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黎塞留的野望
-
2 # 唯一71670169
太平軍戰鬥力比清軍強的原因是清軍太垃圾了 清軍能打敗太平軍的主要原因也不是清軍戰鬥力提升了 而是太平天國自己從內部垮了 總的來講太平軍的戰鬥力還是高於清軍的 看黑旗軍再臺灣的抗日戰爭 和於法華人的戰爭 黑旗軍的戰績高於清軍的 而黑旗軍的前身就是投降的太平軍
-
3 # 兵器知識譜
太平軍的戰鬥力是極其強悍的。有人說太平軍的強悍只表現在前期,晚期就不行了……其實這是對太平軍的一種詆譭和無知!一個政權的覆滅跟為之浴血奮戰的軍人沒有關係。
今天小兵就拿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的一支太平敗軍做為例子與廣大讀者分享太平軍戰鬥力強悍到什麼程度。
1860年侍王李世賢率領的太平軍雖然在福建取得了多次勝利,但在西方列強和清軍的聯合絞殺下失敗了,此時太平軍餘部尚有數萬人,留下來繼續抗清似乎已經不可能了,四周都是清兵,海外都是西方列強的軍艦,唯一的辦法就是去當豬崽被賣到國外當“契約礦工”,太平軍餘部約三萬人選擇了這條唯一的生路。
1862年有一萬多太平軍餘部連同他們的親屬被運到南美秘魯的伊基克從事挖鳥糞和硝石礦工的營生,本來商量的很好待遇,但礦主經常打罵和虐待他們,食物象豬食一樣,每天要幹苦役14個小時以上,連苦役犯都比他們清省,他們多次想反抗但四周都是荷槍實彈的洋人,想要回中國去,又怕被殺頭,所以也只能默默忍受,因此病死和自殺的人很多。
1866年智利和秘魯、玻利維亞發生了硝石戰爭,這一萬太平軍餘部終於看到了希望,他們將智利軍隊看做是解放者。在1867年3月,伊基克的太平軍發動起義,打死礦監西哥斯,並奪取了硝石礦公司的武器,並與前來鎮壓的秘魯軍隊展開激戰,打死秘魯少校圖危可斯,和上尉儒拉,並俘獲了兩百印第安僱傭兵,起義者推舉湖南人翁德容和廣東人陳永碌為領袖,以太平軍原有的編制進行了整編,還派出被俘的印第安僱傭兵和一名巴西人去找智利軍隊的司令西拉皮佐少將,表示願意幫助智利對付秘魯和玻利維亞軍隊,西拉皮佐少將大喜,派遣一名少尉化裝前往起義部隊駐地伊基克礦區,並帶來了智利總統的親筆信,給予所有的太平軍將士及其家屬以智利國籍,並表示戰爭結束後將伊基克交給太平軍和他們的家屬。
西拉皮佐少將任命翁德容為少校,陳永碌為上尉,將太平軍武裝編成智利第6邊境縱隊“褐衣軍”,命令他們協同智利軍在秘魯塔拉帕卡省的作戰,配合伊洛和帕科查港登陸,佔領莫克瓜,並和智利軍一道攻取伊基克市。
1868年太平軍按智利軍隊的要求展開軍事行動,他們沒有按照智利軍事顧問的要求按西方編制進行改編,而是採用太平軍的方式建立了兩個軍,並設立師帥、旅帥、兩司馬等太平軍官職,他們手中的火器不多,於是就利用本地資源打造了類似太平刀這樣的冷兵器,這樣在本年6月他們就展開了攻打塔克納秘魯軍後方的行動,500名太平軍打扮成當地的印第安人混入波內達要塞,一舉俘獲了300名秘魯軍人和要塞司令,接著他們又與聞訊趕來的玻利維亞軍隊展開激戰,他們的前鋒先出300人引誘玻利維亞騎兵部隊到一處森林,然後展開了伏擊,打死了70多玻利維亞軍人,接著約有1000名太平軍頭戴黃色和紅色頭巾,身穿褐色服裝,操著各種武器衝入玻利維亞軍隊中大肆砍殺,玻軍約4000人其中有2000多印第安僱傭兵,他們的武器只是十字弩,根本敵不過太平軍,不久玻軍紛紛潰退,遺屍百餘具,約1000名印第安僱傭兵投降,太平軍此役繳獲甚多,這就是著名的波內達要塞伏擊戰。
