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人的眼睛看世界
-
2 # 科學小哥
地球表面有一層很厚很厚的地殼,平常岩漿被地殼緊緊地包在裡邊。地球內部的溫度特別高,岩漿在那裡邊流來流去,總想找個地方竄到外面來。有些地方地殼運動比較強烈,地殼又比較薄弱,這些地方受到壓力的時候,岩漿就從這裡衝出來了。這樣,就發生了火山爆發。活火山、死火山這是指火山活動的情況。有些火山爆發了一次後一直不爆發,這些火山就成了死活山。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帶:(1)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經千島群島、日本列島南下經我國臺灣再到菲律賓轉向東南,達紐西蘭。(2)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從印度尼西亞西部經緬甸至我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達地中海及其沿岸。目前記錄到最大的地震還沒有超過8.9級地震,1960年5月22日南美智利發生的8.9級地震,1906年1月31日南美厄瓜多-——哥倫比亞邊界附近近海中和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陸東邊海中也曾發生8.9級地震。地震(earthquake)是大地的振動。它發源於地下某一點,該點稱為震源(focus)。振動從震源傳出,在地球中傳播。地面上離震源最近的一點稱為震中,它是接受振動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球的結構就象雞蛋,可分為三層。中心層是“蛋黃”-地核;中間是“蛋清”-地幔;外層是“蛋殼”-地殼。地震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和公轉,同時地殼內部也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使地殼岩層變形、斷裂、錯動,於是便發生地震。地下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從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叫震源深度。震源濃度小於70公里的地震為淺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間的地震為中源地震,超過300公里的地震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發生印度尼西亞伊裡安查亞省北部海域的5.8級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對於同樣大小的地震,由於震源深度不一樣,也不一樣,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也不一樣。震源越淺,破壞越大,但波及範圍也越小,反之亦然。某地與震中的距離叫震中距。震中距小於100公里的地震稱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間的地震稱為近震,大於1000公里的地震稱為遠震,其中,震中距越遠的地方受到的影響和破壞越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動是一種複雜的運動,它是由縱波和橫波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震中區,縱波使地面上下顛動。橫波使地面水平晃動。由於縱波傳播速度較快,衰減也較快,橫波傳播速度較慢,衰減也較慢,因此離震中較遠的地方,往往感覺不到上下跳動,但能感到達水平晃動。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級表示,根據地震時釋放的彈性波能量大小來確定震級,我國一般採用里氏震級。通常把小於2.5級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級地震叫有感地震,大於4.7級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震級每相差1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差約30倍。比如說,一個7級地震相當於30個6級地震,或相當於900個5級地震,震級相差0.1級,釋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當某地發生一個較大的地震時,在一段時間內,往往會發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個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發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後發生的地震叫餘震。地震時一定點地面震動強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國將地震烈度分為12度。震級與烈度,兩者雖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強弱,但含義並有一樣。同一個地震,震級只有一個,但烈度卻因地而異,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樣。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有人說在蘇州是4級,在無錫是3級,這是錯的。無論在何處,只能說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但這次地震,在太倉的沙溪鎮地震烈度是6度,在蘇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無錫地震烈度是3度。地震烈度是經常使用的一個名詞。劃分烈度有定性和定量標準。在中國地震烈度表上,對人的感覺、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現象作了描述,可以作為確定烈度的基本依據。
-
3 # 美梅答疑
