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電競家

    都說如果吸菸上癮的話,想戒菸最好是能找到替代品,我想孩子沉迷於遊戲也可以同樣適用這種方法,先說說我自己的吧,我記得我小時候玩的東西可多了,那時候沒有電子產品,只有成群的小夥伴,暑假回老家,上山爬樹下水摸魚,現在看看我妹,歲數比較小而且家裡環境也好很多了,小學就給她配了一部手機,週末一放假兩天就呆家裡揣著一部手機不離手,而且我總感覺現在小學生作為同學之間的交往生疏了好多,我那小時候週末不會呆在家裡,多多少少都會約同學出去玩耍。說了這麼多,總結起來,現如今的小孩子在人際交往上越來越只侷限於網路,缺少面對面的交流,可以嘗試著讓孩子走出去,多參加一些運動或者夏令營方面的實踐,培養其各個方面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動手”能力,鼓勵孩子週末放假約其他小夥伴出去走走,相信當另外一件事情的誘惑大於手機遊戲時,孩子自然就不會沉迷於其中了

  • 2 # 溪衙辰利

    現在有的手機有這個兒童空間功能點進去,就可以控制孩子怎麼用手機其中可訪問應用也可以自己決定點選進去後可以選擇一些常用的出來,給孩子用,而遊戲什麼的就禁止啟動兒童空間後就只剩下這些應用了,想退出就點X號,但………沒那麼簡單,只要手機有密碼,並不告訴孩子,是不會隨便退出的。我的手機是魅藍,,我不知道其他手機有沒有。但我覺得這種功能會被廣泛利用的。

    而且孩子玩手機這種事還是靠家長監督,自己也要做好榜樣,不要再孩子面前玩手機,也儘量避免不要給孩子看到別人玩手機。

  • 3 # 貼心媽媽

    寶寶迷上了手機遊戲,既影響寶寶的視力,又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家長可以解除安裝手機遊戲,給孩子買一些適齡兒童應該讀的繪本或者書籍,家長以身作則,放下手機拿起書本和孩子一起讀。也可以試一試寶寶喜歡玩手機遊戲,就讓他玩個夠,除了吃喝拉撒不許幹別的事情,相信過上這麼一兩天,寶寶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同時要注意,平時多和孩子溝通交流,每一個聰明的孩子,母親教育直接影響著孩子。昨天晚上,聽了王東華老師的一節課,老師的孩子,三歲就可以認識好多字。教育孩子應該先從改變自我開始。

  • 4 # 彭華勇家庭教育

    在青春期教育問題中,孩子沉迷遊戲往往是各類問題中的突出核心問題。很多孩子從開始的偶爾玩一下,到後來逐漸沉迷其中,難以自拔。他們慢慢開始變得內向,不與父母溝通,脾氣暴躁,生活習慣混亂,學習更加散漫,甚至逃學輟學!因為沉迷遊戲引發的各種奇葩問題,層出不窮,挑戰家長的想象!

    我們已經分析了孩子沉迷遊戲的常見原因,那麼具體該如何解決呢?

    在我看來,父母首先要擺正心態,靜下來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如何調整教育方法,如何做才能有效解決問題。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出現問題,自己亂了陣腳,一著急一上火,拿著一杆鳥槍衝孩子亂放,結果孩子狗急跳牆,乾脆夜不歸宿地玩遊戲!

    絕大部分情況,孩子沉迷遊戲,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往往不好,甚至是非常緊張的,家裡瀰漫著火藥味。所以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改善親子關係,而不是把親子關係搞得更僵!古人云: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一個老師只有和學生建立親近信任的關係,他的教育才能傳達到學生內心深處!簡單的道理卻有太多的人沒有注意,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最重要的老師,所以更加需要和孩子建立親密信任的關係!否則你嘮叨一輩子,都是在做無用功,有害功!如何改善親子關係,可以看看我其它的文章,比如《彭華勇: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上下兩篇。

    當你們的親子關係逐漸改善時,你可以開始尋找孩子問題的真正原因。人的行為都是表層問題,行為的背後都是有著對應的感受,對應的心理原因。同時,家庭是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孩子更多的是一個被影響者。孩子從出生開始,是一個純潔的嬰兒,人見人愛,如果後面變成了一個自私冷漠、叛逆無情的孩子,那麼一定是這個家庭系統出問題了,系統的動態平衡被打破了!

