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歷史這樣說

    作為大將軍衛青的兒子,衛伉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畢竟漢武帝晚年很瘋狂,而在他之後的外戚王商,更是一個悲劇。

    西漢河平四年(公元前25年),琅琊郡境內頻發災害,樂昌侯、丞相王商派人去查辦琅邪太守楊肜。

    楊肜雖然官位不大,但他與陽平侯、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是姻親關係,王鳳聽說王商派人查楊肜,立即找王商說情,認為天災不是人能控制的,應該給楊肜一條活路,但王商沒有理睬王鳳,經調查後,上疏奏請罷免楊肜。

    可王商的奏章送上去後,一直不見漢成帝劉驁的批覆,王鳳卻因此對王商非常怨恨。

    王商和王鳳都是當朝重臣,而且都是外戚,王商是漢宣帝劉詢的表兄弟,漢成帝的表叔祖,曾極力維護漢成帝的皇太子之位,漢成帝非常敬重他;王鳳則是漢成帝的元舅,他的同母妹妹是漢成帝的親生母親王太后,自然關係又較王商親一些。

    王商還在等漢成帝的訊息,王鳳已經展開了反擊,他私下命人蒐羅王商的“罪證”,唆使頻陽人耿定上書指控王商,說王商曾與父親的奴婢通姦,王商的妹妹也跟其他男人有不正當關係,奴僕殺了姦夫,很可能是王商教唆的。

    漢成帝壓下了耿定的上書,不同意對王商進行處罰,但王鳳堅持要求漢成帝移交給司隸校尉徹查。

    王商非常害怕,正好之前王太后曾想讓王商的女兒入宮,當時王商拒絕了,現在他決定改變主意,去漢成帝的新寵李婕妤家尋求幫忙。

    這時,出現了日食,太中大夫張匡就上書漢成帝,表示願意向近臣說明日食災禍出現的原因。

    漢成帝命關內侯、左將軍史丹等人去察問張匡,張匡把王商說得一無是處,要求漢成帝法辦王商。

    史丹等人回奏漢成帝時,也建議把王商下獄,定重罪,漢成帝不忍心,要求此案到此為止。

    王鳳繼續堅持要懲辦王商,漢成帝無奈之下制詔給御史,切責王商,罷免了他的丞相之職。

    王商被免官後第三天,就氣得“發病嘔血”而死,還得了個“戾侯”的惡諡。

    也怨不得王商,畢竟,王鳳的侄子可是大名鼎鼎的新朝皇帝王莽啊!

  • 2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權力是一個很迷人的東西,誰都不想過早地把權力交出去,更不希望有外人來分割自己的權力。漢武帝顯然就是這樣的人。

    衛伉,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衛青的長子,兩次封侯,兩次被廢。最終因為捲入太子劉據的巫蠱之亂而被殺。

    01衛伉第一次封侯和廢侯。

    衛青總是為漢武帝立功,這讓漢武帝非常高興,所以一口氣封了衛青三個兒子為侯爵。衛青這三個兒子一點功勞都沒有,就被漢武帝封為侯爵,這讓老將軍李廣差點沒吐血。

    其中衛青的長子衛伉就被封為了宜春侯,這個時候的衛伉才不到10歲,誰敢承受這樣的禮遇呢?所以衛青一個勁兒地想要辭退。

    可是漢武帝不答應,他心裡高興,因為衛青不僅打贏了匈奴人,還把軍權給漢武帝奪回來了。在軍中有衛青這個親信,漢武帝動用軍隊就順手多了,再也不用給那些老將軍什麼面子了。

    於是衛伉就這麼稀裡糊塗地做了宜春侯。不過他這個宜春侯並沒有什麼權力,只是享受侯爵的待遇而已。

    天子曰:“大將軍青躬率戎士,師大捷,獲匈奴王十有餘人,益封青六千戶。”而封青子伉為宜春侯,青子不疑為陰安侯,青子登為發乾侯。青固謝曰:“臣幸得待罪行間,賴陛下神靈,軍大捷,皆諸校尉力戰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勞,上幸列地封為三侯,非臣待罪行間所以勸士力戰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史記》

