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釋一世
-
2 # 元財經
曹雪芹的整個創作思想就是美中不足,好事多磨,任何事情都不會如人們想象中的那麼美好,也不符合生活的常理,如果黛玉嫁給寶玉,最後的結局應該也不會好,賈府敗落,寶玉無法維持生計,也很有可能出家。
-
3 # 提璇
賈寶玉如果娶了林黛玉我覺得他不會出家,但有可能會帶著林黛玉一起私奔,或者鬧分家,自己單立個門戶。因為平他們兩人的性格脾氣在這樣的大家庭裡待時間長了肯定融不進去,而且會跟家裡上下造成各種矛盾。
結婚前,他們都算孩子,與家人有矛盾都可以被諒解,但結了婚不一樣,有很多責任需要承擔,可他們天生不是那種能在大家庭裡混、能承擔很多責任的人。
這僅是我的看法。
-
4 # 卿訴卿語
林黛玉於賈寶貝來說就是那個懂他的女人吧,現在不是常說嗎,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難得的是遇到懂得,其實懂真的很難得,兩個人相處,相互懂的,相互欣賞是福氣,因為懂,才會包容,因為懂,才會理解,我想每個男人都希望遇到一個懂自己的女人吧,賈寶玉也是男人,應該也會想和懂自己的女人一起相守吧,應該不至於出家!
-
5 # 繾綣風鈴
《紅樓夢》如果寶玉娶了黛玉,他還會出家嗎?
我的答案:80%的可能,還是會出家!!這個時候,肯定會有網友不服:寶二爺都有佳人相伴,為什麼還要出家??
我先來具體說說娶黛玉為妻的好處,那樣的話,如果你是寶玉,前期估計也會徜徉在溫柔鄉里無法自拔的。
可是後來呢?兩個人相處久了,就憑黛玉那樣的“小家子氣”,為人又“尖酸刻薄”的,寶二爺就一定能夠受得了麼?恐怕未必!!
源起:“神瑛侍者”和“絳珠仙草”話說在女媧娘娘在補天之時,一共煉成了補天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最後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隨手棄在了“青埂峰”下。此石自經萬年的修煉之後,靈性已通,得換人形。“太虛幻境”警幻仙子命其為赤霞宮“神瑛侍者”。他卻常在西方靈河岸上行走,對一棵“絳珠仙草”施以甘露之惠,並且相互許下“木石前盟”。故絳珠仙子承諾要將全部的眼淚還給他。
後來“神瑛侍者”下凡投胎,幻化成賈寶玉之後,“絳珠仙子 ”也毫不猶豫地跟著一起去來到了凡間,得名“林黛玉”。
黛玉淒涼而又悲慘的成長曆程黛玉是賈母的親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她生得容貌清麗,兼有詩才,極富靈氣。可惜黛玉命運多舛,她自小身體有恙,必須要服藥調養,到了六歲時,母親賈敏早亡,十歲師從賈雨村。
外祖母史老太君疼愛女兒賈敏,便也十分疼愛黛玉。從姑蘇被接到京城之後來,寢食起居,一如嫡孫賈寶玉。與寶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賈母親自打點。到了黛玉十一歲時,父親林如海又相繼去世,從此之後,黛玉失去依靠,只能常住於賈府,養成了“孤標傲世”的性格。這樣的原生家庭,對於黛玉的成長來說,絕對是“致命”的。
元春省親後,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裡別號“瀟湘妃子”,作詩直抒性靈。
林黛玉與賈寶玉“青梅竹馬”,脂硯齋說“二玉近中遠”、“實遠之至”。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氣質,同時又埋下了悲劇基調。
寶、黛、釵“三角之戀”寶、黛二人初次見面,寶玉便問她可也有玉,黛玉如實回答說沒有,不料卻惹發了賈寶玉的“痴病”,當場摔玉。這讓初來乍到折黛玉感到很是內疚,夜裡獨自淌眼抹淚。後適逢殘冬,賈母把碧紗櫥裡的空間騰出來給黛玉,賈寶玉挪出來睡在碧紗櫥外的床上。富察明義詩曰“少小不妨同室榻,夢魂多個帳兒紗”,便是吟詠寶黛隔著碧紗櫥、同室分榻而睡的場景。
寶、黛親密友愛,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順。不想卻忽然半路來了一個“薛寶釵”,比林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因此林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鬱不忿”之意:早知她來,我就不來了!
寶姐姐是怎麼樣“腹黑”和“有心機”的一個人,這裡,我就不再強調了!比如《劉姥姥二進大觀園》中的“行酒令”,黛玉吟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被寶姐姐盤問;給黛玉“好心”地送“燕窩”補品,實則另有他心等等.....
