”

    曹雪芹透過詩社,寫出李紈的才和情,讓我們看到她平日的無好無為,是不得不為,是在禮教壓迫下的犧牲。李紈並不是與世無爭,心如死灰。曹雪芹越是寫出李紈性格的光彩,越襯出她心中的愁苦是多麼深重。

    所以李執並不僅僅是一個逆來順受的封建人物。

  • 2 # 輶車鸞鑣

    李紈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我不認為她只會逆來順受,更不認為她是所謂封建社會的楷模。

    一、從《紅樓夢》全書來看,何處看到她逆來順受?逆在哪裡?她在賈府的生活很舒適,做為珠大奶奶,誰又欺負她了?月例錢不少,衣食無憂,帶著幼兒,每天只須想好如何閒過一天即可,唯一的可悲是丈夫早逝。做為寡婦,正常人的做法自然是低調,不惹事不挑事即可,No zuo no die,何況李紈知書達禮,聰明、不生事,周圍人也是很尊敬她的,她的天性也是不喜與人爭,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看完全書也沒見到誰去迫害她,所以何談逆來順受?

    2、說李紈是封建社會的楷模就更奇葩了。我們看事情要放在當時的社會客觀環境下分析,不能拿現在的社會思維去看。所謂封建社會楷模說只是因為李紈年輕起守寡一輩子而已,放到現在當然沒人這麼做,可過去這種現象很多。一個是封建社會資訊閉塞,社會的主流思想不支援改嫁,守寡是當時的美德,二是古代生產力低下,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是連溫飽都談不上的,李紈在賈府養尊處優,即使改嫁那時又不能自由戀愛,怎麼找一個滿意的人?改嫁後的生活水平更是百分百不能維持原狀。在大觀園,李紈同志的生活很快樂的,不用操心上班(管家),不用處理和妯娌們及婆婆的關係,只須管好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閒的無聊了還整了一個詩社,定期還有宴會,簡直舒服的不要不要的。因此,換任何一個正常人也會選擇繼續在賈府當大奶奶,李紈不是為了當"封建社會的楷模"而活著,只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

  • 3 # 東籬ZWH

    ,,李紈,字宮裁,別號為“稻香老農”,名列金陵十二釵正冊,但她的地位並不那麼重要,所以給讀者留下的印象也比不上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等人物那麼光彩奪目。然而我們仔細品讀小說全文之後,又會感到她是一個不可缺少的人物。

    ,,首先,看其名字的含義。大家知道,《紅樓夢》中人物命名都有特殊的含義,李紈的名字也不例外。“紈”字的本意是精細潔白的綢、絹。她父親給她取名“紈”,字“宮裁”顯然有兩層含義,一是取“紈”字的素潔之義,是希望她人品清白雅潔;二是取“紈”字綢,絹之義,根據名、字意義互補的原則,再字”宮裁”,是希望她熟練掌握紡績、裁剪等女紅,名和字加在一起,潔白素雅的人品加上熟練的女紅,就“四德”(婦言、婦德、婦容、婦功)齊備了。她後來守寡完節,恰好是傳統婦德的體現。

    ,,《紅樓夢》的魅力就在於,人物和故事的內涵都不是簡單唯一的,而是豐富多彩的。年紀輕輕就喪夫的她只是在府中奉親教子,大家以為已槁木死灰一般。可她卻以眾人長嫂慈母般的母性關懷著園中的年輕女子;她還毛遂自薦為詩社“掌壇”,推薦迎春、惜春當副社長,“封”寶釵為“蘅蕪君”,讓寶玉用“絳洞花主”舊號,又自取號“稻香老農”……最後道:

    ,,立定了社,再定罰約。我那裡地方大,竟在我那裡作社……若如此便起,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驥了。

    ,,李紈的一番話,井井有條,滴水不漏,組織才幹展露無疑。大觀園是一個詩的國度,黛玉、寶釵、湘雲、探春、寶琴諸豔。儘可施展自己的詩才,但缺不了這個“掌壇”者。她雖不善詩,但並非不說她不會詩,在一次詩評上就顯示出她的眼力。在詠海棠時,她評道:“若論風流別致,自是這首(指黛玉詩);若論含蓄渾厚,終讓蘅稿。”言簡意賅,評價不讓鬚眉。這就詩的眼光,懂詩詩的眼光。

    ,,李紈雖沒有管家,並非說完她沒有管家之才。在第56回寫“敏探春興利除弊,時寶釵小惠全大體” 唯有李紈點到本質。李紈笑道:“好主意。這果一行,太太必然歡喜。省錢事小,第一有人打掃,專司其職,又許他們去賣錢。使之以權動之以利,再無不盡職的了。”這又是理家人的眼光。李紈雖然不像鳳姐那樣玲瓏剔透遊刃有餘,同時,也遠不像鳳姐那樣詭計多端爭強好勝,不是李紈不行,只是她不能去作。這也可理解為一種柔弱的守雌的處世智慧。

    ,,李紈看似“問事不知,說事不管”的守節少婦,其實具有勝人一籌的生存智慧。贏得了賈府上下一致讚賞,也為自己和兒子贏得了尊嚴和地位。

  • 4 # 陌上卿卿清

    對李紈這個人,其實在書裡並沒有什麼重要影響,沒有推動劇情發展,也沒有什麼連貫的介紹,但仔細觀察,就覺得她有自己的過人之處。拘泥於世俗,可有時卻讓人感覺超然物外。

    她為人低調,以這樣的姿態站立著,甚至讓許多精明的姑娘都著了她的道,她不像王熙鳳,把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光了,反而落了個菩薩善人的稱號。