    其實這個時候的衛青已經開始過上了戰戰兢兢的日子,一門五侯看似風光,其實背後的壓力是相當驚人的。

    家庭條件過分好,這也是衛伉沒有學到什麼真本事的主要原因。就在衛家如日中天的時候,霍去病忽然病死了。

    這對衛家來說是一個噩耗,對漢武帝來說也是一個噩耗。事情傳到漢武帝耳中,漢武帝非常傷心,居然順帶著就把衛伉的侯爵給廢了。

    連同衛伉的爵位被廢的,還有兩個弟弟衛不疑和衛登的侯爵爵位。按照史書的說法,是因為衛伉假傳聖旨,所以被廢了。其實這是不靠譜的說法,畢竟假傳聖旨那是死罪。

    02衛伉第二次封侯和廢侯。

    被廢了侯爵的位置,衛伉等人已經意識到了一點,漢武帝開始討厭他們衛家了。縱然衛青再小心翼翼,可他在軍中的地位是無人可以撼動的。

    這一點是漢武帝最看不慣的地方,世上只有漢武帝一個人可以集權,為什麼你衛青在軍中可以集權呢?所以漢武帝培養了霍去病跟衛青分權,結果霍去病還中途死了。

    這個時候衛青要想保住榮華富貴,就必須要申請告老還鄉才行。等到衛青死了以後,衛伉也就接替了衛青的長平侯爵位。

    雖然也是長平侯,可衛伉跟衛青是完全不能比的,他也在軍中任職,卻完全無法達到他老爸的那種境界和高度。

    就在做了6年長平侯的時候,衛伉因為沒有宣召,擅自入宮結果被廢了侯爵。這一點誰也不太明白,到底為什麼衛伉會擅自入宮。

    宜春侯伉,五年四月丁未以青功封,元鼎元年坐撟制不害免,太初元年嗣侯,五年闌入宮,完為城旦。---《漢書》

    難道說有什麼緊急情況需要他入宮?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讓他進宮的人,應該就是太子劉據。劉據和衛伉屬於表兄弟關係,衛青和霍去病死了以後,劉據無所依靠,只能依靠這位不怎麼靠譜的表哥。

    衛伉進宮本來沒有什麼大事,可這件事被小人告發到了漢武帝那裡。漢武帝一直覺得自己的兒子劉據想要奪權,所以再次廢了衛伉的侯爵,警告劉據做事小心點。

    03衛伉因為巫蠱之禍被殺。

    衛伉因為擅自入宮的罪名,不僅被剝奪了長平侯的爵位,而且被髮配到邊疆服兵役五年之久。也就是說這段時間,衛伉跟太子劉據之間,是見不到面的。

    劉據失去了衛青、霍去病、衛伉等人的相助,此刻早就成了孤家寡人。而劉據的弟弟們在一點點長大,他們每個人都想要奪取太子之位。

    為了能夠扳倒太子,他們可謂是什麼辦法都用了,甚至連漢武帝時期最討厭的巫蠱之法也用了起來。

    最終巫蠱之禍爆發,劉據因為拒不認罪,又帶兵反擊,最終被漢武帝認定為謀反,被逼無奈自殺而亡。

    劉據全家也跟著被殺而亡,只留下了年幼的孫子劉病已。而此刻衛伉也因為涉及這件事,被人誣陷,所以慘遭殺害。

    武帝末,衛後寵衰,江充用事,充與太子及衛氏有隙,恐上晏駕後為太子所誅,會巫蠱事起,充因此為奸。是時,上春秋高,意多所惡,以為左右皆為蠱道祝詛,窮治其事。丞相公孫賀父子,陽石、諸邑公主,及皇后弟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漢書》