這一切,足見寶姐姐的“城府”有多深!!
黛玉和寶釵在“金陵十二釵”正冊上排名並列,“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說得就是這樣的意思,可惜最後都是“悲劇”收尾。在高鍔續作《紅樓夢》後四十回中,賈寶玉和薛寶釵大婚之夜時,黛玉“焚稿斷痴”、淚盡而逝。
個人觀點:如果賈寶玉娶了林黛玉,估計也和人世間所有的夫妻一樣,兩人先是共度一段“良宵”,然後也會慢慢地變得膩歪起來。就像《泰坦尼克號》中的“傑克”和“肉絲”一樣,真正地結了婚,成了家,“琴棋書法詩酒花”,變成了 “柴米油鹽醬醋茶”。
這個時候,賈府已經轟然倒塌,“樹倒猢猻散”,寶玉又沒有“仕途比濟”學問,又沒有錢,窮吊絲一個,黛玉的性格,總是哭哭 啼啼地抱怨著,兩個人有好日子過嗎?恐怕很難呀!
怎麼辦???寶玉乾脆出家得了,還倒個清靜!!
張愛玲就曾經說過這慄的一段話:也許每一個男子的生命之中,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一朵白玫瑰,一朵紅玫瑰。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這個時候,寶二爺肯定會覺得寶姐姐才是自己“唯一”的真愛呢!
哈哈,你覺得呢???
-
6 # 小品紅樓
這世上最讓人扼腕的就是沒有如果,然而大家還是喜歡說如果。
寶玉:“女兒悲,青春已大守空閨。女兒愁,悔教夫婿覓封侯。”從這首曲子中可以推斷,寶釵雖然青春已大,但還是如願嫁給寶玉。可是寶釵一心勸寶玉立身揚名,致使寶玉出家,所以有悔教夫婿覓封侯。
事實上寶玉既不會因為寶釵的勸誡出家,亦不是因為黛玉之死而出家。
比如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絃者也必要續絃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續,孤守一世,妨了大節,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
很明顯,寶玉並不會因妻子去世而不續,更何況黛玉還不是她的妻子。
寶玉也不是因為黛玉之死而出家,要不然也不至於等到娶了寶釵、抄家之後才出家。而且寶玉再喜歡黛玉,並不會因為黛玉“妨了大節”。父母人倫無疑就是大節了:
除了老太太、老爺、太太這三個人,第四個就是妹妹了。
可見寶玉雖然喜歡黛玉,但並沒有愛情大過天這種無腦思想,祖母、父母都毫無疑問排在黛玉前頭,這是父母人倫。
可是賈母年高,很可能在賈府抄家前就去世了。賈政住在榮禧堂,而且與賈雨村、傅試(附勢)、單聘仁(善騙人)等人交往甚深,多半被這些人拖累。王夫人做主收些被抄家的甄家的財物,必然有一個“收受賄賂、轉移犯官財產”的罪名。林黛玉也因病而亡。
寶玉在意的四人都去世了,寶釵雖為寶玉的妻子,恐怕在寶玉心裡並沒有這四人相同的地位。所以寶玉自顧自的出家了,也顧不上什麼“大節”了。
如果黛玉嫁給寶玉,寶玉還會出家嗎?這個問題需要以黛玉長命百歲才有意義。所以我們先假設黛玉嫁給寶玉,並且黛玉不說健健康康,最起碼還活著。筆者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參考22回:
寶玉:
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寶釵:
這些道書禪機最能移性。明兒認真說起這些瘋話來,存了這個意思,都是從我這一隻曲子上來,我成了個罪魁了。快燒了罷!
黛玉:
至貴者是‘寶’,至堅者是‘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你那偈末雲,‘無可雲證,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據我看來,還未盡善。我再續兩句在後。”因念雲:“無立足境,是方乾淨。”
寶玉
寶玉自己以為覺悟,不想忽被黛玉一問,便不能答,寶釵又比出語錄來,此皆素不見她們能者.....誰又參禪,不過一時玩話罷了。
寶釵雖然比出語錄,也不過是引經據典,對黛玉的“無立足境,是方乾淨”做出詮釋罷了。說到底如果沒有黛玉前來質問,寶釵能做的只是“快燒了罷”,而黛玉卻敢說一句“不該撕,等我問他。你們跟我來,包管叫他收了這個痴心邪話。”
寶釵一曲寄生草引起寶玉參禪,黛玉一句“無立足境,是方乾淨”又消了寶玉的悟道之心。所以如果寶玉娶了黛玉,不說絕對,但八成是不會出家的。
愛情可以讓勇士變成懦夫,也可以讓懦夫變成勇士。寶玉不愛寶釵,連同對寶釵的責任都不願承擔,但是他卻會為黛玉而擔起責任。小兩口未必就過不好,最起碼抄書作畫調弄胭脂,也能把小日子過下去。
-
7 # 紅色樓閣的夢
寶玉假如娶了她,紅樓夢的結局是否會改變?
