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三叔看歷史
-
2 # 任有新2
這是因為有偉大的戰士戴高樂,及時舉起了反法西斯大旗,在英國支援下成了流亡政府和軍隊,在美軍進攻北非時,法華人反戈給予了幫助,再者歷來英美法關係較好。只承認戴高樂政府,不承認維希政府。因此,法國在二戰中也算戰勝國,因為是大國,又有美英中(中華民國)支援,所以成為安理會五常之一。
-
3 # 毒刺劍客
謝謝邀請。二戰期間,法國的潰敗簡直就是笑談,號稱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不到40天,就被德軍推平,法國政府投降,作為法國政府一員,戴高樂搭上最後一架飛機飛到英國,組織起流亡政府開展鬥爭,但就是這麼一個被滅國的國家,二戰後竟然進入了聯合國五常,真是不可思議。
至於法國入常,原因只有兩點,第一,戴高樂是個鬥士,不光有組織鬥爭的能力,更有外交能力,在英國執掌流亡政府期間,戴高樂透過外交努力,讓羅斯福總統對流亡政府頗有好感,充分認定流亡政府的地位。
第二,也是最關鍵的,羅斯福總統高瞻遠矚,設立聯合國五常,把除了蘇聯以外的其他三個常任理事國都設成親美政權,這是為了在二戰結束後壓制蘇聯,因為羅斯福總統已經看到了蘇聯的崛起,看到了戰後世界重新劃分的格局。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國戴高樂政府撿到一個大便宜。
需要說明的是,蘇聯統帥斯大林看透了羅斯福的陰謀,但是蘇聯很無奈,自己是社會主義國家,根本無法和資本主義陣營對抗,為了能在聯合國有話語權,斯大林以出兵中國東北,幫著美國打日本為代價,換來了聯合國憲章中的一票否決權,這個一票否決權,對於五常中孤立的蘇聯來講真是太重要了,戰後,蘇聯透過這個一票否決權,否決了許多美國試圖打壓蘇聯的決議,捍衛了蘇聯的利益。
-
4 # 順其自然206220570
這個問題要先討論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設立五常的本意及五常所起的作用:聯合國安理會就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解決協調地區衝突,維護公平正義。基於這一點,也就是說不光要有實力還要有正義感;像現在的俄羅斯本來是五常中具有實力的大國,但他不但沒有對國際社會的安全和平擔負起責任,相反制造地區的動亂,甚至直接搞侵略擴張。這個問題我也搞不懂,聯合國為啥不驅出其成員國?
-
5 # 汪淳浩瀚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喜歡的可以關注哦!
法國作為 五大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政治舞臺始終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同樣由於其二戰初期在歐洲戰場可以稱的上糟糕的表現被廣大吃瓜群眾所質疑。下面我就簡單陳述一下個人認為法國能夠成為聯合國五大常理事國之一的原因:
首先,雖然法國在二戰初期僅40余天就被德國打敗,但海外殖民地的法軍一直與德國法西斯進行戰鬥,併發揮了重要作用。法國作為僅次於英國的殖民大國,在全球擁有廣闊的殖民地,雖然二戰初期本土淪陷,但海外殖民地在戴高樂將軍領導下繼續與法西斯德國鬥爭。使法西斯德國的影響力只侷限於歐洲和北非部分地區,沒有得到中東地區石油產區和東南亞橡膠產區的加成,限制了德國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二戰後期,法軍在英美軍隊的配合下,積極收復國土並攻入德國境內,取得了一定的戰果。本圖中除北美地區和印度部分外賣給美國和英國外,基本都處於法國的控制之下。
其次,法國巨大的國際影響力是聯合國廣泛性不可缺少的部分。聯合國做為二戰後最廣泛的國際組織,如果缺少巨大國際影響力的法國和 法國龐大的殖民體系及法語區的加入將是極不完整的。同時,法國在歐洲也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如果缺少法國的配合,對戰後處理德國和防範蘇聯都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第三,實力大損的英國迫切需要一個堅定的盟友,其歐洲大陸政策也需要法國能夠發揮比較大的影響力。英國在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後,已經從日不落的神壇上衰落下來,英國清楚地認識到戰後的世界將由美蘇統領,為了在聯合國擁有一定的話語權,也為了在歐洲大陸上有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控制戰後德國復甦和對抗蘇聯的威脅。因此英國極力拉攏法國,並向美蘇提出法國擔任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從而達到與美蘇分庭抗禮的目的。
第四,蘇聯岀於在歐洲分化西方陣營的目的,推舉法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聯合國草創階段,美英中三國都是反蘇陣營的堅定分子(中國當時是蔣公執政,對蘇防範極深),為了在聯合國中有一個相對親蘇的聲音,甚至可以與蘇聯同一個聲音說話,蘇聯也積極拉攏與美英不同音的法國,以改變在聯合國中孤立的態勢。
-
6 # 晚風_90756
應當說二戰中的中國只是因陣營而成為戰勝國而被列入五常。蔣政權一直注重國內事態,也不爭任何話語權,時常被另外四常拔毛。法國雖然40天就投降,但當時英法聯軍中的八萬法軍,掩護三十二萬英軍渡過英吉利海峽後,以只協助德軍防守不參與任何正面戰場作戰為條件而投降。當聽到法軍宣佈投降的訊息時,丘吉爾首相含淚說:“法軍雖然投降了,但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戴高樂流亡政府長期駐於英國也是英法關係的重要助力。由此可知法國的人際關係必然要進入常任理事國。以當時戰後各國忙於爭搶小利益的的狀況,現在的國際大事,在當時不過由幾個“村幹部”分配好自家利益後,一些雞毛蒜皮小事,有人提議了,順便議一下就可決定,而“村民”是不太關注的。所以戰後成立的聯合國,聽起來威嚴,對各國的行為又不構成約束力。總部又設在美國,往往被美國利用,蘇聯也慢慢失去興趣。中國積極上繳會費,也不過利用這個平臺與世界交流。這不,強大起來的中國,“南海仲裁”中國說一聲“山寨版”不予理睬,繼續我的蛟龍填海到現在也沒有收手的跡象!而“一帶一路”的基建隊,才是有錢有勢的“聯合國”正在發展壯大!
