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草頭黃的黃
-
2 # 優質生活百科匯
大人也喜歡放假不喜歡上班吧?
寫作業是個任務。引導方式挺重要的,
你得琢磨,孩子從寫作業當中能得到什麼愉悅感?
所以我們老說,【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所以使勁兒想轍誇你家孩子。
不管是不是在他面前,小孩子耳朵都尖著呢,你隔他八丈遠說他句壞話他都能聽見。
“今天字寫的不錯”——>雖然在你看來還是鱉爬,但是隻要他認真在寫就可以這麼說
“數學作業做得挺快啊”——>看見什麼說什麼,說的越具體就越讓他覺得你真在誇他。
“哇,你都會做這個啦”——>同上,請回憶他第一次會喊爸爸媽媽的時候你的興奮感,不管在你看來有多簡單,讓他覺得他會做這個是很榮耀的事。
“今天這麼快就把作業做完啦”——>用這個替換掉“作業做完了嗎”,讓他感受到你的正向期待。如果你擔心他敷衍你,加一句“拿來我看看”,他拿來你就有素材誇他,他拿不來你就由著他灰溜溜地去寫作業就行了,不用繼續追加責罵。
“能堅持寫這麼久作業,真不容易”——>使用這句話之前請先確保孩子沒偷偷玩兒……
簡單來說的話:讓孩子覺得你真在誇他,而不是敷衍他。
另外要懲罰的話,必須事先說好,特別是習慣建立的時期,不可隨性而為。
今天想起來檢查一下,罵一頓,明天沒想起來檢查,逃過去了
這種樣子的懲罰是沒有意義的,孩子不會覺得“我得完成作業”,而會想方設法“千萬別提醒爸爸想起來檢查”……
另外使用懲罰的時候,儘可能維持心態平和,強化“因為你沒完成,按照約定,你要接受懲罰”,而不是“你沒寫完作業,我很生氣,我要懲罰你”。
-
3 # 富順大叔
小朋友不做作業確實是一個難題,講道理吧他也不是太懂。只有慢慢的引導他完成作業,而且讓培養他養成完成作業的習慣。
-
4 # 小瘦子鵬鵬
小朋友不做作業可分為三點:
1:年齡的問題。
2:父母的教育問題。
3:孩子是不是光想著玩,根本就沒有拿學習當回事。
-
5 # 天天的生活
1,首先要讓他明白為什麼要做作業。
2,要知道他對作業是不是明白,懂了。
3, 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獨立完成,適當的給於輔導,養成良好的習慣!
-
6 # 門窗奮鬥者
家長監督,小孩子不喜歡做作業一般來說就是興趣還沒放到學習上,可以想辦法提高孩子對於作業的興趣,作對了適當的獎勵,要多鼓勵,不要罵孩子。
-
7 # 天梯古泉
要針對小朋友的特點,不能一概而論,說說我們家小朋友吧。
順其自然,把控時間。我們家小朋友是孫女,上一年級,每天由我這個爺爺看著寫作業。她喜歡看電視,我就給她規定:寫完一篇作業後,我檢查,你看半個小時電視,如果作業沒有錯誤,可以連續看一個小時,如果作業有錯誤只能半個小時。這樣她就想著看一個小時,很認真去完成作業。接著重複完成下一篇作業。表面看好像慢,實際上是快了。鼓勵為主,激發熱情。小朋友都喜歡聽表揚話,我就經常表揚她作業寫的好,獨立思考別人幫。每一次寫作業時,如果比較慢想磨蹭,我就在旁邊念幾加幾等於幾,說出答案。她就會說:我會,不用你,不讓我看作業本,自己會接著寫,我會說:好好好,不用爺爺,我大孫女自己會。說話算話,不能哄騙。接孩子放學回家時,要經常問一問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如果受到了表揚,要給於小小的物質獎勵。並給出下一個更大的目標和更大的獎勵,達到了就要兌現,不能哄騙,說話不算數,那樣小朋友就會不相信你,就會在心裡一步一步地失去了對於學習的熱情。總之,小朋友不做作業一定有他(她)的“理由”,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化解,使小朋友更健康,更愛學習,更加快樂。
-
8 # 金鷹資產
定製度,訂規矩,打罵只會增加叛逆,從小開始就要言傳身教養成習慣,只有大人懶散,小孩才會學樣,導致很多事情拖拉,小孩畢竟約束能力差,陪伴是最好的簡教導。
-
9 # 塵觀
其實這是很多家長的煩惱
我也遇到過這種情況
其實你要了解看孩子
自己想要幹什麼
可以透過正向的引導
讓他自己認識到自己這個事情
時必須要做的而且還是
對他自己有利的事情
我一般都是利用獎懲賞罰
的正向激勵
來慢慢的給她養成習慣。
-
10 # 歡聚一家
我家兩個孩子也是不做作業。不是看電視就是想玩手機。我是這樣教的看否合適你!小孩不喜歡做作業,這是處於兒童期的正常現象,這個時候家長不要急躁,應當注意方式方法,好好的與孩子溝通交流,如果孩子的作業太多,可以讓孩子做一會作業就去適當的放鬆一下,休息一下,給孩子一些鼓勵以及獎勵,家長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要引導孩子去做作業。
-
11 # 林夕堂小朱老師
結合自身的情況和大家交流交流,首先我想破除一個印在我們腦子裡的固有底色,那就是像這個問題的提出一樣,小朋友不做作業咋辦?