1869年為配合智利帕科查港登陸,太平軍在陳永碌的指揮下在莫克瓜再次同秘魯-玻利維亞聯軍展開激戰,他們仍採用太平軍典型的作戰方式引誘敵人進入伏擊圈,雖未獲勝但給敵人以很深刻的映像,玻利維亞軍的一位軍官說“這些帶頭巾的褐色人群在射程外搖旗吶喊,等到靠近時又不見了,他們打仗時鑼鼓喧天,搞出許多噪音,好些印第安僱傭兵以為被伏擊了,紛紛逃跑,連官長也阻止不了。”這就是太平軍慣用的驚心戰,由於太平軍的軍事行動給秘玻聯軍以很大的牽制,根本無暇應對帕科查港的戰事,以致智利軍順利登陸,傷亡輕微。
在太平軍的幫助下,智利獲得戰爭勝利,戰爭結束後,智利政府為表彰太平軍的功績,把一座從秘魯手中奪過來的城市伊基克贈予浴血奮戰的太平軍,讓他們成立了一個自治區,並任命太平軍領袖翁德容、陳永碌等人為自治區長官。
但是翁德容、陳永碌等太平軍領導人拒絕了智利政府的獎賞,他們只想要一個平靜的生活環境,於是上書智利政府表達了他們願意遵循智利法律,接受智利政府統治的意願。
這群落難的太平軍從此在智利伊基克繁衍生息,現在伊基克的華裔後代已經超過20萬人,2007十月,伊基克與廣西南寧結為友好城市,太平軍先輩用另一種方式迴歸了祖國。
文章最後告訴讀者們一個“秘密”,很早以前玻利維亞其實是個臨海國家,在這次戰爭中因為被太平軍痛打得差點亡國,所以濱海領土被智利佔有,從此徹底淪為內陸國家了。
-
4 # 張宏傑
可以說,早期的太平軍戰鬥力驚人。
雖然戰事倥傯,但是他們堅持每天早晚都要敬拜上帝,每七天舉行一次集體禮拜。禮拜之時一定要虔誠鄭重,“凡聞鑼不至或稍涉嬉戲者杖責數百,無故缺席三次則斬首示眾。”太平天國還建立了“講道理”制度,即定期將軍隊召集在一起訓話,以通俗的語言,“理論聯絡實際”,來進行深入淺出的思想動員,要求他們放棄雜念為天國事業忘我犧牲。
思想政治工作對太平軍戰鬥力的提升作用極大。關於太平軍計程車氣和精神狀態,以欽差大臣身份主持廣西軍務的賽尚阿深有感觸。他說:
粵西股匪雖多,本以金田會匪最為頑狡……。此股會匪與他遊匪迥不相同,死黨累千盈萬,固結其堅。……一經入會從逆,輒皆愍不畏死,……所有軍前臨陣生擒及地方拿獲奸細,加以刑拷,毫不知所驚懼及哀求免死情狀,奉其天父天兄邪謬之說,至死不移。時人對太平軍的這種精神狀態記述頗多。比如《武昌紀事》也說:太平軍“或臨陣,或患病,舉凡一切事,皆對天祈禱,口喃喃求天父默佑,所謀遂意。祝畢,赴湯蹈火在所不顧。”《金陵紀事》則說:“其膽皆潑,心多入魔,目直視若痰迷者。”“視死如歸,赤身撲敵”。這種精神力量顯然來自對宗教的虔信。
-
5 # 歷史知事
太平軍戰鬥力很強,這是以八旗和綠營為參照物得出的結論。
太平軍戰鬥力強在哪裡?
