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怎麼讀書呢?讀那些書?看一會書就想睡覺,怎麼辦?
3
回覆列表
  • 1 # 奇麥麥童書

    人人都知道讀書是好事,可真心沒事就讀會兒書(而不是打一把農藥)的人著實不多。我們今天就來聊聊“你為什麼讀不進書”的那些事兒。

    世界上有很多型別的閱讀者,比如:

    系列強迫症:買書一定要成套買,讀書一定要按系列讀。拒絕單行本,除非是某個系列的前傳或番外篇。最尷尬是某個系列最後一部換人寫,少了原作者注入的靈魂,不看難受,看了更難受。

    暢銷書絕緣體:專找小眾讀物,遠離暢銷書架。哪怕是原本很喜歡的書,只要上了暢銷書架,在內心的地位就會瞬間下降。正在讀的書說出來周圍完全沒人聽說過,會有種特別的成就感。

    多偶制讀者:讀書也要“左擁右抱”、“雨露均霑”。從來不會看完一本書再看下一本,都是同時進行的。在多本書之間來回切換,這樣才過癮。

    讀不完星人:總是沒辦法讀完一整本書;經常是讀了幾章或一半不到,注意力就開始轉移。從此,這本書就被遺忘在角落裡。下一次再想讀點什麼時,不管記不記得上次的書沒讀完,還是不由自主翻開了一本新書。

    閱讀懷舊黨:喜歡一本書就反覆讀好多遍,每次都能看出不一樣的細節;即使過去很多年,也願意重溫曾經喜愛的經典。

    渣系讀者:不是說這些讀者真的“渣”,而是他們讀書如找備胎,只有在手機沒訊號的時候,才想起自己還有本書要讀。坐飛機三小時以上、去郊區踏青過週末、手機沒電了還沒帶充電寶……在這些時刻,渣系讀者終於翻了紙質書或閱讀器的牌子。

    上述閱讀者中有你的影子嗎?王爾德說:“正是你在不必要閱讀時去讀的那些書,決定了你身不由己時成為的那個人。”

    一個人對書的選擇,真的能揭示TA是個什麼樣的人嗎?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在不必要閱讀的時候將讀書當作消遣,而有些人一看到書就頭大?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閱讀選擇和人格的關係,為什麼有些人讀不進去書,以及如何自發地投入閱讀。

    你喜歡讀言情小說、科技文章還是傳記文學?這可能不僅僅是隨心的選擇,而是與你的性格有關。研究表明,不同性格的人,偏好的閱讀型別(reading genres)也是不同的;我們可能天生就對某些特定型別的書更感興趣。Annalyn等人(2017)整理了26種不同閱讀型別的人格畫像(personality profile)。

    備註:引自Annalyn et al., 2017;圖中caneo分別對應大五人格中的責任心、宜人性、神經質水平、外向性及開放性。

    其中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發現:

    漫威DC粉可能比追番少女更開朗。研究發現,喜歡讀日本二次元漫畫和漫畫小說的人往往非常內向,較為保守,也比較隨性散漫;而相比之下,喜歡讀美式漫畫的人更具有開放性,還會稍微外向一點點。喜歡這四種讀物的人情緒通常比較穩定:宗教、科幻小說、自我提升和南美文學。其中,喜歡讀宗教內容的人性格保守,但同時也非常有親和力、偏外向;喜歡讀科幻小說的人則不同:他們要內向很多,但更有探索精神和批判性。言情小說和青春文學愛好者可能真的比較情緒化,但喜歡讀回憶錄的人也是。讀尼采和海德格爾的哲學咖們,最願意去探索自我、探索世界。另外,和喜歡讀科幻小說的人相像的一點是,他們也比較內向,可能喜歡和人爭辯。福爾摩斯迷可能也具備偵探式的嚴謹認真。喜歡讀推理小說的人,責任心較強、保守、情緒比較穩定,而且不太隨和。雖然諷刺幽默讀物經常被分在一類,其受眾卻可能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喜歡讀幽默內容的人比較外向,有一定的責任心,但喜歡諷刺文學的人則完全相反。