其實看到前八十回的時候,我們就大概瞭解了曹公想表達的中心思想,那就是用一首歌就能概括了: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甄士隱身居富貴地,“家中雖不甚富貴,然本地也推他為望族了”。妻女和睦,一家人生活其樂無比,閒時養花種草,也算是過著神仙一般的日子。但是這一切幾乎在他人生裡的一瞬間都失去了,女兒在一個煙花之夜失蹤了,家裡一夜就被燒光了,人生的希望瞬間變得渺茫無望了。這件事我想曹公想告訴我們的是,我們身邊所擁有的東西,隨時都可能是為他人做的嫁衣。我們無法掌控它的來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的失去,我想這是人世間多麼痛苦的一件事情。
更甚的是甄士隱和妻子最後走投無路只能回岳丈家,但是最終被岳父看成是好吃懶做 的百無一用是書生。最後窮困潦倒的甄士隱實在看破紅塵跟著道士出家了。這另我們想到寶玉和黛玉婚後的情況,他們比起甄士隱來講更是沒有任何的退路,因為黛玉已經沒家了,而賈府也是在日漸的沒落。失去靠山的寶玉和黛玉面臨的將是比甄士隱跟殘酷的現實。看官請看;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這首歌告訴了我們來人生一趟不過過眼煙雲,不過是一場夢罷了,特別是此書重點寫的寶玉這塊頑石,不過是:
“形體倒也是個寶物了!還只沒有實在的好處,須得再鐫上幾個字,使人一見你便知是件奇物;然後攜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之地,溫柔富貴之鄉去安身樂業。”所以不難看出曹公想告訴我們的人生不過是過眼煙雲,無論多麼的繁華和喧囂,都最後逃不過命運的安排和事情的變動,我們就像手中的沙,無論怎麼死死的抓住,最後也會空無一物。所以無論寶玉娶得是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都是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所以人生一夢,萬境歸空,不過一首《好了歌》!
-
8 # 智慧提取庫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曠古愛情悲劇,林妹妹,寶哥哥,從小青梅竹馬,耳鬢廝磨,你知我心,我知你意。怎奈紅顏命薄,造化弄人,一個早夭,一個另娶,最終是"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生而為人,我們都想心想事成,團圓美滿,既這樣,有人問:如果黛玉嫁了寶玉,結局會怎樣?
總結起來就是童話故事的結尾: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生活。《紅樓夢》之所以以夢命名,指的是書中人一直在做夢,卻不是要讀者和他們一起做夢。先來說說為什麼作者要在開篇,要先寫甄士隱呢?
在葫蘆廟起火之前,士隱也是活在夢裡的人。受祖先廕庇,土隱在當地是望族,且餘蔭已夠他衣食不愁。是的,寶玉和士隱一樣,都是啃老一族,自己沒有生存能力。作者在甄士隱身上,預演了寶玉的結局。如果沒有家族傾覆之災,士隱可以過一輩子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的日子,就像大觀園裡的詩社。士隱的災禍,首先源於自己不會用人,致使唯一的女兒英蓮被人販子拐走。然後因預判能力不足,自己所居的木板屋,被緊鄰的葫蘆廟所連累,燒成了灰燼。
家沒了,產業還在,依然可以過日子。但士隱不善經營,只能帶著妻子投奔岳父岳母。投奔的結果,是被岳父算計。曾是神仙一般的人物,陡然從天堂跌落地獄,心理落差太大。且世事人情,風俗一類的人從來不缺,一邊算計你,一邊唾棄你。所以,士隱最終只有一條路可走:出家!甚至,他的出家,是置妻子於不顧的。相伴半生的妻子,說棄就棄了,之前的恩愛全然不顧了。
再來看寶玉,這個唾罵仕途經濟的世家公子,和士隱一樣,在家族的廕庇下,過著神仙般的日子,俗務通通不懂,俗事通通不問,只喜歡和姐姐妹妹們風花雪月。
士隱的傾家之禍,發生在晚年,而寶玉的傾家之禍,發生在少年,在他即將婚配成年的時期。這個時候,賈府這個繁華了近百年的望族,已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當家的賈璉夫婦到處拆借。岌岌可危的大廈,只差最後一根稻草了,這根稻草,就是元春的薨逝。《紅樓夢》中元春被皇帝一條白綾賜死……
元春的夢逝,帶來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秋後算賬,曾經仗權勢做的那些損人利己之事,一件件被翻出來,欠命的還命,欠錢的還錢,該抄家抄家,該入獄入獄。這個家,最終留下的,只有寶玉這個無劣跡的男丁。
士隱之妻,好歹還能帶著丫頭做針線活賺點家用,如果寶玉之妻是黛玉,那麼卻是個需要用錢養著的病殃子。愛情之花必然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之上才能絢麗綻放,貧賤夫妻百事哀,我們的林妹妹又是個頗有"小資情調"的文藝範兒女孩,沒有了物質支援,脆弱的絳珠仙子和痴情的神瑛侍者又怎能安然無恙沐浴在愛河之中?
