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之前好多人在看安意如,她寫的怎樣?
5
回覆列表
  • 1 # saniliu

    我們的文字是神奇的,所以我們的先賢所創作的詩詞歌賦也是回味無窮的,俗話說的好,眾口難調,但是我們所讀的古文卻調和了眾口,每個人由於經歷不一樣所以他們所理解的古文就不同,只能讀者自己去品味。

  • 2 # 語詩詞

    我很喜歡安意如的書,她的《人生若只如初見》讀了好幾遍呢。小編很喜歡古詩詞,喜歡的型別、詩人有很多。喜歡李白詩中的浪漫瀟灑,自信曠達。“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也喜歡李煜的詞,憂傷情真,“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當然也很喜歡納蘭容若的詩詞,“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正是因為“人生若只如初見”這句,所以才買了安意如的這本書《人生若只如初見》。看過之後,就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裡面講述了都是和愛情相關的詩句,有的詩句很有名,有的則很普通。但是每個詩句之下,她用她的語言為我們講述詩句裡面的故事,文字很優美,很感人,讓人莫名地喜歡上那些詩句,也可以讓我們瞭解一些歷史,一些知識。讀這本書的感覺就是:那些詩詞都好美啊,安意如實在是太有才啦,那些對於詩句的描述的文字,都很優美,好想背下來,傷心的是覺得自己一輩子都寫不出這樣的句子了。

    覺得讀這本書的時候,最好是在一個悠閒的下午,沒有人打擾,自己一個人安靜的看書,去感受文字裡描述的愛情。

    如果對於愛情這個話題還是蠻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見》。

  • 3 # 園薄荷

    安意如的很多書我都看過,像《人生若只如》、《世有桃花》、《陌上花開》、《美人何處》這些。安意如的書給人一種娓娓道來的美感,雖然她本人幾度陷入一些抄襲的新聞中,不可否認的是她的文章中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圖為安意如)

    在此,我推薦另外一個人——白落梅。白落梅,原名胥智慧。其散文在CCTV3《電視詩歌散文》欄目中播出三十餘篇。作品常見於《讀者》等雜誌。已出版作品: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傳》、 《我用盡青春只為尋你:徐志摩傳》、 《在最深的紅塵裡重逢》、 《恍若夢中一相逢》、 《煙月不知人事改》、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恨不相逢未剃時》、 《人生何處不離人》、 《西風多少恨 吹不散眉彎》、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的傾城往事》 《月小似眉彎》 《歲月靜好 現世安穩》 《你是錦瑟 我為流年》 《相思,莫相負:靜守宋詞的清韻》又名:《煙月不知人事改:宋詞中的悲歡離合》 《花開半季情暖三生:淡品唐詩的風雅》等。

    我讀過她很多文章,寫的確實很美很美。無怪乎讀者們稱她的文章“落梅風骨,秋水文章”。說實話,比文筆,白落梅比安意如要強上許多。我自己收藏的詩詞賞析的書就是白落梅的《煙月不知人事改》和《花開半季情暖三生》。