    衛伉到底有沒有參與到這件事當中呢?我覺得肯定是有的,當劉據打算要奮起一搏的時候,肯定是通知了衛伉。

    作為劉據的後盾,衛家當然要為劉據保駕護航。不過這個時候的衛家已經沒有什麼能力可以幫助劉據了,所以衛伉的死,其實是比較無奈的一件事。

    也就是說他明知道,自己摻和這件事無異於杯水車薪,但是衛伉還是要參與進去。沒辦法,太子一旦倒臺,那麼他們衛家也會完蛋。

    總結:衛伉的能力太差,導致後期劉據太被動。

    其實後期只是衛青和霍去病去世了,衛家還是存在的,衛伉接替了衛青的爵位,如果能力足夠的話,完全可以打造下一個鼎盛時期。

    可是衛伉的能力不行,這是硬傷。因為漢武帝討厭衛家的力量太強大,使得太子劉據的風頭簡直要超過了皇帝。

    所以漢武帝不斷打壓衛家,可是等到衛伉承襲爵位的時候,衛家的力量已經不算什麼事兒了。漢武帝也沒有什麼閒工夫去打壓衛家了,這個時候衛伉還是無法振興家業。

    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同時衛青另外倆兒子也是沒什麼太大出息。富不過三代的確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過衛青之所以沒有好好教育自己的額兒子,我認為他是有自己的考慮的。如果他的兒子也像他一樣優秀出色,那麼衛家將會成為漢武帝的重點打擊物件。

    他三個兒子雖然沒什麼出息,但是隻要不為非作歹,想要保住榮華富貴那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在衛青看來,每天陪著皇帝戰戰兢兢,還真不如回去做個富家翁來的舒服。

    所以衛青不打算把孩子們培養成什麼出色的人才,他只希望他們平安健康地過一輩子。很可惜的是,你不想惹事,可事情卻想要來找你。

    衛青家族顯然已經夠低調了,太子劉據顯然已經夠弱小了。可大家還是覺得不夠,非要剷除他們才行。所以說成為強者以後,就別想著功成身退的事情,再往前走一步,做曹操曹丕有什麼不好呢?

    參考資料:

    《漢書》

    《史記》

  • 3 # 有風物語

    衛伉是大司馬大將軍衛青的長子,有這麼一個英明神武的爹,他是幸運的,不過衛青實在是過於英明神武了,讓漢武帝劉徹越來越忌憚,而且漢武帝對於外戚一直十分警惕,於是作為太子表兄弟的衛伉,一生是起點很高,但是結局很悲慘,最後因為太子劉據謀反受到牽連被誅殺。

    漢武帝一高興 襁褓中就封侯

    能夠遇到漢武帝這位志在滅絕匈奴的主上,衛青是幸運的,最終他也不負漢武帝所望,數次率軍出塞,狠狠打擊了匈奴。衛伉兄弟三人就是在衛青的一次大戰之後出現在史記中。

    衛青功蓋一世

    公元前124年春天,衛青率軍三萬攻打匈奴,“得右賢裨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於是引兵而還。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車騎將軍青為大將軍,諸將皆以兵屬大將軍,大將軍立號而歸。”

    這一次不僅是衛青成為大將軍,而且漢武帝一高興,將衛青的軍功一折算,就將他三個兒子都封了侯。

    天子曰:“大將軍青躬率戎士,師大捷,獲匈奴王十有餘人,益封青六千戶。”而封青子伉為宜春侯,青子不疑為陰安侯,青子登為發乾侯。

    一下子就一門四侯了,衛青雖知漢武帝這是在激勵他繼續消滅匈奴,但仍推辭,

    青固謝曰:“臣幸得待罪行間,賴陛下神靈,軍大捷,皆諸校尉力戰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勞,上幸列地封為三侯,非臣待罪行間所以勸士力戰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