火山與地震是地球活動的正常模式,它說明地球依然是一顆充滿活力的星球。究其根源,皆是因為地球有一顆炙熱的心。
地球一直處於震動模式我們的地球每天都會發生大大小小的地震,一般來說震級小於3級的地震我們感覺不到,所以3級以下的地震被稱為無感地震,但分佈在各地的地震儀可以監測出來。
無感地震可以單獨發生,也可能是更大地震的前兆,因此地震專家、地質學家和從事地球物理研究的科學家們都非常重視無感地震。
還有許多地震發生在大洋的底部,如果不是事先佈設了許多地震儀,我們不會知道地球上居然會有如此多的地震發生。2019年至今全球0.5級以上的地震發生過多少次?正確答案是超過158000次!2.5級以上的地震發生了25000次,5.5級以上的強烈地震超過440次。下圖顯示了2019年12月間全球震級在2.5級以上的地震分佈:
從這張分佈圖上我們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地震似乎都串成了一根“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聰明的你一定想到了答案:這些“線”就是地殼板塊接合的部位。沒錯,地球上大多數的地震都是由於地殼板塊相互擠壓、錯動和破碎造成的。
地球就像茶葉蛋與太陽系其它的行星不同,我們腳下的地面並不是鐵板一塊。為了入味,我們在煮茶葉蛋的過程中會把蛋殼敲裂,地殼看起來就像是一枚茶葉蛋,當然它並不是誰為了讓地球更“入味”而敲破的。
陸地地殼的平均厚度大約是30千米,主要由花崗岩等岩石構成;大洋海底的地殼厚度要薄很多,平均厚度大約僅有5~10千米,構成的岩石主要是玄武岩、輝綠岩等等密度更大些的石頭。30千米對於人類來說非常厚,但對於整個地球來說卻是薄得跟膜一樣,它比同樣比例的雞蛋殼要薄三分之二,幾乎可以說是一碰就裂。
科學家們經過長期的探測和分析,發現地殼是由一塊一塊的板塊拼成的,就像下面這張圖一樣:
而如果把地球的板塊接縫與歷年地震發生的位置進行疊加,你就能發現絕大多數的地震都出現在板塊接縫處或者是附近的地區:
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地震是由地殼板塊運動造成的。
板塊為什麼會運動?板塊並不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更形象一點說,地球的地殼更像是地幔表面的一層硬皮,當下面的地幔發生運動時,地殼就會相應地發生運動。
每當火山爆發時,我們會看到通紅炙熱的岩漿噴湧而出,這說明在很深的地下溫度非常高,它可以熔化岩石。但地質學家們透過地震波的分析發現,地幔並不會像岩漿那樣流淌,它也是由岩石構成,只不過上千度的高溫以及強大的壓力讓地幔變得富有彈性,就像茶葉蛋的蛋白那樣。
地幔會極緩慢地發生對流,從而推動上方的地殼向兩邊擴散開來。這些裂縫往往在大洋的底部,也是地殼最薄弱的地方。
地殼被下方的地幔推著向兩邊滑動,當遇到其它板塊阻擋時,它們會發生相互推擠,有些會發生破裂形成山峰和高原,由於海洋板塊密度更大,所以更多的會斜插到陸地板塊的下方,然後一點點地消失在地幔之中。
火山通常出現在兩類地區在地幔對流的上方通常有更高的溫度,同時這裡也是火山集中的地區。由於它們大多發生在海洋底部很深的地方,地球物理學家們將這裡稱為“大洋中脊”,因為活躍的火山將地下的岩漿帶到表面,進而冷卻下來形成新的地殼岩石。在下圖中紅色區域的地殼最年輕。
當海洋板塊向陸地板塊下方俯衝時,由於強大的壓力和摩擦加熱板塊下方的軟流圈,也會造成火山噴發。所以我們經常看到的陸地火山大多位於兩個板塊交匯的地方。
地幔為什麼會發生對流?因為地幔的下方是炙熱的地心。地心是一顆巨大的鐵核,它的溫度高達5500℃,幾乎與太陽表面的溫度相當。在這個大鐵球的外圈,是一個深深的、鋼鐵的“海洋”,這個流動“海洋”的上方溫度也高達4500℃左右。地心的熱流向上傳導到地幔,就使地幔產生持續數十億年的熱對流。
總結:我們的地球在45億年前形成之初就因為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衰變,以及物質之間在重力作用相互摩擦產生的強大熱能,造成包括鐵元素在內的重元素向下沉積形成炙熱的核心。
地心透過持續加熱上方的地幔,使地幔產生熱對流。地幔的熱對流推動地表的地殼產生移動,並相互推擠。
地殼板塊在相互推動擠壓的過程中發生破裂產生振動,這就是地震。與此同時,板塊運動也造成了一些地區火山頻繁活動。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充滿活力的表現,儘管有時候它造成的破壞會給我們帶來損失甚至災難,但從整個地球的角度看,地球的震動模式是人類以及萬千生靈的福音。如果未來哪一天地球不震了火山不噴了,便意味著地心已經冷卻,磁場消失,地球將走向死亡。
回覆列表
普遍認為,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內部運動外在的表現。
至於地球內部為什麼運動?則是見仁見智了。
詩人認為,地球內部為什麼運動的原因與地球誕生的原因密切相關,地球不是和太陽系一起誕生的,而是有一套完整的天體生長衰老過程。
在太陽系第二代太陽發生新星事件之際,外部一塊巨大的殘塊飛到柯伊伯帶,隨後就形成了類似今天的冥王星的矮行星,這就是最早期的地球。
當第三代太陽退出太陽系主導舞臺時,矮行星地球已成長為比今天木星還巨大的巨行星,理所當然的接替第三代太陽,成為第四代太陽。
漫長的二百億年迅速過去,地球主導太陽一晃而過,地球太陽發生了新星事件。
當然地球太陽的外表的殘塊飛到柯伊伯帶形成了今天的木星前身——矮行星木星,而核心殘塊便成了今天的地球。
由於地球雖然經歷新星事件,但是核心的渺觀物質仍然被困在核心殘塊裡,雖然不至於讓地球再次爆炸的四分五裂,但核心的渺觀物質還是要釋放出來的。
地殼隨著裸露迅速固化,就封鎖了內部的渺觀物質的釋放通道,於是渺觀物質就在地球內部橫衝直撞起來,一旦地殼那裡薄弱了,那裡就會火山爆發,一旦那裡的地殼結構不協調了,那裡就會發生地震。
早期的地球火山和地震頻繁,隨著地球內部的渺觀物質逐漸釋放,表現的能量也就越來越少,火山和地震的頻率也會越來越少,而地殼也會越來越厚。
在渺觀物質退地殼跟進這種作用下,火山和地震就漸漸集中到地殼的薄弱點和地帶上,薄弱點就是今天的火山,薄弱帶就是今天的地震帶。
所以同位類地行星,月球和水星沒有火山和地震跡象,就是內部的渺觀物質基本上整體平衡了,而地球之所以仍然還很劇烈,還是因為內部的渺觀物質仍然飽滿。
但是,火山和地震的存在,說明地球雖然進入衰老期,但仍然健康,仍然是人類理想的家園,而一旦火山和地震不再有了,人類就要離開地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