  • 4 # 飛說布客

    不知道會不會有很多人喜歡安意如,我也讀過一點她的書,但是說實話並不喜歡,覺得有點淺和過分矯揉造作了。當然了,個人意見。

    第一本看的是《人間詞話》。但是當時看的並不是王國維的,是一個解釋他的,具體作者記不清了。不過很不錯感覺。相信原本會更好。

    然後還看過葉嘉瑩的《小詞大雅》。微言大義,讀起來很樸實能讓人看的下去。

    還有《無詩不成唐》,算是我比較喜歡的,語言也很詼諧,寫詩歌更寫故事。而你真正讀懂詩歌那背後的經歷背景是不可以忽視的。

    以上三個是我看過覺得不錯的。

  • 5 # 以原為點

    葉嘉瑩先生出的一套講解古詩詞的都值得一看,在葉先生的講解中,能帶你細細的品味,詩詞本身所包蘊的情感內涵。還有葉先生整理的《顧隨詩詞講記》也非常不錯。

  • 6 # 使用者6756634026

    我可推薦一篇批語詩;稟賦在天,知在我誰評。由命不由人,八卦能通天地理,六爻懊盡鬼神知。詳察星辰兼北斗,細忝宿度並南壇。鐵硯磨開人富貴,筆頭點醒命窮通。觀圖能識窮通命,察度能知富貴花。五行數內分高下,八字盤中判吉凶。昨夜分明好,今朝側不同,筆架雲山無鳥宿,觀魚有水起蛟龍。花不精神因雨困,事無光彩恨雲遮。春到百花添錦秀,秋來苑上菊花香。入眼桃花難下手,總惹梅子自心酸。雨迷山色春光少,雨打春花瑞拿稀。人逢吉慶多添喜,月到中秋色更輝。露珠樹上風何急,花蕊枝頭兩莫連。正好採時天又雨,欲思下釣水成冰。畫餅充肌難作飽,鏡內美人色豈真。花開正是陽和日,連宵微雨葉淋漓。柳色乍生新豔綠,花開重發苗時紅。石頭埔路休凝紙,弓影留杯莫澀蛇。急水難流天上月,利刀難斬鏡中人。半雲半暗雲中月,不雨不晴困人天。誰有清風和月色,卻無時雨潤花容。庭前鳳舞蛟龍舞,階下蘭香並桂枝。雲樓琴上書聲徹,鬥案頭大潑筆凌。雲色雲開山色香,百川浪裡水清平。隔山聽盡琵琶響,驚動鴛鴦兩雁飛。雪山推子難尋路,水漲魚翁不識程。千年造跡山長在,萬古千秋水自流。雲深有月光明少,夜路無燈暗處多。不寒不熱天色好,無慮無憂太平春。春至萬山景色秀,時至金雞報好音。雲開五色山川秀,梅花三春草木香。琴臨秋水彈明月,灑向東山酌酒雲。華花有夢能醒世,觀水無波卻度人。(公元一九九七年謝先芝寫照)

  • 7 # 心女排

    答:✔✔✔牢記:古詩詞的美,如果積累、沉澱,會凝固在一個人的氣質上,言談舉止,舉手投足,都透露著涵養和古典美。✔✔✔第一、認識論。你身邊是否有朋友,特別是女性朋友,明明顏值特別高,溝通兩句很懊惱;而另外一些朋友,顏值不是非常高,溝通一下,頓時感覺神清氣爽,超凡脫俗…………這就是古典美,是古詩詞浸潤的結果。✔✔✔第二、方法論。那麼,①如何學習、欣賞、積累、浸泡古詩詞的美呢?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答案。要看每個人的年齡、時間、工作、目的、閱歷。②需要推薦什麼樣的書?答案,什麼書,也不需要。最好的方法是筆記。可以,自己專門準備一個筆記,經常抄錄就可以了。這類的書,汗牛充棟,都買回家,也沒有一絲一毫的作用。③抄錄什麼樣的古詩詞?中國是詩的國度,可選擇的餘地,特別多、特別大,那麼怎麼選?如果,不是專門研究、專門寫作的人,建議就選擇膾炙人口、婦孺皆知、耳熟能詳的古詩詞,因為:學習就是為了使用,如果研究一些偏僻的古詩詞,使用時,別人也不懂,就失去了意義。④選擇標準?中小學課本里的,中小學必背古詩詞,將近二百首,足矣,而且,肯定是首首精品啊!那都是時間淘洗出來的。覺得簡單?一點也不簡單,中小學生,只是要求背,其中的美,沒有太多理解、欣賞、感悟。⑤比如,駱賓王的《詠鵝》,幼兒都會背,但是,北大中文系的博士論文,也研究這首詩,寫了八萬字。比如第一句“鵝鵝鵝”,有很多理解,一種說,是鵝的叫聲,吸引人觀看,才有下文;一種說,是一個夥伴,用手指著,興奮的向其他同伴介紹,等等。✔✔✔第三,工具論。學詩不在於多,在於讀、誦讀、大聲誦讀、不斷的大聲誦讀…………讀多了,其中的美,就能感悟到,語言藝術的美,是“可意會不可言傳”。另外一個就是使用,經常用,反覆用,有意識的用…………比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咬定青山不放鬆”…………“忽如一夜春風來”…………“勸君更盡一杯酒”…………“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都使用了幾萬次,而且介紹熟人使用,大家在發言、演講、溝通、微信、寫文章等等時候使用,都像一個美女“灑了高階香水”,意蘊馬上出來,有時候,演講五分鐘,別人就記住了你說的一句詩,從而記住了你。✔✔✔第四,舉例。學以致用的最佳榜樣,就是習大大,你可以看看,只要是正式場合的講話,那次沒有三兩句恰到好處的古詩詞。所以,如果非要推薦圖書,就買————人民日報出版社的《習近平用典》,這書太好了,選擇習大大常用的古詩詞,引用原文,賞析解釋,引申舉例…………✔✔✔綜上所述:一個華人,能真正掌握一百首古詩詞,達到爛熟於心,張嘴就能背,抬手就能寫,說話就能用,那就是已經浸潤在古詩詞的美之中了,那狀態,那心情,那氣質,那涵養,是用多少文字,也無法說清楚的。加油!開始,學習古詩詞之旅吧。✔✔✔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圈中圈模式用什麼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