1,太平軍有信仰。在拼人數,拼人命的戰爭中,太平軍計程車兵是最有信仰最勇敢的。
2,太平軍有戰略大家。楊秀清跳大神讓大軍取江南有了富庶之地作為根據地。
3,太平軍有優秀將領。石達開李秀成等都是自發學習的名將。
後期天父殺天兄王殺王,天京之變造成了信仰混亂和人才缺失,太平軍戰鬥力一落千丈,從此再難復興。
反觀清廷這邊,八旗和綠營戰鬥力不行,就派人招募鄉勇。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這些人成長起來後,一大批民間優秀人才起來後,太平天國的滅亡命運就不可避免了。
回覆列表
太平軍戰力在各時期強弱不一,其戰鬥水平也分多個時期,我習慣將太平軍戰力水平分為5個時期,從整體看是上升-下滑-回升-下滑
●1850年底~1853年3月:這是太平天國起事初期,雖然太平軍裝備簡陋,重要的是他們信仰的拜上帝教,使他們有信仰力量的支撐,作戰起來很勇猛,敢玩命,當然也可以被看做洗腦,這一時期太平天國幾個王都很賣力,勾心鬥角沒有後來那麼嚴重,在戰略上轉戰南方多省,並多次創傷圍剿清軍,意在打破被動形勢,給清廷造成巨大轟動。且這一階段太平軍面對的是早已不中用的八旗、綠營,加上太平軍自身的勇猛和初期嚴格的紀律往往在戰鬥中以少勝多,令清軍畏之如虎,而且太平軍規模也在日益增加。這一階段太平軍戰力總體處於上升。
●1853年4月~1856年9月:這是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不久到天京事變前夕,這一階段,太平天國總算有了一塊固定的老巢,太平軍裝備得到了較大改善,而且軍隊數量翻了數翻,在軍事上,透過北伐吸引清軍注意力,而將重心放在西征,核心在於先穩固自己,再圖取而代之的事,令人詬病的是北伐覆滅的2萬人都是太平軍戰力最強的一支,再加上太平天國戰事連連,幾無太平一日,這使得大量老兵戰死,源源不斷的新兵加入,戰力相較於初期有所下降,不過並不嚴重,在軍事上尚可應付,仍依靠楊秀清、石達開等人的軍事頭腦使太平天國勢力達到全勝,但定都天京後開國領導和元勳大都開始玩起了享受,而且勾心鬥角日益嚴重為日後內訌埋下伏筆,而這一時期,清廷下的地方團練,如湘軍已經初具規模,並在戰爭中開始成長,雙方戰力已開始呈此消彼長的趨勢。
再有從地理上看太平軍戰力下降因素,太平天國新開闢的蘇南、浙江地盤,雖為明清兩朝的人文淵藪,財富奧區,偏偏不是尚武之地。先秦時期的吳、越還是民風彪悍,但到了隋唐以後,三吳兩浙民風漸變,文教日興,到了明清時代更是登峰造極。史載,“江蘇人尚文學,習武者少,然武科不能廢,當歲試之年,輒蒐羅充數,往往不及額而止。”連考取功名的武狀元都如此缺乏吸引力,江南民間鄙武的風氣自然就可想而知了,按照時人的看法,“夫東南之民,賦性柔脆,兵之懦者十居七八,強者又流為驕橫……”
加之清末江南老百姓普遍抽大煙,這裡的兵源身體素質普遍較差。毫無疑問,太平軍在這裡招募計程車兵體質遜色於兩廣地區、比湘軍兵源所在的湖南、湖北地區也差很多。換言之,富庶的江南為太平軍提供了充足的餉源,卻不曾為其提供足夠多的合格兵士。
●1856年9月~1858年夏:這一時期,太平天國爆發了天京事變,造成元氣大傷,軍事上更是不例外,由於事變導致數萬太平軍戰力不錯計程車兵死於內訌,天京事變後不久前線作戰的太平軍得知此事尤其是楊秀清和韋昌輝的的嫡系部眾更是造成心理上的動搖,使本來就處在戰力下降的太平軍雪上加霜,原本在軍事上達到全勝的太平軍轉瞬間在各地失敗連連,不戰而逃或投降的事也時有發生,不過在石達開被推舉提理政務後,外部形勢稍有緩和,仍不樂觀,糟糕的是,因從前石達開曾帶兵駐紮在寧國對洪提出處死韋昌輝等人的要求和石達開回京提理政務後的德高望重,使洪秀全猜忌石達開會成為下一個楊、韋導致君臣不合,再加上其他因素一來一往最終,石達開為防止被除掉,依靠威望帶走了數萬太平軍精銳,這使得太平軍戰力呈斷崖式下跌。