-
7 # 聯合防務
簡單的說,法國之所以能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主要是英國拉的,目的是為了平衡另外幾個國家的力量,主要是美、蘇兩國。事實上,在聯合國最初的籌備階段,壓根就沒有發過什麼事。聯合國的雛形始於1942年1月1日釋出的《聯合國家宣言》,此後,美、蘇、英、中四國多次就建立聯合國的具體事項進行商討。這個時候的法國呢?維希的貝當政府已經投降德國,自然不可能被考慮,而戴高樂的“自由法國”運動也才剛起步,很多人(尤其是美國)壓根就沒把他放在眼裡。甚至到了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期間,羅斯福還只考慮在聯合國中為美、蘇、英、中四個國家留出大國位置。
一直到1944年8月21日到10月7日召開的敦巴頓橡樹園會議上,美、蘇、英、中四國討論聯合國的具體組織結構時,法國才被提出作為常任理事國加入進來——但這個時候法華人壓根連代表都還沒有。加入法國主要是英華人(具體來說是丘吉爾)的想法,因為在最初的四大國中,中國固然實力最弱,但英國經過二戰的打擊,在戰後國力下降是必然的結果,未來面對美、蘇兩個“巨無霸”的時候,說話的底氣必然不足。這對於一向以老牌帝國自居的英華人來說無疑是難以忍受的。如果拉入法國,英、法兩國聯合起來發生,則多少能和美、蘇稍微有點博弈的能力。此外,丘吉爾還認為,戰後東西方對抗是很可能出現的結果,英國作為海洋國家,陸地對抗本是弱項,同時也不符合長期以來英國“離岸平衡手”的作風,必須拉一個歐洲大陸的強國來共同對抗蘇聯,法國自然是最好的選擇。而且由於戰時的差勁表現,丘吉爾認為戰後的法國必然不會那麼“桀驁不馴”,會和“拉了”法國一把的英國保持一致。
雖然法國在二戰之初迅速失敗,但拉法國進來卻也是相對而言大家都比較容易接受的選擇。畢竟法國此前數百年都是歐洲列強,還一度號稱“陸軍天下第一”。其海外殖民地遍佈全球,影響力也不容小覷。因此,法國成為五大國之一很快得到了另外四國的認可。當然,在這一過程中,美國曾經試圖加一點私貨進去,敦巴頓橡樹園會議上,美國代表在提出增加法國作為“大國”的同時,也提出了未來可能會增加一個拉美國家的代表,美華人的備選項是巴西。這一小算盤自然也是為了進一步增強美國自己在聯合國內部的發言權,畢竟巴西跟著美國混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但巴西無論從國家實力還是歷史底蘊上說都差法國太遠,因此遭到其他各國一致反對,最終美國只得收回這一動議。
-
8 # 米南德王問道
二戰後,聯合國的建立其實是為了代替過去失敗的國聯,維持戰後的世界新秩序。也就是說,並不會以單純的為反法西斯戰爭出力多少而選出常任理事國。相反,在不違反原則的基礎上,還要看看這個國家是否有足夠的實力來成為世界新秩序的維護者。所以,法國的入選,一點都不奇怪。
這是一戰到二戰時期的法國全球殖民地體系,裡面除去了只是暫時代管的敘利亞和黎巴嫩。從這個圖裡就能明白,即便是經歷了二戰的摧殘,法國依然是一個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在歐洲,德國的被削弱,也意味著必須依靠法國來維持西方陣營在Continental的堅實地位。
在亞洲,法屬印度支那半島的存在,依然維繫著中南半島與南海地區的局勢發展。西南太平洋的大片海區,屬於法屬波利西尼亞群島的控制範圍。努美阿也是二戰中,盟軍在西南太平洋戰區的重要基地。
在非洲,法屬阿爾及利亞到西非的廣袤領地,幾乎是自成一系的存在。吉布地則是可以控制紅海與亞丁灣的前哨站。馬拉加西也是能夠影響印度洋局勢的很大一塊區域。
所以,一旦戰爭結束,西方與蘇聯勢力在歐洲的爭霸開始後,法國依然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當蘇聯與西方的力量在歐洲形成了均勢,他們就會從世界其他地方尋找突破口。法國的很多地方,也在二戰後直面這種衝擊。1946-1954年的法屬印度支那戰爭,就是這種衝突白熱化的體現。
戰後經濟受到打擊的法國,非常明白舊殖民地體系會在美蘇兩國的全球爭奪中,失去大部分價值。所以在1954年後,他們也輕易的允許阿爾及利亞獨立。從敘利亞和黎巴嫩撤出,並在60年代迅速的讓西非本土精英接管了當地的政治權力。重組的法語世界體系,則成為了一個以法國為核心,世界上數十個獨立政治實體的新集團。
今天,法國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全球存在,承擔著五大常任理事國的義務。西非各國的聯合體,依然以法國為經濟發動機和國際事務領頭羊。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島嶼組成的海外省,不僅是60年代的核試驗基地,也讓法國擁有了全球第二大的海洋專屬經濟區。
從這些方面來看,法國無疑有資格成為常任理事國。更何況是法國軍隊依然佔據河內與吉布地的40年代後期呢?
