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吹楊柳只欲飛
-
2 # 詩書君
唐詩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時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代表人物有:初唐四傑、沈佺期、宋之問、陳子昂、王績。
唐詩在初唐時期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詩歌的題材還在草創階段。
王績,唐朝的第一位詩人,他是初唐四傑之中王勃的叔祖父,本來是在隋朝做官,後來看到隋朝將要土崩瓦解,他辭官歸隱。他的代表作品:野望。
陳子昂推動了唐詩的發展,唐代詩壇初期受到六朝齊梁詩歌的影響豔俗而空洞,陳子昂出現之後賦予了詩歌新的生命,他越過六朝直接從建安詩風汲取營養,所以他的詩風雄健蒼涼。代表作品:登幽州臺歌、感遇詩。
沈佺期和宋之問是五言律詩的先驅,為五言律詩的發展起到了突出的貢獻。
初唐四傑:王楊盧駱。都是天才人物,每一位都是少年得志,但是命運極其悲慘。王勃的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楊炯代表作從軍行;盧照鄰長安古意;駱賓王於易水送人。
盛唐時期詩歌迎來了高峰。這一時期詩人太多,僅僅舉出幾個代表人物。
李白,詩仙,是不得不提的人物,唐詩是詩歌的高峰,而李白是站在山峰之上的人,他的代表作太多,每一首詩都是傑作。
杜甫,律詩的集大成者,被稱為詩聖,他寫的詩是詩史。杜甫對詩歌的貢獻極大,他規範了律詩,讓後人有跡可循。
王昌齡,有著七絕聖手之稱,他寫的絕句可以和李白一決高下。
王維,有著詩佛之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唐代當時最有名的詩人。
孟浩然,他的一生艱苦,但是他隨性而為,隱居山林,他的詩歌描寫山水的靈性,已經和山水合二為一。
經歷了盛唐,中唐的詩人雖然不僅盛唐的成就他,依然為詩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白居易,他嚐到了新樂府運動,而且寫詩直白,能夠讓百姓看懂。
元稹,和白居易合稱元白,他的詩歌也是一樣直白,但是感情真摯。
劉禹錫,中唐的代表人物,懷古和諷喻以他的專長。
晚唐時候,詩歌已經沒落,但是還是有偉大的詩人出現。
李商隱,晚唐時期最負盛名的詩人,他的詩歌豔麗而寓意深刻,擁有大量的讀者。
杜牧,晚唐最好的詩人之一,絕句寫的極好,代表作品:江南春、赤壁
許渾,被稱為直追老杜杜甫的詩人。
-
3 # 東方木民77355334560
初唐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四傑中鵝鵝鵝的駱賓王和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王勃較熟。
盛唐浪漫與現實的大李杜,邊塞裡的七絕聖手王昌齡,田園裡的王維孟浩然
中唐元白二位,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又有傳奇鶯鶯傳,白居易西湖白堤
晚唐小李杜,李商隱一弦一柱總難懂,因為典故多。杜牧楊州一夢,卷席總不如。
-
4 # 博史通今
文學上來說,唐詩可分為四個時期
1.初唐時期,從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稱帝到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繼位,歷時95年,代表人物有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時稱“初唐四傑”,加上陳子昂、虞世南等人。
2.盛唐時期,從公元713年唐玄宗繼位-到公元765年唐睿宗永泰元年,歷時53年,代表人物頗多,也是大唐詩歌的盛世,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王昌齡、高適都是這個時期人物。
3.中唐時期,從公元765年唐睿宗永泰元年到公元847年唐宣宗繼位,歷時81年,代表人物白居易、韓愈、劉禹錫、元稹等人
4.晚唐時期,從公元847年唐宣宗繼位-公元902年唐朝名存實亡,歷時56年,代表人物李商隱、杜牧、韋莊等
-
5 # 唐詩宋詞有風雲
按照常規分法,唐詩分為初盛中晚四個時期。
1、初唐
中國唐詩浩浩蕩蕩,而作為這條文化長河的開端與肇始,更多的卻是基於從漢魏六朝詩歌中延宕開來的涓涓細流。當它們流過大唐這個嶄新的帝國,歷經初唐詩人群體的融合與提純、創新與變革,一條從宮廷臺閣到山水田園、從邊關冷月到喧囂市井的近百年詩歌軌跡也隨之形成,最終激盪成盛唐詩歌的澎湃湍流。在這個為唐詩奠基的詩人群體,有陳子昂這樣以剛建雄渾詩風著稱的詩人,有王楊盧駱這樣的"初唐四傑",有頗具隱士風範的王績,當然,也不乏上官儀的"上官體",杜審言初具規模的律詩,而一句"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也讓我們記住了宋之問⋯⋯
2盛唐
泱泱盛唐,不僅是萬邦朝覲的中心,更為文人們提供了一方展現才能的舞臺。生逢盛唐的文人們,骨子裡都把自己看作了浪漫的騎士,邊塞軍旅的生涯為他們鍍上一層烽火之色,經世致用的夢想點亮了他們的鴻鵠之志,而遊俠遊宦遊仙的社會風尚,又讓他們遍覽名山大川,廣交四海知音。這個文風浩蕩的盛唐詩人群體,彰顯著青春的驕傲,也湧動著生命的豪情。他們當中,有的仕途暢達,有的沉居下僚,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舉杯邀月,擊劍酣歌,結伴交遊,心聲互答。盛唐我們耳熟能詳的詩人眾多,李白、杜甫、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王之渙、賀知章⋯⋯這一串震徹詩壇的名字,串起了盛唐,也串起了流金歲月!