這裡有兩個意思:
第一小朋友不做作業就是不太好,
第二小朋友不做作業家長老師很著急。
可是有沒有人從小朋友的角度看問題過,小朋友為什麼不寫作業?這些作業寫的是否有必要?
我們都說要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可是我們知道愛和陪伴才是興趣的老師,如果你真的發自內心愛一個孩子,能對他的問題有所抱持,自然會讓孩子感受到動力。自然會到的學習的目標和意義,也會心生夢想!另外作業是不是一定有必要的,對我們學習過並且爛熟於心的知識就沒有必要寫。寫多了,大人也會煩。
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銀行補習班》,並送給大家一句話: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沒有箭靶子,拉再多的弓都不會有任何意義!做家長的一定要看,你會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
-
12 # 小小偉同學
錯誤做法:一邊看電視一邊監督孩子,嘴裡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
結果:孩子不高興:“憑啥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正確做法:大人也看書,不打擾孩子,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氣氛。
結果:孩子心態平和,心思都在學習上。
孩子不做作業反映了孩子在學習上乃至生活上心理上還沒有形成注意力集中的性格品質,所以,孩子做作業磨蹭,不僅是做作業問題,是成人成才的大問題,絕不可忽視。
-
13 # 拔草咯喂
家長最關心的往往就是孩子的健康和學習,而孩子對自身最關心的往往是快樂。所以當孩子因為一些原因而不喜歡寫作業時,家長是很發愁的,甚至還會對孩子過分嚴厲。但是這種“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條件,而你就有義務好好學習、按時完成作業”的關係,則讓親子關係以及孩子對學習的態度變了味。接下來,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孩子不愛寫作業的原因,然後和家長朋友們分享一些好用的引導方法。
一、孩子不愛寫作業的原因
1、知識掌握不牢,出現畏難心理
有時候孩子對於一些學過的內容掌握得不甚牢靠,因而對其中一些作業感到很吃力,同時還容易產生挫敗感和畏難心理。而孩子在困難面前往往缺乏理智和堅毅,他們容易本能地產生逃避心理。於是明明知道還有作業沒有完成但自己也不太會寫所以假裝忘記。
2、不喜歡某位任課老師而不喜歡某個學科
孩子有時候比較敏感,可能因為一些小細節而不太喜歡一些老師,於是在上不喜歡的老師的課時容易不認真聽講,對相應的作業也提不起興趣,或不認真對待。從而一些孩子會出現因為一個老師而拋棄一個學科的現象。
3、缺少節制,貪玩
孩子年幼時自制力不夠,而且由於他們的好奇心,他們很容易對周圍的太多事物產生探索的興趣,他們有太多感興趣的事情想做,也更容易受到遊戲的誘惑,於是索性把手裡的作業丟到一邊。剛開始一些孩子只是想再玩十幾分鍾然後再寫作業,但是時間越拖越久,最後草草寫完其中的一部分作業就上床睡覺了。
4、把寫作業當成了負擔
孩子追求的是收穫快樂,而一些孩子沒有把學習當做快樂的事情來看待,於是學習和寫作業成為了他們的負擔。於是他們透過不完成部分作業的方式“自主減負”。這些孩子往往也沒有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往往把作業看成老師和家長佈置的任務,而不認為完成作業對自己掌握知識方面有重要的意義。
二、引導孩子自覺完成作業的方法
當孩子出現不愛做作業的情況,家長都會擔心孩子的學習,都會比較焦慮和著急。但是此時家長需要冷靜地對待,先了解清楚孩子不愛做作業的原因,然後針對孩子出現的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引導方法。
1、考察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及時補漏
