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柴門聞犬吠666

    其實我是不贊成太宰與魯迅做對比的,假若要選一位作家與魯迅做對比,那隻能是芥川了。不是說太宰遠不如魯迅或是魯迅遠不如太宰這樣的車軲轆話,只是他們其實太宰與魯迅並不相像,或者說不夠像。

    近代日本相當多的作者善於寫人性醜惡,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太宰治,芥川龍之介,夏目漱石等等都精通此道,中國也差不多,但是寫人性醜惡的人裡,大部分都是一種“我是醜惡的,我看到的人也是醜惡的,所以世人皆惡”,非常感性的表達著人性。唯有芥川與魯迅始終是冷酷的解剖者,拿著冰冷的手術刀,劃開虛偽的膿包,平靜的看膿水流淌。這種表達方式是與其他作家不同的。套用王國維一句話,這兩者就是“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區別。

    當然,這兩種方法本身沒有高下之分,魯迅自然有魯迅的好,太宰當然也有他的好,像這兩位大佬,您其實一點不用管他們兩位的區別,只要去讀,去學就行了,非要分個三六九等反而顯得非常沒趣,不是麼?

  • 2 # 無際42

    區別在於,魯迅是華人,我們瞭解他的作品。瞭解他的人。太宰不是華人,他的作品是什麼,華人一般不知道。無從比較。

  • 3 # 滿實詩星

    都有一腔熱血,但生命的價值,在社會上表現不同。魯迅有著文人的風骨,而太宰治更傾向官吏,魯迅罵遍無敵手,來彰顯自己的正氣。作為一個文人,最不能忍受的,是社會的黑毒,民族的精神頹廢,總會將怒火,噴向逞惡勾結的人。作為一位老師,魯迅給了這社會,太多的熱情,總是教導學生,不偷隱度日,不與亂黨為友,不出賣國家為榮,不丟掉自己的正義處世。作為一個立志救國救民的人,魯迅總是嘔心瀝血,用文字敲碎面目可憎,狡黠一世,霸道行兇的人,他就是在用正能量,耗光自己的生命精力,以致到死,依然不放過惡匪霸行的人,他的太義精神,到現在,仍舊值得我們去歌頌。作為一個父親,魯迅的偉大,成就孩子的堅韌,情感的交融,鍛造了魯迅的孩子,天生非凡,不管在幼小時,還是在年老時,魯迅的孩子,仍然尊崇父親愛國救民的精神,並用自己的鐵骨錚錚,將魯迅的皇朝,不在任何時代覆滅。

  • 4 # 另類文史

    600字告訴你“日本文神”太宰治和魯迅相比,差在哪裡!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最近很火,有讀者問我他的影響力比魯迅如何。嚴格來說,這是個學術性問題,設計許多方方面面,無論如何回答都會掛一漏萬,然而讀者君堅持認為太宰治既然在日本有“文神”的美譽,和中國的“民族魂”魯迅相比,應該相差無幾,見到有人講太宰治當做“文神”,另類君坐不住了,今日就冒著被“鈦粉”們圍毆的風險,講一講太宰治和魯迅的區別。

    魯迅是洪鐘大呂,是中國的民族魂,是民族的脊樑,這樣的存在是絕無僅有而且不可或缺的,是千年一遇的神級人物,儘管魯迅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短板,但終其一生,是光輝璀璨奪目的一生,無論是文學史、文化史還是文藝史和中國民族史層面,魯迅都是光耀千古的萬世師表!

    如果您對上述評價有意見或建議,請不吝賜教,反正我不解釋。

    太宰治在日本屬於“三聖”級別,也就是和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齊名的文壇大佬,這種等級類似於中國道教徒們心中的三清。貌似高大上,實際上也就那回事兒。

    從文學成就而言,他的《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也都算是日本近現代文學的神級存在。

    然而若論影響力,太宰治度日本國民性幾無成績可言。

    太宰治出道成名的年代是日本軍國主義從雄起到衰敗的階段,太宰治生於此時類似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存在感,目睹唐王朝由盛轉衰,所以他有感而發的作品也和時代合乎節拍,加上太宰治曾加入日本的某黨組織,後來公開與之決裂,所以國內一段時期對他是封殺態度,文學研究領域也對其避而遠之。

    若論太宰治和魯迅的最大區別,那就是他對民眾的影響力乏善可陳。

    他留下的名言警句只有一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他自己也曾三番五次的嘗試自殺,最終在39歲的時候“功成身退”)

    而魯迅就琳琅滿目:

    救救孩子!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直視淋漓的鮮血……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其實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以魯迅的慷慨激昂和昂揚鬥志,絕非太宰治那樣悲觀厭世的作家所能比肩,就是這樣。

    …………

    綜上所述,太宰治在日本算是個有名望的作家,他能和獲得諾獎的川端康成齊名,實力不容小覷,然而和中國的魯迅相比,還不夠格。

    言盡於此,告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泰迪多少斤最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