且不說雙玉的感情是否經得住這樣的考驗,至少,以黛玉的病體和心性,她是一定熬不下去,撒手人寰了。黛玉的病,是先天的,後天縱然是神醫也回天之力,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肺結核這種病是死亡率是極高的,平常人得了都難易熬過去,更何況黛玉這樣極其柔弱的女兒。這種病還具有傳染性,如果黛玉嫁給寶玉,黛玉的病就能好嗎?從醫學的角度上看,不太現實。
從原著來看,黛玉最後因為寶玉娶了她人,抱憾而死。臨死前瞪著眼說道:“寶玉,你好···”話沒說完,香魂已逝。那如果林黛玉最後嫁給了賈寶玉,有賈寶玉的照料,她還會死這樣這個故事就辜負了作者的心意。
這就是寶玉和黛玉命中註定的結局:黛玉早逝,寶玉出家,原因就在於他們一直活在“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的夢中,唾棄世俗,終被世俗所唾棄。沒有了物質基礎的愛情,終是空中樓閣!那些把寶黛悲劇歸結於寶釵橫刀奪愛的人,該醒醒了。
-
9 # 五指投影
紅樓夢,即石頭記,曹雪芹先生借頑石的暗喻,擬定了寶玉的一生。
寶黛的結合與否,我覺得只是“頑石修煉”的一個插曲而已,最終需要寶玉頓悟:“一切皆凡塵"的寓意,從而索引其出家為僧,修煉幻化的定局。
所以,即使寶玉娶了黛玉,結局都不會變化,
-
10 # 松楠莊主
寶玉娶黛玉,這當然只能是假設了。
寶玉的婚姻完全不在自己手中,儘管他倆情投意合,非他不嫁,非她不娶,但自從賈妃省親後,寶玉的婚姻就不可逆轉了,先是賈妃送出的禮物清單,寶釵高出黛玉一等,繼而是為及笄的寶釵操辦生日宴,黛玉只有醋溜的份,再是入駐大觀園這件大事,黛玉等一干姊妹是隨寶釵一同進來,誰主誰從、誰先誰後,早已昭然若揭。
因此,小說到最後,寶玉寶釵洞房花燭之時,黛玉在瀟湘館悽然死去也就成了必然。當然這個悲劇既是對寶玉的,因為之前鳳姐告訴他將娶的是林妹妹;悲劇也是對寶釵的,因為這樣一個肌膚若雪的美人胚子,被當作了傻子的充喜道具,而且不久後寶玉就出家當了和尚。
-
11 # 淺若如初
假如寶玉娶了黛玉,我認為寶玉出不出家有兩種可能。賈寶玉和林黛玉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感情深厚,彼此都是心裡的唯一,無人能代替。縱然林黛玉對賈寶玉千般責怪,寶玉從沒放到心上,對林妹妹依然溫柔體貼,從沒說過一句狠話。假如他們倆能夠成就百年好合的話,那就你儂我儂,皆大歡喜,談何出家。再一種情況就是,寶玉娶了黛玉,黛玉本身是還淚來的,她的結局是淚盡而亡。那麼對寶玉來說,黛玉是他心裡的唯一,除卻巫山不是雲,黛玉死了,他心裡容不下任何人,當然要出家。
-
12 # 趙涵智爺爺
如果賈寶玉娶了林黛玉,照理說是不會出家的。兩人從小廂守, 心心相印。至於有病,一個是心病,一個體質狀況,雙方之間互有牽連,終身問題 解決,心理癥結也就消失,身體經過緩緩調整,也就逐漸恢復。情緒固然 重要,長期的低落和憂愁,沒病造成病,何況有病,只會繼續加重。至於婚後 生活,即使家族敗落,仼何人不能隨意下結論。有可能 在惡劣的環境中,被 生活所逼改變自己繼續生存,雖然 不再富貴,但是過著平民的生活倒也不錯。
-
13 # 君箋雅侃紅樓
賈寶玉個林黛玉的愛情悲劇被很多人唏噓。認為是他們一生的轉折,實則並不正確?林黛玉死個賈寶玉出家是個複雜的問題。並不簡單的歸結為情感。曹雪芹也並不是寫一部愛情小說。那麼,假設一下賈寶玉若和林黛玉成親是不是不會出家為僧了?從原文線索看,賈寶玉就算娶了林黛玉,也會出家為僧!
