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逗美Mark
-
2 # 大漠孤狼186
現在年輕人為什麼不願進廠?個人認為很簡單,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很多工廠為了逃避《勞動法》規定的責任,它自己並不願從社會上直招年輕人入廠,而是從勞務中介手裡“購買勞動力”。而勞務中介很多並不正規,甚至連固定的經營場所都沒有。一旦發生勞務糾紛,工廠把責任推給中介,而中介不要說違法無證經營,甚至連固定的經營場所都沒有,接到工廠的通風報信後跑路很方便。
最重要的是,工廠工資並不直接發給工人,而是發給中介,中介再轉發給工人。中介是兩頭吃的,吃完工廠的服務費再回頭吃工人的工資。象上面所說的無證無經營場所的黑中介,工廠就是發給你一月五千工資,中介再轉發至你手上幾百元工資都是有可能的!試想,你本該拿五千工資,最後拿到手裡才幾百元,你肯不肯入廠打工??
打工有風險,入廠需謹慎!切記……
-
3 # 糊塗說說
現在的年輕人,思想開放,大都不喜歡過廠子那種單一的生活,再來現在社會對青年人的衝擊力很大,很多年輕人,希望自己可以出去闖一闖,能夠以此來改變生活,現在的網路各種激勵青年人創新的話語也對青年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
4 # 樊兵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進廠了?本人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畢竟也在工廠裡面呆過,給大家說一說,這裡面的一些情況。
大約十來年前,當時各種電子廠招聘,去應聘的年輕人還是很多的,有的時候工廠還要選一選、挑一挑!年輕人嘛,才出社會,也沒有去處,只能先去電子廠磨練磨練,或者說過渡過渡吧!這些電子廠都是流水線作業,人在裡面做,真的只能越做越傻!真的!並不是我危言聳聽,長期做一些機械式的、重複的、根本不需要動腦子的事情,只能把人越變越傻!
在這些廠裡面,工資真的低的嚇人!你如果不加班的話,就是兩三千的工資,你如果加班,你身體又熬不住啊,真的在透支自己的身體。比如一個月,你做28天或者滿員30天,雖然也能拿到五六千,但是前提是你不被扣錢啊!這些廠因為他人多嘛,規矩都比較嚴。有的時候扣起錢起來,扣到你,真的人都要崩潰了,這些廠子還美其名曰軍事化管理。我吃飽了,我為了得你兩三千塊錢,我連尊嚴都不要了,我被你這樣折磨,不走才怪,所以說大家也就不願意進去了。
最後也是我感覺最關鍵的,在這些廠裡面看不到希望!你這樣整天沒日沒夜的幹,反覆重複,作為小年輕的時候還好,年齡越大,如果要成家立業了,根本是不足以支撐你的開支的。雖然說工廠也有提拔機制,但是管理的崗位就只有那麼多啊,只有一部分人能進入管理崗位!管理者可以把這個作為自己長期的事業來做,大部分的人還是隻能選擇離開。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進廠了,我反而覺得這是好事。年輕人嘛,出來闖一闖或者學點其他的技術。不要呆在流水線上,這些流水線的工作早晚也會被機器所代替的,真的完全沒有必要浪費自己的青春。但這也要看每個人的性格,因為有的人比較內向,不喜歡接觸這個紛繁的社會,就喜歡默默的在流水線上做工,這類人就比較適合呆在流水線上工作,比較適合進工廠!
回覆列表
從現在普通年青人“眼高手低”的現象中,兩方面來進行詮釋與探討:1.隋性,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遇上困難,“能躲則躲”“有靠就靠”,很少會去反省,自己缺少生存能力,生存能力從哪裡來,如何來,舉一個小例子,現在很多中小企業的年輕員工,選工作要輕鬆得意,學工作隨意,做工作大意,試問公司或領導是你的親爹還是親媽,,有沒有想過與其絞盡腦汁討好領導和搜刮“家財”不如平衡好自己躁動的心,既然你能冥思苦想的如何去“混”,為什麼不能在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提升方面“煞費苦心”呢?對於有職業和生活懂景的年青人,不論是生活的艱苦或企業管理的混亂,都會成為他馳騁疆場的資本,而不是埋怨除自己以外的諸多借口;2、慣性,從小被全家大人追著求著吃飯,長大後老爸老媽幫忙建房,買房,娶媳婦,這就是中國式傳統家庭教育觀,現在的年青人甚至都不會去想,在自己成年以後,屬於你的事情,即使是至親“幫你是人情,不幫你是道理”,“養兒防老”“血濃於水”不是你啃爹媽的資本,因為爸媽的生活,在你這種思想狀態下,安享晚年基本會被勞碌一生碾壓的體無完膚,順便說一下我在一個德國朋友家庭,主人教育他4歲兒子的經歷,前期教育伏筆不說,小主人有了用餐時間意識,由於我去給小主人帶了一些湖南小土特產,紅薯片(他之前來中國特別喜歡吃,帶去德國在食品安全與監察方面也下了一番工夫),由於用餐前吃多了一點(有提醒和後果教育),用餐時我德國朋友只叫了一次,但小主人沒有在意,在沒有吃任何東的情況下,自顧著玩,後面在晚餐前大主人不讓小主人吃任何零食和水果(包括喝牛奶及其它主食)大概晚餐前兩小時,即使在小主人哇哇大哭的情況下,朋友一家在對於小主人吃東西方面依然無動於衷,甚至告訴他如果晚餐前不把他負責的小花園澆水,將會喪失一個禮拜吃任何零食的權利並且負責晚餐後“錯誤你我他”家庭會議成員的聯絡任務,結果小主人不但晚餐前出色的完成了他的任務而且晚餐後對他當天的表現做了一個快樂總結,當然這個時候,“這才是我的驕傲”,充斥著整個家庭。 中國的父母們,期待你們類似的“狼”教育,結合中國的孝道,或許結果會充滿驚喜,或許兒女期許你們的“狠”,實現養兒防老,我作為80後覺得,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舍”比“得”顯得猶為重要,你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