    另一則研究也指出,不同主題的文娛內容能夠反映人們的性格(Rentfrow et al., 2012)。具體到書籍的選擇,Rentfrow等人發現,喜歡讀言情小說、時尚雜誌等大眾向讀物的人,往往較有親和力,性格溫柔;而那些富有創意且聰慧的讀者,可能比其他人更傾向於選擇文藝審美類讀物,比如詩歌、文學和人物傳記。

    閱讀型別不僅是我們人格的對映,也會反過來影響我們的人格。

    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Maja Djikic和Keith Oatley在一篇文獻綜述中指出,閱讀包含情緒的文藝作品,例如小說等虛構文學,可以為人格發展帶來獨特的、積極的改變,包括提高人們的共情能力(empathy)和心智理論能力(theory-of-mind)。

    虛構文學可以讓我們體會到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文學小說引導我們去探索書中角色的想法和感受,獲得社會交往經驗(social expertise),提高我們的共情能力。

    虛構文學還會引起暫時的人格波動(fluctuation of personality)。Djikic和Oatley發現,在閱讀小說的時候,我們像是坐上了“情緒的過山車”,被其中情節的跌宕起伏牽動著,和主角同悲同喜。這些情緒不再只是主人公的情緒,同時也是我們自己的。而在人格系統不穩定的前提下,這些內在的、強烈的情緒體驗就有可能讓我們的人格結構發生改變。

    也就是說,閱讀小說,真的可以幫助我們提升社會交往經驗,並且影響我們的人格塑造。在年輕的時候多多閱讀好的小說,是可以讓我們實現自我養育的途徑,很多在有問題的家庭成長出高尚的人格的孩子,都是因為有著良好的閱讀習慣。

    另一方面,選擇閱讀一些非虛構型別的內容,例如科普讀物、哲學或學術文獻,則會強化人們的邏輯能力(logical thinking)和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會讓人變得更嚴謹、更好辯論。

    人們常有這樣的調侃,“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嚮往沉浸在書中世界的體驗,卻怎麼都“讀不進去”。甚至,每次打算讀書的時候,莫名其妙就開始做其他事,結果想讀的書還是隻停留在書籤標記的那一頁。

    臨床心理學家Victor Nell在關於自發快樂閱讀(ludic reading)的研究中指出,如果想要人們自發地開始讀書,需要在閱讀前滿足三個條件:

    閱讀能力(reading ability)積極的期待(positive expectations)選擇適合的讀物(correct book selection)

    並且,在閱讀後感到比做其他事更愉快,人們才願意繼續閱讀。

    根據Nell的概念模型,人們想讀書卻讀不進去,可能有下面這些原因:

    1.閱讀能力有限,可能會讓人對讀書有心無力。

    研究表明,人們是否讀得進去書,與閱讀時的理解速度(reading comprehension speed)有關。一方面,較高的理解能力是讓閱讀變輕鬆的前提;另一方面,讀的書多了,理解文字的能力也會提高。

    Nell舉了一個閱讀外文讀物的例子:當我們在學習一門外語、進展不錯時,我們可能已經能看懂這門外語寫的選單、新聞標題或小品文章。而直到我們的語言能力又進步許多,才會開始有可能讀外文長篇小說、文章等。

    除此以外,段內閱讀的靈活性(within-text flexibility)也是自發快樂閱讀的關鍵。研究發現,跳段、著重看自己喜歡的部分,都會讓讀者更有繼續讀下去的願望,而以穩定的速度閱讀、不放過每個細節,反而會讓人讀不進去書。

    2.對讀書的觀念比較刻板,認為閱讀必然是不快樂的。

    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成了一件嚴肅甚至有些神聖的事。這種刻板的觀念導致人們對讀書缺乏積極的期待。一些人可能認為,閱讀就意味著正襟危坐,意味著娛樂的對立面,意味著枯燥和乏味。他們或許因為功利的原因想要讀一些書,卻從不認為讀書可以是快樂的。

    有關讀書的刻板觀念,也會影響人們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內容。刻板觀念讓人們把自己限制在某一類名著上。然而名著雖好,卻不是每個人都感興趣。

    還有一些人會刻意選擇那些閱讀起來很吃力的內容,認為只有這樣的閱讀才會帶來自我提升,結果卻根本讀不進去。Nell在研究中發現,越是經典的大部頭和名著,在人們心目中的閱讀難度越高,相應地,也讓人越沒有動力進入自發快樂閱讀的狀態。