    襁褓這個詞,有研究者分析過,認為漢朝時候的襁褓指的十歲以下的孩童。衛青說了不算,不到十歲的衛伉就此當上了侯爺,三兄弟的食邑都一千三百戶。

    霍去病一死 衛青的三個兒子都丟了侯位霍去病 天妒英才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死,漢武帝不僅痛失愛將,也失去他認為的對衛青威望的制約者。雖然漢武帝沒把很會晦暗韜光的衛青如何,卻在第二年,把衛青大兒子的侯位剝奪了。

    自驃騎將軍死後,大將軍長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史記》)

    自去病死後,青長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漢書》)

    有史料說衛伉是“矯制不害”,矯制就是說他假傳聖旨,不害就是沒造成什麼惡果。於是就除爵了事。

    不過那個時候衛伉最大也就十七八歲的樣子,很難說是不是中了誰的算計。

    又過了五年,這一次倒黴的是衛青的另外兩個兒子。

    陰安侯不疑及發乾侯登皆坐酎金失侯。(《史記》)

    酎金指的漢朝的侯爺們於宗廟祭祀時隨同酎酒所獻的黃金。漢文帝時就對此有了規定,劉姓諸侯王和最頂級的貴族列侯都要按封華人口數和食邑人口數獻上黃金助祭。人口以千為單位繳納金四兩,由少府驗收。獻酎金時,皇帝親臨受金。酎金制度規定,所獻黃金如份量或成色不足,王削縣,侯免國。

    公元前112年,漢武帝要打南越,結果侯爺們誰也不上心,於是漢武帝一怒之下,就以“酎金不如法”,也就是金子重量或者成色不足為藉口,一口氣奪了106位列侯的爵位,其中就有衛青的兩個兒子。

    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後 沒兩年爵位又被廢山西臨汾為衛青故里,此為衛青銅像

    衛青去世後,衛伉就繼承了長平侯的爵位,關於衛青長平侯的食邑,《史記》說是有一萬六千七百戶,而《漢書》則記載為二萬二百戶和三萬戶。當然,因為“推恩令”的存在,所以衛青這些食邑在他死後應該是分給了他的三個兒子。不過衛伉繼承侯位不過六年。

    長平侯伉代侯。六歲,坐法失侯。(《史記》)

    宜春侯伉,五年四月丁未以青功封,元鼎元年坐撟制不害免,太初元年嗣侯,五年闌入宮,完為城旦。(《漢書》)

    闌入宮的意思就是說衛伉沒有帶通行證就自己跑到宮裡去了,“無符籍妄入宮曰闌。”於是被罰去邊境修長城,漢朝律法“城旦”為期五年。

    衛伉為何去宮裡?因為皇后是他姑,太子劉據是他表兄弟,這原本算不得什麼大事,但漢武帝之所以直接把他攆到了邊境去搬磚頭,應該是他疑心病越來越重有關,總覺得太子想要奪權。其實早在二年前,衛伉已經去五原邊境待過一陣子了,可是漢武帝明顯針對他,於是作為太子最所倚重的外戚,衛家這下子連長平侯的爵位都沒了。

    巫蠱之禍 衛伉被株連身死

    衛青活著的時候,太子劉據地位甚是牢靠,哪怕是皇后年老色衰恩寵不在之後,

    皇后、太子寵浸衰,常有不自安之意。上覺之,謂大將軍青曰:“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聞皇后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

    但衛青去世後,各方都蠢蠢欲動,當然這背後少不得漢武帝的縱容,

    衛青薨,臣下無復外家為據,競欲構太子。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公元前92年,巫蠱之禍發,就是漢武帝覺得有人用巫術害他。

    武帝末,衛後寵衰,江充用事,充與太子及衛氏有隙,恐上晏駕後為太子所誅,會巫蠱事起,充因此為奸。是時,上春秋高,意多所惡,以為左右皆為蠱道祝詛,窮治其事。丞相公孫賀父子,陽石、諸邑公主,及皇后弟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漢書》)

