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容9999

    不可能的!不管是麵食還是米飯這些只是主食的一個種類,麵食有好多個小類:饅頭、花捲、烙餅、麵條等等這些都屬於麵食類的,但是並不會取代米飯,吃飯在於的是平衡膳食,就像吃牛肉對身體好,但你不能光吃牛肉吧!那樣身體就會缺別的東西,天天吃米飯那肯定會厭煩的,要變著花樣吃。

  • 2 # 胖虎vloG

    饅頭是麵食,也是主食的一種,不會影響健康的。南方人主要是吃米飯,而北方人主要吃麵食,這是地或性的差別,就營養成分來講基本相同。

    米飯含有較少的維生素B1、B2,蛋白質、較少的脂肪、碳水化合物(較多)、鈣磷鐵。其中,碳水化合物就是糖。

    麵食中營養成份和米飯幾乎相同,只是各項都要略多點,碳水化合物(糖)含量差不多。麵包餅乾這類食品含糖量更多些。

    可見,米和麵這些糧食主要供應人所需要的糖。據說,一兩大米或麵粉,抵得上70毫升50%的葡萄糖注射液的含糖量呢。長期食麵會長胖

    饅頭的熱量233卡/100克,米飯的熱量177卡/100克。

    消化程度方面,大米和麵食沒有什麼差別,都是容易消化的食品。但是如果按重量來說呢,米飯含水量比饅頭、烙餅等麵食高,因而單位重量的熱能比較低

    在蛋白質方面,雖然面的蛋白質數量比米中高些,但是其中蛋白質的質量卻比米低。面中含有40%的“醇溶蛋白”,其中嚴重缺乏賴氨酸;米中“醇溶蛋白”含量低於20%,米蛋白的生物價值在常見穀類中較高。

    在維生素方面,以前生活水平低、副食很少,吃米確實容易患營養缺乏症。可如今各種雞、魚、肉、蛋換著吃,維生素B1不再成為主要問題,麵食的優勢也就難以體現了 。

  • 3 # 政家小小

    回到問題本身,您僅僅是因為麵粉和粉類更好消化所以想換嗎?如果您喜歡吃,我覺得可以替換,畢竟相對而言更容易消化一些;但如果您不是很喜歡吃這些,只是因為對身體好,容易消化才想吃,那就沒什麼必要改變了,吃得開心和高興更有利於身體健康。我自己的經驗而言,心情不好,壓力很大的時候會覺得胃難受,會消化不好。所以還是別給自己太多的枷鎖和負擔,開開心心最重要。

  • 4 # 沒心沒肺的愛1

    一般來說麵食是比米飯更容易消化的,同時也要根據胃酸的多少來決定的具體如下。 1.麵食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很容易被人消化的,一般人吃一碗麵條和一碗米飯的話,麵食會使人提前感覺肚子餓,米飯還是比較能耐飢餓。 2.對於胃酸較多的人來說,麵食鹹性比較大,可用來中和鹹性,就會覺得很容易被消化。 3.對於胃酸少的人來說,尤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要消化麵食就要更多的胃酸,吃麵食就很難消化,相反吃米飯的胃就相對舒服了。 4.麵食粉類哪個更容易消化要看人體質。

  • 5 # 天方夜譚410zhou

    我覺得這和地區,環境人的飲食習慣是密不可分的,一般情況下,北方人注重麵食之類的,因為特殊的環境和氣候養育了一方人,北方的土地都比較乾旱,適合種植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因為主產的就是這些,所以就把麵食當做主食,各種麵條,饅頭,雖然容易消化,但是從古到今,人們已經養成習慣了,再就是容易消化的麵食對胃也挺好的,北方寒冷吃麵食可以暖心,而南方氣候熱,適合種大米,所以他們就形成了一日三餐吃米的習慣,而我們土生土長的北方人是不習慣早上吃米飯的,早上喝各種粥再配上包子油條等麵食,暖心又暖胃,所以我還是覺得雖然麵食消化快,但是還是離不開它。

  • 6 # 黃河XG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個人飲食習慣很難改變,北方人走到哪都要吃麵食,南方人吃得較精細。所以不管走到哪裡都能找到各個地方的風味飲食的特色飯菜。

  • 7 # 別開槍是大鵬阿

    第一次回答問題 哈哈 我自己算是北方人,喜歡吃麵食粉絲之類的,我老婆算是南方人,現在我也快變成男方人啦,中午和晚上都是米飯,出去吃飯還是粉絲麵食多一點。

  • 8 # 貝勒武哥

    中國的麵點小吃歷史悠久,風味各異,品種繁多。麵點小吃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當時已有石磨,可加工麵粉,做成粉狀食品。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已出現油炸及蒸制的麵點,如蜜餌、酏食、糝食等。此後,隨著炊具和灶具的改進,中國麵點小吃的原料、製法、品種

    日益豐富。出現許多大眾化風味小吃。如北方的餃子、麵條、拉麵、煎餅、湯圓、煎餃等;南方的燒麥、春捲、粽子、元宵、油條等。此外,各地依其物產及民俗風情,又演化出許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

    搜尋

  • 9 # 腹肌剪影

    麵食可以取代主食,河南人就是以麵食為主,現在不知道是不是,能量很高。粉類不可以,不抗餓,吃到肚子裡的大部分是水

  • 10 # 恰蟹小食光

    我覺得不應該!

    作者座標浙江溫州,作為一個南方人,我從小到大幾乎每一頓都是米飯配海鮮,也是十分愜意了。但小時候調皮把自己腸胃給弄得好差好差~

    麵食於我而言,更加難以消化!!具體原因如下:

    1️⃣小時候早餐吃碗麵,再配上湯和水,我甚至容易肚子疼一個早上,聽老師說可能我沒有嚼碎,然後水一多,面就在肚子裡漲的原因。

    2️⃣然後時間一轉眼就到了大三,在外面實習的時候,同事是個北方小夥兒,酷愛吃麵,公司樓下正好又有一個很好吃很好吃的麵館,於是我們天天都要相約去嗦。剛開始還好,當我連續吃到第三天的時候,每一頓之後我都會感覺不舒服,去廁所拉稀。就這樣迴圈的吃麵,肚子疼,拉稀,吃麵....一個禮拜後,終於我挺不住了。告知同事我要吃米飯的需求和原因後,終於吃上了我“大白米飯”,最神奇的地方來了(我的肚子第二天就停止了疼痛的跡象,感覺整個人的腸胃負擔從max減至0,生活再次步入正軌).....

    hai,我塌了這麼多廢話,只是想告訴大家,南北不同習!沒有絕對的誰對誰錯,而我作為一個腸胃弱爆的南方人覺得消化麵食真的是個挑戰。可能另外一個腸胃弱爆了的北方恰好覺得相反,所以事無絕對,我們要求同存異,相互尊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款手機是2000-3000元價位中的機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