    3.過去喜歡讀書的人,在碎片化閱讀中感到焦慮。

    《紐約客》作者Katy Waldman在她的博文中提出“閱讀的不安全感(reading insecurity)”的概念:在資訊碎片化的時代,人們發現自己從閱讀中得到的東西沒有過去那麼多了。注意力太容易被分散,太少有整段的、不受干擾的時間用於讀書……我們很難再享受到維吉尼亞·伍爾夫所謂的“持續的、不倦的閱讀”。

    這種閱讀的不安全感,在過去喜歡讀書的人的身上影響尤為明顯。對於這些讀者來說,越來越讀不進去書,就像是某種積累已久的珍貴能力在逐漸流失。明明想讀書,也選了喜歡的、應該讀起來很享受的書籍,卻很難再長時間沉浸其中了。

    如果你苦惱於讀不進去書、想要獲得更愉快的閱讀體驗,你首先要做的,就是重塑自己的閱讀觀念。你需要去打破過去給自己的種種限制,放下“閱讀必須要有收穫”、“必須要讀懂每個細節”的包袱,從主觀上把閱讀當作一種閒暇時光裡的娛樂方式、一種瞭解作者觀點或想象力的途徑,而不是在工作學習之餘給自己新增的任務。

    我們可以允許自己在閱讀中體驗更多的可能性:有看不懂的部分沒關係,可以先跳過;一時間讀不下去原作,可以先挑導讀、精編或漫畫繪本……這樣做帶來的良性迴圈是,隨著閱讀量的積累,你的閱讀能力也會逐步提升;你會慢慢發現,自己的選擇正在變得比過去更多。

    你也需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讀物。就像我們會被某些特定的人吸引,選擇喜歡的人來進一步交往,閱讀也是我們和某本特定的書之間發展的一段獨特的關係。

    你不必強求自己去讀那些在他人眼裡很經典、卻沒能引起你個人興趣的書。重要的不是其他人如何評價你的閱讀,而是你在其中是否體驗到愉悅和意義,是否在那些“不必要閱讀”的時刻,也仍願意繼續下去。

  • 2 # 一笑悟道

    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樣都和你有同感!我的辦法是:1.前期儘量找一些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書來讀,比如武俠、言情小說之類的,慢慢過度到一些小說名著,最後才是一些有深度的書籍;2.方法二可以給自己報考一些證書職稱之類,倒逼自己去學習去看書;3.報一些興趣班之類的,或者辦張借閱證,畢竟有句話叫“書非借不能讀也”!

    讀書的好處很多,希望你能找到讀書的感覺。

  • 3 # 文藝小礦工

    我結合自身實際做個分享吧~~

    首先,要想清楚你想讀書的出發點是什麼?你說知道讀書的重要性,那這個重要性是修生養性呢,還是打發時間呢,還是提升工作能力呢?

    有了這樣不同的目的,對於培養讀書興趣的方式又不一樣了。

    如果是修身養性,可以把讀書與其他帶有文化氣息的活動結合起來一起開展,比如喝茶啊,聽音樂啊,還要注意選擇一些容易鑽進去的書籍,也就是有趣一點的。

    如果是打發時間,那就把讀書的環境營造好一點,個人建議可以去安靜的書屋或者茶室讀書,這樣有氛圍帶動,容易讀進去。

    如果是提升工作能力,那就必須要強制自己了,設想能力提升之後能收穫什麼,用一個顯而易見的目標激勵自己,這樣強迫自己每天看書多長時間,一段時間以後自然就養成習慣了。

    最後一點,讀書一定要學以致用,哪怕是吹牛聊天也可以,這樣在小小的滿足感中可以一點點增強讀書的興趣。只有用到了,你才能真是感受到讀書是有用的,就像你知道金錢能買到很多東西,所以你會努力賺錢,讀書也是一樣的。

    讓自己安靜下來,內心不要太躁動,一切就都好了!加油

  • 4 # 科技引導雜談

    按手錶效應;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按臨界點效應;成功的希望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想到成功的結果悅會換的成功的喜悅和幸福的享受!就會自我鞭策喚起努力的激情。