【一】
林黛玉道:我死了。寶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30回)寶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31回)賈寶玉連續兩次對林黛玉說:你死了,我做和尚去。這種讖語一般的言語,是曹雪芹一貫用的。林黛玉最終一定死了。賈寶玉也確是做了和尚。但這裡最殘酷的一點,是賈寶玉無論娶不娶林黛玉,林黛玉都會死,賈寶玉都會做和尚。這個結果不解決,什麼假設都不成立。
林黛玉的身體,日漸消耗,藥石罔效。這種悲劇是無解的。就算林黛玉嫁給了賈寶玉,林黛玉也不會好,依然還會去世。那時候賈寶玉也依然會做和尚。王夫人為什麼不同意寶黛愛情。皆因林黛玉就是個定時炸彈,不好說什麼時候就將她的寶貝兒子連累進“歧途”,事實上這個擔憂是正確的。
【二】
八十回後,林黛玉死,賈寶玉其實並沒有做和尚,他甚至還娶了薛寶釵。根據五十八回梨香院三官故事,賈寶玉在林黛玉死後為了人倫大節娶薛寶釵,二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合理合法。二人婚後也舉案齊眉,賈寶玉對薛寶釵這個妻子是滿意的。雖然他也認為薛寶釵不是林黛玉。讓他覺得美中不足,也是認可薛寶釵為前提。
如果賈家不被抄家,賈寶玉未必會出家。畢竟戀愛不是一輩子,婚姻才是。可賈家抄家,對賈寶玉的打擊太大,一朝之間家破人亡。賈寶玉失去了一切,當生活變成生存,那是比家破人亡還要打擊他。
寶玉和寶釵在抄家後,應該與甄士隱一樣投靠了岳父家。薛家當時情況未必好,卻遠比賈家強。可薛姨媽本人吝嗇。她本想讓薛寶釵嫁給賈寶玉,倚靠賈家靠山,不想卻竹籃打水一場空。薛家還有一個夏金桂,更一直看不順眼薛寶釵。這次寶釵落到她手裡,怎麼得好?必然各種羞辱,找茬……賈寶玉不事生產,全靠薛寶釵做女紅養家。寶釵為了讓賈寶玉振作,“停機德”勸他試試科舉道路,寶玉承受不了這樣碌碌的人生,為了不再連累寶釵“棄”寶釵而去。按賈寶玉的說法,很可能有過一次甄士隱一般的“下世”境況。
【三】
寶玉著了急,向前攔住說道:好妹妹,千萬饒我這一遭,原是我說錯了。若有心欺負你,明兒我掉在池子裡,叫個癩頭黿吞了去,變個大王八,等你明兒做了“一品夫人”病老歸西的時候,我往你墳上替你馱一輩子的碑去。(24回)賈寶玉出家,對薛寶釵來說是“女兒愁,悔教夫婿覓封侯”“女兒悲,丈夫一去不回歸”。但對賈寶玉來說,卻不是因為寶釵不好離開,而是寶釵太好,為他承擔了太多。自己又不能活成寶釵希望的樣子,與其拖累薛寶釵,不如離去。
賈寶玉“掉到池子裡”,表明深陷逆境不能自拔。瘌頭和尚出現度化他,“死”過一次的賈寶玉已經不算賈寶玉,他孑然一身,出家為僧,正是達成了曾經對林黛玉的誓言:“你死了,我做和尚去”。變個大王八就是做和尚,而馱了一輩子碑,我認為是給林黛玉守墓一生。那時候和尚是“情僧”,情僧是否撰寫了《石頭記》,您認為呢?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回覆列表
我認為還會。出家的思想早都在寶玉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假如娶了黛玉,他們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生活中處處充滿不如意,很可能會同時出家。他們兩人本來就不為世人所容。