    所以,孩子出問題,父母一定要反思,反思家庭存在哪些問題,反思教育方式有哪些問題。孩子出問題,父母一定要對家庭系統,甚至家族系統進行內歸因,找出孩子真正的心理原因!只有找對了原因,找準了病因,你才能對症下藥,你才能一劍封喉!否則否則像抓泥鰍一樣,每一次好像抓住了,結果泥鰍又跑了!孩子沉迷遊戲的常見原因可以看我上一篇文章《彭華勇:孩子為什麼沉迷遊戲?》

    當你找到了孩子沉迷遊戲的真正原因,那麼你就可以對孩子的問題暗殺了!對,你沒聽錯,暗殺!因為孩子往往不認為自己的問題是問題,你直接去處理,孩子往往是牴觸的。既然你發現了孩子問題的真正原因,那麼你需要耐心地,一步步地,不著痕跡地消除導致問題的真正原因!比如孩子因為無聊乏味玩遊戲,那麼你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動,慢慢地孩子自己活動多了,也就沒那麼無聊乏味了;孩子現實受挫,逃避現實尋求成就感,你可以發現培養孩子優勢,鼓勵嘗試,讓孩子找到自信和成就感。當你慢慢地消除了真正原因,孩子的行為症狀往往自然跟著消失了!

    也許很多人會說,彭老師,你說的容易,但做起來難呀!我想說的是,第一,你自己溝通能力有限,又沒有狠狠學習;第二,你自己缺乏耐心和愛,內在教育素養不夠,好比沒啥內功,招式再亮,也發揮不了威力!第三,你天真浪漫,你花了十幾年把孩子培養成這樣,卻期望一兩個月把孩子的問題徹底解決;你幼稚自私,一直想著改變孩子,從來不想改變自己!如果你一直這麼想,還期望早點改變孩子,那和拿把斧頭把孩子劈了有何區別!

    我給大家舉一個案例,我一個學生,父母長期外地工作,從小由爺爺奶奶在農村撫養,12歲由爸媽接到城市讀書,接到城裡不久,爸媽發現孩子和他們不親近,溝通經常吵架,兒子厭學,老師多次向家長反映在校表現不好,兒子一有時間就跑網咖,父母零花錢管的緊,他把早餐錢省了玩遊戲。後來他媽媽和我溝通,剛開始,她沒有反思家庭系統,一直訴說孩子問題,抱怨兒子。

    等到她倒苦水倒得差不多的時候,我開始和她分析問題,逐漸指出問題的根本。孩子從小沒有和爸媽在一起,親子關係很冷淡,孩子內心沒有安全感和親密感,初到城市,朋友少,活動少,無聊乏味,成績本身一般,來到城市,顯得更加一般,逃避現實,內心渴望欣賞和肯定,父母性格強勢,孩子表達想法,父母常常無形之中打擊孩子。有這麼多問題,孩子能不沉迷遊戲嗎?這位媽媽聽完分析,沉默了好久。她雖然強勢,但反思能力,行動力也很強。

    後期,在和我的持續溝通中,她按照我的方法,先修復親子關係,再細心歸因,做好鋪墊工作後,最後暗殺問題根本。三個月後,孩子玩遊戲相對少多了,對學習開始用心了,生活達到了一個平衡狀態。最讓這位媽媽開心的是,以前想帶兒子出去玩,怎麼說兒子都不願意一起出去玩,現在,兒子主動纏著媽媽,媽媽帶他出去玩!

    所以,孩子沉迷遊戲,就用教育問題解決三部曲:修復,歸因,解決。只要把每一個步驟做好了,孩子的問題迎刃而解!願千千萬萬的孩子早日找到遊戲和學習的平衡狀態,找到網路與現實的健康成長生活!