  • 5 # 影為人生

    你明白讀書的重要性。這是好的出發點。我們讀書還有個點你可以思考一下,你讀書是為了什麼,提高情商,為了工作,為了生活,還是感覺自己的缺點無法改正,如果你只是想說拿本好書就開始讀,我們還是先放下書,先想想我們讀書為了什麼,去解決什麼問題。我當初想讀書是想提升跟異性的瞭解,怎麼吸引了異性。所以我透過網路的途徑找到一本《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你可能覺得這是一本講套路的書。不全是他是由一群"人透過研究去探索和發現的關於男生女生為何相愛的原理。我也試過,反饋也不錯,至少有女生開始說我瞭解她。就這樣慢慢解決了我的問題。

    所以讀書前,我們要思考,為何讀書,這本書有什麼意義。想清楚這兩點去選書來看,你會力由心生地去看這本書。

  • 6 # 寧宇與麥豆

    那你就是到了讀書瓶頸期,除非遇有挫折,與心靈發生碰撞,從而引發讀書的源動力。王守仁被貶貴州,龍場悟道,終成聖人。蘇軾被貶,為生計不得不種田維持生活,文風大改,寫成《黃州寒食詩帖》,得坡仙雅號。

    所以,讀書讀不進去,只要想讀書,初心不改,終會有成。

  • 7 # 拂沙讀書

    如題主所言,讀書非常重要。問題是不能安心的把書讀下去有所收穫,感覺很煩很累。

    第一階段:列一個8周讀書的計劃

    不要考慮讀書有什麼用,我不用想讀完幾本書有哪些收穫,給自己列一個8周的讀書計劃,每週讀一本書,強逼自己完成。

    讀書的收穫,那是日積月累的結果,當讀了很多書,自然能體會到讀書的價值所在。所以在讀書的出使階段,不用考慮這些問題,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逼自己讀下去。

    這個階段,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小說來讀。對初始階段,讀小說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小說比較有吸引力,可以吸引自己持續的讀下去,知道知道故事的結局。如果讓我推薦的話,我推薦兩類小說,一類是國內優秀作家的,比如餘華(《活著》),嚴歌苓(《芳華》)遲子建(《額爾古納河的右岸》),錢鍾書(《圍城》),楊絳(《洗澡》)等;另一類就是世界名著,選擇世界名著,在讀之前建議在網上搜下翻譯的版本,尋找翻譯最好的版本去讀。

    第二階段:養成買書的習慣

    如果第一階段你能夠堅持完成,我相信你已經不排斥讀書,能讀的下去了,所以第二階段就是強化第一階段的成果。

    古人說書非借不能讀也,那是因為古代書籍非常少,都是需要先借書再抄書,買的成本太高了。現在,書非常便宜,所以我們就要買書來讀。買書也是一個讓自己付出成本,逼自己收回成本的過程。只要讀完,收益肯定遠遠大於買書的成本。

    買書的話帶來的問題就是如何選書。建議剛開始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然後去豆辮上看看書評,瞭解下書中的內容再決定買不買。後面慢慢的就要學會自己選書,對書的型別進行合理的搭配。因為我們不能只看小說,這樣就有些“偏科”,過多的沉溺在故事情節中。我們讀書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自身的修行,瞭解生活,讀懂生活中的真諦,讀懂作者的智慧和生活感悟,所以要合理搭配的去讀。可以讀中國古典文學,讀儒家經典,讀現代散文、詩歌等,如果讓我推薦的話,我推薦幾類吧,第一類是古典文學,比如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三言兩拍》、唐詩宋詞等等;第二類是歷史典籍,比如《史記》、漢史、唐史、宋史等,為了增加可讀性,建議選擇現代人解析的版本;第三類儒家經典,比如《論語》、《孟子》、《曾國藩家書》等;第四類現代散文詩歌,比如寫的比較好的楊絳的《雜憶雜談》、《我們仨》、朱自清的散文集,還有現代詩等。

    國外的作品,建議讀一些有深度的作品,比如歷史類、哲學類,還有《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莎士比亞》、《唐吉坷德》等,要讀有深度的作品,來衝擊自己的認知,喚醒人們應該具備但一直沒有發現的觀察世界的眼睛和感悟生活的善良。