    這一場巫蠱之禍很難說一開始是不是漢武帝有意為之,因為丞相公孫賀父子也是外戚,是太子的另一依靠。

    但最後,禍亂一發不可收拾,超出了漢武帝的想象,這場動亂不僅數萬人死於非命,後來太子劉據被構陷之下舉兵造反。皇后與太子皆死。

    後來漢武帝也後悔了,

    上憐太子無辜,乃作思子宮,為歸來望思之臺於湖。天下聞而悲之。《漢書·武五子傳》

    茂陵旁的衛青墓

    衛青死後,衛家失去了頂樑柱,而太子也失去了最有力的依靠,使得衛家衰敗,何嘗不是漢武帝故意為之。

    自衛氏興,大將軍青首封,其後枝屬為五侯。凡二十四歲而五侯盡奪,衛氏無為侯者。(《史記》)

    自衛氏興,大將軍青首封,其後支屬五人為侯。凡二十四歲而五侯皆奪國。徵和中,戾太子敗,衛氏遂滅。(《漢書》)

    衛氏遂滅並不是說衛家被滅族,而是說他們作為外戚勢力已經不存在了。

    漢宣帝繼位後,作為太子劉據的親孫子,賜青孫(衛登之子)錢五十萬,復家。(《漢書·外戚恩澤侯表》)

    參考資料 《史記》《漢書》《資治通鑑》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衛伉,西漢名將衛青的庶長子。眾所周知,衛青娶了漢武帝劉徹的胞姐陽信公主(下嫁平陽夷侯曹壽後隨夫爵亦稱平陽公主)。但是,平陽公主和衛青並沒有生育子女,衛青的三個兒子都是與小妾所生,衛伉雖然承襲了衛青的長平侯爵位,但他並不是嫡子、更不是嫡長子,僅僅庶長子而已。

    襁褓封侯

    衛伉一輩子最出彩的一幕不在成年之後,而是在襁褓之中。元朔五年,時為車騎將軍的衛青率十萬漢軍分三路遠征匈奴,大捷,俘虜了右賢王的小王十餘人、男女一萬五千餘人、牲畜有幾百萬頭……凱旋的衛青尚未回師長安便被喜出望外的漢武帝封為了大將軍並增加食邑六千戶(《漢書》說八千七百戶)。

    讓衛青感到意外的不是增加封邑、也不是進封大將軍,而是漢武帝將違制將他尚在襁褓之中的三個兒子衛伉、衛登和衛不疑也封為了列侯,衛伉爵封宜春侯。衛伉的這個列侯爵位更多地還是象徵意義高於實際意義,但卻使得衛氏一門算上霍去病一共出了五位列侯,曠古絕今!衛氏三兄弟也開創了漢王朝歷史上的先河,成了年齡最小的首封、非承襲列侯,將他們十七歲封侯的表兄霍去病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霍去病英年早逝,衛伉失侯

    隨著衛青和霍去病的崛起,衛氏外戚勢力也成了漢武帝最為忌憚的物件。因為對匈奴的作戰仍在繼續,漢武帝又不得不倚重衛、霍,不得已只能採取權力平衡的策略,將衛、霍並重,讓二人相互牽制以維持一種微妙的權力平衡。元狩六年,霍去病英年早逝,漢武帝衛、霍相互牽制的權力佈局化為泡影。自此,衛青成了漢武帝唯一的防備和忌憚物件!