  • 5 # 小有一帥罷了

    年紀過小的孩子其實沒必要配備手機,

    如果為了保持通話聯絡,可以配備學霸機(老版手機,只能打電話,發簡訊)

    怕的是堵不如疏,治標不治本,現在家長煩惱的是手機遊戲,以前煩惱的是孩子逃課上網咖,孩子總有一些偷偷摸摸的辦法。

    培養各方面的興趣是一個辦法,打籃球之類。

    還有就是規定孩子可以玩遊戲,但必須在自己面前玩,或者和孩子一塊兒玩,可以稍加管控。

    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從苗頭開始熄滅,如果情況已經很嚴重,那麼能夠稍有緩解就不錯了,不可操之過急。

  • 6 # 小柯談事

    隨著資訊化時代的來臨,手機已經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現在小沉迷於遊戲的小孩子越來越多,一個小學班集體有一半以上的同學都玩手遊,甚至不玩手遊的同學,根本和同學搭不上話,被大家排斥,可見手遊在青少年當中已經流行到什麼地步了。長期沉迷於手機遊戲首先學習會大幅度的下降,學生根本無心上課。其次對孩子的視力也是很大的傷害,有研究表明現在青少年中患近視的人正在逐年增加,而且現在的大量手遊都是需要花錢的,有很多孩子揹著家長偷偷往遊戲裡充錢,可以說已經對遊戲痴迷到一定的程度。甚至三、五歲的幼兒都可以熟練的操作遊戲裡的人物,所以幫孩子戒掉手機遊戲勢在必行。

    1.控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我們知道小孩子自身控制能力非常差,拿到手機就想玩遊戲,而現在學校佈置的一些作業必須要用手機完成,比如說一起作業等課程軟體,所以家長等孩子做完功課之後,就把手機沒收,不給孩子再用手機的機會。而且手機裡的遊戲軟體必須全部刪除。

    2.家長不當著孩子面玩手機:現在有很多家長經常當著孩子面玩手遊,看影片,久而久之孩子也跟風學習,小孩玩手機的興趣完全是家長誘導孩子而引發的,孩子心理肯定會想大人都天天玩,我們為什麼不能?大家都知道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只有以身作則,才可以引領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

    3.培養孩子的新興趣:剛開始讓孩子戒掉手遊非常難的,小孩子也很難接受,因為平時玩手遊的時間,戒掉之後變得無事可做。所以家長應該充裕孩子的業餘時間,嘗試培養孩子別的興趣,比如說打兵乓球、打籃球、下圍棋等業餘愛好,使遊戲對孩子的吸引力明顯減少。

    4.多陪伴孩子:有很多小孩沉迷於手遊的原因就是家長工作太忙、疏於看管孩子。只要孩子完成功課,家長就不在管孩子的業餘時間幹什麼,使得小孩有機會接觸到遊戲。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忙,為了使孩子不哭不鬧,主動把手機給孩子玩耍。所以都陪伴孩子至關重要。

    5.注重心理輔導:有的家長一看到孩子玩手機遊戲,不是打就是罵,這樣的做法也起不到讓孩子戒掉手遊的目的,反而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長應該更注重孩子的心理輔導,瞭解孩子為什麼沉迷於手遊,告訴孩子游戲的危害性,心平氣和的與孩子談。

  • 7 # 創新教育者叢叢

    關於這個問題,想反問:“小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於手機遊戲?”

    簡單來說有這樣幾個原因:

    1.電子產品尤其是手機 ipad的普及,科技時代,社會的大環境就是人手一個、兩個手機,就連孩子也是有手機,拿到手機不可避免的就會被其中的遊戲吸引。

    2.父母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玩遊戲,比如組隊玩榮耀等,孩子見得多了、薰陶之下也就學會了。

    3.父母很少有時間和耐心陪伴孩子,很多時候讓手機成為孩子的臨時保姆,用遊戲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自然也就獲得了“乖寶寶”。

    4.遊戲產品實在太多了,各種簡單的複雜的,音樂、特效、技能等炫彩都很抓眼球。

    所以想要孩子減少甚至不玩手機遊戲,方法不在於嚴厲控制,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父母減少甚至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遊戲。

    2.增加孩子的興趣點,用更多有趣的事情代替玩手機,比如戶外活動、親子閱讀、繪畫、親子瑜伽等等。當孩子覺得做這些事情比遊戲還好玩,自然就不會要手機遊戲了。

    3.讓孩子正確認識遊戲,可以偶爾用來娛樂,但不可以浪費很多時間在上面,遊戲不應該成為生活中重要的事情。

  • 8 # 一米方圓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這是周圍的生活環境造成的。父母常常看手機,玩手機,又怎能控制孩子不玩呢?