    第三階段:養成讀書的習慣

    人們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透過持續的獲得回報來驅動,要養成讀書的習慣,就必須透過讀書過程中的收穫來實現自我驅動的目的。

    如何去頂自己?當然要透過把讀書過程中的東西呈現出來,徹底變成自己的東西來實現。我們透過寫讀書筆記,記錄讀書過程中一閃而過的想法感悟;透過寫書評,記錄讀書的過程和收穫(當然我們可以提出質疑,質疑是比贊同更有價值的東西);透過寫原創文章,來延伸我們讀書的收穫,把讀別人的觀點演化成自己的觀點。

    這就是收穫,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收穫。

    我們寫的這些文章,可以透過自媒體或者投稿紙質沒提的形式變現,增加知名度,形成金錢和利益方面的收穫。這就是知識的價值。

    做到這一點,恭喜你,讀書已經成了你的一種習慣,想不讀都難。以為你真正發現了讀書的價值,與你本人的價值。

  • 8 # 蝴蝶花雨

    想讀書卻讀不進去,這確實是一個又煩又累的事情。遇到這樣的事,我們應該怎樣做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所在的角度不同,生活經歷不同,處理的方法也會不一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量:

    第一,看一看自己手頭上的書是不是自己想看的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書,讀起來味同嚼蠟,怎麼看怎麼覺得枯燥,還有什麼心情讀下去呢?而如果自己充滿興趣的書,就是再讀多長時間,你也不會感到厭倦。孔子能夠做到韋編三絕,其實就是他對《易》充滿了探究的興趣才愛不釋手的。

    想一想,我們讀書或者考證階段,那些必讀書,我們讀起來是個什麼味道。被功利裹挾著,強逼著自己,是不是今天想來還覺得想要逃離呢?那是看在利益的面子上,現在沒有了這方面的迫切需求,你還怎麼逼迫這自己去讀書呢?讀書,我們只有有了興趣,才能沉浸在文字的世界裡,才能體驗到讀書的快樂。

    第二,看一看周圍的環境,是不是適合自己讀書。讀書有些人什麼環境下都能讀得進去,但是有些人卻又需要安靜的環境。讀書最好的環境是圖書館或者是閱覽室,安靜的環境,還有許多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你想不讀書都難。當然,一個家庭,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愛讀書,這樣的環境薰陶之下,你自然而然地也就愛上了讀書。

    讀書的環境儘管因人而異,但是寧靜卻是絕大多數讀書人喜歡的。在這樣的環境裡,人的思維最為活躍。它能夠讓人衝破文字的桎梏,讓思想在廣闊的世界裡徜徉,給我們以美好而飽滿的情感體驗,獲得更多的身心愉悅和薰陶。

    第三,看一看自己的讀書計劃是不是定得太高了。讀書,是一件愉悅身心的事,一旦給它套上了計劃的枷鎖,往往會使自己成為讀書的奴隸。這就有些適得其反了。讀書,是應該有一個計劃,但是卻又沒有必要把它計劃的太死。人一生讀個幾百本書就足夠了,有什麼必要像梁文道那樣一讀就是一萬本呢?讀書從來不是比數量,而是質量。所謂貪多嚼不爛,說的大概就是梁文道這樣的人吧。狼吞虎嚥,哪裡有細嚼慢嚥來得有實際的營養呢?

    讀書的計劃應該是有彈性的,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當我們把讀書的計劃定死了的時候,那就相當於給自己套上了一個緊箍咒。一旦讀書的計劃沒有完成,人就有一種焦慮感。如此,就必然會影響到讀書的效果。讀書是一種修行,它要我們要靜心、細心、用心、恆心。你這一心焦,心神都不寧了,還怎麼能讀進去書呢?