    一年之後的元鼎元年,衛青的兒子首當其衝。衛伉因“矯制不害”失侯。從衛伉襁褓封侯來看,彼時他不過也就十歲上下,一個十歲的孩子“矯制”,能假傳什麼聖旨?又有誰信?就算按一些人的說法,十歲以內算“襁褓之中”,彼時的衛伉也不超過十八歲,這已經是極限了……再加上“不害”二字,這假傳聖旨根本沒有造成任何後果!說到這裡想必大家也都能想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說白了,就是漢武帝找個藉口收回給衛青家的幾個列侯爵位罷了!否則,“矯制”這樣的重罪又怎麼可能僅僅是削爵那麼簡單?與此同時,衛伉的兩個弟弟也被漢武帝找藉口削去了列侯爵位。

    彼時霍去病剛剛去世,衛青還在世。漢武帝此舉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給衛青上眼藥!明著告訴衛青最高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否則能夠削掉衛青兒子的爵位,同樣能削掉衛青的長平侯!當然,衛青也是相當聰明的一個人,處處示弱、處處隱忍,這才消除了漢武帝的疑心,免去了進一步被清洗的危險……

    衛青辭世,衛伉再次為侯

    元封五年,衛青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中離開了人世,雖然沒有遭到漢武帝清洗,但衛青晚年的日子並不好過。但漢武帝對衛青還算是善始善終,並沒有秋後算賬。在衛青去世之後,漢武帝依照常例,允許衛青的一個兒子承襲長平侯爵位。這時候,本就是庶長子又與平陽公主“母子”關係不錯的衛伉幸運地再次成為了列侯,承襲了衛青的長平侯爵位。但是,這個時候的衛氏家族早已不是當年的衛氏家族了,長平侯也不再是當年衛青的長平侯了……

    二次失侯,衛氏衰落

    在承襲長平侯爵位以後,衛伉幾乎就是在家混日子,史籍中唯一一次提及衛伉參與“軍國大事”就是太初三年與遊擊將軍韓說一道屯兵五原。在這次領兵之後僅僅一兩年,衛伉便因為“闌入宮禁”(史載:無符籍妄入宮曰“闌”)被削去了長平侯爵位,完為城旦(史載:“完”即保留鬚髮,城旦為刑罰名稱,一種類似兵役守邊塞的刑罰,為期五年)。換言之,衛伉這一次罪名還不小,是“死罪”降級處理,這才削去了爵位發配“充軍”去了,而且得“充軍”五年!看來老爹衛青不在了,衛伉已經不太罩得住了……由此也可見,衛氏家族再這個時候基本上已經到了近乎歷史最低谷了。

    巫蠱之亂,殃及池魚

    徵和二年,在衛伉被削去列侯爵位近十年之後,“巫蠱之亂”爆發,彼時的衛伉城旦之刑已經結束,又失去了列侯爵位,差不多已經沒有什麼政治影響力了。但是,還是被捲入了這場政治風波之中,與表兄弟戾太子劉據、公孫敬聲丟掉了性命……史籍對衛伉在“巫蠱之亂”中的行為記載很少,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很可能衛伉就是與戾太子劉據表兄弟之間走動比較勤,殃及池魚而已。這也解釋了為何事後漢武帝既沒有繼續找衛青其他兩個兒子的麻煩,也沒有為難衛伉的兒子,因為衛伉本身就是“打醬油的”……

    綜上所述,衛伉雖然襁褓封侯,但因為衛青的低調、示弱策略,衛伉並沒有過得太多出頭的機會,相反還很可能受到了衛青的可以壓制,為的就是讓漢武帝放心、保衛氏家族周全。所以,衛伉第一次被削爵時,衛青不僅沒有表現過激,反而繼續保持了異常的低調。只可惜,衛氏家族太過樹大招風了,到頭來衛伉還是因為“巫蠱之亂”丟掉了性命。

    衛伉一生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更加沒有他表兄霍去病那樣波瀾壯闊的人生。或者說,為出身所累也是可以的,因為出身烜赫一時的衛氏家族,註定了衛伉無法與政治絕緣,這或許就是衛伉一生悲劇的根源。因為政治,還在襁褓之中的衛伉便成了漢王朝的列侯;同樣因為政治,衛伉最終丟掉了性命……可衛伉在政治上有什麼建樹嗎?沒有!他的一生都只是被政治裹挾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覺得喜歡上一幫說相聲的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