首先,家長需要對孩子學過的功課進行一個考察,以瞭解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當發現孩子由於“偏科”而對不擅長的學科產生挫敗感,於是放棄了努力,也失去了完成作業的動力。此時,家長需要花時間幫孩子把落下的功課補上,幫孩子掌握好學過的內容。這樣孩子會做了才會減少挫敗感和牴觸心理。家長在初期可以稍作監督,等孩子做作業的狀態穩定了以後每天查閱孩子的作業,並針對孩子學過的內容提問,以確保孩子知識都已掌握牢靠,這樣經過一定的時間,孩子就會養成習慣。
2、提升孩子對個別學科的興趣
如果孩子因為不喜歡某一位老師而不喜歡某門學科,甚至不寫對應學科的作業,那麼可以和孩子好好講一講老師的辛苦,爭取孩子的理解,此外家長更應該透過一些方法讓孩子體會到這門課程的樂趣和重要性,比如可以給孩子看一些該領域的達人秀甚至傳記題材的電影,讓孩子認識到某位老師並不代表這門課程的全部魅力,幫孩子找到學習動力和激情。
3、教孩子節制和時間管理
對欠缺自制力的孩子同樣需要一定的監督和對知識點的提問考察。同時還應該教孩子合理地分配時間,比如:告訴孩子如果他能利用課間和自習的時間完成作業或者回家以後能高效地完成作業,那麼他/她在睡覺前就有一定的剩餘時間可以自由支配。這樣孩子學習和玩耍兩不耽誤,也能培養孩子們珍惜時間。
4、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習知識是負擔還是享受?我們對學習的看待方式不同,我們的感受和動力也會有天壤之別。好的學習氛圍離不開家長的經營。猶太民族在孩子小時候就把蜜滴在書的封皮上讓孩子舔,從小就讓孩子知道“書是甜的”。中國自古也以書香門第為榮耀,孩子自小就以讀書為榮為雅。如今也有很多教孩子喜歡學習的引導方法,比如:我們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然後隨著孩子知識面的拓展,孩子在學習中的興趣點也會更多。我們還可以帶著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觀察並結合我們學習的知識去實踐。此外更重要的是:給孩子當好榜樣,如果家裡的大人都熱愛學習,都以開拓自己的學識為樂趣,那麼孩子自然也會受到積極的影響。當孩子把學習當做享受和自己的權利而不是負擔,那時他們自己就會做好自己的功課了。
-
14 # 薰風南來ABCD
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講事實、擺道理,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從小養成習慣。孩子很獨立,是好事不是壞事。做錯了事情,家長不要大呼小叫的批評孩子,誰還沒個疏忽的時候?是不?……你大人就沒有做錯事的時候嗎?是不是?
要以德服人,以德服人吶……
回覆列表
對於小孩子做作業和學習,我相信大部分家長深有感觸:不輔導作業,母慈兒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
在自己眼裡很簡單的一道題目,小朋友總是理解不了或者做錯,大人心裡又氣又急,小孩子心裡又驚又懼,在大人的怒吼甚至體罰中小孩子漸漸就厭惡了學習,所以有時候過於嚴厲對小孩子學習成績適得其反,要小孩子做作業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讓他不排斥學校不排斥作業,家長需要極大的耐心,更何況你現在認為小朋友理解不了簡單的習題無法理喻,等他們到了高中大學,哪怕家長是985出來的也不一定能弄懂他們的習題了,那會會覺得自己智障嗎?
我有個荷蘭的朋友,他們一家人工作在中國,小朋友也在中國讀書,小孩特別調皮,但是他們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鑑,學習佈置的各種習題,父母親會用各種生動的例項與孩子互動,比如寫一篇關於蜜蜂的作文,家長居然花時間把蜜蜂從生到死各種生活習性做成流程圖,配上自己的理解給孩子參考,如果時間允許,他們會帶孩子去實物參觀,數學習題他們會全家參與互動,儘量讓孩子理解,說白了他們特別有耐心。這一點…我也很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