    若說她如朽木,可有時缺略顯聰慧,若說她無才便是德,她卻能夠評判釵黛探湘的詩作,帶領詩社發展,又怎麼會只是個朽木呢?對於她,我想用大智若愚評價才較中肯。

  • 5 # 小雅好讀書

    李紈青春守寡,選擇守節,算得上封建時代推崇的楷模,但她不是逆來順受的楷模,而是懂得利用自己的守節,為自己和孩子爭取最大利益的楷模。

    經濟利益

    首先在月銀月例上,李紈為自己爭取到了賈政寵妾趙姨娘都沒有的標準,也遠遠超過了在賈母面前不受待見的邢夫人,雖和當家的王夫人、鳳姐沒法比,但不顯山不露水地一年有了四五百兩銀子的純收入,連當家的鳳姐看著都有點眼熱。

    ……你一個月十兩銀子的月錢,比我們多兩倍銀子。老太太、太太還說你寡婦失業的,可憐,不夠用,又有個小子,足的又添了十兩,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給你園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終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兒。你娘兒們,主子奴才共總沒十個人,吃的穿的仍舊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來,有四五百銀子。……

    這是李紈帶著小姑子,小叔子找鳳姐要畫畫的東西和詩社經費時,鳳姐暴露的李紈的收入,對此,李紈沒否認,只是用給平兒出頭,藉機表達了對鳳姐說實話的不滿,“無賴泥腿市俗”、“分斤撥兩”、“給平兒拾鞋也不要”。畢竟李紈在此之前,一直是讓人同情的弱者,鳳姐的這筆賬,讓小叔子、小姑子和在旁伺候的丫環們看到了,這個菩薩般的大奶奶一點都不白給,不是就知道帶著幾個小姑子學針線,學道理的普通寡婦,在錢上,在事上,絲毫不讓。

    李紈收入不低,但在湊份子給鳳姐過生日時,賈母一樣要替李紈出份子錢,由鳳姐口中說出來,好像所有關於李紈孃兒倆的錢由賈母或王夫人出,已成了定例。李紈在賈府只有入,沒有出,已是大家預設的事實。李紈沒有和任何人說過自己的可憐,但她不說勝說,越是不說,大家越覺得對不起她,在支出方面儘可能地替她承擔。

    李紈沒讓人看到算計,就積攢了一筆錢,在賈府眾多眼睛盯著錢的太太、奶奶中,李紈自有她的處世方法。

    社會地位

    賈珠雖然早逝,但李紈在賈府並不是一個像迎春那樣的受氣包,賈府中人,沒人敢作踐李紈,這和賈母、王夫人在背後撐腰有關,但能得到賈母和王夫人的支援和肯定,李紈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以賈母賜菜為例,鳳姐、二玉、賈蘭,賈蘭在賈母心裡分量不低。賈蘭,這個賈母很少提及的重孫子,是李紈手裡最重要的籌碼。

    李紈很少主動提要求,但只要賈蘭在家族聚會上不出現,賈政、賈母心裡都會不自在,自然而然地會提高李紈的各種待遇。

    錢、面子都有的李紈,除了偶爾和鳳姐取笑譏刺幾句外,並不參與賈府的內部管理,既不像

    鳳姐那樣好攬才辦事,又不像尤氏那樣總想取悅賈母,只是雲淡風輕地過自己的日子。

    至於李紈內心是否槁木死灰,從稻香村燦若雲霞,一片火紅的幾百株杏花能看出,李紈心並未成死灰。如果說李紈是一塊槁木,也不盡然,和寶玉、探春等一起辦詩社,讓寶玉討紅梅,李紈對生活中的美,有更敏銳的感受力。她只是放棄了再嫁,但沒有放棄生活。

    稻香老農只不過是封建禮法披在李紈身上的外衣,她脫不下去,也不想脫,只是巧妙地利用自己寡婦身份,為自己和孩子悄悄鋪墊未來的路。說她是楷模不錯,但說她逆來順受,則不盡然。

  • 6 # 棲鴻看紅樓

    逆來順受?我不知道整個《紅樓夢》裡,除了迎春,還有誰是“逆來順受”的,李紈更不是。

    李紈不爭不搶,是因為以她的身份,與賈府的傳統,根本不會讓她受任何委屈(除了缺少一個丈夫之外):賈珠原來的兩個屋裡人,在賈珠死後,李紈一聲令下,說打發就打發了;李紈的月錢連王熙鳳都羨慕(雖然王熙鳳有很多其他收入渠道,但是在月錢這一項上,她是比不過李紈的);連姊妹們起詩社作東道的費用,李紈都巧妙地移交到王熙鳳那裡去。

    至於說青年守節,是賈府對李紈的約束,但也是李紈自己的要求。要不然的話,像尤老孃,也是可以再嫁的。也就是說,守節當然是委屈,卻是李紈自願的。

    除此之外,我們看不出李紈有什麼“逆”可受,也看不出她有什麼“順受”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短髮到底怎麼打理比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