    要想讓孩子不沉迷手機,父母的榜樣作用很重要。“身教重於言教”,只有父母做到了,才能要求孩子。

    父母可以多和孩子進行一些親子活動,遷移孩子的興趣。比如,和孩子打籃球、下棋、看課外書等等。當孩子在其它活動中感受到樂趣後,孩子就會遠離手機了。

    但是,手機對於小孩的誘惑力還是很大的,父母只有先嚴格要求自己,再引導孩子把時間用於其它興趣活動上,堅持一段時間,孩子就能遠離手機了。同時,手機也儘量不要置於孩子身邊,能不給孩子買手機就儘量不買,必竟,過多的電子產品對自我控制力不強的孩子來說,容易分散注意力,難以形成好習慣。

  • 9 # 酷夏風1

    個人觀點,大禹治水的例子吧,堵只會適得其反,因為他總會找到玩遊戲的通道的,逼的太急,總會適得其反的!我覺得應該個小朋友簽訂一個君子協定,小朋友完成什麼目標後,可以玩什麼,得到什麼,可以玩多久。比如作業寫完,可以玩半個小時。考試成績好,可以適當的放鬆,給點獎勵,當然,要有限制的,不能無限制的給,以上就是我的觀點,謝謝邀請。

  • 10 # 董老師談育兒

    孩子上小學後,我從單位離職出來自主創業,工作極度繁忙,家庭教育中父親的角色嚴重缺失,愛人管教孩子過於嚴苛,導致了孩子在四年級就提前出現了叛逆跡象,後來沉迷手機遊戲,出現了嚴重的厭學情緒。

    直至初中一年級,學習成績始終倒數,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愛人因擔憂孩子的前程,精神狀態也出現問題,三天兩頭與我吵架,家庭近乎破碎。

    我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後,毅然決定放下工作,小學畢業的那個暑假,我帶著孩子去貴州窮遊,一邊玩一邊與孩子聊,就像朋友一樣。

    在我的精心陪伴下,孩子沒玩遊戲了,從初二開始一舉摘掉“差生”的帽子,至今已是省一級重點高中的一名三好學生,不僅學習進步顯著,與其他大多數重高的孩子相比,身心更加健康。

  • 11 # 張媽媽愛兒社

    現在不僅是孩子迷戀手機,連我們成人都如此,我們可以幾天不看見自己的愛上、孩子,雖然彼此想念,但離開幾天是完全可以。如果讓我們離開手機一天,那真是要了我們的命了。曾聽一位老師說過,“要想害一個孩子,請給他一部手機吧。”可見,手機對孩子的毒害之深。現在的父母真有“談機色變”之感,孩子拿著手機基本上都是在遊戲世界裡撕殺,陷在手機裡的遊戲世界不可自撥,哪有心思去學習,父母為之“武力鎮壓”,什麼方法都用盡,也無濟於事,面對此情此境,我們唯有一聲嘆息“哎”!然後隨他而去!該怎麼辦呢?

    一、“身先士卒”,自己先做好榜樣作用!

    一位媽媽,因兒子不愛學習,於是“身先士卒”,帶領兒子一起學習,結果與兒子雙雙考上名牌大學。為了孩子,我們惟有“忍痛割愛”,把這“耍機”的時光用來陪伴我們的孩子!

    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我們可以用其他有利於孩子的活動取而代之,比如搭積木、陪孩子一起讀一本有意義的書,孩子有了新的愛好,就會淡忘對遊戲的“牽掛”。

    三、與孩子約法三章: 我們在完成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後,可以有小時間的玩遊戲時間,但時間一到必須停止,斷了他的“牽腸掛肚”,不會到迷戀的地步。如果立即斬斷,不讓孩子摸一下,他會“你愈反對,我愈發想念”。

    四、每天陪著孩子打,直到他打到自己都不想打的地步,並且還要分享他打遊戲的感受。這就叫“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讓他自己走到厭倦的地步,會心甘情願的放棄。

  • 12 # 素姐姐玩具屋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您這問題吧,關於孩子沉迷手機荒廢學業的事在當下社會是很嚴重的問題,

    孩子在上學之前,儘量不要讓孩子多玩手機等電子產品,因為孩子很小的時候自制力很差,但是等到孩子上學後,有了一定的自制力,然後再讓孩子接觸這些電子產品,能有效培養孩子的自覺性。特別是一些2-4歲的孩子,不要讓他們玩手機,手機對眼睛的刺激非常大。

    尤其是孩子調皮時,不要把玩手機當作獎勵,以免導致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

    2、以身作則,不當著孩子面長時間玩手機

    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現在很多父母都習慣指責孩子玩手機上上癮,可是很少有父母反省自己,是否自己一回家就拿起手機玩。古語說的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父母自己都做不到,憑什麼要求孩子不玩呢,孩子能服氣嗎?

