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小鬍子書畫

    《九成宮醴泉銘》碑石建於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由魏徵撰文,歐陽詢書丹。碑文記載的是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湧泉之事。此碑為歐公晚年奉敕之作,被歷代學書者奉為經典範本之一。

    古人說唐代書法"尚法",而《九成宮醴泉銘》則是這種"法"的集中表現。其實,所謂的"法"就是一種規則——寫字的規則。古人云,"不成規矩,不可以成方圓"。《九成宮醴泉銘》的點畫結體都有明顯的規律,初學書法的人極易從中獲益,這也是許多老師把此帖定為學習書法的首選字帖的理由。

    我覺得你這麼問肯定是想了解怎麼練九成宮

    我覺得這時候還是要讀帖,讀帖是臨帖前非常重要的事,要仔細觀察筆畫特點

    在讀帖中透過仔細觀察、分析對比發現規律,在接下來的臨摹過程中就可以抓住不同筆畫的變化,透過大量的練習寫出比較豐富的筆畫形態,為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還要認真體會用筆方法

    仔細觀察《九成宮醴泉銘》會發現,歐陽詢此帖用筆起止乾淨利落,點畫之間用筆勢來形成呼應。

    然後反覆研究結構特點

    《九成宮醴泉銘》的字形相對其他楷書而言略微偏長。歐陽詢處理字的結體是因字成形——筆畫少的,字形略小,點畫粗壯;筆畫多的,字形略大,點畫稍細。歐陽詢被譽為楷書的"結構大師",他在結字時一方面增加橫畫的左低右高效果,另一方面增加整個字的欹側程度,造成歐體字結構的險絕。

    透過讀帖練習鍛鍊眼和腦密切的結合,然後我們透過"讀"發現範帖中的"美",提高臨寫興趣。

    這樣就可以臨寫了,這一步我們要做的是"理性的分析和逼真的臨習",把範帖中的筆法、字法最大限度的掌握起來,才能在以後的創作中運用自如。

    啟功先生曾經說過:“功夫不是盲目的時間加數量,而是準確的重複,以達到熟練。”這就告訴我們,臨帖有兩點必須要做到:一是準確,二是熟練。準確是質量要求,熟練是數量要求。想要達到這個目的,那就要靠記憶。

    所以以後練貼最好一個字一個字的精準練習 然後在通篇練。相信會有所提高

  • 2 # 南京妙心閣五聯練字

    九成宮是唐朝第一離宮,初名“仁壽宮”,是文帝的離宮。唐太宗貞觀五年(公元631年)修復擴建,更名為“九成宮”,“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層”,言其高大。唐高宗時曾一度改名為“萬年宮”,意指頤和萬壽,後又恢復原名。唐朝魏徵撰寫、歐陽詢手書《九成宮醴泉銘》,立一石碑。此碑銘在中國書法史上影響甚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個出土的玉印什麼朝代,玉質,價格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