3、中唐
步入中唐,高亢之聲漸遠,低沉之音徘徊,安史之亂的歷史翳影,不僅覆壓住了大唐的政治弈局,讓藩鎮割據成為這場社會大動盪之後最大的“政治遺產”,更因連年的戰火,吞噬了一代人的青春歲月。面對紛亂的時局、凋弊的民生與盛唐氣象形成的強大反差,詩人們當然會生出無盡的落寞與淒涼。由此,對盛唐的集體回望便成為他們廣泛彌散的詩情,而對現實的憤懣,又讓他們將自己的詩行分別駛向諷喻時事不平則鳴和潛心佛禪隱逸林泉的軌道。這一時期的代表詩人,是白居易、劉禹錫、柳宗元、韓愈、元稹、孟郊、李賀、韋應物⋯在他們的詩行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唐永貞革新的草蛇灰線,可以聽到侫佛滅佛的鐘磬之聲⋯⋯
4、晚唐
風雨飄搖的晚唐,宦官專權、藩鎮跋扈、朋黨彌烈,共同構成了這個末世王朝的敗相,而身處這片愁雲慘霧之中,晚唐詩壇自然淒冷黯淡。這群站在時代轉捩點上的中國文人,經歷著上天無路的求宦之苦,也經歷著顛沛流離的生存之痛,他們不再有盛唐文人金樽對月的豪情,只能讓比興、象徵、典故如同煙雲一樣在詩歌中繚繞升騰。這個時期,小李杜一一李商隱、杜牧,溫韋一一溫庭筠、韋莊,以及許渾"千首溼",共同洇溼的,是大唐的最後一張宣紙⋯⋯
-
6 # 禎祥居士
按照常規分法,唐詩分為初盛中晚四個時期。
1、初唐
這個時期的主要詩人有陳子昂、“初唐四傑"、王績、上官儀、杜審言、宋之問⋯⋯
2盛唐
盛唐我們耳熟能詳的詩人眾多,李白、杜甫、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王之渙、賀知章⋯⋯
3、中唐
這一時期的代表詩人,是白居易、劉禹錫、柳宗元、韓愈、元稹、孟郊、李賀、韋應物等
4、晚唐
這個時期的代表詩人有小李杜一一李商隱、杜牧,溫韋一一溫庭筠、韋莊。
-
7 # 民勤老趙
唐代詩歌的發展,據明人高棅巜唐詩品彙》分為初盛中晚四期,即初唐(618—712,高袓武德元年— 睿宗先夭元年;盛唐(713~765,玄宗開元元年~代宗永泰元年;中唐(766~846,代宗大曆元年~武宗會昌六年;晚唐(847~906,宣宗大中元年~照宣帝天祐三年)。
初唐代表:初唐四傑之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盛唐代表:李白、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杜甫、元結。
中唐代表:韓愈、孟郊、賈島、李賀、白居易、元稹。
晚唐代表:李商隱、杜牧。
-
8 # 國學日知
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為了更加有條理的學習,我們一般把唐詩分為以下幾個時期來進行學習。
首先就是初唐,初唐成名的詩人很多,比如陳子昂,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存詩共100多首,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代表作《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就出自這裡。再如初唐四傑,即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喜歡旅遊的同學一定感受過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境界開闊,剛健清新。還有吳中四士之一的張若虛,他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孤篇蓋全唐”,全詩九段三十六句,四句一韻,結構嚴謹,字雕句琢,形式與內容完美結合,從對個人的生命經驗上升到宇宙意識的哲學思考。就表現領域說,逐漸從宮廷臺閣走向關山與塞漠,作者也從宮廷官吏擴大到一般寒士;就情思格調說,北朝文學的清剛勁健之氣與南朝文學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風骨又開朗明麗的境界;就詩的形式說,在永明體的基礎上,把四聲二元化,並解決了粘式律的問題.從律句律聯到構成律篇,擺脫永明詩人種種病犯說的束縛,創造了一種既有程式約束又留有廣闊創造空間的新體詩——律詩。
其次是盛唐,盛唐我們需要學習的是田園詩的佼佼者王維和孟浩然,王維字摩詰,因一生禮佛,故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瞭解完田園詩的恬淡疏樸,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雄渾豪邁的邊塞詩,邊塞詩的代表人物很多,我們比較常見的是邊塞四詩人,即高適、王昌齡、岑參、王之渙。這四位善於邊塞詩創作,作品較為出名。盛唐詩除了前兩組風格各異的詩人代表之外,還有一組文學成就更為突出的詩人即大李杜,李白有“詩仙”之稱,“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是他獨有的藝術魅力。杜甫有“詩聖”之稱,“沉鬱頓挫”是其詩歌最具有特徵性的藝術風格。
再次是中唐,元和年間,士人渴望中興,與政治改革同時,詩壇上也出現了革新的風氣。詩歌創作出現了又一個高潮。白居易是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進步理論主張,並與元稹共同發起了一場詩歌革新運動——“新樂府運動”。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最後是晚唐,晚唐以小李杜為主。這個時期士人生活走向平庸,心態內斂,感情也趨向細膩。詩歌創作也由此進入一個新階段。題材多狹窄,寫法多苦吟。 “無題詩”是李商隱的創造,他的詩多以愛情為題材,纏綿綺麗,比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杜牧的詩則詞采清麗,風調俊朗,比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回覆列表
唐代歷時近300年,唐詩可分為四個時期
1.初唐,公元618年-712年,歷時95年,代表人物有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時稱“初唐四傑”。
2.盛唐,公元713年-765年,歷時53年,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
3.中唐,公元766年-846年,歷時81年,代表人物白居易、韓愈。
4.晚唐,公元847年-902年,歷時56年,代表人物李商隱、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