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橙心社

    其實題主的這個問題應該辯證地看,也許對於喜歡這些宅腐向作品的觀眾來說,多一些這類作品,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人的喜好是多樣的,不僅對動畫、還是影視這種大的分類型別,還是熱血、後宮、懸疑、驚悚、搞笑這種題材類別。多樣的條件地互相組合,讓作品型別可以幾乎無限地擴充套件下去。而每一個小類,往往都有其目標受眾。既然有市場,有需求,自然會有人來創作這類作品,去滿足這些觀眾。而反過來說亦然,各種各樣的作者,其創作的具體作品也是五花八門的,雖有主流、小眾之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之別,以及曲高和寡風靡街巷之不同,但大抵還是都能有觀眾或讀者捧場的。

    就好比“一代有一代之文學”——一段時間內流行科幻、又一段時間青春校園風勢頭強猛、又過了一段時間,超能戰鬥題材佔據主流,再後來萌廢大作們接過溫暖人心的大旗——日漫中各種題材的此消彼長、你方唱罷我登臺的輪換,都是作品題材生命週期的自然反映。

    當然,不可否認,每一波浪潮中,都不乏不學無術、渾水摸魚者。他們趁著這段時間該題材的火熱、高關注度,以及熱錢的大量出入,想撈一波就算了。但別往了墨菲定律和市場規則。一個成熟市場是有自淨能力的,而一個作者的種種,總能被記錄下來,一個套路玩個一次兩次可能沒什麼,玩多了觀眾也就在逐漸不待見了。

    所以,如果題主不是想做專業漫評人的話,個人建議還是關注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更為合適,不管“世界潮流”如何變化,認真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搜尋好作品就夠了。而如果真到了這外界的潮流影響到你所喜歡的領域了,那我們不妨換位思考,想想為何這東西能火成這樣,也許能給我們更多啟發。

    文:桓徆

  • 2 # 動漫萌宅腐
    首先就問題本身而言,根源上是觀眾的口味和取向引領了市場的風向,而市場對製作公司的影響又回過來對觀眾進行狂轟濫炸,這樣一個雙向影響的過程。這本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也是時代影響下集體的選擇。而不是說日本觀眾(或者說抱著相同審美價值觀的中國觀眾)缺乏判別作品的能力。日本動畫今年來面臨著人才匱乏和缺乏創新的窘境,對於在動畫業界占主導地位的角色經濟而言,狂熱死宅就是最核心的推動者和消費者。為了能夠鞏固和強化市場,萌系動畫就興起了。

    這裡就要說到京都動畫,在長篇漫畫資源被動畫業界挖掘的所剩無幾的情況下,說是小作坊無可奈何也好,打通任督二脈開創新思路也罷,總之京都動畫擅長從這種四格漫畫改編的單元式小品級作品中尋找動畫本來的樂趣。從《涼宮》到《幸運星》都是引發熱潮的現象級作品,給他們貼上“日常系廢萌”的標籤似乎不太合適,恰恰相反,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樣,能出現這麼老少咸宜,從白領小資到資深死宅都喜愛的作品應該是一種“幸運”。

    老一代的動畫在宏大的敘事、精妙的設定、背後的人文精神和人性的光輝上把動畫向藝術的方向演繹,《EVA》為代表的90年代中後,大量的OTAKU元素和新創作風格成為主流,而如今,“角色經濟”大行其道,比如某邪教組織,一個優秀的角色模板比講好一個故事更能博得市場的認同,當然兩者兼具最好不過。上述的《幸運星》其實也是這樣,劇情概括的話就是女高中生的日常生活,沒有波瀾壯闊靠的是角色塑造的有趣,雖然“天然配傲嬌”“腹黑吐槽役”如今看來也是平淡,但它是先驅者,是畫譜人,而且也確實治癒有趣,應當是萌系動畫的正例。包括後來的《日常》,這部名字都有日常的日常,我看的也挺開心。

    你看即便是萌系動畫大行其道的情況下,總也還是有好的作品的嘛。而且過去有,現在有,以後肯定還會有。

    以前我也因為各種各樣的推薦和自我逼格的要求去關注那些幾十年前的老作品,還會刻意的把自己定位為懷古廚來增加自己的深度。

    但我後來意識到,動畫是個與時俱進的東西。

    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裡,才會誕生出符合該時代特性的偉大作品,《EVA》之所以如此名望,並不全在於作品的深度和製作的精良,有人也經常嘲諷將其過度解讀捧上神壇,但脫離了泡沫經濟的浪潮我們現在的觀影者受到的震撼和反思和當年必然不可同日而語。正因為這種斷層才造就了經典,其成就才讓後來人無法企及。

    然後動畫的口味是因人而異的。所謂我之蜜糖,彼之砒霜。

    有的人想從動畫裡得到感官的刺激,有的人想要心靈的愜意,有的人想解讀人參的道理。都可以。

    甚至是“想得到刺激”的一類人裡都不一定能達成一致。

    你說“《進擊的巨人》對峙的窒息感、推進裝置呲拉呲拉割出腥風血雨真刺激!”,他說“too young《賭博默示錄》的陰謀詭譎、大起大落才叫刺激”;有的時候同一家的還能撕起來,“kill la kill 美術風格粗獷明快動作設計一氣呵成吊的飛起“他又說”你不懂,鑽頭才是男人的浪漫“。。。。。

    動畫愛好者沒有高低之分,只有見解之別。

    所以找自己喜歡的就好了嘛,也許幾年以後自己回頭看看當年臉紅脖子粗的自己就像個傻X呢,雖然這也沒什麼。

    在觀眾的層面上我們是應該寬容點,但在日本動畫產業不景氣的環境下為了追求立竿見影效果使得萌系經濟成為業界的生命線這也是事實。新一輪業界革命仍只是由那幾家眾所周知的公司主導,投入與產出的比例使其往往也是曇花一現。

    但我想即便是一個普通的ACG愛好者,我們也是能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的。很多時候資深宅懷古廚之所以有自豪感,正在於在老作品裡提倡的精神與演繹的手法是現在諸多作品裡缺少的,那些更深層的更直擊人心的愛,友情,努力,夢想,這些從動畫誕生之日,甚至是人類藝術誕生之日起就作為人的信仰並在生活中汲汲以求的東西。我們這些老動畫觀眾,雖然明知道時代不同取向不同,但仍樂意去做推廣者為新觀眾介紹他們錯過的那些經典,不僅僅是眾樂樂,而在於不想讓這些作品喪失掉存在感吧。

    不過普及歸普及,不要妄自體現認知程度上的差距,何況很多差距也不值得優越。從精神層面讓大家有認同感,才能真正讓新時代的觀眾們能夠消除這種時間差距的隔閡,不使那些值得永恆懷念的老作品泯滅於後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DNF明年將上線的動畫番《阿拉德 · 宿命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