●1858年秋~1861年9月:這一時期,由於李秀成、陳玉成等幾個後起之秀被提拔,並在戰場上發揮良好,特別是浦口、三河之戰一度扭轉了自天京事變以後的頹勢,鼓舞了士氣,軍隊戰力也有所回升,但也只是比1857-1858上半年強些,同時由於李秀成在江浙一帶的發展,使太平軍得以透過各種途徑從外國商販購得大批軍火,在武器裝備上得到更大的改善,但軍事上再也沒有前期那種勢頭了。
而這一時期反應太平軍水平的典型戰鬥是三河之戰,李續賓已知陳玉成趕到三河人多勢眾仍然主動發起對太平軍攻擊,這裡面去除李續賓自大因素外,太平軍戰力大不如前也是因素之一。且陳玉成也對圍殲李續賓能否成功有些擔心,又奏請洪秀全讓李秀成率部火速回援一起圍殲李續賓部,以絕對優勢取勝,另外此時被圍,李續賓仍不願突圍,繼續發起主動攻擊,陳玉成部幾被擊潰,被追擊,若非突降大霧,太平軍絕對優勢兵力是否能圍殲李續賓所屬的數千湘軍精銳仍不好說。
順便一提,之前提到了因地方不同各地民風不一以至於關係到招募的兵員水平,假使說,體質上的先天差距可以用嚴格的訓練與紀律彌補的話,後期的太平軍恰恰欠缺了這一點。以李秀成為首的軍事將領犯了一個致命錯誤,片面地看待軍隊規模,幾乎視之為克敵制勝的決定性因素。出於擴充勢力的動機,李秀成在吸收民眾入伍時,幾乎是來者不拒,連體弱者也不放過。反觀對面湘軍、淮軍等清朝新起的地方武裝的水平不斷提升,這使得後期的太平軍常常出現數倍甚至幾十倍於敵卻難以取勝的局面。而太平軍之所以在這段時期出現中興,除了李秀成、陳玉成在軍事上的決定性勝利外,二鴉英法聯軍分散了清朝注意力也是一大因素。而隨著1861年9月安慶陷落,太平天國的中興也很快消失了。
●1861年9月~1864年7月:這一時期安慶陷落使太平天國損兵折將並在戰略上受到嚴重打擊和陳玉成的嚴重失算最終被捕獲在現今河南延津被殺造成對太平軍士氣和心理的嚴重打擊以及洪秀全濫封王,導致出現下級不聽上級指揮,而上級居然無可奈何的窘境,因為你是王,我也是王。這些因素導致太平軍戰力再次嚴重下滑。新封的王爺們只顧著修建王府,納王娘,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不願再上戰場玩命,諸王反叛的現象日加嚴重,加上清軍在洋務運動後戰力回升和西方的介入等因素,太平天國已經日暮西山,此時太平軍戰力已經到了可以用烏合之眾和一盤散沙來形容了。
但這一時期太平軍武器裝備卻達到了巔峰,如1862年10月,李秀成率軍進攻曾國藩的湘軍營壘時,軍中擁有洋槍多至二萬杆,並配備有相當數量的開花炮。而太平軍其他王爺所部營中均建有規模不一的洋槍、洋炮隊。其中歸王鄧光明的洋炮隊洋炮精悍,為諸賊之冠,規模達5000人。故時人評論說:“賊無技勇,...只重洋炮。夷人過昂其值,兵火後賊掠之金銀,半歸夷人”也可看出,這一時期太平天國與外國軍火貿易之盛、規模之巨由此可窺一斑。
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後,仍在各地負隅頑抗的太平軍失去了統一的號令,更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戰甚至內耗,戰力更是不堪一擊,最終被清軍各個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