    身教重於言傳,嘴上說一萬句也不如自己實際去做到來得有效。

    其實想要讓孩子不玩手機,最主要的是家長要做到以身作則,只要孩子在身邊就不要玩手機,不然孩子就會覺得手機是一個特別好玩的東西。

    3、親子約定,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在玩手機這件事情上,需要把制定規則的權利去交給孩子,然後把監督執行的功能留給自己。那何不嘗試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聊一聊呢?讓孩子自己來說,他怎麼玩手機。

    比如,有的小孩兒說每天做完作業,可以玩兒半個小時,有的小孩兒說我每天睡覺之前可以玩20分鐘。但是,這個規則需要讓孩子自己去制定。不然他就變成了父母的一種高壓政策。

    自我管理的感覺,是給予孩子一種自我效能感和自律的感覺。這種自由度是不一樣的。

    當這些規則被制定出來之後,父母去監督他從始到終的執行,這個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4、多陪陪孩子,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

    讓孩子不玩手機,就得讓他們有事可做,比如和他們讀繪本,講故事,去遊玩,做遊戲。像教育部致家長的信裡說的:要陪伴,融親情,廣愛好,重日常果有時間,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出門運動,讓孩子感受真正的世界,也好加深親子間的感情,讓孩子多享受和父母一同玩耍的樂趣,而不是沉湎於虛擬的手機螢幕中。

    當然,你也可以帶孩子到來說綜合素質來。來說綜合素質不僅有針對孩子的口才教育,綜合素質的培養及領袖力的鍛造課程,透過口才課程、戶外訓練營等多種形式培養孩子的八大才藝,提升八大素質。

  • 13 # 煙雨樓臺雨淅淅

    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自身的問題。為什麼會迷上手機?如果你不給孩子手機她怎麼會拿手機去玩遊戲?你不玩遊戲她怎麼知道有遊戲這種東西?所以是家長自找的。所以放下手機,帶孩子接觸自然,接觸外界。

    1週末帶孩子去爬爬山

    2帶孩子踢踢足球

    3帶孩子去圖書館看看書

    只要想改變,方法千千萬。

  • 14 # 老L

    我家大娃9月就要上小學了,聽說小學生不玩手機遊戲就沒人跟他玩,而我家大娃之前只用手機聽故事,電視每天就看半小時,所以我就做了預案,假設大娃上了小學也玩上手機遊戲該怎麼辦?下面把我的A預案、B預案分享一下,不足之處也請各位多提意見,我好完善改進。

    預案A———假如孩子玩上游戲,我該怎麼引導、利用好手機遊戲這把“雙刃劍”?

    1.限定每天遊戲時間,遊戲和電視日常娛樂時間一共30分鐘,還要跟學校表現掛鉤,表現好,可以加日常娛樂時間5-15分鐘。表現不好,扣除娛樂時間,5分鐘為一個單位,直至扣完沒有娛樂時間為止。

    2.加強與孩子溝通,及時重點掌握孩子心裡對遊戲的一手動態,確保不沉迷。

    預案B———假如孩子沉迷遊戲影響學習和生活,我該怎麼拉他出“泥潭”?

    1.以我曾經資深骨灰遊戲玩家的身份混進孩子沉迷的遊戲中去,研究這款遊戲,到底是哪裡吸引了孩子,還有儘量詳細瞭解哪些玩家與孩子有接觸,有必要時可做一些記錄。

    2.綜合所掌握的一手資訊,部署下一步行動計劃。

    2.1看是否需要自己在遊戲中帶孩子體驗一把巔峰感覺,讓他有種高手寂寞的感覺,最終走出沉迷,把精力調整到學習上來。

    2.2直接指出該遊戲的種種不堪,讓孩子覺得不值得在這上面花費大量精力,讓其自我調整,走出沉迷。與此同時,加強孩子自控力和專注力的鍛鍊,確保不走回頭路。

    總之,在養娃這人生必修課上,咱們大人也必須不斷學習,才能協助娃娃們處理好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只有自己用心做足功課,樹好榜樣,才能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徐茂公算出羅成的陽壽有73年,為何羅成卻在23歲便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