    第四,看一看自己是不是很疲勞,要學會放鬆自己。讀書需要心靜,心一累,人的元神就不在了。因此,當你發現自己是因為疲勞,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放下書本,做一些其他的事來緩解一下:打一打球,跑一跑步,登一登山,唱一唱歌,讓自己的身心徹底放鬆一下。等到自己覺得大腦放空了,再回到書桌前。

    做任何事都是講究效率的,你如果只是一味地為了某個計劃,而和書本死磕,那麼只能是讓你備受折磨,還收效甚微。而如果你持著平和的心態,一邊讀書一邊放鬆,那麼你絕對比趕鴨子上架一樣的讀書效果要好得多。

    第五,看一看讀書有沒有用處。儘管我們強調讀書不要帶功利性,但實際上它始終逃不出功利的圈子的。你說讀書是為了提高能力,在強功利的驅動下,你就是不喜歡,也會勉為其難。而堅持了下去,興趣自然也會產生,儘管這種興趣並不會持久,但是有興趣總比沒有興趣要強。你說是為了打發時間。枯燥沒有色彩的生活,有了書,是不是就變得充實而豐盈了呢?休息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啊,能說它沒有用處嗎?如果是為了修身養性,那麼就和高雅的活動連起來,在一角安靜的環境裡,喝一杯茶,聽一首曲,再看幾頁書,不就更美了嗎?

    第六,看一看有沒有養成讀書的習慣。讀書習慣一旦養成,厭煩自然就會遠離。讀書的初始階段,為了培養自己的興趣,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小說來讀,它有情節性,更容易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諸如餘華(《活著》),遲子建(《額爾古納河的右岸》),嚴歌苓(《芳華》),錢鍾書(《圍城》)之類。漸漸地,我們可以讀一些散文和歷史書,諸如楊絳的《我們仨》、巴金的《隨感錄》和司馬遷的《史記》。這類書籍帶有明顯的個人印記,我們可以從中品味到生活的真諦。當然,為了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和為人處世,也可以讀一讀《論語》、《孟子》和《曾國藩家書》之類。

    想讀書讀不進去,那就放鬆一下,靜下心來,找一些感興趣的書去讀。等到你對讀書產生了興趣,養成了習慣,你就是想煩,恐怕也不記得讀書還有“厭煩”二字了。

  • 9 # 無亦

    關於如何讀書,我推薦你看一下朱光潛先生的《談讀書》。

    《談讀書》是朱光潛先生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之一,朱先生跟青年們分享了自己的讀書經驗。

    他認為書是讀不盡的,就讀盡也是無用,許多書都沒有一讀的價值。盲目讀一些不好的書籍反而浪費了讀好書的機會。與其讀一堆詩集還不如讀一本《古風十九首》,讀一堆談論希臘哲學的書還不如讀一本《理想國》。

    讀書不在多,而在於讀的精,讀的徹底。讀書只是自己的事情,讀多了也沒什麼值得驕傲的,讀少了也沒有什麼羞恥的,如果讀書只為裝點門面,無異於暴發戶炫耀傢俬。當今世上書籍太多,容易讓人盲目選擇,容易捨本逐末,比如經濟學類的書籍讀了一堆書目卻沒有讀過《國富論》。

    朱先生還認為讀書必須要有一箇中心去維持興趣,或是科目,或是問題。如果以科目為中心,就要精選該科目的要籍,精讀每一部要籍,對該科目有一個概括的瞭解。如果讀文學作品,最好以作家為中心,讀史學作品就要以時代為中心。如果以問題為中心,就要確定一個有待研究的問題,然後去尋找有關該問題的書籍。重要的書精度,不重要的書以獲取材料為目的有選擇的讀。

    讀書要有中心,比如讀歷史書籍,如果中心是教育與鄭州至的關係,則就要將全書所有問題的史實都將這個中心聯絡起來。圍繞中心讀書,才容易將所讀的書歸到一個系統裡,這樣讀書才能有所成就。

    關於讀書方法,朱先生認為,讀書至少要讀兩遍。第一遍旨在讀懂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要以批評的態度去衡量書的內容。讀書還要記錄精彩的內容,寫下自己的意見。

    我覺得讀書讀不下去,可能原因不是沒有興趣,而恰恰是因為沒有目標,不能以目標維持興趣,像朱先生說的那樣,要有一箇中心,看看自己想讀哪一方面,然後以此為中心,慢慢讀下去,自己讀書的興趣就越來越大,自己收穫的也越來越多,從而形成一種良性迴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寫硬筆字,中性筆不好控制,總是跑偏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