-
9 # 夢福駒
法國也是二戰的被害國之一,同時也是抗擊納粹德國分子的重要力量組成部分,尤其是後來的戴高樂將軍,還有這點就是法國也是歐洲大陸強國,地區大國,影響力不可小覷,還有一點五常裡邊中國蘇聯關係較好,美國和英國關係較好,美國為了佔據優勢特意把法國也帶到五常寶座的~
1940年5月10日,納粹德軍入侵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相繼淪陷,納粹德國從這些地方繞開了法國精心構築的馬奇諾防線,6月14日,德軍佔領巴黎。臨時受命組閣的法國貝當政府與納粹德國簽訂了停戰協定,包括巴黎在內的法國五分之三的領土被德國佔領,7月在法國中部的維希建立了的傀儡政府,並受德國控制。後戴高樂將軍流亡英國組建自由法國與納粹德國繼續戰鬥。
回覆列表
1940年5月10日 納粹德軍入侵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相繼淪陷,納粹德國從這些地方繞開了法國精心構築的馬奇諾防線,6月14日,德軍佔領巴黎。臨時受命組閣的法國貝當政府與納粹德國簽訂了停戰協定,包括巴黎在內的法國五分之三的領土被德國佔領,7月在法國中部的維希建立了的傀儡政府,並受德國控制。
至於二戰後,法國為啥能夠取得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的地位。這首先是防範德國的需要,二戰後,無論歐洲還是世界都對這個一戰和二戰的發起國德國都有著深深的恐懼。1945年,英國、法國、美國、蘇聯分割槽佔領了德國,後來在英國、法國、美國佔領區成立了聯邦德國,在蘇佔區成立了民主德國,到1990年,兩個德國才再次合併。這顯然還不夠,在西歐大陸,法國和德國堪稱實力最強大,並且歷史有多次交鋒,宿怨頗深,正是在1870年普魯士戰勝了法國,解除了法國對南德意志各邦的控制後,1871年德意志完成統一。所以作為德國鄰居的法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對德國是有效的制約。
法國的實力並不是那麼不堪,40多天就被納粹德國打敗也是有一定原因的。戰術上太呆板,過於倚重馬奇諾防線(馬奇諾防線從1928年開始營建,花費了50億法郎,這大約是其6年的國防經費,由於比利時的長期抗議,法比邊境成為了馬奇諾防線的薄弱地帶)。另外英法在二戰前對德國實行綏靖政策,總是希望引著德國去攻擊蘇聯,好坐山觀虎鬥。就在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時,雖然英法也宣佈對德宣戰,然而面對西線當時只有20萬兵力的德軍,而在西線數倍於當時德軍的法軍,甚至連放個空槍都懶得放,被稱為靜坐戰,還在指望德軍佔領波蘭後進攻蘇聯。當德軍後來掉頭進攻法國和英國時,兩國特別是法國就一臉懵逼了。
1940年6月18日,跑到英國的法國法國國防部和陸軍次長戴高樂將軍組織自由法國運動(後得到英國等同盟國的承認),抵抗德國對法國的侵略。1940年5月26日到1940年6月4日,在法國敦刻爾克,經過艱苦的戰鬥,40萬英法聯軍的大部分都成功撤到了英國,為英國以及法國儲存了力量,1944年,法國國內各抵抗組織的武裝力量(約50萬人)聯合為統一的內地軍與法西斯力量戰鬥。可以說法國一直也在戰鬥,並且法國在非洲以及其他地方有廣大的殖民地,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另外,無論二戰中還是二戰後,反法西斯同盟就存在英美和蘇聯兩極,在聯合國五常這種重大問題上,雙方的鬥爭可想而知。法國能夠進入聯合國五常,一是實力的使然,也有英美與蘇聯相互妥協的因素,英國提議法國進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筆者認為更有防範德國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